汽车零部件识图

汽车零部件识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赵生虎,李学光 编
图书标签:
  • 汽车零部件
  • 汽车维修
  • 汽车图谱
  • 汽车识别
  • 零部件图解
  • 车辆识别
  • 汽车配件
  • 维修手册
  • 汽车技术
  • 图解教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479598
版次:1
商品编码:11654582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丛书名: 高职高专汽车专业教学模式创新“十二五”规划教材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02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汽车零部件识图》主要介绍了发动机五大关键零件(缸体、缸盖、曲轴、凸轮轴和连杆)的加工制造技术和发动机整机装配测试技术为,从工厂实践的基础上,系统而完整地介绍了五大关键零部件生产线产能设计、布局设计、工艺过程设计、设备选型、刀具设计及设备及生产线的验收直至生产组织;紧接着详细介绍了发动机整机装配生产线和测试台架的设计方法,质量控制策略及常见测试问题的诊断分析。


目录

前言
项目识图基础知识 1
任务1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1
1.1 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 1
1.1.1图纸幅面及格式
(GB/T l4689-_2008) l
1.1.2比例(CB/T 14690-1993) 3
1.1.3字体(CB/T 14691-1993) 4
1.1.4图线 5
1.1.5尺寸注法 7
1.2绘图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10
1.2.1图板、丁字尺、
三角板、曲线板 10
1.2.2圆规和分规 11
1.2.3铅笔 12
1.2.4绘图纸 12
1.2.5其他绘图用品 12
1.3几何作图 12
1.3.1等分线段 13
1.3.2圆的内接正六边形 l3
1.3.3斜度和锥度 13
1.3.4圆弧连接 14
1.4平面图形的画法 15
1.4.1尺寸分析 15
1.4.2线段分析 16
1.4.3绘图方法和步骤 16
1.5徒手绘图 17
任务2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 18
2.1视图的基本概念 18
2.1.1投影法的基本概念 18
2.1.2投影法的分类 19
2.1.3正投影的基本特性 19
2.2三视图的形成 20
2.3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21
2.4看三视图的方法与步骤 22
任务3组合体的识图 22
3.1立体表面的交线 23
3.1.1截交线 23
3.1.2回转体相贯线 29
3.1.3截断体和相贯体的尺寸注法 33
3.2组合体的形体分析 34
3.2.1概述 34
3.2.2组合体的组合方式 35
3.2.3组合体表面间的过渡关系 36
3.3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37
3.3.1基本立体的尺寸注法 37
3.3.2切割和相贯立体的尺寸注法 38
3.3.3组合体的尺寸注法 40
3.4视图 43
3.4.1基本视图 44
3.4.2向视图 44
3.4.3局部视图 -45
3.4.4斜视图 45
3.5剖视图 46
3.5.1剖视图的概念 46
3.5.2剖视图的画法 47
3.5.3剖视图的种类 47
3.5.4剖切面的种类 49
3.6断面图 50
3.6.1断面的概念 -50
3.6.2断面图的种类和画法 51
3.6.3局部放大图 52
3.7看组合体视图的方法 57
3.7.1读图的基本知识57
3.7.2读图的方法和步骤 58
3.7.3读图的般步骤 60
3.7.4组合体视图的绘制 60
3.7.5支架 62
任务4图样的技术要求 62
4.1表面粗糙度 63
4.1.1基本概念 63
4.1.2表面粗糙度的代号 63
4.1.3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的
标注位置与方向 67

4.2极限与配合 69
4.2.1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和定义 69
4.2.2与公差、偏差有关的术语和定义 69
4.2.3与配合有关的术语和定义 7l
4.2.4极限与配合国家标准的构成 72
4.2.5公差等级的选择 74
4.2.6尺寸公差与配合公差的标注 74
4.2.7基准制的选择 77
4.3几何公差 78
4.3.1几何公差的基本概念 78
4.3.2几何公差代号 78
4.3.3几何公差的表达与识图 79
任务5零件图识图及装配图识图 82
5.1标准件画法与识读 82
5.1.1螺纹 82
5.1.2螺纹紧固件 92
5.1.3销 95
5.1.4键 95
5.1.5滚动轴承 98
5.1.6弹簧 99
5.1.7齿轮 10l
5.2零件图的内容 106
5.2.1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 106
5.2.2零件图上的常见工艺结构 107
5.3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1lO
5.3.1尺寸标注的基本规则 l10
5.3.2尺寸基准定义及分类 l10
5.3.3零件尺寸的合理标注 l11
5.3.4尺寸标注方法及步骤 l12
5.4读零件图 113
5.4.1 主视图的选择原则 113
5.4.2视图数量和表达方法的选择 114
5.4.3典型零件的视图选择 114
5.4.4读零件图的步骤 117
5.5装配图 118
5.5.1装配图的内容 118
5.5.2装配体的表达方法 120
5.5.3装配图的尺寸 121
5.5.4装配图中的序号与明细栏 123
5.5.5绘制装配图 l23
5.5.6读装配图 124
项目二汽车发动机零部件识图 128
任务1发动机总成结构 128
1.1发动机总体构造 l28
1.2发动机结构图 133
任务2掌握活塞零件识图 134
2.1 活塞各部分名称 134
2.2活塞零件图 136
任务3连杆零件识图 136
3.1连杆各部分名称 136
3.2连杆零件图 137
任务4曲轴零件识图 139
4.1 曲轴各部分名称 139
4.2曲轴的零件图 14l
任务5正时齿轮零件识图 l41
5.1正时齿轮 l41
5.2正时齿轮零件图 l42
任务6气门摇臂零件识图 l43
6.1气门摇臂介绍 143
6.2气门摇臂零件图 l43
项目三汽车底盘零部件识图 146
任务1底盘总成结构 146
1. 1作用 146
1.2组成 146
任务2离合器零部件识图 148
2.1概述 148
2.2识读离合器装配图 149
2.2.1装配图概述 149
2.2.2结构分析 l49
2.2.3工作原理分析 151
任务3悬架零部件识图 -151
3.1概述152
3.2识读悬架装配图 153
3.2.1装配图概述 153
3.2.2结构分析 l53
3.2.3工作原理分析 153
任务4转向操纵机构零部件识图 l55
4.1概述 155
4.2识读转向操纵机构装配图 l55
4.2.1装配图概述 155
4.2.2结构分析 156
4.2.3工作原理分析 156
任务5制动器零部件识图 158
5.1概述 158
5.2识读制动器装配图 159
5.2.1装配图概述 l59
5.2.2结构分析 159
5.2.3工作原理分析 159
项目四汽车车身识图 161
任务1车身总成结构 161
1. 1作用 l61
1.2组成 16l
任务2轿车车身识图 162
2.1轿车车身外形 162
2.1.1两厢车(hatchback) l62
2.1.2三厢车(saloon) 162
2.1.3掀背车(Quickback) l63
2.1.4旅行车(wagon) 163
2.1.5敞篷车(Roadster) 163
2.1.6跑车 l64
2.1.7 MPV(multi-Purpose Vehicles) 165
2.1.8 SUV(Sport Utility Vehicle) 165
2.2轿车车身结构识图 165
2.2.1按车身受力形式分类 165
2.2.2按发动机布置形式分类 l67
任务3客车车身识图 170
3.1 客车车身分类170
3.1.1按用途分类 170
3.1.2按承载形式分类 l71
3.1.3按车身结构分类 174
3.2车身结构识图 177
任务4货车车身识图 179
4.1货车的分类 l79
4.2货车车身结构特点 180
4.2.1驾驶室结构特点 180
4.2.2车厢结构特点 181
4.3驾驶室的结构 182
4.3.1长头式驾驶室 182
4.3.2平头式驾驶室 184
4.4车门布置l85
4.5车厢的结构 185
附录附录A部分相关国家标准 189
参考文献 203


前言/序言


《时光的纹理:一件旧物的口述史》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都被海量的数据和资讯包裹。然而,在这些快速流转的表象之下,许多细微而珍贵的记忆,如同被遗忘在角落的旧物,静静地诉说着它们的故事。 《时光的纹理:一件旧物的口述史》并非一本关于宏大叙事或前沿理论的著作,它是一次深入寻常事物内心世界的探索。本书试图挖掘那些被时间染上斑驳色彩的物件,倾听它们在漫长岁月中沉淀下的低语。每一件物品,从一块被磨砺得温润的鹅卵石,到一张泛黄的旧信纸,再到一把锈迹斑斑的钥匙,都可能承载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一段跌宕起伏的人生,或者一个被时光掩埋的社会片段。 书中,我们将跟随一位敏锐的观察者,走进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世界。他/她并非考古学家,也非历史学家,而是一位怀着好奇心和敬畏之心,愿意花时间去“读懂”一件件普通物件的“倾听者”。例如,一架老式缝纫机,它不仅仅是机械的组合,更是母亲的辛劳、家庭的温暖,甚至是那个时代女性的梦想与挣扎的见证。一双磨损的旧皮鞋,它走过多少泥泞的道路,承载过多少疲惫的脚步,又见证了多少离别与重逢?一张褪色的老照片,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个家族几代人的悲欢离合,一段被遗忘的爱情,抑或是一个社会变革时期的缩影。 本书的叙事方式是独特的。它以“口述史”为灵感,但并非采访真实人物,而是将笔触伸向无生命的物体,赋予它们“生命”,让它们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讲述自己的过往。这种拟人化的叙述,将读者从冰冷的史实中拉回,带入到更富有人情味和情感共鸣的体验中。您会读到一件旧茶杯的童年记忆,它曾被小心翼翼地擦拭,也曾盛满热气腾腾的茶水,在冬日里温暖过手掌;您会听到一把尘封已久的吉他,它曾拨动过多少青春的乐章,又寄托过多少少年的心事;您甚至会“倾听”一块刻着陌生人名字的墓碑,它沉默地伫立,却诉说着生者对逝者的思念,以及生命终将归于尘土的宿命。 《时光的纹理:一件旧物的口述史》旨在提醒我们,宏大的历史并非由伟人或重大事件 solely 构成,它同样由无数平凡的个体,无数微小的瞬间,无数被我们轻易忽略的日常物件所组成。每一件旧物,都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小小涟漪,折射出那个时代的光影,映照出人性的温度。 阅读这本书,您将学会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观察周围的世界。那些摆放在家中的老物件,那些路边遗落的碎片,都可能成为通往过去的一扇门,一段关于人生、关于情感、关于时代的细腻描绘。它鼓励我们放慢脚步,用心去感受,去发现那些隐藏在平凡之下的深刻意义。 本书没有艰深的理论,没有复杂的概念,只有真挚的情感,细腻的观察,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温柔回响。它是一次对“存在”本身的哲学思考,是一次对“记忆”的深情回望,更是一次对“生活”的重新发现。 翻开《时光的纹理:一件旧物的口述史》,您将开启一段充满惊喜的旅程,在一件件“会说话”的旧物中,找到属于您自己的共鸣,并重新认识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我之前对汽车的了解,基本上仅限于“踩油门就往前走,踩刹车就停住”。对于里面那些复杂的东西,我从来没有深入去了解过,总觉得离我太遥远。但是,当我拿到这本《汽车零部件识图》之后,我的想法彻底改变了。它不是那种干巴巴的技术手册,而是像一个非常耐心的老师,一步步地引导我进入汽车的世界。 我最先吸引我的是那些精美的插图。我常常对着那些图画发呆,然后自己去琢磨。比如,发动机部分的讲解,它把那些金属零件都画得栩栩如生,让我能清楚地看到活塞是如何在气缸里上下运动的,还有那些复杂的阀门是如何打开和关闭的。以前我只知道发动机很重要,但具体怎么工作,我是一点概念都没有。这本书让我对发动机的“心脏”有了初步的认识。 然后,它会从一个整体的概念开始,逐渐深入到细节。比如,它会先介绍整个汽车的组成部分,然后再把每个部分单独拿出来讲解。我特别喜欢关于车身结构的部分,它展示了车架、车门、引擎盖等等是如何连接在一起的,还有那些用来看不到的加强筋,原来它们是为了让车身更坚固。这让我对汽车的安全性能有了更深的理解。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本书在讲解某个部件时,还会顺便提到它可能出现的问题。比如,在讲到排气系统的时候,它会提到如果排气管漏气会怎么样,或者催化转化器堵塞会带来什么后果。这些信息对我来说非常实用,感觉就像是提前打了预防针,让我以后用车的时候能多留心一些。 它不仅仅是图文并茂,很多地方还用非常简洁易懂的语言来解释复杂的原理。比如,它讲解制动系统时,用了“液压”这个词,然后解释了为什么踩下刹车踏板,轮子就会停下来。这种化繁为简的能力,让我这个文科生也能看得懂。 我曾经尝试过看一些其他的汽车书籍,但很多都过于专业,看得我头晕眼花。但这本书不一样,它会考虑到不同读者的接受能力。它不会上来就讲那些高深的术语,而是循序渐进,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就学到了很多东西。 这本书的排版也很好,图片都很清晰,而且大小适中,不会让人觉得拥挤。每页的内容都恰到好处,不会让人觉得枯燥。我有时候会把它放在床头,睡前随意翻阅几页,感觉自己又学到了不少新知识。 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转向系统和悬挂系统的介绍。我一直觉得这两部分是保证行车安全和舒适性的关键。通过这本书,我终于搞清楚了转向拉杆、球头、避震器、弹簧等部件的作用,以及它们是如何配合工作的。 总的来说,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识图的书,更像是一本“汽车入门指南”。它用最直观、最易懂的方式,让我走近了汽车,了解了汽车,甚至开始喜欢上了汽车。

评分

一直以来,我都是一个对汽车很“小白”的人,觉得汽车就是个交通工具,只要能开就行,里面的机械原理什么的,对我来说就像是天书。直到我收到了这本《汽车零部件识图》,我才发现,原来汽车的世界也可以这么有趣,这么容易理解。 这本书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它的插图,真的是太详细了!我以前看到的汽车图,要么是整体的,要么就是一些简单的示意图,但这本书不一样,它把每一个零部件都画得那么清楚,那么逼真,好像我能用手指头去触摸到它们一样。我尤其喜欢它对发动机核心部件的剖析,那些活塞、曲轴、凸轮轴,在书中都被一一呈现,让我能清晰地看到它们是如何协同工作的。 这本书不仅仅是“识图”,它更注重“解图”。它会用非常简洁明了的语言,来解释每一个部件的作用和原理。比如,它在讲到刹车片时,会配上一张刹车片和刹车盘紧密结合的图片,然后解释说,正是这种“摩擦力”让汽车停了下来。这种“点石成金”般的解释,让我这个门外汉也能豁然开朗。 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底盘和悬挂系统的介绍。我一直觉得这两部分是保证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的关键。通过这本书,我终于搞清楚了减震器、弹簧、稳定杆等部件的作用,以及它们是如何在高低不平的路面上工作的,让我对汽车的“行走能力”有了全新的认识。 这本书的编排也非常人性化。它不会上来就堆砌一大堆专业术语,而是从整体的汽车结构开始,然后逐步深入到各个系统的讲解。每个章节的开头,都会有一个清晰的目录,让你对要学习的内容一目了然。 最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在介绍零部件时,还会提及一些常见的故障和维修的小技巧。比如,当轮胎磨损不均时,可能是哪些悬挂部件出了问题,它会给出一些图示和提示。这些信息对于我们普通车主来说,简直是太实用了! 我之前也尝试过看一些汽车维修类的书籍,但很多都太枯燥,太专业,看得我头疼。但这本书不一样,它就像是在和我“对话”,一点一点地引导我走进汽车的世界。 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是,它点燃了我对汽车探索的兴趣。现在,我看到路上的汽车,会不自觉地去联想书中的那些图,去想象它们内部的运作。 这本书的纸张和印刷质量也非常好,图片色彩鲜艳,细节清晰,拿在手里很有质感。我经常把它当作一本“艺术画册”来欣赏,同时又能学到知识,真是一举两得。 总而言之,《汽车零部件识图》这本书,是我汽车知识道路上的一盏明灯,它让我从一个“汽车盲”,变成了一个对汽车有初步了解,甚至开始产生兴趣的“汽车爱好者”。

评分

我一直以来对汽车都充满了浓厚的好奇心,但每次在维修店或者看到路边停着的车,面对那些复杂的发动机、变速箱,甚至是小小的螺丝,都感觉像在看天书。直到我偶然翻阅了这本《汽车零部件识图》,我的世界突然变得清晰起来。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技术手册,不如说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技师,耐心地拉着你的手,一点一点地为你揭示汽车内部的奥秘。 它没有那些枯燥晦涩的专业术语堆砌,而是通过大量精美、高清的插图,将每一个汽车零部件都描绘得淋漓尽致。我尤其喜欢它对于不同类型发动机的剖析,从直列四缸到V6、V8,每一个气缸、活塞、连杆的运动轨迹,都清晰可见。它甚至还细致地展示了凸轮轴、正时皮带/链条的配合方式,让我这个门外汉也能大致理解它们是如何协同工作的。 更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不仅仅停留在“这是什么”的层面,它还深入到了“为什么是这样”和“它有什么用”。例如,在讲解刹车系统时,它不仅展示了刹车盘、刹车片、刹车卡钳的构造,还详细解释了液压传动、ABS系统的原理,以及不同材质刹车片的特点和适用场景。当我看到那张刹车片磨损示意图时,我瞬间明白了为什么需要定期检查和更换,这种“知其所以然”的感觉,远比死记硬背来得深刻。 这本书的编排也非常人性化。它并没有将所有零部件一股脑地呈现出来,而是按照汽车的整体结构,分门别类地进行介绍,从发动机舱到底盘,再到车身内外饰,循序渐进,让读者的认知有一个逐渐加深的过程。每个章节的开头,都会有一个概览,让你对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框架。 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变速箱部分的讲解。无论是手动挡的齿轮组配合,还是自动挡的液力变矩器、行星齿轮机构,都用非常直观的图示和简洁的文字进行了说明。我一直觉得变速箱是汽车最神秘的部分之一,但看完这部分内容,我感觉自己对它的工作原理有了前所未有的理解。 这本书还有一个非常实用的特点,那就是它在介绍零部件的同时,还会提及一些常见的故障现象和维修建议。比如,在讲到排气系统时,它会提示如果出现异响或冒黑烟,可能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这些信息对于普通车主来说,无疑是非常有价值的,能够帮助我们在日常用车中及时发现问题,甚至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我最喜欢的是书中关于底盘悬挂部分的介绍。那些复杂的弹簧、减震器、稳定杆,在书中被一一拆解,清晰地展示了它们各自的功能和相互作用。当我看到那些图示,能够想象出汽车在颠簸路面上是如何通过这些部件来过滤震动的,感觉就像给我的汽车“透视”了一遍。 总而言之,《汽车零部件识图》这本书,就像一本汽车的“百科全书”,但它又比一般的百科全书更加生动、易懂。它用最直观的方式,解答了我心中关于汽车的种种疑问,让我对这个我每天都在使用的交通工具,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敬畏。 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值得称赞。纸张的质感很好,印刷清晰,图片细节丰富,拿在手里非常有分量。而且,它考虑到读者在实际操作中的需要,很多图示旁边都标注了零部件的英文名称,这对于经常查阅外文技术资料的车友来说,简直是福音。 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所有对汽车感兴趣的朋友,无论是刚刚开始接触汽车,还是已经有一定基础的车迷,都能从中获益匪浅。它不仅能够满足你的好奇心,更能提升你的用车知识和安全意识。

评分

说实话,我对汽车这东西,一直以来都是“能开就行”的态度,什么发动机、变速箱、底盘,对我来说都是非常陌生的词汇。但是,这次有幸接触到《汽车零部件识图》这本书,我的看法彻底改变了。它就像是给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汽车内部世界的大门,让我看到了那些原本神秘莫测的机械部件。 这本书最吸引我的,是它那些超乎寻常的精细插图。我之前看过很多汽车相关的图片,但都没有像这本书这样,把每一个零部件都画得那么清晰、那么逼真。我尤其喜欢它对发动机内部的剖析,能看到活塞、气门、连杆的运动轨迹,还能感受到金属的质感,真的太震撼了! 这本书不仅仅是“看图”,它更注重“懂图”。它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每一个零部件的功能和工作原理。比如,在讲到制动系统时,它会配上一张刹车片和刹车盘紧密接触的图片,然后解释说,正是因为这种“摩擦力”,车子才能在短时间内停下来。这种“化繁为简”的能力,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轻松理解。 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车身结构的部分。它不仅仅展示了车架、车门、引擎盖等外部零件,还会深入到车身内部的加强结构,以及它们是如何保证车辆在碰撞时的安全性的。这让我对汽车的安全性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更加信任自己的座驾。 这本书的编排也是我非常欣赏的一点。它不是那种把所有东西一股脑儿地塞给你的感觉,而是循序渐进,从整体到局部,从易到难。每个章节都会有一个清晰的引导,让你知道接下来要学什么,这对于我这种初学者来说,非常有帮助。 最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在讲解零部件时,还会顺便提及一些常见的故障现象和简单的维修建议。比如,当发动机机油不足时,可能会导致哪些部件的损坏,它会用图示来展示,并给出一些日常检查的提示。这对于普通车主来说,简直是太实用了! 我之前也尝试过看一些汽车相关的书籍,但很多都太专业,太枯燥,看得我昏昏欲睡。但这本书不一样,它就像是在和我“聊天”,一点一点地引导我,让我慢慢地爱上汽车这个世界。 它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重要的是,它点燃了我对汽车探索的热情。现在,我走在路上,看到那些飞驰的汽车,会不自觉地去联想书中的那些图,去想象它们内部的运作。 这本书的纸张和印刷质量也非常棒,图片色彩鲜艳,细节清晰,拿在手里很有分量,让人爱不释手。 总而言之,《汽车零部件识图》这本书,是我汽车知识的启蒙老师,它让我从一个“汽车盲”,变成了一个对汽车有初步了解,甚至开始产生浓厚兴趣的“汽车爱好者”。

评分

一直以来,我对汽车的印象就是黑乎乎、油乎乎的机械堆砌,充满了复杂的线路和管道,让我望而却步。但是,当我拿到这本《汽车零部件识图》后,我的想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本书就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耐心地引导我,一点一点地揭开汽车神秘的面纱。 这本书最让我惊叹的是它的插图,简直是栩栩如生!我以前看到的汽车图,要么是简单的线条画,要么就是整体图,但这本书不一样,它把每一个细小的零部件都画得那么清晰、那么逼真,仿佛触手可及。我尤其喜欢它对发动机内部的细节展示,那种金属的光泽,那种精密的咬合,让我感受到了工程师的智慧和匠心。 它不仅仅是展示零部件的外观,更重要的是,它会深入浅出地解释每一个部件的功能和工作原理。比如,在讲解刹车系统时,它会画出刹车片与刹车盘紧密接触的图,然后解释说,正是这种“摩擦力”让汽车能够安全地停下来。这种“点石成金”式的解释,让我这个非技术背景的人也能恍然大悟。 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车身安全结构的部分。它不仅仅展示了车架、车门等外部零件,还会深入到车身内部的加强结构,以及它们是如何在碰撞中起到保护作用的。这让我对汽车的安全性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对车辆的设计充满了敬意。 这本书的编排方式也非常出色。它不是那种把所有东西都一股脑儿地塞给你的感觉,而是循序渐进,从整体到局部,从易到难。每个章节都会有一个清晰的引导,让你知道接下来要学习什么,这对于我这种初学者来说,非常有帮助。 最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在讲解零部件时,还会提及一些常见的故障现象和简单的维修建议。比如,当发动机机油不足时,可能会导致哪些部件的损坏,它会用图示来展示,并给出一些日常检查的提示。这对于我们普通车主来说,简直是太实用了! 我之前也尝试过看一些汽车相关的书籍,但很多都太专业,太枯燥,看得我头疼。但这本书不一样,它就像是在和我“对话”,一点一点地引导我,让我慢慢地爱上汽车这个世界。 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是,它点燃了我对汽车探索的热情。现在,我走在路上,看到那些飞驰的汽车,会不自觉地去联想书中的那些图,去想象它们内部的运作。 这本书的纸张和印刷质量也非常好,图片色彩鲜艳,细节清晰,拿在手里很有质感,让人爱不释手。 总而言之,《汽车零部件识图》这本书,是我汽车知识的启蒙老师,它让我从一个“汽车盲”,变成了一个对汽车有初步了解,甚至开始产生浓厚兴趣的“汽车爱好者”。

评分

我对汽车的了解,一直停留在“能开就行”的层面上,对于那些复杂的机械原理,我基本上是一窍不通。直到我接触到这本《汽车零部件识图》,我才觉得,原来汽车的世界也可以如此生动有趣。 这本书最吸引我的,是它那些超乎寻常的精细插图。我以前看过的汽车图,要么是整体的,要么就是一些简单的示意图,但这本书不一样,它把每一个零部件都画得那么清楚,那么逼真,让我感觉自己好像能用手指头去触摸到它们一样。我尤其喜欢它对发动机核心部件的剖析,那些活塞、曲轴、凸轮轴,在书中都被一一呈现,让我能清晰地看到它们是如何协同工作的。 这本书不仅仅是“识图”,它更注重“解图”。它会用非常简洁明了的语言,来解释每一个部件的作用和原理。比如,它在介绍刹车片时,会配上一张刹车片和刹车盘接触的部分,然后解释说,正是这种摩擦力,车子才能停下来。这种“知其所以然”的感觉,让我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底盘和悬挂系统的介绍。我一直觉得这两部分是保证行车安全和舒适性的关键。通过这本书,我终于搞清楚了减震器、弹簧、稳定杆等部件的作用,以及它们是如何配合工作的。 这本书的编排也非常人性化。它不会上来就堆砌一大堆专业术语,而是从整体的汽车结构开始,然后逐步深入到各个系统的讲解。每个章节的开头,都会有一个清晰的目录,让你对要学习的内容一目了然。 最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在介绍零部件时,还会提及一些常见的故障和维修的小技巧。比如,当轮胎磨损不均时,可能是哪些悬挂部件出了问题,它会给出一些图示和提示。这些信息对于我们普通车主来说,简直是太实用了! 我之前也尝试过看一些汽车维修类的书籍,但很多都太枯燥,太专业,看得我头疼。但这本书不一样,它就像是在和我“对话”,一点一点地引导我走进汽车的世界。 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是,它点燃了我对汽车探索的兴趣。现在,我看到路上的汽车,会不自觉地去联想书中的那些图,去想象它们内部的运作。 这本书的排版也很好,字迹清晰,图片色彩还原度高。我常常会把它摊开,一边看一边回忆自己生活中接触到的汽车,然后对照书中的图来理解。 总而言之,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识图的书,更像是一本“汽车入门指南”。它用最直观、最易懂的方式,让我走近了汽车,了解了汽车,甚至开始喜欢上了汽车。

评分

我一直以来对汽车都抱着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觉得那些复杂的机械结构太高深,离我的生活太遥远。但是,《汽车零部件识图》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就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汽车工程师,耐心地引导我,一步步地解开汽车的神秘面纱。 这本书最让我惊艳的是它的插图,每一张都绘制得无比精细,仿佛能触摸到零部件的质感。我以前看到的汽车图,大多是整体的轮廓,或者是一些简单的剖面示意图,但这本书不一样,它把每一个零部件都拆解开来,清晰地展示了它们的形状、尺寸、连接方式,甚至连螺丝的纹理都清晰可见。我尤其喜欢它对发动机内部的展示,那些活塞、气门、曲轴的运动轨迹,都被描绘得栩栩如生。 它不仅仅是“看图”,更是“懂图”。这本书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每一个零部件的功能和工作原理。比如,在讲解刹车系统时,它会配上一张刹车片和刹车盘紧密接触的图片,然后解释说,正是因为这种“摩擦力”,车子才能安全地停下来。这种“化繁为简”的能力,让我这个门外汉也能轻松理解。 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车身安全结构的部分。它不仅仅展示了车架、车门等外部零件,还会深入到车身内部的加强结构,以及它们是如何在碰撞中起到保护作用的。这让我对汽车的安全性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对车辆的设计充满了敬意。 这本书的编排方式也是我非常欣赏的一点。它不是那种把所有东西都一股脑儿地塞给你的感觉,而是循序渐进,从整体到局部,从易到难。每个章节都会有一个清晰的引导,让你知道接下来要学习什么,这对于我这种初学者来说,非常有帮助。 最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在讲解零部件时,还会提及一些常见的故障现象和简单的维修建议。比如,当发动机机油不足时,可能会导致哪些部件的损坏,它会用图示来展示,并给出一些日常检查的提示。这对于我们普通车主来说,简直是太实用了! 我之前也尝试过看一些汽车相关的书籍,但很多都太专业,太枯燥,看得我头疼。但这本书不一样,它就像是在和我“对话”,一点一点地引导我,让我慢慢地爱上汽车这个世界。 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是,它点燃了我对汽车探索的热情。现在,我走在路上,看到那些飞驰的汽车,会不自觉地去联想书中的那些图,去想象它们内部的运作。 这本书的纸张和印刷质量也非常好,图片色彩鲜艳,细节清晰,拿在手里很有质感,让人爱不释手。 总而言之,《汽车零部件识图》这本书,是我汽车知识的启蒙老师,它让我从一个“汽车盲”,变成了一个对汽车有初步了解,甚至开始产生浓厚兴趣的“汽车爱好者”。

评分

我一直以来都对汽车充满好奇,但又因为其复杂的机械结构而感到望而却步。直到我翻阅了这本《汽车零部件识图》,我才发现,原来汽车的世界也可以如此清晰、如此有趣。 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那些精美绝伦的插图,每一张都仿佛是一件艺术品。它不仅仅是简单地描绘零部件的外形,更重要的是,它通过多角度的展示,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连接点,甚至是内部的结构。我尤其喜欢它对发动机内部的剖析,那些活塞、曲轴、凸轮轴的配合,简直是机械美学的典范。 它不仅仅是“识图”,更是“解图”。这本书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每一个零部件的功能和工作原理。比如,在讲解刹车系统时,它会配上一张刹车片和刹车盘紧密接触的图片,然后解释说,正是因为这种“摩擦力”,车子才能安全地停下来。这种“点石成金”的解释,让我这个门外汉也能豁然开朗。 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车身安全结构的部分。它不仅仅展示了车架、车门等外部零件,还会深入到车身内部的加强结构,以及它们是如何在碰撞中起到保护作用的。这让我对汽车的安全性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对车辆的设计充满了敬意。 这本书的编排方式也是我非常欣赏的一点。它不是那种把所有东西都一股脑儿地塞给你的感觉,而是循序渐进,从整体到局部,从易到难。每个章节都会有一个清晰的引导,让你知道接下来要学习什么,这对于我这种初学者来说,非常有帮助。 最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在讲解零部件时,还会提及一些常见的故障现象和简单的维修建议。比如,当发动机机油不足时,可能会导致哪些部件的损坏,它会用图示来展示,并给出一些日常检查的提示。这对于我们普通车主来说,简直是太实用了! 我之前也尝试过看一些汽车相关的书籍,但很多都太专业,太枯燥,看得我头疼。但这本书不一样,它就像是在和我“对话”,一点一点地引导我,让我慢慢地爱上汽车这个世界。 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是,它点燃了我对汽车探索的热情。现在,我走在路上,看到那些飞驰的汽车,会不自觉地去联想书中的那些图,去想象它们内部的运作。 这本书的纸张和印刷质量也非常好,图片色彩鲜艳,细节清晰,拿在手里很有质感,让人爱不释手。 总而言之,《汽车零部件识图》这本书,是我汽车知识的启蒙老师,它让我从一个“汽车盲”,变成了一个对汽车有初步了解,甚至开始产生浓厚兴趣的“汽车爱好者”。

评分

一直以来,我对汽车总有一种“远观而不可近玩焉”的态度,觉得那些机械结构太复杂,离我的生活太遥远。直到我偶然间接触到《汽车零部件识图》这本书,我才发现,原来汽车的世界也可以如此生动有趣。 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每一个零部件的“特写”。它不是那种简简单单的线条画,而是非常精细的写实风格,能够让我清楚地看到每一个螺丝、每一个接口、每一个纹理。我尤其喜欢它对发动机内部的展示,那种金属的光泽,那种精密的设计,让我惊叹不已。 它不仅仅是展示零部件的外形,更重要的是,它会告诉你这个零部件是干什么用的。比如,它在介绍刹车盘的时候,会画出刹车片和刹车盘接触的部分,然后解释说,正是因为这种摩擦,车子才能停下来。这种“知其所以然”的感觉,让我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我特别喜欢它对一些“隐藏”部件的讲解。比如,车身内部的一些加强结构,或者底盘下面一些你看不到的管线,这本书都会把它们展示出来。这让我对汽车的整体设计和安全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这本书的讲解方式也非常特别。它不会生硬地列出零部件名称和功能,而是会用一种讲述故事的方式,让你更容易理解。比如,它讲到点火系统时,会一步步地描述火花塞是如何产生电火花,然后点燃混合气的。 我之前总是觉得,汽车维修是一门非常高深的学问,普通人根本学不来。但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才意识到,其实很多基础的知识,我们都可以通过学习来掌握。这本书就像是在我脑海里搭建了一个汽车的“三维模型”。 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一些常见故障的图示。比如,当机油不足时,发动机内部的哪个部件会因为润滑不够而损坏,它会用很直观的图来展示。这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是用来“识图”的,更是用来“防患于未然”的。 这本书的排版也很舒服,字迹清晰,图片色彩还原度高。我常常会把书摊开,一边看一边回忆自己生活中接触到的汽车,然后对照书中的图来理解。 我最喜欢的是它对变速箱部分的介绍。以前我总觉得变速箱是个神秘的东西,但看完这本书,我大概能理解手动挡和自动挡的区别,以及它们是如何工作的。 总而言之,《汽车零部件识图》这本书,打破了我对汽车的固有认知,让我觉得汽车不再是冰冷的机器,而是充满智慧和精妙设计的艺术品。

评分

我一直以来都觉得汽车就像是一个巨大的、黑乎乎的机械盒子,里面的东西对我来说都是云里雾里。直到我拿到了这本《汽车零部件识图》,我才发现,原来这个“盒子”的内部,竟然如此精妙,如此有序。 这本书最让我震撼的是它的插图,简直是艺术品!我以前只在网上见过一些简单的剖视图,但这本书不一样,它把每一个零部件都画得那么清晰,那么细腻,甚至能看到金属的纹理和接缝。我特别喜欢它对发动机内部的展示,那些活塞、气门、曲轴的运动,都被描绘得栩栩如生,让我仿佛身临其境。 它不仅仅是“好看”,更是“好懂”。这本书用非常简洁明了的语言,来解释每一个零部件的作用和工作原理。比如,在介绍刹车系统时,它会画出刹车片和刹车盘紧密结合的图,然后解释说,正是因为这种“摩擦力”,车子才能安全地停下来。这种“化繁为简”的能力,让我这个门外汉也能轻松理解。 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车身安全结构的部分。它不仅仅展示了车架、车门等外部零件,还会深入到车身内部的加强结构,以及它们是如何在碰撞中起到保护作用的。这让我对汽车的安全性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对车辆的设计充满了敬意。 这本书的编排方式也是我非常欣赏的一点。它不是那种把所有东西都一股脑儿地塞给你的感觉,而是循序渐进,从整体到局部,从易到难。每个章节都会有一个清晰的引导,让你知道接下来要学习什么,这对于我这种初学者来说,非常有帮助。 最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在讲解零部件时,还会提及一些常见的故障现象和简单的维修建议。比如,当发动机机油不足时,可能会导致哪些部件的损坏,它会用图示来展示,并给出一些日常检查的提示。这对于我们普通车主来说,简直是太实用了! 我之前也尝试过看一些汽车相关的书籍,但很多都太专业,太枯燥,看得我头疼。但这本书不一样,它就像是在和我“对话”,一点一点地引导我,让我慢慢地爱上汽车这个世界。 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是,它点燃了我对汽车探索的热情。现在,我走在路上,看到那些飞驰的汽车,会不自觉地去联想书中的那些图,去想象它们内部的运作。 这本书的纸张和印刷质量也非常好,图片色彩鲜艳,细节清晰,拿在手里很有质感,让人爱不释手。 总而言之,《汽车零部件识图》这本书,是我汽车知识的启蒙老师,它让我从一个“汽车盲”,变成了一个对汽车有初步了解,甚至开始产生浓厚兴趣的“汽车爱好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