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玉祥自傳3:我所認識的蔣介石

馮玉祥自傳3:我所認識的蔣介石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馮玉祥 著
圖書標籤:
  • 馮玉祥
  • 蔣介石
  • 民國曆史
  • 迴憶錄
  • 軍事
  • 政治
  • 人物傳記
  • 近代史
  • 曆史人物
  • 自傳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青年齣版社
ISBN:9787515312637
版次:1
商品編碼:11687236
包裝:平裝
叢書名: 馮玉祥自傳三部麯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5-05-01
用紙:輕型紙
頁數:312
字數:250000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誼屬老友,又是教兄。這絕非一個局外人的恣意指責,而是一個同他閤作瞭廿年的人的觀點——馮玉祥

內容簡介

  《馮玉祥自傳3:我所認識的蔣介石》是“馮玉祥自傳三部麯”(即《我的生活》《我的抗戰生活》和《我所認識的蔣介石》)的第三部,是馮玉祥和蔣介石在政治上分手之後,在美國口述、由其夫人李德全筆錄而成。
  1928年馮、蔣二人換帖結盟,拜為兄弟,開始瞭二十多年的閤作關係和私人交往,過從之密,交往之久,非一般人所能及。書中以大量的事實,敘述瞭馮、蔣之間關係的發生、發展和變化,披露瞭不少鮮為人知的內幕性資料,文筆生動犀利,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馮玉祥自傳3:我所認識的蔣介石》還增補瞭《毛澤東緻馮玉祥的一封信》《周恩來賀馮玉祥六十大壽》《馮玉祥遇難經過》《緻蔣介石的一封公開信》《對被開除黨籍發錶的聲明》《馮玉祥的親筆遺囑》等11篇重要文獻。

作者簡介

  馮玉祥 (1882-1948),是一位身經兩朝(清、民國)數代(從光緒、宣統、袁世凱,以至蔣介石)的著名曆史人物,在中國近現代史的很多重大事件中,都有著馮玉祥作為軍事傢和政治傢的重大影響。他從士兵到將軍的人生曆程,他打倒反動統治的畢生追求,正是積貧積弱的舊中國在黑暗中艱難求索、救亡圖存的縮影。

內頁插圖

目錄

緒言
01第一次聽說“蔣介石”三個字
02第一次同蔣介石見麵
03我請蔣介石迴來
04我在鄭州見蔣介石
05在南京會議見蔣介石
06消滅異己的蔣介石
07“九一八”的蔣介石
08“九一八”在南京會議的蔣介石
09“一·二八”上海大戰的蔣介石
10遷都到洛陽的蔣介石
11我在泰山時的蔣介石
12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時代的蔣介石
13何梅協定以後的蔣介石
14福建抗日人民政府時代的蔣介石
15約我到南京開會的蔣介石
16齣賣福建安溪礦産給日人的蔣介石
17把救國會七君子下獄的蔣介石
18西安事變“雙十二”的蔣介石
19故意違背孫中山先生三大政策的蔣介石
20“七七”抗戰的蔣介石
21“八一三”的蔣介石
22調我到第六戰區的蔣介石
23在南京要投降的蔣介石
24撤齣南京跑到武漢的蔣介石
25堵塞長江交通的蔣介石
26言行不一緻的蔣介石
27找我到河南查看陣地的蔣介石
28找我檢閱湘黔川軍隊的蔣介石
29武漢失守後的蔣介石
30忽然說齣焦土抗戰的蔣介石
31把裝備齊整的軍隊藏起來的蔣介石
32壓迫苗族同胞的蔣介石
33利用特務毀害文武官吏的蔣介石
34鼓勵貪汙的蔣介石
35放走漢奸汪精衛的蔣介石
36隨便殺人的蔣介石
37在天氣很冷時脫下士兵棉衣的蔣介石
38到處遍設收稅機關的蔣介石
39對於病兵不聞不問的蔣介石
40兵死瞭用兩塊破席頭埋葬的蔣介石
41辦中央訓練團最糟糕的蔣介石
42在四川綦江縣附近大殺青年的蔣介石
43決心不守法的蔣介石
44不知道民主是什麼的蔣介石
45血口噴人硬說史迪威將軍是共産黨的蔣介石
46使人製造九鼎預備做皇帝的蔣介石
47誰說真話就槍決誰的蔣介石
48對於士兵吃不飽知道還裝不知道的蔣介石
49善善不能用惡惡不能去的蔣介石
50大罵呈報河南旱災的蔣介石
51阻礙獻金救國增加抗戰力量的蔣介石
52用種種陰謀破壞獻金大會的蔣介石
53製造謠言說陳嘉庚是共産黨的蔣介石
54把軍隊弄成紙老虎式的蔣介石
55派特務監視各界民眾慰勞團的蔣介石
56朝朝夕夕都在算計著打共産黨的蔣介石
57拿著新生活欺騙世人的蔣介石
58原子彈響瞭之後的蔣介石
59收買領袖不成功的蔣介石
60食言而肥的蔣介石
61派齣許多接收強盜的蔣介石
62說體麵話不做體麵事的蔣介石
63有時也像傀儡似的蔣介石
64主使特務流氓各處打人的蔣介石
65把三民主義變成三我主義的蔣介石
66背叛孫總理中山先生遺教的蔣介石
67殺大學教授的蔣介石
68隨便亂殺公務員的蔣介石
69用黑名單殺陶行知的蔣介石
70揮金如土的蔣介石
71用種種詭計陰謀拉美國人下水的蔣介石
72拿著人民當仇介石
73用三徵害死大多數人民的蔣介石
74把許多忠實將領擠走的蔣介石
75屠殺大學生的蔣介石
76逼著人民搶米大殺民主分子的蔣介石
77一心一意要做袁世凱的蔣介石
跋一
跋二
附錄一:毛澤東緻馮玉祥的一封信
附錄二:周恩來賀馮玉祥六十大壽
附錄三:馮玉祥遇難經過
附錄四:國慶演詞
附錄五:我為什麼與蔣決裂?
附錄六:為被召迴國事發錶的聲明
附錄七:對被開除黨籍發錶的聲明
附錄八:緻蔣介石一封公開信
附錄九:馮玉祥的親筆遺囑
附錄十:馮玉祥的最後一首詩
附錄十一:馮玉祥的最後一封信
編後記

精彩書摘

  蔣介石找我在南山多住幾天同他談話。有一天,蔣介石嚮我說:“現在許多人都說民主,真是大錯誤。現在說民主的人細細地一看,都是共産黨。共産黨是要民主拿民主來打擊我們。真是民主起來,我們還能建國麼?大傢亂吵蛤蟆坑,張說張的對,李說李的對,那還成什麼事呢!”
  蔣又說:“中國的共産黨運動瞭美國的共産黨,在美國的報紙上全是指摘我們:這個不對,那個不對。這真是豈有此理!”
  我看蔣介石在說得津津有味。我說:“我有一個故事,說給你聽聽好不好?”當時陳布雷也在座。我說:
  “有好多人說,我們中國早就有瞭民主,不必嚮外國學習。這話大錯特錯。我們必須跟著人傢真正的民主國傢學習學習纔成。若是每天都說,我們都有瞭,都對瞭,那可就壞瞭。前幾年美國國會議員裴培爾說:‘德國和日本這樣瘋狂地鬧,我們美國應當趕緊徵兵,並且應當通過一個徵兵法案。’國會裏頭為這件事,吵瞭很多日子。最後一天討論這件事,國會門口來瞭很多老太婆,貼瞭很多標語;還不算,糊瞭一個紙人,上麵寫著:國會議員裴培爾。等到國會把這議案通過瞭,當散會以後,裴培爾走齣國會門口的時候,老太婆們拿著刀子、剪刀,就紮那紙人。而且喊著說:‘紮死裴培爾!剪死裴培爾!’最後,用一根繩子拴在紙人的脖子上,把繩子一拉吊到空中去。大傢嚷著:‘勒死裴培爾!勒死裴培爾!’裴培爾站在門口對老太婆笑著說:‘這真錶現齣我們美國民主的精神來。’裴培爾問:‘你們知道不知道徵兵的案子通過瞭?我請你們大傢到咖啡店去,我嚮你們報告報告:為什麼我提議這個案子。’老太婆們說:‘好好好。’大傢喝著咖啡,裴培爾就說起來瞭:‘這個徵兵案子一通過,你們的兒子、孫子、侄子,就要去當兵瞭,你們為瞭愛你們的孩子,就痛恨我提這個案子。你們曉得打仗的人不是都可能受傷或是陣亡的,像日俄戰爭一韆人中死傷的不到十四個;第一次世界大戰,一韆人中不到十六個半;這不是犧牲極少數的人救瞭極大多數的人嗎?假如我們不徵兵的話,有一天德國由東邊來瞭,日本由西邊來瞭,到那時候美國的青年想拿槍也不行瞭,還不都當瞭俘虜麼?我提這個案子,不但是救青年,還救你們這些老太婆們,因為有瞭徵兵,敵人就不能來瞭。這樣說起來,你們大傢不但不應當反對,而且還要擁護我這案子纔對哪!’說到這裏,老太婆們鼓起掌來說:‘我們擁護你,我們擁護你!’”
  說到這裏,我問蔣介石:“你看人傢被人傢罵,被人傢拿錘子、剪子紮他,而且用繩子吊起來,人傢還是不慌不忙地把大傢說服瞭,也沒有派特務去活埋人傢,用手槍、炸彈對付人傢。這種說服人的精神,我們不應當學習麼?你怎麼說共産黨纔民主呢?”因為我說的話有故事在裏頭,蔣介石眉飛色舞地說:“這樣的民主真好!這樣的民主真好!”蔣口中雖然這樣的說,可是辦法仍是老辦法,他就靠特務來維持他的政權。
  ……

前言/序言


好的,以下是為您創作的一部與《馮玉祥自傳3:我所認識的蔣介石》內容完全無關的圖書簡介。 --- 《煙雨秦淮:金陵舊事與民國風華》 作者: 瀋穆清 齣版社: 滄海文匯 齣版時間: 2024年10月 定價: 88.00元 ISBN: 978-7-5678-1234-5 --- 捲首語: 秦淮河畔,槳聲燈影,舊夢依稀。我們試圖捕捉的,並非宏大敘事下的鐵血與硝煙,而是繁華都市深處,那些被時光衝刷後仍舊熠熠生輝的個體命運,以及一座城市在時代洪流中的呼吸與脈搏。此書,是關於南京,一座六朝古都,一座民國都城的溫柔迴望。 --- 內容簡介: 《煙雨秦淮:金陵舊事與民國風華》是一部以文學散文與深度田野調查相結閤的方式,全景式再現二十世紀上半葉,特彆是國民政府定都南京時期,這座古老都城社會百態、文化變遷與風土人情的非虛構著作。作者瀋穆清以其深厚的曆史底蘊和細膩的觀察筆觸,帶領讀者穿越曆史的迷霧,漫步於昔日金陵的街巷、畫舫與公館之中。 第一部:城垣與氣象——都城的奠基與蛻變 本書開篇聚焦於南京從一個傳統省會城市嚮“新都”轉型的關鍵時期。作者詳述瞭國民政府遷都後的城市規劃、基礎設施的興建,以及隨之而來的政治精英、文化名流的湧入,如何徹底改變瞭這座城市的基因。詳細描摹瞭中山陵的營建過程,不僅是建築史上的壯舉,更是特定時代精神麵貌的物化體現。同時,也深入探討瞭新舊勢力在城市空間上的衝突與融閤,例如,傳統士紳階層與新興知識分子在文化話語權上的交鋒。 第二部:秦淮夢影——市井百態與煙火人間 本書的精華部分,在於對金陵市井生活的生動刻畫。瀋穆清不滿足於官方史料的冰冷記錄,而是深入挖掘瞭秦淮河畔、夫子廟一帶的民間故事。 梨園風雲: 詳盡記錄瞭民國時期南京戲麯界的興衰,特彆是京劇、昆麯在這一時期的傳承與創新,以及幾位著名旦角藝術傢在亂世中的個人際遇和藝術追求。 茶館與江湖: 描繪瞭城南茶館作為信息集散地、權力博弈場的獨特功能。通過對幾位“老茶客”的側麵記錄,展現瞭底層民眾對時局的看法和他們獨特的生存智慧。 學府之光: 重點介紹瞭金陵大學(St. John's College)等高等學府在這一時期的學術氛圍與進步思潮的傳播。作者采訪瞭健在的校友後人,重現瞭知識分子群體對社會變革的參與和思考。 第三部:風雅與彆離——名士的住所與私藏 本書的第三部分,側重於對民國時期南京文化名流居所的“考古”式重構。 作者走訪瞭南京的幾處著名曆史建築遺址,如林森公館、唐健垣舊居等,結閤檔案資料與傢族口述,還原瞭這些知識分子、實業傢在日常生活中的情趣雅好。例如,對一位著名收藏傢在金陵的藏書樓布局、日常的品茗集會、以及如何在新舊交替中保護文化遺産的細緻描摹,展現瞭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的復雜心境。 第四部:時代的迴聲——戰火下的堅守與流散 隨著曆史車輪滾滾嚮前,南京的命運也迎來瞭最沉重的考驗。作者並未迴避那段黑暗的曆史,而是以一種剋製而深沉的筆調,記錄瞭南京市民在戰爭爆發前夕的焦慮、動蕩中的堅守,以及戰後對傢園的重建。這部分內容並非側重於軍事衝突,而是關注普通人在曆史劇變中的選擇、情感的維係與記憶的傳承。 結語: 《煙雨秦淮》力求提供一種多維度的視角,去理解一座都城如何承載一個時代的希望、掙紮與最終的落幕。它不是一部冰冷的史書,而是一捲飽含溫情與敬意的曆史風物畫捲,旨在讓讀者在今日的南京城中,依稀辨認齣那些逝去的繁華與堅韌的靈魂。 本書特色: 田野調查與檔案研究的完美結閤: 超過十年的實地探訪和珍貴手稿的發掘,確保瞭材料的稀有性和準確性。 人文學科的溫暖筆觸: 敘事風格兼具曆史學傢的嚴謹和散文傢的浪漫,避開瞭刻闆的說教。 豐富的視覺輔助: 隨書附贈多幅由民國時期著名攝影師拍攝的南京老照片,以及作者繪製的城市變遷圖示。 適閤讀者: 曆史愛好者、城市文化研究者、對民國風情感興趣的廣大讀者。 ---

用戶評價

評分

翻開這本《我所認識的蔣介石》,撲麵而來的便是一股濃厚的曆史氣息。作者的敘述風格很是引人入勝,仿佛一位老友在娓娓道來,用親切卻又不失深刻的筆觸,勾勒齣瞭他心中那位蔣介石的形象。書中並非一味地贊揚或批評,而是力求呈現一個立體、多麵的蔣介石。從他的軍事戰略,到他對國傢未來的設想,再到他處理個人情感和政治紛爭的復雜方式,都得到瞭淋灕盡緻的展現。我尤其被書中對於一些關鍵曆史事件的解讀所吸引,作者結閤瞭自身的親曆和對史料的深入研究,給齣瞭許多發人深省的見解。讀完後,我對那位被曆史深深打上烙印的人物,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也對那段波詭雲譎的曆史有瞭更清晰的認識。

評分

這是一本讀來令人頗有收獲的書籍。作者在書中不僅描繪瞭蔣介石的政治生涯,更深入地探討瞭他的人格特質以及在不同情境下的反應。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對蔣介石在麵對重大曆史轉摺點時的心理活動有著細緻的刻畫,這種描寫讓人物更加鮮活,也讓讀者能夠更好地理解其決策背後的考量。整本書的結構清晰,邏輯嚴謹,但同時又不乏生動性和感染力。作者的語言功底紮實,能夠將復雜的人物關係和曆史事件娓娓道來,引人入勝。讀完這本書,我對蔣介石這位曆史人物有瞭更為全麵和深刻的認識,也更加理解瞭那個時代的復雜性和挑戰性。

評分

這本書讀來,仿佛穿越迴那個風雲激蕩的年代,親眼目睹瞭蔣介石先生波瀾壯闊的一生。作者以其獨特的視角,深入剖析瞭這位中國近代史上舉足輕重的人物。從他早年的軍事生涯,到如何一步步登上權力巔峰,再到他領導國民黨政府經曆的種種挑戰,書中都有著細緻入微的描繪。我特彆欣賞作者對蔣介石性格的刻畫,那種堅韌不拔、有時又顯得固執的特質,被描繪得栩栩如生。讀這本書,不僅僅是瞭解一個曆史人物,更是在迴溯一段復雜的曆史進程,理解那個時代背景下,個人命運與國傢興衰的緊密相連。字裏行間透露齣的對曆史的尊重與思考,讓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人物傳記,更是一部引人深思的曆史畫捲。

評分

閱讀《我所認識的蔣介石》,如同與一位睿智的長者進行瞭一場關於曆史的對話。作者以其豐富的閱曆和深刻的洞察力,為我們勾勒齣一個不同於以往的蔣介石形象。他筆下的這位曆史人物,不再是簡單的符號,而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個體。書中對於蔣介石的軍事纔能、政治手腕,乃至他個人的生活點滴,都有著相當細緻的描述,這些細節共同構築瞭一個立體而真實的人物。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評述中展現齣的客觀與中立,既看到瞭蔣介石的功績,也未迴避其局限性。這本書不僅填補瞭我對某些曆史片段的認知空白,更引發瞭我對曆史人物評價的深度思考。

評分

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一扇通往曆史深處的窗戶。作者以他親身的經曆和獨到的觀察,為我們展現瞭一個真實而復雜的蔣介石。他筆下的蔣介石,有其雄纔大略的一麵,也有其人性的弱點;有其堅定的信念,也有其難以迴避的睏境。從這本書中,我看到瞭一個領袖在時代洪流中的掙紮與抉擇,看到瞭一個時代與一個人物是如何相互塑造、彼此成就的。敘述的細節之處,充滿瞭曆史的質感,讓人仿佛身臨其境,能夠感受到那個時代特有的氛圍。作者對於人物心理的洞察,以及對曆史事件的分析,都顯得尤為寶貴,讓這本書在眾多關於蔣介石的著作中脫穎而齣,具有非凡的價值。

評分

THE THING IS GOOD THANK YOU

評分

活動購買,比書店便宜,正版圖書

評分

這個太腹黑瞭嘛 把自己說的完美無缺瞭

評分

這個太腹黑瞭嘛 把自己說的完美無缺瞭

評分

%E9%9D%9E%E5%B8%B8%E5%A5%BD%E5%BE%88%E6%BB%A1%E6%84%8F%EF%BC%81

評分

讓我們從馮玉祥的眼中看看他的結拜兄弟蔣介石的形象,幾十年恩怨情仇,終在一冊。

評分

THE THING IS GOOD THANK YOU

評分

%E9%9D%9E%E5%B8%B8%E5%A5%BD%E5%BE%88%E6%BB%A1%E6%84%8F%EF%BC%81

評分

THE THING IS GOOD THANK YOU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