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1.言情女作家林笛儿,继《贺新郎》之后,第二部古代言情。具网络影响力的作品,网络点击近千万,林笛儿的代表作之一。
2.现代呆萌妹穿成蒙古草原悲催二小姐!在古代成功逆袭,擒获腹黑冰山男。
内容简介
娱乐记者林妹妹在采访中,被偶像明星楚君威推入冰湖。一梦醒来,惊觉自己身在八百多年前的蒙古,成了破落地主家的二小姐舒碧儿。
在这里她结识了威猛的蒙古王子、富甲天下的商贾、翩翩风度的贵公子,目睹了怪案、奇闻,幸会了倾国倾城的美女、娇媚无敌的少妇,过足了娱记瘾,客串了小警察……
在这里她也遇到了克星——与楚君威长得一模一样的蒙古首富君问天。原本只是妹代姐嫁的契约婚姻,却成了她回到现代的绊脚石。天上掉下来的林妹妹一定要在日食来临之际回到过去。
作者简介
林笛儿,典型双鱼座,别扭而又小气的女人。
已出版作品:《摘星Ⅰ》《摘星Ⅱ》《我在春天等你》《纸玫瑰Ⅰ》《纸玫瑰Ⅱ》《你是我最美丽的相遇》《贺新郎》等,并有多本小说改编成影视剧。
目录
第一章 日食
第二章 孤梦
第三章 不归
第四章 微光
第五章 晓寒
第六章 闺思
第七章 秋波
第八章 妆楼
第九章 破晓
第十章 帘影
第十一章 霜华
第十二章 子规
第十三章 问天
第十四章 暗尘
第十五章 轻烟
精彩书摘
每个人的心头都有一点两点无法言说的痛,轻易不能碰。林妹妹的点点痛,就是她的名字。
她的父亲叫林书白,母亲叫方宛青,大她三十分钟的双胞胎哥哥叫林仁兄。这三个的名字怎么叫,都有着绕梁三日的那种风雅与斯文。可父母独独给她起了个“林妹妹”这样俗得不能再俗的怪名。
小的时候,叫着还很可爱。直到上学的那一天,林妹妹才知噩梦刚刚开始。
“这位同学,你真的叫林妹妹吗?”老师很慈祥也很亲切地再次确定。
她认真地点头。教室里“哗”地笑开了。
“林妹妹,那你的宝哥哥呢?”一位男生露出没有大门牙的牙床,怪声怪气地问。
她那时还没读过《红楼梦》,不知道“宝哥哥”是何许人。但看男生笑得那个怪样,知道不是好话,眼一红,委屈地把嘴噘得高高的。放学回家,她就要求改名。
“乖妹,人家没文化,咱们不和他们计较。”方宛青女士一口回绝。
慢慢地,识了字,看过《红楼梦》连续剧,知道“林妹妹”是何方佳丽,林妹妹更急了。她不喜欢那个病歪歪、酸溜溜、心胸很狭窄死得又很早的林妹妹,她和她半点儿都不像,光是她这一头卷卷的乱发就足以证明。
林仁兄也是自然卷,可那卷儿长在他头上,叫个性;到了她头上,就叫疯狂。哪天没认真绑好,等于顶着个非洲人的发套上街,一不小心就会被人家以为是疯人院跑出来的。
她身高一米六八,很高挑,很强壮,从来不哭。小学五年级时,班上有个流鼻涕的男生叫什么“宝”,天天在她耳边柔声柔气地喊着“林妹妹,宝哥哥来喽”。她忍了很久,有一天实在忍无可忍,整个人扑了上去,在男生的脸上留下两道长长的指印。老师训了她一通,惊动了方宛青女士。方女士把她的手心都打红了,她硬是没掉一滴泪。
每学期开学,她最恨点名。一叫到她,所有的同学和老师都把眼瞪到脱眶,嘴巴里能塞进个乒乓球。
她仰天长叹,又无力反抗。
她不是觉着自己玷污了这么个“清雅”的名儿,而是觉得这个“清雅”的名儿毁掉了自己的人生。
总算混到本科毕业,她死活不肯再念,不想再受那份罪。没想到,拿着履历表去人才市场找工作,那些面试的人一看到名字,古怪地打量着她,“妹妹,真的是个妹妹呢!”那目光像芒刺一般,刺得她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她抢过履历表,头也不回地走了。
这种滋味很爽,也很悲伤。
“妹妹”这个称呼,在这个社会叫着就像是一种暧昧的表达。有首歌里唱道“你究竟有几个好妹妹,为何每个妹妹嫁给眼泪”,一听就是被抛弃的女人在大发幽怨。
她何德何能,无故被涂上一层暧昧的色彩。
何况,她现在还不太老,被人叫“妹妹”,还能露牙一笑。再多个几年,还叫“妹妹”,明显就是装嫩。再想想,等有一天头发花白,牙齿掉光光,在超市里,听到谁大叫一声“林妹妹”,她高声回应,估计超市里当时就会有许多人得心脏病。
欲哭无泪!
在这样的噩梦中,生不如死。
生不如死的一天又开始了。
林家的餐桌上,早餐已摆好。
“妹,今天爸爸带你去见一个老朋友,他答应帮你找份工作。”林书白推推鼻梁上的眼镜,温和地说。
林妹妹有气无力地“嗯”了一声。
“干吗?你想一直做米虫!”方宛青瞪了她一眼,夹给她一个包子。
说起来,林书白和方宛青都是大学老师,气质却差之千里。林书白温和如一缕微风,方宛青却像一根爆竹,常常炸得她和林仁兄灰头土脸。
“我觉得,妹的性情不适合待在节奏感强烈的都市,不如去草原放羊吧!”正在读研的林仁兄挤眉弄眼,一脸坏相。
林妹妹眯起眼,牙齿咬得“咯咯”作响。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她和林仁兄明明是同胞,却总是不对盘。林仁兄这家伙自从和同学去了趟内蒙古的大草原,就走火入魔了。他的本科毕业论文是《论游牧民族的消逝对草原经济的影响》,这篇论文被导师们评为当年最佳。从此后,他俨然是草原卫士的化身,张口闭口就是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保护最后的游牧民族。草原有什么好,没有星巴克,没有麦当劳,没有商场,没有影城……
林妹妹听得耳朵都生茧了,但她今天不想和他抬杠,没心情也没时间。
“方宛青女士,求求你,把那个户籍本给我,我不麻烦你,我去公安局改名,不然这样我不敢出门。”她双手合十,真诚地第N次恳求。
“你是杀人还是放火了,不敢出门?‘林妹妹’这个名儿有什么不好?人家苏东坡的妹妹苏小妹,不是一样闻名天下?名字只是个符号,你为什么要这样计较?”方宛青果然是碰到火星就开始爆炸,她把碗“啪”地贵族蹾在桌上,嗓门提得高高的。
问题是她这个符号点错了。林妹妹小声嘀咕,不敢发出声音。
“你哥哥叫林仁兄,他怎么从来没意见,就你话多。”
让她叫林仁兄,她也没意见呀。仁兄,一叫,就像是一袭长衫的书生拱手轻笑问候,春风得意,风流儒雅。而且,不管年岁大小的人都尊称自己一声“仁兄”,感觉像叫“老大”似的,很有高高在上的感觉呀。
“妹,不如你叫林小妹,我叫林西峰。咱俩和苏东坡一家对应起来。”林仁兄还火上浇油。
林妹妹可不怕他:“我看,你叫林薜蟠好了,一脸蠢相。”
林仁兄举起拳头,横眉竖目,脸涨得通红。
“你想打人?哼,在外面一副情圣样,整天骗我的零花钱去追女生,你以为你有多了不起。你把我惹急了,我用手机把你在家的样子拍下来,放到你们学院网站上去。”
“你敢!”林仁兄暴跳起来。
林妹妹毫不畏惧地瞪着他:“你等着瞧!”
方宛青一摔筷子:“你们跟鬼借胆啦,不想活了!”
“宛青!”气定神闲的男主人按住妻子的肩,看看一子一女,“都坐下来吧!”
硝烟弥漫的战场立刻微风细雨,一片太平。
林书白轻声细语:“妹,改名字是件很简单的事。但这么多年,你的学历,所有的档案都是用的‘林妹妹’这个名字,要是想找工作,你用新的名字,人家可没时间去求证新名字和‘林妹妹’是不是同一个人,那样,你就会比别人少许多机会。”
“爸—”林妹妹黯然神伤。
“你要是颗宝石,在哪里都会发光,和名字无关。”方宛青气哼哼地加了一句,“要是你实在想改,就叫‘林黛玉’吧!”
林妹妹双眼一闭,血液凝固,再睁开眼时,小心翼翼地把脸笑成了一朵花:“不用了,妈妈。我现在觉得‘林妹妹’这个名字还不错。爸爸,快吃吧,我跟你去面试。”
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在权衡再三的情况下,林妹妹再一次妥协。她要是叫林黛玉,她的生命估计屈指可数。这花花世界,好死不如赖活!
一个星期后,林妹妹终于摆脱米虫行列,成为自食其力一族。
只是这自食其力……林妹妹直撇嘴,付出的不是体力,也不是脑力,而是尊严!
辛辛苦苦读了四年《新闻学》,奖学金也有拿过,也在高大上的报社实习过。在毕业聚会上,她发下豪言,要成为中国最杰出的战地女记者。豪言仍清晰在耳,却怎么也没想到,中国最杰出的战地女记者,竟沦落成一娱记。
什么叫娱记,通俗易懂的解释叫狗仔,就是那种专门偷拍明星走光、恋爱、偷情、喜好等等花边新闻的人。同样也是写新闻,但这种新闻不需要有深度,文笔好不好也没关系,只要你的“料”够雷、够辣、够吸引人眼球、够独家就行,完全无下限。
可是,想得到这种新闻,是很难的。你得脸皮够厚,你得赔得起时间,你得有间谍的毅力,有潜伏的本领,还得能编瞎话、能联想、能猜测、敢下手。想当年,黛安娜王妃就是间接地死于这群人之手。
林妹妹抵抗、挣扎、徘徊、不屑,但最后不得不屈服。这是林书白先生放下清高的书生架子,请朋友帮她好不容易从几百人手中抢过来的一份高薪工作。娱记的工作虽不高尚,钱却不会少赚。
方宛青女士说,全球经济这么不景气,有工作就不错了,还敢挑三拣四。本科生有什么了不起,街上一抓一大把。
林仁兄讲,这是可以与明星零距离接触的好机会,换了别人,一定会兴奋到疯掉。
林妹妹明白了,她没资格矫情,没理由装清高。反正不是第一次屈从命运的安排,咬咬牙,她光荣加入狗仔队。
周刊一位老娱记带她跑了一个月,她学会了在什么角度可以把明星拍美,在哪个角度可以偷拍到明星走光的画面。她还学会如何旁敲侧击地采访,学会如何装路人守候在明星出入的餐馆……
老娱记笑着说:“到底是正规大学毕业的,一点就通。”
林妹妹默然。
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老娱记放羊吃草,林妹妹正式开始独当一面。
这天,北京下了场大雪,整座城市笼罩在白雪之中。林妹妹仰望天空,洁白的雪花无声地飘落,美得无法言说,也冷得无法言说。
冬夜黑得早,五点刚过,华灯逐一点亮。林妹妹呵呵冻红的双手,跺跺发麻的双脚,再一次扭头望向橱窗里,看看“丽园”餐厅里坐着的楚君威有什么动静。
说起楚君威,真有点神秘,他是两年前,广告星探从大街上发现的。冷酷俊美的面容,高贵非凡的气质,不苟言笑,一双黑眸深邃如海,一头乌黑的长发,用黑色发带束在身后,媒体评论说,此人神形俱似《夜访吸血鬼》中的汤姆?克鲁斯。从拍第一支广告起,就捕获了全国五岁向上女性的芳心。后来,他接拍电影、电视剧,人气越积越高,大小奖也拿得手软。每当他在镜头中一出现,粉丝们的尖叫声令天地动容。
但这样的一个男人硬是两年多,没闹过一次绯闻,这真让人失望。
娱记们挖空心思地追踪、跟拍,一次次面对面采访,最后一个个灰溜溜地回来交白卷。
一提楚君威,娱记皆色变。
楚君威又开新戏了。媒体蠢蠢欲动,希望他这次能和某某女星擦个火花什么的。开机仪式上,大大小小的媒体把个容纳一千人的大厅挤得水泄不通。
主编把这艰难而又险巨的任务交给了林妹妹,其实是给新人一个锻炼的机会,不抱任何希望的。
林妹妹站在人群中,看着台上那张冷成南极坚冰似的酷脸,心里直打退堂鼓—这人看上去就不好对付。
娱记们开始举手发问,林妹妹赶快打开录音笔。
“那位卷头发的小姐!”主持人首先指上了她。林妹妹一慌,脸通红,到底没经验,脑中一片空白,嘴巴张了半天,好不容易冒出一句:“楚先生……您今年贵庚?”
全场哄笑。主持人捂着嘴,忍得花枝乱颤。
林妹妹死的心都有了。楚君威冷冷地瞟了她一眼,目光转向主持人。主持人急忙收住笑,让下一个记者提问。
林妹妹一句都没听清别人的问话,浑浑噩噩出了发布会,沮丧得想重回米虫行列。心里直把那个楚君威恨了又恨,有什么了不起的,回答下会死人啊,干吗让她当众出丑!
还好主编大人大量,没有责备她一句,托人给她找了张剧组通行证,让她整日追踪楚君威。
在剧组耗了半月,她上上下下都混了个脸熟,也厚着脸皮在楚君威身边转了又转,拍了几张他的剧照,其他一无所获。
楚君威都不正眼看她,更别谈采访了。
他这次出演一个深情的公司总裁,俊美卓然,一生专情早逝的妻子。他无须化妆,男主差不多是为他量身打造,他演起来驾轻就熟。反倒和他对戏的女主很辛苦,常常迷失在他无敌的魅力下,忘了接词。
林妹妹没写到楚君威的绯闻,另写了几篇剧组的趣闻,让主编大大夸了一番。林妹妹的自信一点点又涨回来了。
早晨,林妹妹路过楚君威的化妆间,听见他和助手说今晚在“丽园”有一个约。她心中一动,下午就过来守候,中饭也没顾得上吃。守了三个小时,又饿又冷,也没看到楚君威和哪个女鬼有约。
只见他闲闲地坐在里面,像是在看剧本,偶尔,抬下头,朝外面瞟一眼。
“丽园”是家会员制茶餐厅,门槛很高,普通人有钱也进不去。有几个别家杂志的同行也像在守候,买了烤山芋在对街分了吃,那香味在冬夜闻起来格外诱人。林妹妹悄悄地咽了口口水。
等待中,背包里的手机响了。
是同学邢辉。同样是读的新闻学,人家进的是《全球时报》,整天见的是国际友人,报道的是世界要闻。唉,人比人,比死人。
“干吗?”林妹妹连呼吸都是冰冷的。
“新工作还适应吧?”邢辉的声音阳光明媚。
“不适应也得适应。你找我有事?”她冷得抓不住手机,想早早结束通话。
“我有几张国外大片的首映票,一块看去。”
“我没你的好命,在等新闻!”
“你在外面?”
“对,冰天雪地、茫茫黑夜之中,你要救赎我吗?”
“吃饭没有?”邢辉嗓音一沉。
林妹妹可以想象出他俊朗的眉头蹙成什么样。这人挺好,就是爱装老成。“人家餐厅不让进。”惨然地回视一眼门童,明明也是中国人,何必狗眼看人低。
“哪家?”
“丽园!”
“十分钟后见。”邢辉挂了电话。
林妹妹不解地收起手机。邢辉要给她送饭吗?要求不高,带块烤山芋就行了。她不是自己买不到,而是怕一跑开,楚君威就和约会对象消失,她这几小时不就白冻了?
餐厅门开了,里面探出半个着制服的身子,陌生的面孔,陌生的表情,四下张望两眼,迟疑地叫了声:“林妹妹?”
按以往经验,大街上有人喊“林妹妹”,她向来充耳不闻。
“林妹妹、林妹妹?”又叫了两声,制服男人喃喃,“一定是弄错了,怎么会有人叫这么个名儿?”
……
塞上孤城:风雪夜归人 卷首语: 苍茫大漠,黄沙漫天,唯有孤城兀自矗立。当凛冽的北风卷起千年风沙,掩埋了曾经的繁华与荣耀,城墙之上,是看不尽的苍凉。这是一个关于坚守与失去的故事,发生在那个烽烟四起、边关苦寒的年代。 故事背景: 北魏末年,中原大地战乱不休,各路藩镇割据,民不聊生。故事的主舞台设定在塞北边境一座名为“朔风城”的孤城。朔风城地处险要,是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侵扰的第一道防线,也是中原王朝与塞外蛮夷进行贸易与冲突的交汇点。 城中驻扎的,大多是戍边多年的老卒和被贬谪的官员。他们远离京畿的繁华,在冰天雪地的环境中,维持着摇摇欲坠的和平。城主萧震,一位曾在沙场上立下赫赫战功却因政治斗争被调离前线的将军,以铁腕统治着这座城,他心中燃烧着对朝廷的失望和对故土的思念。 主要人物群像: 一、 萧震(城主): 他鬓角微霜,眼神中却蕴藏着刀锋般的锐利。萧震是朔风城的灵魂人物,他深知这座城在整个边防体系中的重要性,因此将所有心力都倾注于城池的防御与内部的稳定。他表面上冷漠寡言,不近人情,实则内心深处对城中百姓怀有深沉的责任感。他曾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恋,但最终未能圆满,这份遗憾成了他心中不为人知的软肋。 二、 柳青黛(医女): 城中唯一能称得上“神医”的年轻女子,师承名门,却因避祸流落至此。柳青黛身负精湛医术,尤其擅长草药和接骨。她的到来,为这座充满铁锈味的孤城带来了一丝柔和的气息。她性情坚韧,不畏严寒,与萧震之间存在着一种微妙的、超越了普通医患的关系。她敬重萧震的威严,也洞悉他强硬外表下的疲惫。 三、 铁山(游侠/猎户): 塞外自由不羁的代表。铁山是朔风城外围猎民的头领,他精通马术和弓箭,对大漠的环境比城中人更为了解。他与朔风城的关系复杂,既是城中物资的主要来源,也时常因与城中卫队的摩擦而剑拔弩张。他性格粗犷豪爽,信奉“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但其内心深处却保留着对传统侠义的坚持。 四、 耶律拓跋(敌国使者/卧底): 表面上是北方草原部落派来和谈的使者,衣着华丽,言辞优雅,实则是肩负着重要情报任务的探子。他此行的目的,是探查朔风城的防御弱点,并试图离间城主萧震与朝廷的关系。他与柳青黛有着旧识,两人的相遇,为本已紧张的局势增添了更多变数。 故事脉络: 第一幕:冰封的序曲 朔风城遭遇了百年不遇的严冬,大雪封山,断绝了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城中的粮食和药材开始告急。萧震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巨大压力:一方面,城内的卫兵士气低落,有人开始私藏物资;另一方面,城外的游牧部落似乎正在集结,准备趁虚而入。 柳青黛救治了一批因雪灾受伤的猎民,其中便包括铁山的亲人。这使得铁山开始对萧震产生一丝信任,愿意提供一些重要的情报。 第二幕:城墙上的暗流 耶律拓跋以“求和”的名义进入朔风城,他不动声色地在城中散布谣言,利用萧震与朝廷之间早已存在的矛盾,试图策反城中一些心怀不满的军官。 萧震察觉到了耶律拓跋的试探,双方展开了一场暗流涌动的心理战。萧震利用自己对边境局势的深刻理解,故意设下陷阱,让耶律拓跋误判了城防的虚实。在这过程中,萧震与柳青黛的互动增多,他们的共同目标——保护城中的百姓,让他们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 第三幕:雪崩与决断 一个偶然的机会,铁山截获了敌方部落即将发动突袭的准确情报。但情报显示,敌军将利用一场预谋的“假和谈”作为掩护。 萧震必须在“相信使者”和“相信猎民”之间做出抉择。他选择了相信铁山的血性,并决定将计就计,设下埋伏。然而,耶律拓跋早已察觉到萧震的意图,并试图利用城中那些被策反的军官进行内应。 第四幕:风雪夜的背叛与坚守 突袭之夜,风雪交加。城内发生了短暂的混乱,叛变的军官试图打开城门。萧震和他的亲信卫队在城楼上与叛徒浴血奋战。柳青黛则在城下的医馆中,组织妇孺老弱躲避战火,并为前线输送急救物资。 铁山率领的猎民队伍,如鬼魅般出现在城外,从侧翼突袭了敌军的主力,极大地缓解了城墙上的压力。 最终,叛乱被镇压,耶律拓跋的阴谋败露,城池得以保全。然而,胜利的代价是惨重的,许多无辜的生命逝去,城墙上也留下了新的创伤。 尾声:重归沉寂 战争平息后,朝廷的援军终于姗姗来迟,但也带来了新的任命和审查。萧震知道,他在这座城所做的一切,终究无法完全抹去他身上的“不合时宜”。 耶律拓跋被俘,他最后留给萧震的,是一个关于更广阔世界的暗示,以及对未来冲突的预言。萧震拒绝了回京的邀请,他选择留在了朔风城,这座被他用鲜血与智慧守护的孤城,成为了他心中最后的归宿。 柳青黛选择留下,继续她的医者使命。铁山则带着他的族人,重新回到了大漠深处,他们是这座城永远的眼睛和耳朵。 朔风城在凛冽的北风中,重新恢复了它固有的沉寂,但城墙上留下的每一道伤痕,都在无声地诉说着那段在冰雪中爆发的,关于忠诚、权谋与人性的残酷传奇。 主题探讨: 本书着重探讨了在边疆地带,权力结构如何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以及个人命运如何在宏大的历史洪流中挣扎求生。它审视了“忠诚”的复杂性——对朝廷的忠诚、对土地的忠诚、对同袍的忠诚,以及这种忠诚在极端环境下如何被扭曲或升华。同时,它也展现了人性的光辉:在绝境之中,医者的仁爱、战士的勇毅,以及对家园最朴素的守护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