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古风幻想类领军作家多多经典代表作。风行十年口口相传,千万读者念念不忘!
◆江南、辛夷坞、丁墨、冉甲男携千万读者联袂推荐!
◆红尘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妖魅千年长寂寞,惟见春水伴花魂。
◆百家媒体交口称赞,年度惊艳的想象力大作!
◆ENO手绘封面图,附赠鹿菏手绘唯美海报,同名系列电影重磅打造中!
内容简介
一千年以前,一个小男孩救了一只受伤的小狐狸后,却不幸遭遇劫难。
一千年以后,一个进京赶考的书生,遇到一个名叫绯绡的白衣翩翩美少年对他说:“过去你曾负我一路,现在我将佑护你一生。”
从此,书生王子进便被绯绡引入了一条奇异的道路。
这一路,有永远走不出去的井中村,有隐藏秘密的深宅大院,有看似太平的无妖之城,迷雾重重的狐狸乡……
这一路,有吃人欲望的蜘蛛妖,有美丽多情的青楼行首,有不老不死的女孩,幻想成仙的桃源庄主……
一个个痴情的怨魂,一颗颗冷漠的人心。
春江花月,旖旎风光,到最后,不过是一场虚幻而美妙的梦。
而等待着王子进和绯绡的,将是更多妖冶而诡谲的传奇。
作者简介
多多,网络原名“可爱多的粉丝”,古风幻想类领军作家。其故事风格奇谲飘逸,想象力独树一帜,逻辑推理严丝合缝,创造出浪漫与悬疑并存的古典新美学。2005年,处女作《春江花月夜》在天涯等网站一经推出,即引起轰动,独创的“双男主”设定及“王子进”“绯绡”等人物形象俘获千万读者,成为古风幻想类不可逾越的经典代表作。此后历经春秋十载,读者仍对书中人物感念至深。机缘巧合之下,作者再度润色修订,重新整理撰写了逾40万字的《春江》定本。本书为首度面市的完结珍藏版。
精彩书评
★《春江花月夜》是多多的出道之作,如今它经过打磨,灵韵仙骨,又添了新色。无论你是否读过,它都值得期待。
——《龙族》作者江南
★初时听到这个书名,便觉它一定是个很美的故事。果然,读来仿佛置身一个浪漫华美的异时空,在一个个想象力爆表的故事和人物中,沉醉不知归路,一路跟随子进和绯绡,真切地感受了一段永不苏醒、永远美好的情谊。强烈推荐!
——《他来了,请闭眼》作者丁墨
★走进多多的《春江花月夜》,就像走进一个错综复杂又奇观不断的迷宫。置身这个奇妙幻境,不到最后一刻,你永远不知道真相是什么。而每一段精巧的悬念背后,却是对当下人性与真我的寓言。
——电影《画皮2》《三打白骨精》编剧冉甲男
★愿为绯绡,孤守一生。
——千万读者如是说
目录
《春江花月夜》
楔 子 夜之始
第一夜 少年游
第二夜 黄粱梦
第三夜 伤花逝
第四夜 无妖城
第五夜 凤来仪
第六夜 求箴言
第七夜 归去来
第八夜 春日宴
第九夜 梦中人
第十夜 狐狸乡
《春江花月夜.终章》
第十一夜 井中村
第十二夜 饿蜉记
第十三夜 半掩门
第十四夜 红与青
第十五夜 不死药
第十六夜 猴之爪
第十七夜 笑春风
第十八夜 死复生
第十九夜 桃源居
第二十夜 鬼娶亲
第二十一夜 庭院深
最后一夜 花月夜
尾 声
精彩书摘
被唐朝诗人李益多次吟咏过的汴河中,此时碧水潺潺,船只往来如梭,一艘六桨客船顺水漂来,船上的十几名客人,皆是进京赶考的学子。
“现在国家不问门第,广纳贤才,我等同僚正是赶上了好的时候啊。”
其中一位方脸阔额的书生正在发表演说,引得其他人高声附和,情绪激动,个个觉得高中的会是自己,似乎只要到了东京城,一进贡院,那一步登天的青云仕途,就会摆在眼前了。
为首的书生姓孙名唤道然,得到大家的响应极为开心,可是眼光一瞥,却见一个长相文静、呆头呆脑的年轻人正趴在窗口,居然对他的慷慨陈词无动于衷。
“同窗的王子进,你对我的话没有什么想法吗?”
听到他的质问,那叫作王子进的书生这才回过头,却哭丧着脸,极为失望的样子,“当然有,道然兄啊,我觉得你说得很有道理啊,非常正确。”
道然听他如此回答,满意地点了点头。
哪想王子进又继续说:“你讲的道理我是懂的,唯一不懂的是,这湖边绿柳如烟,景色优美,又临近东京,怎么就没有一位佳人呢?”
他的话一出口,立刻引来一船的人哄堂大笑,连摇船的艄公都忍不住连连摇头,觉得他毫无志气。
王子进却不以为然,打开折扇,踱着步子走到船头,朗声说:“你们懂什么?古来功名皆粪土,从来真心人难求。”
话音未落,又引来书生们的大笑,大家都拊掌为他的花痴赞叹。
众人正笑闹着,站在船头摇头晃脑的王子进却突然像着了魔,面现惊艳之色,死死盯住了岸边的柳堤,竟亦步亦趋地扶着栏杆,径向船尾走去。
同行的年轻人都不知他为何变成这副如痴如狂的模样,只觉奇怪,一起望向堤岸。
但见岸边柳色凝翠,花团锦簇,一个身穿白衣的人如莲花初绽,正站在码头上。依稀可见这人黑发如云,肤白胜雪,执一纸扇掩面,虽看不清眉目,却也知是一位佳人。
“喂,你快回来!前面没有路了!”众人见王子进一会儿工夫已走到船尾,不禁连连惊呼。
可王子进只觉得自己已经走进了一幅绝美的画中,里面有人面桃花,有月宫嫦娥,是一番诱人的景象,哪还听得到他们的叫嚷?
随着扑通一声闷响,他已经一脚踩空,掉进了汴河中。他水性颇好,慌忙中喝了两口水,便连忙找自己的折扇。只想着自己好歹是个文人,待会儿见了美人,怎么能没有折扇呢?万万不能丢了风度。
“王子进,快游啊,游到那佳人身边去!”
“还愣着干吗?何不博美人一笑?”船上的同乡见他深谙水性,都放下心,一起跟着起哄。
王子进在水中受到鼓舞,竟丝毫不觉得是讽刺,抓起漂浮在河心的折扇,奋力向岸边游去。
他游了几下觉得长袍浸了水,太碍手碍脚,就脱了;纱帽也甚是挡眼,摘了,哪里还顾得上斯文礼节?他一心只有那码头上临风而立的佳人了。
他越游越近,越近越是欣喜,因为这位姝丽不是一般的貌美。只见她柳眉如黛,青丝如云,而且一双桃花凤眼眸光似水,仿佛还在对他笑。
王子进见到这含蓄的笑意,更加精神饱满,几下就游完了剩下的路程。
那人站在码头上,见他靠近,居然蹲下身,伸出一只玉手,要拉他上岸。
王子进望着眼前那只修长白皙的手,不由有些羞赧。书上都说了,男女授受不亲,他怎么也是读过圣贤书的,怎能如此唐突了美人啊?
可他正在犹豫,那只手又在他面前招了招,但见十指如葱,指尖泛着淡粉,诱人至极,令他顿时就看直了眼。
什么君子风度,什么伦理道德,都不如眼前的景致诱人。他一闭眼就抓住了那只手,可是触手却没有想象中的柔嫩滑腻,反而如铁一般冰冷坚硬。他还没有搞清是怎么回事,一股巨力就轻轻巧巧地将他拽出水面,拖上了码头。
他狼狈地爬起来,只觉这美人的手也太硬了点,似乎是自小做农活长大的,而且那力气连自己都比不过,简直能拉起一头牛。
只见那白衣人已经放下折扇,露出了一张姣好面容,虽然鼻梁挺秀,双眉如剑,略带英气,却掩不住那双丹凤眼中流转的媚人风骨。
“多谢佳人救命之恩,小生乃江淮人士,姓王名子进,这厢有礼了。”他急忙整理了一下衣服,拎着被水浸得松垮的折扇,向眼前的美人行礼。
只见佳人一双晶亮的眸子注视着自己,眼神如泣如诉,好像在哪里见过。
正愣神间,就听佳人开口了,不是想象中的温言软语,却是一道清亮的男声:“小生姓胡,在此有礼了,请问王兄有何贵干?”
王子进立刻瞠目结舌,双腿发软,本就站在码头上,竟不着力,又扑通一声跌到水里。
这次是真的沉了,不仅是身体,连心也沉到了冰凉的湖水中,隔着荡漾的碧波,怎么见这胡生的笑容中竟夹着一丝狡黠呢?
湖水很凉,令他眼前一黑就晕了过去,恍惚间他觉得在很久很久以前,似乎同样是在冰凉的水里,也有一双晶亮的眼,这样注视过自己。
……
前言/序言
春江花月夜
翻开中国古代的志怪小说,随处可见凡人跟狐仙或妖精的故事。从唐代的《酉阳杂俎》到宋朝的《原化记》,再到大家耳熟能详的《聊斋志异》,处处都留下了这些妖精美丽而多情的身影。
这些徜徉于夜色中的俊男美女们,美好的皮囊下潜藏着无穷的力量,深情中带着疏离,微笑中藏着森森獠牙。
可这强烈的对比,却让他们更添了神秘的魅力。
其中人气最高的,就属狐妖。大概是因为他们外形美丽,皮毛漂亮,变成动物可卖萌,变成人形可勾魂,老少通吃。
所以不知从何时起,我也投入到对狐妖的痴恋,慢慢脑中就有了对《春江花月夜》的初步构想,起初狐狸精是想写成泼辣娇俏的少女,但它不同意,自己生生扭转性别,变成了个美貌少年。
后来在动笔时才发现,少年却是比少女好一些,毕竟是发生在古代的故事,少女的限制太多,跟着笨书生同进同出太不方便。
而且狐妖能变形啊,且长着一张雌雄莫辨的脸,虽然身为少年,却可男可女有没有?
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春江花月夜》在天涯社区开始了连载,渐渐地吸引了诸多读者,点击量达百万,百家网站转载,后又衍生出一系列番外故事,都非常受欢迎。
可是越写到后来,文字中的王子进和绯绡已经不受我控制,跃然于纸上,走出了他们自己的人生。
如今《春江花月夜》全本即将付梓,收录了过去出书遗漏的故事,圆了我多年来的梦想。
在这里,想为王子进和绯绡这对好搭档写点什么。
记得有人说过,人物真正属于作者的时刻,只在付诸笔墨之前,一旦他被写出来,就成了所有读者的。
相信当你读完了这本书的时候,遇到的那个名唤绯绡、白衣翩翩的美少年,一定跟我所想的不一样。
就像所有的志怪小说中所写的那样,人和狐鬼精魅相遇,结局注定不好。在我看来,看似最幸福的王子进,却是整本书中最悲剧的人物。
如果没有遇到绯绡,他会跟其他人一样,走不了仕途就当个平凡的小商人,娶一房不那么漂亮却贤惠的老婆,平平安安地过一生。
但他却见到了绯绡,躲过了命中注定的千劫百难,却无法逃避两人最大的劫难,这劫难无处不在,却又平凡得被一直忽视。
那就是从不停歇,永恒流逝的时间。
无情的时间,注定让他身为一个凡人,只能永远仰望着绯绡的背影。如果没有那个人出现过,这辈子庸庸碌碌,几十年不过弹指一瞬,也就过去了。
但因为有了与狐妖的这段友情,他不再甘于平凡的生活,绯绡离开后他每天度日如年,甚至对自己挚爱的妻子都难免嫌弃。
他是被狐妖迷惑,陷入相思之中了吗?其实不是,他喜欢的是那个跟狐妖经历诸多怪事、快意人生的自己。
所以绯绡很聪明很聪明,他早就看穿了王子进的心思,才让他忘记了一切。
只有遗忘,才是对遇仙的凡人们最好的救赎。
好的,这是一份针对您提供的书名之外的其他书籍的详细简介: --- 《江山如画:唐宋风华录》 ——一部穿越千年,触摸盛世脉搏的文化史诗 作者: 陆景和 装帧: 精装双册,附赠精美唐卡式地图一幅 字数: 约 85 万字 出版日期: 2024 年 10 月 --- 【书籍简介】 《江山如画:唐宋风华录》并非一部枯燥的断代史,而是一部以人文情怀为底色,用细腻笔触描摹盛世气象的恢宏画卷。本书聚焦于中国历史上最光芒万丈的两个朝代——唐与宋,通过对政治、军事、经济、科技、艺术、社会生活的全景式梳理与深度剖析,力求还原一个立体、鲜活、充满生命力的中古中国。 本书的叙事主线巧妙地避开了传统史书的宏大叙事窠臼,转而从“人”与“物”的微观视角切入,辅以宏观背景的勾勒,使读者如同走入历史的现场,感受彼时的风云变幻与文化流转。 --- 上卷:盛唐气象——兼济天下的恢弘与开放 上卷专注于大唐帝国从初唐的蓄力到盛唐的极盛,再到中晚唐转折的历史进程。它深入探讨了唐朝何以能成为一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帝国。 第一部分:开元治世的结构与动力 本部分细致考察了唐太宗“贞观之治”与唐玄宗“开元盛世”背后的制度支撑。我们不仅研究三省六部制的运作效率,更着墨于均田制与租庸调制在不同地域的适应性与局限。重点探讨了科举制度对社会阶层的流动产生了何种深刻影响,以及士人阶层如何通过诗歌与文章构建起新的社会认同。 第二部分:兼容并蓄的文明熔炉 唐朝的魅力在于其无与伦比的开放性。本部分将视野投向长安城和洛阳城,描绘了粟特商人、波斯贵族、日本遣唐使、新罗僧侣交织的生活图景。书籍详尽论述了佛教、景教、摩尼教、伊斯兰教等多元宗教如何在唐代土壤中扎根、发展,并与本土文化进行深度融合,催生出独特的唐代宗教艺术与哲学思潮。尤其对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艺术进行了图像学层面的解读,揭示其背后多元文明的对话。 第三部分:文学的巅峰与边塞的雄心 唐诗的辉煌是不可逾越的高峰。本书将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大家的作品置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下进行解读,探讨边塞诗派如何承载着帝国的开拓精神,而山水田园诗如何反映了士人心灵对超越尘世的向往。同时,本书也关注了唐代的俗文学,如变文和话本的兴起,预示着宋代市民文化的萌芽。 第四部分:安史之乱的结构性危机 本书没有将安史之乱简单视为“叛乱”,而是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土地兼并等结构性矛盾的累积链条进行剖析,阐述了一个看似强盛的帝国如何因内部的张力而走向瓦解。中晚唐的藩镇战争与文学的“颓靡”倾向,作为盛世的余音,构成了对历史兴衰的深刻反思。 --- 下卷:宋代转型——文人士大夫的崛起与市民的觉醒 下卷聚焦于宋朝,即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转型期。它摒弃了“积弱”的单一标签,转而展现宋代作为早期近现代文明的萌芽之地。 第一部分:理学的构建与士大夫的政治哲学 宋朝文官政治的成熟,塑造了独特的政治文化。本书深入分析了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政治理想,以及理学(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如何成为文人士大夫安顿自身精神世界和构建社会伦理的核心哲学体系。通过对“党争”的冷静梳理,展现了不同政治派别在如何“救国”上的深刻分歧与抱负。 第二部分:经济革命与城市生活 宋代的经济繁荣是空前的。从活字印刷术的推广,到交子、会子的出现,再到海外贸易(市舶司)的繁荣,本书详细描绘了宋代商业的活力。尤其对开封、杭州等大都市的坊市制度解体、夜市的兴起、酒楼茶肆的繁荣进行了细致的场景复原,展现了市民阶层在物质富裕中产生的消费文化与娱乐需求。 第三部分:艺术的精致化与情感的内敛 如果说唐代是雄浑磅礴的,那么宋代则是含蓄内敛的。本书深入解析了宋代审美情趣的转变:从唐代的金银器转向宋代的玉器与瓷器(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的烧制技术与美学追求);从唐代的豪放派诗风转向宋词的婉约与豪放的辩证统一(柳永的市井情怀与苏轼的旷达胸襟)。画作方面,重点分析了山水画中“可游、可居、可望、可隐”的哲学意境,以及院体画与文人画的并行发展。 第四部分:科技的突破与军事的困境 宋代在科技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指南针在航海中的应用、火药配方的成熟与军事化运用(宋代的“猛火油柜”与震天雷)。然而,本书也冷静地分析了“重文抑武”政策在维护内部文治的同时,如何导致军事力量的相对衰弱,最终在面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军事压力时显得力不从心。 --- 【本书特色】 1. 史料的广博性: 融合了正史、笔记、考古发现、出土文献以及传世的艺术作品,力求多维度交叉验证,还原历史的复杂性。 2. 人物的深度塑造: 不仅关注帝王将相,更着重描写了张择端、苏轼、李清照、沈括等文化巨匠的内心世界与创作轨迹。 3. 视觉化的呈现: 配有大量高品质的历史地图、文物线描图和复原插画,帮助读者直观理解古代的城市布局、服饰形制与技术结构。 4. 思想的穿透力: 探讨了唐宋两朝在“天人关系”“社会责任”“个体自由”等核心议题上的演变,对当下社会仍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江山如画:唐宋风华录》旨在为渴望了解中国古典文明高峰的读者,提供一份兼具学术深度与阅读愉悦的史诗级读物。翻开它,您将与那段璀璨的历史不期而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