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者是專業,老牌國傢教練,運動醫學專傢,學貫中西醫。
2.作者是榜樣,年近九旬鶴發童顔。
3.書名吸引人,切閤讀者心裏需求。
4.書稿內容實用,觀點新穎。
5.多名公眾人物推薦。
《心腦血管病的不吃藥療法(內容升級版)》是旅美著名運動醫學專傢姚珍杲教授結閤中國傳統醫學和現代運動醫學嚮廣大心腦血管病患者介紹防治高血壓病、冠心病、腦血管病及血脂異常的四種不吃藥療法:“第一篇有氧代謝療法,第二篇傳統保健療法,第三篇飲食療法,第四篇睡眠療法”。
姚珍杲,男,1927年齣生於湖南邵陽,青少年時期,跟隨叔叔學習中醫,在舅父指導下練武術和氣功。1949年畢業於中國國立師範學院。後任中國湖南省老年體療保健中心主任、湖南體育運動學院學術顧問等職。20世紀50~90年代,曾在國內報刊上發錶數十萬字的文章,齣版過5部體育教育與運動醫學專著。現旅居美國,在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科羅拉多中醫學院等高校及醫療中心講學治病。
第一篇有氧運動療法
引言
運動為什麼能防治心腦血管病?這是因為:……運動可使血管擴張,血壓下降……運動可以增多“好膽固醇”,減少“壞膽固醇”……
一、周期性有氧代謝運動是防治心腦血管病最好的運動項目
知識鏈接:主動脈夾層
(一)快速走步
1適宜對象
2快速走步的健身價值
3快速走步的鍛煉方法
知識鏈接:心率測定用處多
(二)健身跑
1適宜對象
2健身跑的特點
3健身跑的鍛煉方法
知識鏈接:中老年人不可任意采用專門的吸氧療法
知識鏈接:什麼是“極點”
知識鏈接:心腦血管病患者需慎用“跑颱”
(三)騎自行車
1適宜對象
2騎自行車的好處
3騎自行車鍛煉的注意事項
(四)遊泳
1適宜對象
2遊泳的健身價值
3遊泳鍛煉的注意事項
(五)慢速走步
1適宜對象
2慢速走步的健身價值
3慢速走步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二、切實掌握病情,選擇適閤個人身體特點的運動療法
1區分各種不同程度的高血壓病,安排適宜的運動方法
2輕度冠心病與復雜冠心病的運動方法應嚴加區彆
知識鏈接:什麼是隱性冠心病
3根據血脂異常的分類特點,采取不同的運動療法
知識鏈接:老年人跌倒後如何正確救護
知識鏈接:中老年人的血脂特點
知識鏈接:血脂單位指標的換算方法
4防治腦血管病運動的注意事項
第二篇傳統保健療法
引言
氣功、點穴按摩等中國傳統保健療法以預防疾病為主,對養生保健大有裨益,對防治心腦血管病有獨特的療效。
一、氣功
1選擇氣功要慎重
2適閤心腦血管病患者修煉的氣功
(一)三綫放鬆功
知識鏈接:自己手指測量取穴方法
(二)對癥放鬆功
(三)整體放鬆功
1立式
2坐式
知識鏈接:“意念力”的最新研究報道
二、點穴按摩
(一)高血壓病的點穴按摩治療法
1一般的點穴按摩
2辨證分型點穴按摩
3高血壓腦病的點穴按摩急救法
知識鏈接:低血壓的點穴按摩方法
(二)冠心病的點穴按摩治療法
1患者自我點穴按摩
2彆人幫助點穴按摩
3辨證施治
4陣發性心動過速的點穴按摩治療法
5急性心肌梗死的點穴按摩急救法
……
健身跑
1.適宜對象
①輕度的高血壓(140~159/90~99毫米汞柱以內)與冠心病患者(如隱性冠心病,即平時無癥狀,隻是在心電圖等檢測儀器上有供血不足的現象而已;或在勞纍性心肌缺氧情況下發生過5分鍾左右的心絞痛,但經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即可止痛者)。
②中老年人無嚴重疾病,以預防心腦血管病為主者。
③綜閤型血脂異常者,高甘油三酯血癥患者,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血癥患者。
2.健身跑的特點
健身跑也是一種自然動作。在同一時間內,如用自然速度(不限製速度)進行走和跑,則跑消耗的熱量比走要大得多。前蘇聯運動醫學傢測定,在自然跑的條件下,跑與走的能量消耗比是1∶3,即慢跑1000米,相當於走3000米。也有人測定,慢跑8分鍾與走12分鍾所消耗的熱量相同。不管如何測定,從總的方麵看,即使是自然的跑步,其對身體功能的要求,比自然的走步也要高一些。如前所述,隻有限製在同等速度(如每分鍾移動多少距離)的條件下,走與跑所消耗的熱量纔大緻相同。由於跑的動作有一個騰空階段,對下肢有關運動器官(如膝關節、足關節)也增加瞭難度。跑的速度容易突然加快,不易掌握強度。因此,60~70歲以上的老人,如無體力鍛煉基礎,進行走的鍛煉較好;而60歲以下的中老年人,隻要心血管功能正常,就可以參加跑的鍛煉。日本人在總結走與跑的鍛煉時,概括走與跑的鍛煉過程為:Walk!Jog!and Run!即從走步開始,接著進行健身跑,最後再進行正規跑的鍛煉。
德國著名運動醫學傢麥米羅維茨教授經多年研究指齣,腦力勞動者每天進行耐力跑鍛煉半小時到1小時,則其餘23小時就可以使心髒得到更好的休息和保養。據1989年6月12日美聯社報道,老布什總統利用長跑來慶祝他的生日,“以證明65歲的人還能夠跑3英裏”。2008年卸任的小布什總統,也經常堅持長跑,他的心率為44次/分,說明心跳慢而有力,屬優秀長跑運動員心髒。
有輕度高血壓、冠心病的中老年人,也可以參加健身跑的鍛煉,但必須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3.健身跑的鍛煉方法
(1)仔細檢查身體
由於跑的鍛煉比走的鍛煉對身體功能的要求更高,所以,體檢也必須更加深入細緻一些。其中特彆是心血管係統方麵,要認真查清有無潛在的毛病。如前所述,有一種隱性冠心病,有時在一般的心電圖上也發現不瞭任何跡象。如在鍛煉中有時感到有些不適,就要進一步做專門的檢查。國內外大量統計材料錶明,跑步中“猝死”者大多數有隱性冠心病。當然,一般人也不要過於害怕。科學傢統計發現,在跑步中“猝死”者也隻是十萬分之一。隻要不盲目自信,注意科學的鍛煉方法,這種不幸事件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2)健身跑的強度要求
健身跑的鍛煉應達到一定的強度要求,既要通過有一定強度的有氧運動來增強心血管功能,建立更多的側支循環,預防心肌梗死,又要防止鍛煉強度過大而損傷心血管及全身各器官係統。
一般來說,快速走步中控製運動負荷的方法也基本上適用於健身跑。特彆是“心率與最大吸氧量比例關係錶”對所有的周期性有氧代謝活動(包括健身跑)都有很重要的參考價值。隻是由於鍛煉的項目與方式不同,在具體掌握上還要區彆對待。有人認為,隻要是走、跑或遊泳等運動就稱為有氧運動,這是不確切的。有氧運動與無氧運動最主要的區彆就在於運動強度的大小,而心率的高低又是運動強度大小的一項重要標誌。
由於健身跑比快速走對身體功能的要求較高,故對於心率的測定標準也比較嚴格。德國心髒學傢萊因德爾早在20世紀初期就對3000多人進行過跑步測定證明,在跑步中,隻有使心率保持在每分鍾120~180次,纔能使心髒充盈,心髒的排血量纔能達到最高值,從而使心肌受到很好的鍛煉,並滿足全身各器官係統的供血需要。如每分鍾心跳少於120次或多於180次,則心髒不能充盈,心肌也不能得到很好的鍛煉。
科學研究證明,心髒充盈時,冠狀動脈血流旺盛,容易建立更多的側支循環,這些“輔助渠道”(側支循環),在特殊情況下(萬一冠狀動脈堵塞3/4以上時),能繞過被堵塞瞭的冠狀動脈來供給心肌血液,發揮它的救命功效(如同“搭橋”一樣)。因此,為瞭預防心肌梗死,適當提高一些跑(或快走)的強度是很有好處的。
美國著名醫學傢、前美國奧林匹剋醫學委員會主席丹尼爾?漢斯,在美國《科學年鑒》上著文指齣:“適宜的運動負荷對任何年齡的正常人都不會引起有害的結果。在晚年,如果心髒病發作,經過鍛煉後所增加瞭的毛細血管甚至可以是一個救命因素,增加瞭的側支循環的血液,可以到達受梗死部位的心肌,使其恢復活命。”
……
讀完《心腦血管病的不吃藥療法(內容升級版)》之後,我最大的感受是,原來健康的管理可以如此主動,如此貼近生活。我之前一直以為心腦血管病隻能靠藥物控製,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書中關於如何通過調整飲食結構來從根本上改善血液粘稠度和血管彈性,講解得非常細緻。我特彆喜歡它提供的那些“食療方”,很多食材都是我傢廚房裏常備的,而且做法也簡單易學,不用花費太多時間和精力。更讓我驚喜的是,它並沒有迴避運動的問題,反而強調瞭“適度、科學”的重要性,並給齣瞭一係列針對不同體能狀況的運動建議,比如慢走、太極、八段錦等,這些都是我能夠輕鬆堅持的。書中還特彆強調瞭“情緒”與心腦血管健康的關聯,提齣瞭很多實用的放鬆技巧和心理調適方法,這對我來說是很大的幫助,因為我經常因為工作壓力而感到焦慮。總的來說,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健康指南”,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誘的良師益友,它教會我如何傾聽身體的聲音,如何通過日常的點滴改變,來守護自己的心腦血管健康,讓我擺脫瞭對藥物的依賴,找迴瞭生活的主動權。
評分這本書的齣現,簡直像是給像我這樣飽受心腦血管疾病睏擾,又對長期服用藥物感到不安的人們,點亮瞭一盞明燈。我曾嘗試過各種方法,但總是效果甚微,或者不得不依賴藥物來控製病情。閱讀這本書,我希望它能深入淺齣地解釋心腦血管疾病的成因,從更根本的層麵去剖析問題,而不是僅僅停留在錶麵的癥狀控製。我特彆想瞭解書中是如何科學地闡述“不吃藥”這一概念的,是強調預防,還是側重於已經患病後的逆轉。書中的內容如果能夠詳細地講解穴位按摩、經絡疏通等中醫傳統療法,並提供清晰的圖文指導,那對我來說將是極大的幫助。同時,我也希望能看到書中關於如何運用特定食材來調理身體,比如某些蔬菜、水果、榖物、豆類,它們具體如何影響血液循環、降低膽固醇、調節血壓的機製。更重要的是,這本書會不會提供一些簡單易行的居傢鍛煉方法,這些方法不需要專業的器械,也容易堅持,並且能夠有效地促進血液流動,增強心肌功能。我對那些能夠觸及到身體深層,通過自然的方式來修復和平衡的方法非常感興趣,希望這本書能給我帶來真正的啓發和改變。
評分這本書《心腦血管病的不吃藥療法(內容升級版)》真的是我近期讀到的一本非常實用的書,尤其是在“不吃藥”這個核心理念上,做得非常到位。我之前對心腦血管疾病的瞭解,大多停留在需要長期服藥的階段,這本書完全打開瞭我新的視野。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微循環”的講解,它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瞭微循環在心腦血管健康中的重要性,並提供瞭多種改善微循環的非藥物方法,比如特定的按摩手法和一些簡易的運動。我嘗試瞭其中一些方法,感覺身體確實有積極的反饋。書中關於飲食的建議也非常具體,不僅僅是列齣一些食材,更是深入分析瞭不同食物對血管的益處和潛在風險,並給齣瞭非常具有操作性的膳食搭配建議,我照著做,感覺身體更加輕盈瞭。另外,書中對“生活細節”的關注也讓我印象深刻,比如關於睡眠、飲水、甚至情緒調節的建議,都和心腦血管健康息息相關,而且這些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可以輕易做到的。這本書讓我明白,健康並非遙不可及,而是掌握在自己手中,通過科學的生活方式調整,完全可以實現對心腦血管疾病的有效管理。
評分拿到這本《心腦血管病的不吃藥療法(內容升級版)》,我最期待的就是它到底能提供哪些“不吃藥”的實際操作方法。畢竟,市麵上關於心腦血管病的書籍汗牛充棟,但真正能讓人在不依賴藥物的情況下,通過生活方式的調整來管理甚至逆轉病情的,實在是鳳毛麟角。我一直覺得,很多慢性病,與其說是疾病,不如說是生活方式齣瞭問題。所以,這本書如果能真正做到“不吃藥”,並且給齣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那對我來說絕對是福音。我特彆關注書裏有沒有詳細的飲食指導,比如針對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具體食物禁忌和推薦,有沒有具體的食譜範例。再者,運動方麵,它會推薦什麼樣的運動方式,強度如何,多久一次,有沒有針對不同年齡和身體狀況的差異化建議?甚至,我好奇它是否會涉及心理療法、睡眠調理、甚至一些非主流但有科學依據的自然療法,比如某些草藥或補充劑的運用。總而言之,我希望能在這本書裏找到一套係統性的、可操作的、真正能讓我擺脫藥物依賴的生活方式改造指南,解決我長期以來對心血管健康的擔憂。
評分我購買《心腦血管病的不吃藥療法(內容升級版)》這本書,完全是被“不吃藥”這幾個字所吸引。作為一名心血管疾病的長期患者,我深知藥物治療的必要性,但同時也對藥物的副作用和長期依賴性感到憂慮。我希望這本書能為我提供一些更溫和、更天然的替代方案。我期待書中能夠深入探討情緒、壓力、睡眠質量等非生理因素對心腦血管健康的影響,並給齣具體的情緒管理和減壓方法。例如,是否會介紹一些冥想、正念練習,或者簡單的放鬆技巧。在飲食方麵,我希望不僅僅是簡單的“少吃什麼,多吃什麼”,而是能有更詳細的營養學解釋,以及具體的餐單設計,能考慮到不同人群的口味和便利性。此外,如果書中能提供一些關於改善微循環、清理血管垃圾的自然療法,比如特定的草本茶飲、食物組閤,或者簡單的居傢理療方法,那將是非常有價值的。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明白,心腦血管疾病並非無法戰之癥,通過科學、係統的生活方式調整,完全可以實現健康管理,甚至走嚮康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