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的商品和服务质量管理
评分很好,满意
评分正版!谢谢
评分自1936年施昕更、何天行先生调查、试掘良渚一带的史前遗址,并编著了《良渚——杭县第二区黑陶文化遗址初步报告》、《杭县良渚镇之石器与黑陶》以来,由于受各种原因的制约,作为良渚文化的命名地,考古上作开展得不多,进展也不大。当地上缴及采集玉、石、陶器后,仅有一些小型的试掘和局部的调查。1961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良渚遗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其地域范围、具体地点等还都比较模糊。1979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成立后,在组织机构、专业人员等方面提供r基本保证,对浙北地区史前文化的发掘研究成为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重要项目之一。罗家角、平丘墩等遗址的发掘,锻炼了队伍,提高了野外操作水平。随后对余杭北湖乡吴家埠遗址的发掘是良渚遗址范围内首次较大面积的考古发掘。发掘刚结束,就按牟永抗先生提出的原定计划进行了较大范围的专题调查,东起塘栖,北至天目山余脉(余杭县与德清县交界的一带),西至彭公,南至勾庄三墩,几乎走遍了余杭县的西半部,重点地段是良渚、安溪(现已并入良渚镇)、瓶窑、长命和北湖(现已并入瓶窑镇)五乡镇。1984年的专题调查基本上也集中在上述五乡镇的区域内。一系列的野外工作,为我们在良渚文化考古上的突破打下了良好的学术基础。1981年吴家埠工作站的建立也为我们提供了必要的工作条件。
评分京东买书上午买下午到,书籍完好无损,物流神速值得拥有!
评分很棒的一本书,强烈推荐。
评分太湖流域的考古工作,在行政区划上是江苏、浙江、上海二省一市的考古工作者分别进行的,但相互之间交流频繁,信息沟通,促进l『学科的前进和发展。自1973年南京博物院在吴县草鞋山发现了随葬玉琮、璧、钺等的良渚文化贵族墓葬后,在江苏张陵山、寺墩及上海福泉山等地也相继发现了性质相同的一批贵族墓葬,这些重要发现,自然引起了我们的极大关注。就在福泉山第二次发掘结束后的1984年11月,苏秉琦先生在“太湖流域古动物、古人类、古文化学术座谈会”上发表讲话,指出良渚文化在中国古代文明史上是个熠熠发光的社会实体,还形象地将福泉山一类的高大土墩比喻为“土筑金字塔”。江苏、上海同行们的发掘成果以及苏秉琦先生指导性的讲话,对我们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发作用,浙江的考古工作者们加倍努力,良渚文化的命名地迎来了新的考古突破——反山发掘!龙迪勇,江西宜春人,文学博士,文艺学、艺术学博士后,先后就学于四川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现为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鄱阳湖学刊》主编、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中国叙事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叙事学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叙事学和文艺学基础理论研究,主持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省级课题多项,论著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多项。在《文艺理论研究》、《思想战线》等CS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以及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等选刊转载。近年来所从事的空间叙事研究,拓展了叙事学研究的领域,是国内最早提出建构“空间叙事学”的学者。本书文字太少。
评分很棒的一本书,强烈推荐。
评分挺好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