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寻找前世之旅》作者、青春小说作家Vivibear虐哭十万粉丝的唯美古言力作。
★小说以楼兰少女那罗的成长经历为主线,讲述了那罗与楼兰两个王子之间的爱恨纠葛。其间更穿插了那罗与大汉使者、匈奴单于以及楼兰三王子的恩怨情仇,情节跌宕起伏,故事感人至深。
★新增温情精彩大番外,扭转虐哭千万粉丝的反转大结局。
★内容全面精修,知名实力插画师精心打造封面图,超值回馈。
内容简介
与大王子私订终身的那罗阴差阳错跟随二王子安归去了匈奴,经历了无数次的逃离失败,那罗终于成功逃到长安,见到了心心念念的大王子,却被告知大王子已结婚,且无心再回楼兰。心灰意冷的那罗被安归带回匈奴,安归继任楼兰王之后更是将她纳为王妃。那罗一点点被安归感动,却得知安归用计让大王子受了宫刑,于是新一轮的恩怨纠葛又揭开了序幕……
作者简介
Vivibear,青春小说人气作家,毕业于浙江传媒学院,目前在瑞典定居。已出版《寻找前世之旅》《寻找前世之流年转》《兰陵缭乱》等二十多部作品。其中《寻找前世之旅》《兰陵缭乱》等多部作品已改编影视,即将开拍。
目录
Chapter 01 逃跑
Chapter 02 遇袭
Chapter 03 遇狼
Chapter 04 脱险
Chapter 05 匈奴
Chapter 06 阏氏
Chapter 07 礼物
Chapter 08 巧计
Chapter 09 险境
Chapter 10 惩罚
Chapter 11 避祸
Chapter 12 奇遇
Chapter 13 树敌
Chapter 14 流光
Chapter 15 恶计
Chapter 16 祭神
Chapter 17 轧刑
Chapter 18 良宵
Chapter 19 怒意
Chapter 20 长安
Chapter 21 打击
Chapter 22 沙暴
Chapter 23 告白
Chapter 24 回宫
……
精彩书摘
重逢
楼兰国今年的春天,似乎比往年都显得生机勃勃。宫里绿影复复层层,万紫千红,远观近看,都是一卷如画春景。楼兰王安归这几天收到了汉朝使者傅介子即将来拜访的请求。他不以为然地将文书扔在了一旁,眼波微微流转,原本腻在他身边的两个美人立即争先恐后地将美酒送上。
“陛下,如今我们和匈奴关系密切,这汉使来访您到底见是不见?”凌侍卫试探地问道。
安归喝下美人递过来的美酒,姿态优雅地扬起了眼睫:“见见也无妨,我倒是也想看看他们能玩出什么花样。”
“不过文书里说这次他们是送礼来的,不知会有什么猫腻。”凌侍卫一脸的不放心。
安归笑了笑,轻佻地捏了捏他的脸:“别总是一天到晚板着脸,既然他们要送上门,那就由他们送好了。在我的王宫里,他们也不敢造次。”
“陛下,上次您亲自喂妹妹喝酒,人家真是羡慕……”其中一个美人娇滴滴地插上了嘴,“人家也要嘛……”
“你这只小狐狸精。”安归哈哈一笑,含了一口酒就对着那美人的嘴喂了下去。
凌侍卫在心里暗叹了一口气,自从那天国王带人追上狐鹿姑并没发现那罗的踪影后,就好像是换了一个人,广纳美人,肆意纵情声色,可又不让任何一个妃子甚至王后怀上他的骨肉。
或许在国王的眼里,能为他生儿育女的女人只有那个人了吧。
傅介子前来晋见的那一天,天空阴沉,没有一丝阳光,厚厚的乌云压顶,令人心情压抑。
宾主双方一番客套之后,傅介子将部分从长安运来的金银财宝呈上,说这是汉帝的一些赏赐。
安归自然将财物笑纳,接着就吩咐宫人摆出了酒席招待使者。一时间,气氛融洽,丝毫看不出两国之间的暗潮涌动。
酒过三巡,傅介子忽然站起了身,拱了拱手道:“陛下,其实这次我们还准备了另外一份特别的礼物。不知陛下有无兴趣欣赏?”
安归半眯起了眼睛,似笑非笑:“哦?那本王自然不能拂了使臣大人的一番好意。”
傅介子微微一笑,轻轻拍了拍手,立即有四位宫人抬着一样东西走了进来。只见那是一个装饰华贵的台子,台子四周被半透明的白色帷幔所遮,金黄色的流苏在风中曼舞飞扬。透过帷幔,隐约可见其中有一妙龄女子玉体横陈,裹在她身上的魅紫色长袍一角从台子边漏了下来,在光线下流转着异样华彩。虽然帐中女子若隐若现,但在场所有人都坚信,这必定是个倾城倾国的绝色美人。
凌侍卫留意到安归的身子微微前倾,如鹰的目光牢牢锁在了那帐中女子身上,眼中竟燃起了一丝久违的光亮。但这丝光亮几乎是一闪而逝,他很快就恢复了常色,嘴角似是扬起了一抹自嘲的讥笑。
“陛下,这份礼物您认为如何?”傅介子示意宫人又将台子抬了下去,笑眯眯地问道。
还不等安归回答,他身边的美人已撒娇道:“陛下,您若是纳了这个新美人,岂不是要把我们都抛诸脑后了?”
安归笑着将她搂在怀里:“那依你说本王该如何做?”
“自然是陛下决定了。只是,妾担心以后陛下连看也不会看我们一眼了。”那美人确实也是绝色,虽是闹着小脾气却不会让人生厌,倒更让人想哄着宠着。
安归似是有些无奈,宠溺地看了看怀里人,又望向傅介子:“本王虽是有心,可美人生气我更是心疼。看来这位汉朝美人本王是无福消受了。”
傅介子倒也不勉强,只是优雅地弯了弯唇:“只能说这位美人和陛下是有缘无分了。那是她没有伺候贵人的福气。”
终于到了宴席结束之时,傅介子向安归行礼告别:“陛下,我们离开王宫后就直接启程回长安了。”
安归也说了几句客套话,派人将他们送了出去。
刚才还热闹万分的场面,转眼之间就冷冷清清。安归不知何时敛起了笑容,若有所思地望着远方。
……
前言/序言
楼兰秘境:迷失的古城与未尽的传说 书籍名称: 楼兰秘境:迷失的古城与未尽的传说 作者: (此处可填入虚构的作者名,例如:陈风、林月影等) 字数估算: 约 1500 字 --- 内容提要: 《楼兰秘境:迷失的古城与未尽的传说》是一部融合了历史悬疑、地理探险与人文思索的非虚构(或虚构历史/探险小说,取决于设定)作品。本书聚焦于一个在沙海深处沉睡了千年的文明——楼兰古国,但其叙事焦点完全避开了任何与“楼兰绘梦 2”直接相关的虚构情节、人物或主题。 本书的核心在于对“失落”这一主题的深入挖掘,通过对真实历史文献、考古发现的梳理,以及对丝绸之路上其他类似命运文明的对比研究,力图重构楼兰文明衰亡的宏大图景。全书分为五个部分,层层递进,引导读者进入一个既古老又充满谜团的古代世界。 --- 第一部:大漠的呼唤——楼兰的地理宿命 本部分首先将读者带入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地带,细致描绘了楼兰古城遗址周遭令人窒息的自然环境。作者并未关注任何个人情感或奇幻色彩,而是严格依据地理学和气候学的研究成果,阐述了河流改道、气候变迁如何从根本上决定了一个依赖绿洲生存的绿洲王国(如楼兰)的命运。 风沙之下的城墙: 详细考察了罗布泊湖泊的变迁史,用精确的年代数据对比了古楼兰鼎盛时期与衰亡时期的水文状况。 丝路动脉的中断: 分析了汉代至魏晋时期,中原王朝与西域各国贸易路线变动的复杂性,论证了楼兰作为“门户”的战略地位是如何随着外部政治格局的重塑而逐渐边缘化的。 文明的生态学分析: 借鉴现代生态学理论,探讨了早期人类社会对脆弱生态系统的承载极限,并将楼兰视为一个经典的“生态崩溃”案例进行客观剖析。 第二部:历史的碎片——文献中的楼兰印记 本章致力于从浩如烟海的史籍中,筛选并拼凑出关于楼兰的“硬核”记载。这部分内容是纯粹的历史考据,着重于官方记录和外交文书,避开了民间流传的浪漫想象。 《汉书》、《后汉书》中的楼兰: 逐条梳理了历代正史中对楼兰王室、赋税、出兵以及“安床”等关键事件的记载,重点对比了不同史料在细节上的差异与侧重。 敦煌文书的侧面印证: 深入研究了出土于敦煌、吐鲁番等地的西域文书(如佉卢文、古汉文材料),从中解读出楼兰社会结构、法律条文以及宗教信仰的日常面貌。这部分内容严谨、学术化,充满了对原始文本的解读和注释。 异域使者的见闻录: 引用了少数流传至今的僧侣或使节记录(如法显等),但分析角度着重于其作为外部观察者对楼兰社会习俗的客观描述,而非对楼兰内部故事的虚构创作。 第三部:黄沙下的静默——考古学视角的重构 本书的第三部分转向了实地考古发现,以科学的方法还原楼兰人的物质文化。这部分完全基于已公布的考古报告和文物解读。 建筑遗址的几何语言: 详细分析了楼兰古城的布局、佛塔的结构(如米兰佛寺群的外部特征),关注其建筑材料、工艺水平以及受犍陀罗艺术影响的程度。 陶器与纺织品的文化解码: 对出土的陶器纹饰、纺织品残片进行物性分析,揭示了楼兰与周边文化(如古印度、中原)的技术交流痕迹,重点在于技术层面,而非美学叙事。 丧葬习俗的冷峻解读: 研究楼兰贵族与平民的墓葬形制,对比其随葬品的多寡,旨在探讨当时的社会阶层分化,而非探讨逝者的灵魂去向或任何超自然现象。 第四部:命运的对照组——丝绸之路上的镜像文明 为了更全面地理解楼兰的“失落”,本书引入了数个与楼兰处境相似的绿洲文明作为参照物,进行比较研究。 尼雅与小河墓地: 简要对比了楼兰与尼雅(精绝国)在河流依赖性上的异同,以及小河墓地所揭示的早期人口迁移与基因交流,强调其作为地理学上的“邻居”的不同应对策略。 龟兹、高昌的韧性: 重点分析了龟兹和高昌等国如何在环境恶化和政治动荡中,通过更灵活的宗教政策或更强大的军事力量维系了更长时间的繁荣,从而反衬出楼兰在关键转折点上的战略失误。 “消失”的定义: 探讨了“文明的消失”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渐进的文化同化、人口迁移与身份重塑的过程,楼兰的“消失”是如何在历史长河中被其他势力吸收和覆盖的。 第五部:未尽的提问——历史的边界与探险精神 在结语部分,作者回归到探险家与历史学家面对未知时的共同情怀——对“边界”的好奇。本书强调,对楼兰的研究并非为了找到一个浪漫化的“黄金城”,而是为了理解人类文明在极端环境下的脆弱性与适应力。 科学精神与敬畏之心: 呼吁保持对历史遗迹的科学保护态度,反对过度商业化和不负责任的想象力的投射。 留给未来的问卷: 总结了当前考古学在楼兰研究中尚未解决的关键问题(例如:精确的最终弃城时间、核心宗教信仰的完整演变),将这些留白作为对未来研究者的邀请,而不是故事的悬念。 本书是一部严谨、客观、充满学术深度的历史地理考察录,旨在为普通读者和专业研究者提供一个去魅化的、立足于科学证据的楼兰形象。它详尽记录了楼兰如何诞生、如何兴盛,最终又是如何被地理和时间无情地吞噬,不涉及任何虚构的梦境、预言或超现实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