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古籍愛好者 所謂竹人,就是擅長用刀在竹質器物上刻鏤書畫作品的人。竹刻起源於唐,至明清變得十分流行,湧現齣一大批竹刻名傢。他們技藝卓絕,作品被人爭相搜求、收藏。此書便是對這些竹刻藝人及其藝事的記錄。
內容簡介
《長物誌》分室廬、花木、水石、禽魚、書畫、幾榻、器具、位置、衣飾、舟車、蔬果、香茗十二類。凡園之營造、物之選用擺放,縴悉畢具;所言收藏賞鑒諸法,亦具有條理。相比於《園冶》,《長物誌》多地注重於對園林的玩賞,與《園冶》多地注重於園林的技術性問題正可互為補充。此外,《園冶》因為是立足於江南的造園實踐,而江南花卉繁茂,水源充沛,所以計成對此措意不多;《長物誌》則主要是針對北方的造園實踐,而北方草木珍稀,水源猶缺,所以,文震亨對此的重視尤見匠心。分室廬、花木、水石、禽魚、書畫、幾榻、器具、位置、衣飾、舟車、蔬果、香茗十二類。其曰長物,蓋取《世說》中王恭語也。凡閑適玩好之事,縴悉畢具,大緻遠以趙希鵠《洞天清錄》為淵源,近以屠隆《考盤馀事》為參佐。
目錄
序
長物誌捲一
長物誌捲二
長物誌捲三
長物誌捲四
長物誌捲五
長物誌捲六
長物誌捲七
長物誌捲八
長物誌捲九
長物誌捲十
長物誌捲十一
長物誌捲十二
跋
附錄
傳記資料
精彩書摘
《竹人録(外一種)》(頁七四至七六)
武風子者,滇南之武定州人,名恬,先世以軍功官於衛。恬以胄子少學書,已棄勿學,性好閑,不謀榮利。嗜酒,日惟謀醉。簞瓢屢空,晏如也。凡遊藝雜技,過目即知之。滇多産細竹,堅實可爲箸。武生以火繪其上,作禽魚花鳥、山水人物、城門樓閣,精奪鬼工,人奇之。每得其雙箸,爭購泉數百。於是武生之交戚貧者,因以爲利。生顧未嘗售也,頗自珍重。一箸成,輒把玩不釋,保護若頭目。或醉後痛哭,悉焚之,醒後悔,悔而復作,然靳不與人。好事者每其謀醉,時置酒招之,造必盡歡,酒酣,以火與箸雜陳於前而不言。生攘臂起,頃刻完數十箸,揮手不顧也。或以酒中以箸相屬,則怒,拂衣齣,終身不與之見。或遇貧士及釋道者流,告以睏窮,輒忻然爲之,雖纍百不倦。於是滇之士大夫或相餽遺,皆以武生箸爲重。王公大人遊於滇者,不得武生箸爲恨。先生固落落儒生耳,未嘗以風子名。丁亥之歲,流賊從蜀敗奔,假號於滇。滇士民慴於威,波靡以從,生獨匿深箐中不齣。賊於民間見其箸,異之,僞召不得,因懸賞索之。或告曰:“曷齣以圖富貴?”生大笑,曰:“我豈作奇技淫巧以悅賊者邪?”偵者聞於賊,繫以來。至則白眼仰天,無一語。命作箸,列金帛於前,設醇醪於右以誘之,陳刀鋸以恐之,亦不應。賊怒,將斬之,縛至市曹,而神色自若,終無一語。賊帥有侍側者曰:“腐鼠何足膏斧鉞?曷縱之?徐徐當自逞其技也。”釋之,而生自此病矣。披髮徉狂,垢形穢語,日歌笑行市中,夜逐雞犬與處,人遂目以“武風子、武風子”雲。及王師定滇,風子病少差,亦稍稍爲人作箸以謀醉,人重之逾常時。安定守某者受貴人屬召爲之,不應,守怒,撻之於庭,血流體潰,終不應。自此風子之蹤跡無定矣。或琳宮梵宇,或市肆田傢,往必數日留,留必作數十箸以謀醉。然齣入無時,其箸可得而不可得矣。予嘗見其箸,作《淩煙閣功臣圖》者,箸粗僅及繩,而旌旗鎧仗,侍從衛列,無不畢具。至褒公、鄂公英姿毛髮,道子傳神,莫或過之。其畫細如絲,深紺色,入竹分餘如鏤。武定太守顧與山爲予言,其作箸時,削炭如筆數十,置烈火中,酒滿壺,伺炭末紅若錐,左執箸,右執炭,肅肅有聲,如蠶食葉,快若風雨,且飲且作,壺乾即止,益之復作。飲不用杯杓,以口就壺,不釋酒,期醉,醉則伏火而臥,或歌或笑,不知其所往。逾數十日或數月復來,復卒成之。其狀貌如中人,年近六十餘,拜跪揖起,無異少壯。惟與之語,則風子矣。與山曾作《武異人歌》贈之,故時往還。但所繪故事多稗官雜劇,有規以雅馴者,笑而不答,亦終不易。或曰非病風者也,或曰其有道者與,不然何富貴不淫,威武不屈邪?予於是作《武風子傳》。《邵村雜記》
……
前言/序言
《竹人録》作者金元鈺,字堅齋,嘉定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詳,大約生活於清乾隆、嘉慶年間,是錢大昕的弟子。
《竹人續録》是近代篆刻傢褚德彝所作。褚德彝(一八七一—一九四二),原名德儀,後因避宣統帝溥儀之諱改用今名,字守隅,號禮堂,彆署有鬆窗、漢威、裏堂、舟枕山民等,浙江餘杭人。德彝擅長書法繪畫,精於金石考證,著作有《金石學録續補》《壬寅消夏記》《武梁祠畫像補考》《鬆窗金石文跋尾》等近二十種,大多未刊布。精篆刻,廣涉古璽漢印,後人集德彝自刻印百方,輯爲《鬆窗遺印》。
《竹人録》和《竹人續録》都是有關竹刻藝術的專著。所謂竹人,就是擅長用刀在竹質器物上刻鏤書畫作品的人。竹刻的起源可追溯至唐朝,唐宋史料中都有零星關於竹刻作品的記載。到瞭明清時期,竹刻變得十分流行,並由此湧現齣一大批竹刻名傢。他們技藝卓絶,其作品也成瞭人們爭相搜求、收藏的對象。例如滇南地區有名的武風子,擅長在細竹做成的箸上用火繪花鳥山水、人物樓宇等圖案,他的作品備受推崇,以至於“滇之士大夫或相餽遺,皆以武生箸爲重。王公大人遊於滇者,不得武生箸爲恨”(《竹人續録?武風子》)。
明清時期的竹刻傢,根據他們各自刻竹技藝和風格的不同,比較著名的有兩派:金陵派和嘉定派。《竹人録》的作者金元鈺是嘉定人,他更推崇嘉定派的深刻技法,認爲以濮仲謙爲代錶的金陵派“淺率不耐尋味”(《竹人録?凡例》),遠不如以硃鬆鄰爲代錶的嘉定派。因此,《竹人録》所記七十餘名竹刻傢都是嘉定籍的,其他非嘉定籍竹刻傢則不在記録之列。《竹人録》也因“用以備吾一邑之絶藝”(《竹人録?李賡蕓序》),而被褚德彝批評“限以練川,微嫌太隘”(《竹人續録?褚德彝自序》)。爲瞭彌補《竹人録》的這一缺憾,褚德彝作《竹人續録》。《竹人續録》不僅補録瞭金元鈺遺漏不收的非嘉定籍竹刻傢,還把時限延至民國,所記八十七位竹刻傢,與《竹人録》重複者寥寥。從史料價值上來講,《竹人録》和《竹人續録》在竹刻藝術史上都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竹人録》一書分兩捲,上捲是竹刻傢小傳,每篇皆先簡單介紹該竹刻傢的字號、裏貫、世係、師承等,然後著重介紹其所擅長的竹刻技藝和獨特的藝術風格;下捲集録瞭與竹刻相關的詩歌文賦等四十餘篇。《竹人續録》也有兩捲,一捲輯録諸書中所載竹刻傢,間有德彝案語,記述其所見竹刻作品;另附一捲《竹尊宧竹刻脞語》,皆是與竹刻相關的遺聞佚事。《竹人録》和《竹人續録》所記竹刻名傢和名作,很多都是作者親眼所見,不但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而且文筆也頗爲細膩。有些竹刻傢的逸聞趣事,被作者講述得十分生動傳神。而對一些竹刻作品的描述,細節之處一一體現,讀來猶如實物就在眼前,這也恰恰閤瞭作者‘使覽者真贋顯然’(《竹人録?金元鈺小序》)的目的。
《竹人録》成書於清嘉慶十二年(一八〇七,丁卯),今國傢圖書館古籍館藏有一冊《竹人録》殘捲,即是最早的刻本。周作人在《書房一角》中曾提到:“《竹人録》二捲,嘉定金元鈺著,嘉慶丁卯自序,距今不過百三十年,餘所得一冊已殘缺,存上半及捲下十葉,唯所缺均是前人詩文,尚無大妨礙。”筆者所見國圖所藏殘本品相與周作人的描述幾乎完全吻閤,也是僅存上捲和下捲的前十葉。在“是書甫刊成即經庚申劫火,傳本甚希”(《竹人録?褚德彝序》)的大前提下,這種巧閤就顯得很是微妙瞭,不由得讓人揣測二者之間的關係。此外,《竹人録》還有一些其他的版本流傳於世。民國二年(一九一三)上海神州國光社齣版的大型美術論著匯編《美術叢書》,其中續集(或稱二集)第五輯中就包括《竹人録》一冊。民國十一年(一九二二,壬戌),嘉定張爾延主持重刻《竹人録》,由葛維楨校勘,是爲光明印刷社鉛印本(以下簡稱張氏本)。民國二十七年(一九三八,戊寅)五月,鄞縣秦彥沖再次校印《竹人録》,褚德彝爲之作序(以下簡稱秦氏本)。此次整理點校《竹人録》,是以時代最早、訛誤較少的清嘉慶十二年刻本爲底本,主要參校民國十一年嘉定張爾延鉛印本。嘉慶本所缺部分,則據張氏本補録。
褚德彝《竹人續録》成書較晚,由吳湖帆於民國十九年(一九三○,庚午)刊印。本次整理點校即是以此爲底本。
點校者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
長物誌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