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尼赫鲁写给我的世界史 精装珍藏版 (京东定制 礼盒套装共4册) [Glimpses of World History]

爸爸尼赫鲁写给我的世界史 精装珍藏版 (京东定制 礼盒套装共4册) [Glimpses of World History]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印度]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 著,梁本彬 等 译
图书标签:
  • 世界历史
  • 尼赫鲁
  • 儿童历史
  • 历史故事
  • 精装
  • 礼盒
  • 套装
  • 印度历史
  • 文化启蒙
  • 少儿读物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中信出版集团
ISBN:9787508662640
版次:1
商品编码:11926357
品牌:中信出版
包装:精装
外文名称:Glimpses of World History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236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1) 印度国父尼赫鲁历时三年为独生女儿“制作”的礼物,一份比任何物质礼物都更珍贵的精神馈赠。1931年,印度国父尼赫鲁因为参与政治运动入狱。狱中的他想送给挚爱的女儿一件生日礼物,但监狱物质条件极度贫乏。于是,尼赫鲁历时三年,用196封饱含父爱和博爱之情的世界历史长篇家书,为女儿完整讲述了一部世界通史——这就是《爸爸尼赫鲁写给我的世界史》。

  (2) “写给自己女儿,更是写给全人类的下一代”的世界历史启蒙书。“事实上,这本书是专门为我写的。但对全世界的年轻人而言,它是人类历史极好的介绍性读物。”——英迪拉·甘地(尼赫鲁的女儿、印度前总理)。尼赫鲁的世界史饱含历史博学、政治远见和领袖情怀,是这位创造历史的伟人留给全人类下一代的思想遗产,是陪伴年轻人成长的精神礼物。

  (3) 一次对人类历史的全景扫描。尼赫鲁给女儿讲述世界历史,并不是为了将她培养成历史学家,而是希望告诉她:这个世界从何而来,为什么是今天这个样子。从8000年前人类文明建立之初,到战争阴云密布的20世纪,尼赫鲁悉心讲述了历史上重要的文明、人物、时代与事件,不放过政治、经济、民族、文化、宗教等各个领域。阅读这本书时,整个世界仿佛在你面前打开了,我们开始理解这个世界是如何运作的。

  (4) 一部生动又深刻的世界史。古罗马辉煌的建筑、蒙古骑兵军的铁蹄轰响、印度农奴辛劳的身影……尼赫鲁以对女儿讲述的口吻,将复杂厚重的世界历史娓娓道来,带领我们重温历代的英雄梦想,生动再现了历史上人们的荣光与苦难。如果你厌倦了枯燥乏味的教科书式历史读物,这本书是上佳的阅读选择。

  (5) 一部饱含父爱、责任和博爱之情的心灵读物。他与女儿探讨了面对跌宕起伏的历史时代、面对并非一帆风顺的生活,我们应该有怎样的心态、理想和担当。以一个父亲的身份,告诉自己的孩子这个残酷世界的真实,但依然希望她对人生保持乐观、善良和行动的勇气。

  (6) 一部公正而别致的世界史。没有狭隘的国家私利和民族主义,也没有西方的自命不凡和东方古文明的孤芳自赏……这是出自一位从古印度文明走出的现代伟人之手,被公认为“首部非西方视角的世界史”。

  (7) 可共读、可陈列、可传家的世纪经典世界史。这本书面世以来,出版有近30种语言版本,经久不衰畅销80年,在欧美、印度甚至日本、韩国很多知识家庭的书架上都能找到它;历经全球四代读者,已成为全世界的历史经典与传家珍藏。

  (8) 中文完整版全新问世,由中信新思文化历经两年,以匠人精神精心制作,重磅推出!

  (9) 希望更快领略尼赫鲁历史思想精粹的读者,欢迎关注中信新思文化同步推出的本书的精简版《尼赫鲁世界史》。


内容简介

  《爸爸尼赫鲁写给我的世界史(精装珍藏版)》是尼赫鲁写给女儿、更是留给人类的下一代的精神馈赠。尼赫鲁是创造了历史的伟人,书中他站在寻常历史学家难以企及的高度,审视了罗马、波斯、印度、中国、阿拉伯、蒙古、美国、西欧、俄国等伟大文明的历史命运,评述了亚历山大、阿育王、成吉思汗、拿破仑、列宁、甘地、凯末尔等众多历史人物的功过得失。

  这是一部文明兴衰的鸿篇交响。在广袤的大地上,很多古老的文明崛起、辉煌,然后又衰微了;另一些新的文明后来居上,给世界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或苦难。古往今来,人们反抗着世界的不公,争取经济的平等与政治的解放。人们的斗争取得了不朽的成绩,却仍然驱不散战争与奴役的阴霾。

  随着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人类每每迎来新的美好,却也不时被突然的灾难惊得措手不及。该怎样面对这动荡不定的世界和生活?书中,尼赫鲁为孩子细细讲述了人类坚持始终的人文价值,并致敬那些勇敢实现自己的梦想、改变了世界的人们。

  相较尼赫鲁作为历史作家的博学和政治家的胸怀,他作为散文家的才华也毫不逊色。在尼赫鲁为女儿的讲述中,历史不是一连串枯燥的名字与时间,而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文明跌宕起伏、历历在目的往事。你应当感谢这本书的厚重,因为当你翻阅此书,就会希望尼赫鲁把精彩的历史故事一直讲下去。


作者简介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Jawaharlal Nehru, 1889-1964),印度现代民族国家的缔造者,印度共和国首任总理(1947—1964)。而且他不仅是一位创造历史的伟人,也是一位书写历史的伟人。

  尼赫鲁诞生在印度一个婆罗门贵族家庭,从 16岁起在英国哈罗公学度过了中学时代,两年后考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业结束后,他又回到印度,从此谱写了一段不平凡的人生。他投身于印度民族解放斗争,参加过甘地领导的反对英国殖民者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并继承了甘地的衣钵,逐渐成为印度国大党的领袖。从1921 年至1945年,他先后 9次入狱,在狱中撰写了《尼赫鲁世界史》(即《爸爸尼赫鲁写给我的世界史》)《印度的发现》《尼赫鲁自传》等重要著作。 1947年印度宣布独立后,尼赫鲁成为印度历史上首任总理。

  尼赫鲁常被称为“博学的尼赫鲁”,在历史、政治思想、生物学、诗歌、戏剧等领域有广泛爱好。他曾谦虚地说:“我在很多事情上都只是爱好者。”看看《爸爸尼赫鲁写给我的世界史》,知识广博、思想深刻、著名诗文信手拈来,就知道尼赫鲁之博学所言不虚。

  在尼赫鲁的教导与指引下,他的女儿英迪拉·甘地也不负众望,成为 20世纪中后期的一位印度总理。尼赫鲁是女儿的好父亲,也是一位亲民国父。他对儿童的喜爱是出名的,并且十分重视国家的基础教育;在印度,小孩子把他称为“尼赫鲁伯伯”,他的生日甚至成为了印度的儿童节。


  梁本彬 (主要译者),重庆市翻译家协会会员、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翻译教师,长期致力于人文类图书翻译,出版译著数十本,包括《第三帝国》《法国外籍兵团》《激战时刻》《坚不可摧》等。


目录

卷目录

第1卷/ 文明的建立

第2卷/ 中世纪的世界

第3卷/ 从文艺复兴到工业革命

第4卷/ 激荡的19世纪

第5卷/ 民主主义的前进

第6卷/ 世界大战及战后

第7卷/ 亚洲的觉醒

第8卷/ 新的战争风云

详细目录

第一卷 文明的建立

0 — 生日贺信………… 003

1 — 新年礼物………… 006

2 — 历史经验………… 009

3 — 革命万岁………… 012

4 — 亚洲与欧洲………… 014

5 — 古老的文明与我们的继承………… 016

6 — 古希腊人………… 020

7 — 希腊城邦………… 023

8 — 西亚的帝国………… 025

9 — 古老传统的负担………… 029

10 — 古代印度的村落共和制………… 033

11 — 中国的一千年………… 037

12 — 历史的呼唤………… 040

13 — 财富去哪儿了?………… 043

14 — 公元前6 世纪和宗教………… 047

15 — 波斯和希腊………… 052

16 — 荣耀属于希腊………… 057

17 — 一个著名的征服者,却又是一个自负的年轻人………… 061

18 — 旃陀罗笈多·孔雀和《政事论》…………064

19 — 三个月啊!………… 069

20 — 阿拉伯海………… 071

21 — 一个假期和一个梦幻之旅………… 073

22 — 人类的生存斗争史………… 075

23 — 回顾………… 078

24 — 众神的宠儿阿育王………… 081

25 — 阿育王时代的世界………… 086

26 — 秦和汉………… 088

27 — 罗马与迦太基之争………… 092

28 — 从罗马共和国到罗马帝国………… 096

29 — 南印度超过了北印度………… 100

30 — 位于交界地区的贵霜帝国………… 104

31 — 耶稣和基督教………… 107

32 — 罗马帝国………… 112

33 — 罗马帝国的分裂和最后的幽灵………… 116

34 — 世界国家的思想………… 121

35 — 帕提亚王国和萨珊王朝………… 125

36 — 南印度殖民地………… 127

37 — 笈多王朝下的印度帝国主义………… 131

38 — 来到印度的哒人………… 136

39 — 印度对外国市场的控制………… 138

40 — 国家与文明的盛衰沉浮………… 140

41 — 中国的盛世唐朝………… 145

42 — 朝鲜和日本………… 149

第二卷 中世纪的世界

43 — 曷利沙·伐弹那与玄奘………… 157

44 — 南印度出现了众多国王和战士,还有一位伟人………… 163

45 — 中世纪的印度………… 168

46 — 宏伟的吴哥窟和三佛齐………… 172

47 — 罗马再次坠入黑暗………… 176

48 — 伊斯兰教的到来………… 183

49 — 阿拉伯人从西班牙到蒙古的征服………… 187

50 — 巴格达和哈伦·拉希德………… 192

51 — 北印度从曷利沙到马哈茂德………… 197

52 — 欧洲国家已具雏形………… 203

53 — 封建制度………… 208

54 — 中国把游牧民族赶到了西方………… 212

55 — 日本幕府时代的将军………… 217

56 — 人类的征服………… 220

57 — 公元后第一个千禧年的结束………… 223

58 — 对亚洲和欧洲的再审视………… 228

59 — 美洲的玛雅文明………… 233

60 — 回到摩亨佐达罗………… 237

61 — 科尔多瓦和格拉纳达………… 240

62 — 十字军东征………… 246

63 — 十字军东征时期的欧洲………… 251

64 — 欧洲城市的兴起………… 257

65 — 阿富汗人入侵印度………… 263

66 — 德里的奴隶王………… 269

67 — 成吉思汗震动了亚欧………… 274

68 — 蒙古人主宰了世界………… 280

69 — 伟大的旅行家马可· 波罗………… 285

70 — 罗马教会变得好斗了………… 290

71 — 反抗独裁主义………… 294

72 — 中世纪的结束………… 297

第三卷 从文艺复兴到工业革命

73 — 海路大发现………… 307

74 — 蒙古帝国的瓦解………… 313

75 — 印度着手解决难题………… 318

76 — 南印度的王国………… 325

77 — 维贾亚纳加尔………… 329

78 — 马来西亚王国之满者伯夷和马六甲………… 333

79 — 欧洲开始入侵东亚………… 338

80 — 中国的和平繁荣时代………… 342

81 — 日本闭关自守………… 347

82 — 动乱中的欧洲………… 352

83 — 文艺复兴………… 355

84 — 新教教徒的反抗和农民战争………… 360

85 — 16 世纪和17 世纪欧洲的独裁统治………… 365

86 — 尼德兰为自由而战………… 371

87 — 英国砍掉国王的脑袋………… 377

88 — 巴布尔………… 384

89 — 阿克巴………… 389

90 — 印度莫卧儿帝国的衰落和灭亡………… 398

91 — 锡克教教徒和马拉地人………… 404

92 — 英国人在印度战胜了对手………… 410

93 — 中国伟大的满族统治者………… 416

94 — 中国皇帝给英国国王的信………… 421

95 — 欧洲18 世纪的思想之战………… 424

96 — 巨变前夕的欧洲………… 430

97 — 大机器时代的到来………… 437

98 — 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了………… 443

99 — 美国挣脱了英国的统治………… 449

第四卷 激荡的1 9 世纪

100 — 巴士底监狱的陷落………… 457

101 — 法国大革命………… 463

102 — 革命和反革命………… 469

103 — 政府的运作方式………… 477

104 — 拿破仑………… 481

105 — 拿破仑续………… 488

106 — 世界形势概述………… 496

107 — 世界大战前的一百年………… 500

108 — 19 世纪续………… 506

109 — 印度的战争和暴动………… 514

110 — 印度工匠被淘汰………… 522

111 — 印度的农民、村庄和地主………… 528

112 — 英国是如何统治印度的………… 538

113 — 印度再次觉醒………… 546

114 — 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556

115 — 困境中的中国………… 563

116 — 日本飞速发展………… 567

117 — 日本打败俄罗斯………… 574

118 — 中国成了共和国………… 580

119 — 印度支那和东印度群岛………… 585

120 — 又一个元旦………… 591

121 — 菲律宾和美国 ………… 595

122 — 三个大陆的交融之处………… 599

第五卷 民主主义的前进

123 — 一次回顾………… 607

124 — 伊朗悠久的传统得以传承………… 612

125 — 帝国主义与民族主义在波斯………… 619

126 — 1848 年欧洲革命………… 624

127 — 意大利成了一个统一而自由的国家………… 632

128 — 德国的崛起………… 636

129 — 几位著名作家………… 643

130 — 达尔文以及科学的胜利………… 650

131 — 民主的进步………… 656

132 — 社会主义的到来………… 663

133 — 卡尔·马克思以及工人组织的发展………… 669

134 — 马克思主义………… 675

135 —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 683

136 — 英国成为世界的债权国………… 690

137 — 美国内战………… 697

138 — 美国的无形帝国………… 704

139 — 爱尔兰与英国之间持续700 年的冲突………… 709

140 — 爱尔兰自治与爱尔兰新芬党………… 718

141 — 英国占领埃及并保持对埃及的控制………… 724

142 — 土耳其成为“欧洲病夫”………… 732

143 — 沙皇统治的俄国………… 739

144 — 失败的俄国1905 年革命………… 745

第六卷 世界大战及战后

145 — 一个时代的结束………… 753

146 — 世界大战开始………… 758

147 — 战争前夕的印度………… 767

148 — 1914 年至1918 年世界大战………… 773

149 — 世界大战的进程………… 779

150 — 俄国沙皇独裁政府的灭亡………… 788

151 — 布尔什维克夺取政权………… 796

152 — 苏维埃最终赢得了胜利………… 805

153 — 日本欺凌中国………… 815

154 — 世界大战期间的印度………… 821

155 — 新的欧洲地图………… 830

156 — 世界大战后的世界………… 839

157 — 爱尔兰为成立共和国而斗争………… 847

158 — 新土耳其从废墟中诞生………… 854

159 — 穆斯塔法· 凯末尔破除旧俗………… 863

160 — 全印度追随着甘地………… 872

161 — 20 世纪20 年代的印度………… 881

162 — 印度的和平反抗………… 889

第七卷 亚洲的觉醒

163 — 埃及,为自由而战………… 903

164 — 英国控制之下的独立到底意味着什么?………… 911

165 — 西亚重新回到世界政治舞台………… 919

166 — 阿拉伯国家—叙利亚………… 927

167 — 巴勒斯坦和外约旦………… 934

168 — 沙特阿拉伯—告别中世纪,跃入现代社会………… 942

169 — 伊拉克与空中轰炸的优势………… 947

170 — 阿富汗与其他亚洲国家………… 956

171 — 一场并未实现的革命………… 963

172 — 偿还旧债的新办法………… 971

173 — 货币的奇怪行为………… 979

174 — 合作与对抗………… 986

175 — 墨索里尼和意大利的法西斯主义………… 996

176 — 民主与独裁………… 1005

177 — 中国革命与反革命运动…………1014

178 — 日本公然挑战世界…………1022

179 —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1031

180 — 苏联的五年计划…………1041

181 — 苏联的困境、失败与成功…………1048

182 — 科学向前发展…………1059

183 — 科学是把双刃剑…………1067

第八卷 新的战争风云

184 — 大萧条和世界危机…………1075

185 — 引发危机的原因…………1082

186 — 美英世界领导权之争…………1091

187 — 美元、英镑与卢比…………1100

188 — 资本主义世界未能齐心协力…………1110

189 — 西班牙革命…………1114

190 — 纳粹在德国的胜利…………1119

191 — 裁军…………1133

192 — 罗斯福总统走马上任,收拾残局…………1138

193 — 议会的衰落…………1145

194 — 对世界的最后审视…………1151

195 — 战争的阴云…………1158

196 — 最后一封信…………1168

后记:1 9 3 8 年,新的疑云

译后记


精彩书摘

  拿破仑(节选)

  拿破仑在法国大革命中脱颖而出。法国,法兰西共和国,这个曾经挑战和公然反抗欧洲君王的国家,却在这个矮小的科西嘉(Corsica)人面前屈服了。法国那时是个奇特而狂野的美人。法国诗人巴比耶(Barbier)曾把它比作一头狂野的动物,一匹骄傲而自由的母马,头高高扬起,皮毛闪闪发光;浪荡而美丽,丝毫不能容忍马鞍、马具和缰绳,不停地踩踏着大地,发出阵阵嘶鸣,使世界惊恐不已。而这匹骄傲的母马却愿意被这个来自科西嘉的年轻人驾驭,而且他也为它做出了非凡的成就。但是,他也驯服了它,使这个狂野而自由的动物失去了所有的野性和自由。他还剥削它,使它枯竭;最后,它将他甩了下来,自己也倒下了。

  科西嘉人留着平头,

  在获月艳阳下的法国真美啊!

  这是一匹难以驯服、性格顽劣的母马,

  既没有铁衔,也没有金色缰绳。

  野母马动作粗野,却有着国王般的坏脾气,

  骄傲地用蹄子撞击着古老的土地。

  从来没有一双手曾经驾驭过它,

  使它俯首帖耳。

  它宽阔的肋部从未载过陌生人的马鞍和马具。

  它所有的毛色闪闪发光。

  美丽的流浪者,抬起眼眉,摆动臀部,

  竖起腿弯,发出嘶叫,恐吓着人们。

  拿破仑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是世界上少有的伟人之一,人们所称道的“神选之人”,一个大英雄,一个帮助人类从许多重负中解脱出来的人吗?或者,他只是位冒险家和破坏者,对欧洲和文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呢?也许这两种观点都夸大了事实,也许这两种观点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对的。我们大家都是善与恶、伟大与渺小的奇怪的混合体。他就是这样的一个混合体,但是,和我们大部分人不同的是,这个混合体是由非凡的特质构成的。他具备勇气、自信、想象力、惊人的力量和勃勃雄心。他是位伟大的将军,十分精通战争艺术,可以和伟大的古代将领亚历山大和成吉思汗媲美。但是,他又是个心胸狭窄、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支配他生活的动力不是追求理想,而是寻求个人的权力。他曾经说:“我的情人!权力就是我的情人!为了征服这位情人,我付出了太多的代价,所以我决不允许别人抢走她,或者与我分享她!”他虽然是法国大革命的产物,但是,他梦想着广阔的帝国,他一心想着亚历山大式的征服,甚至欧洲似乎对他来说太小了。东方深深地吸引着他,尤其是埃及和印度。他早在27 岁、军旅生涯早期的时候就说过:“只有东方才有伟大的帝国和伟大的变革,有6 亿人生活在那里。而欧洲只是一个鼹鼠丘而已。”

  拿破仑· 波拿巴于1769 年出生于法国统治下的科西嘉岛。他具有法属科西嘉血统和意大利血统。他在法国的一所军校里接受教育。1793 年,他在土伦(Toulon)赢得了他的第一次胜利。那里的有钱人因为害怕在革命政权之下失去他们的财产,实际上招来了英国人,并把法国海军的残部拱手交给了他们。这个大灾难,加上同时发生的其他灾难,给了年轻的共和国沉重的打击,于是,所有的可以征召的男人,甚至女人,都被征召入伍。拿破仑镇压了叛乱者,并巧妙地进攻土伦,打败了英国军队。他的幸运之星现在开始闪耀了,他24 岁就当上了将军。然而,在几个月内,当罗伯斯庇尔被送上断头台的时候,他陷入了麻烦,因为人们怀疑他属于罗伯斯庇尔一派。可是,他只真正属于一个派别,而这个派别里只有一个成员——那就是拿破仑!接下来就是督政府时期,拿破仑证明了他绝不是雅各宾派的人,而是反革命的领袖,可以面不改色地射杀平民,这就是发生在1795 年的著名的“一阵霰弹”事件,这些我在前一封信中已经告诉过你。那一天拿破仑伤害了共和国。而10 年之后,他终结了法兰西共和国,成了法国的皇帝。

  1796 年,他成了法兰西共和国意大利方面军总司令,他在意大利北部指挥的战役取得了非凡的胜利,震惊了整个欧洲。法国军队还怀有法国大革命的激情。但是,他们衣衫褴褛,既没有合适的衣服、鞋子,也没有食物和钱。他率领这支衣衫褴褛、腿脚酸痛的军队,越过了阿尔卑斯山脉。他向士兵们许诺,到达富饶的意大利平原后,就会有食物和各种好东西。另一方面,他向意大利人民许诺,给他们自由;他将把他们从压迫者手中解放出来。这是把革命口号与对抢劫掠夺的展望奇特地混合在一起了!他很聪明地利用了法国人和意大利人的情感,而他自己就有一部分的意大利血统,所以对意大利人产生了很深的影响。他不断取得胜利,他的威望也随之不断上升,声名远扬。他在自己的军队里,与普通士兵同呼吸,共命运。当战斗打响的时候,当军队遇到危险的时候,总能看到他的身影。对于立下战功的士兵,他立刻给予奖赏,哪怕是在战场上。对他的士兵来说,他就像一位父亲—一位十分年轻的父亲!士兵们充满柔情地称他为“小伍长”,常常以“你”来称呼他。那么这位20 多岁的年轻将军成为法国士兵最爱戴的人,还有什么奇怪的吗?

  拿破仑在意大利北部大获全胜,而且在那里击败了奥地利,终结了古老的威尼斯共和国,赢得了令人厌恶的、帝国主义的和平。然后,他以一位征服者、大英雄的身份回到了巴黎。他已经开始控制法国了。但是,也许他觉得夺取权力的时机还不成熟,于是他又带领一支军队去埃及征战。从青年时代起,他就感觉到东方在召唤他,而现在他可以回应东方的召唤了,对广阔帝国的梦想一直萦绕在他的心头。他设法避开了地中海的英国舰队,到达了亚历山大港。

  埃及那时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领土,但是,这个帝国已经衰败了,实际上,马穆鲁克以土耳其苏丹的名义在统治着它。革命和发明也许震撼了欧洲,但是马穆鲁克仍然是按照中世纪的方式生活着。据说,当拿破仑逼近埃及的时候,马穆鲁克的一名武士身着丝绸和波形花纹的铠甲,盛装骑行至法国军队的前面,向他们的领导者挑战,要与他单打独斗!这个可怜的人遭到了毫无骑士精神的法国士兵的子弹齐射。不久,拿破仑赢得了金字塔战役的胜利。他热衷于摆出戏剧性的姿态。他骑着马,向站在金字塔前的军队发表演讲:“士兵们,40 个世纪正在俯视着你们!”

  拿破仑是陆地上的战争之王,他继续不断地取得胜利。但是,在海上他无能为力,他不懂海战,似乎也没有得力的海军将领。而英国,那时有一个天才人物,在地中海指挥着英国海军。他就是霍雷肖· 纳尔逊。一日纳尔逊十分大胆地进入了港口,在这场被称为“尼罗河之战”中摧毁了法国舰队。这样,拿破仑回法国的路就被阻断了,困在了埃及。他设法秘密逃回了法国,但是,他牺牲了他的东方军团。

  尽管取得了一些胜利,赢得了一些军事上的荣耀,但是伟大的东方远征失败了。然而,有趣的是,拿破仑去埃及时,带去了一大群带着书本和各种仪器的学者、专家和教授。每天这个“研究所”都进行讨论,拿破仑以平等的身份参与讨论,这些学者做了大量有益的科学研究和探索。他们解决了古老的象形文字之谜,因为他们发现了一块花岗岩石板,这就是著名的“罗塞塔石碑”,上面刻着三种文字——希腊文和两种埃及象形文字的变体。在希腊文的帮助下,另外两种文字也被破解了。另一个有趣的事,是拿破仑对他们提出的修筑苏伊士运河的建议十分感兴趣。

  拿破仑从埃及回来的时候,法国的情况非常糟糕。督政府已是声名狼藉,十分不得人心,所以人们便向拿破仑寻求帮助,他也十分乐意掌权执政。在他回来一个月之后,即1799 年11 月,在他的兄弟卢西恩(Lucien)的帮助下,他强行解散了议会,于是终结了当时督政府统治国家的宪法。像这样强行夺权的行动被称为“政变”,这次政变使拿破仑夺取了军政大权。他能够获得成功,是因为他深受人民的爱戴,人民对他十分信赖。大革命已经遭到了清算;现在,甚至民主也在消失,一位备受爱戴的将军占领了阵地。法国起草了一部新宪法,宪法规定有三位执政官(这个名词取自古罗马),但是,拥有绝对权力的主执政官是拿破仑,他被称为第一执政官,任期为10 年。在讨论宪法的时候,有人提议,国家应该有一个总统,没有实权,其主要职责是签署文件,并正式代表共和国,有点儿像立宪制的国王,或者像今天的法国总统。但是,拿破仑想要的是权力,不只是仆从般的忠诚。他决不要这种有威严却没有实权的总统。他叫喊着:“让这头肥猪滚开!”

  这个任命拿破仑为为期10 年的第一执政官的宪法,让人民进行了投票,300万人几乎一致通过。就这样,法国人民自己把所有的权力拱手交给了拿破仑,希望他能带给他们自由与幸福,但他们的希望最终成了泡影。

  他被任命为第一执政官,任期为10 年。权力之梯的下一步是在3 年之后的1802年,他任命自己为终身执政官,他的权力进一步加强了。共和国已经名存实亡,他除了名字以外,就是一个君主。1804 年,不可避免的事情发生了,在公民投票之后,拿破仑加冕称帝了。他在法国拥有一切权力,然而,他与过去的独裁专制的君主们有一个很大的区别。他不能把自己的政权建立在传统和君权神授的基础之上。他必须使之建立在他的高效执政和深得民心的基础之上,尤其要得到农民的拥戴,他们一直是他忠实的支持者,因为他们觉得,拿破仑为他们保全了土地。拿破仑曾经说过:“我才不在乎上流社交界人士和那些饶舌者的意见!我只在乎一种意见,农民的意见。”但是,农民们也渐渐厌倦了把他们的儿子送上战场,因为战争几乎延绵不断。失去了农民的支持,拿破仑建立起来的这座巨大的大厦便开始摇摇欲坠了。

  拿破仑称帝10 年,在这10 年中,他在欧洲大陆四处奔波,不断发起战争,并赢得了很多著名的战役。整个欧洲一听到他的名字就瑟瑟发抖。他对欧洲的控制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马伦哥会战(1800 年,他率领军队,在冬天穿越了大雪覆盖的瑞士大圣伯纳德山口)、乌尔姆战役、奥斯特里茨战役、耶拿战役、艾劳会战、弗里德兰战役、韦格勒姆战役,这些都是拿破仑在陆地上赢得的著名战役。奥地利、普鲁士和俄罗斯在他面前都土崩瓦解了。意大利、尼德兰、被称为莱茵联盟的德国的大部分地区、现在被称为华沙公国的波兰,都是拿破仑的臣属国。很久以来名存实亡的古老神圣罗马帝国终于被终结了。

  西亚往事

  每当我想起西亚,我往往会迷失在过去的光阴里;无数旧时的光影涌入我的脑海中,让我久久沉浸于它们的瑰丽之中而无法自拔。我应该努力摆脱对它们的痴迷,但是我必须再次提醒你(害怕你忘记了),你要牢记,地球上这一片土地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从来都是至关重要的。古老的迦勒底大约出现在7000 年前(它相当于现在的伊拉克)。在此之后,巴比伦出现了,紧随巴比伦人之后出现的是残酷的亚述人,这些亚述人把他们的伟大首都设在了尼尼微。随后亚述也成了过眼云烟,来自波斯的民族建立起崭新的朝代,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了这片西起印度边界、北至埃及的广袤中东大地之上。这是来自波斯的阿契美尼德人,他们的都城位于波斯波利斯。波斯帝国中诞生了三位“王中之王”:居鲁士大帝、大流士一世和薛西斯一世。薛西斯一世曾率兵攻打过弱小的希腊,但失败而归。最后这个帝国的命运落入了“希腊之子”或者“马其顿之子”亚历山大大帝之手。在亚历山大大帝的一次征战途中,曾发生过这样一件古怪的事情:在亚洲和欧洲的交界处,他计划让这两个大陆“联姻”。

  尽管他早已娶过好几位妻子,但他又迎娶了波斯公主为妻。他治下的众多官员和士兵争相效仿,也都争相和波斯女性结婚。

  在亚历山大大帝之后的许多个世纪,希腊文化在这片西起印度边境、北至埃及的中东大地上都极为盛行。在这段时间内,古罗马的国力开始增强,朝着亚洲席卷而来。但是一个新兴的波斯帝国—萨珊王朝,终结了它的强劲势头。罗马帝国一分为二,分裂成了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堡成了东罗马帝国的都城所在地。东西方之间的纷争从未间断,战火继续在西亚广袤的平原上蔓延。以君士坦丁堡为都城的拜占庭帝国和波斯萨珊王朝之间的争斗尤为激烈。在这段时间里,队伍庞大的骆驼商队运送着货品,在这条自西向东的漫漫长路上来来往往。在那时,中东是世界上一条极其重要的商贸要道。

  在西亚这片辽阔的土地上,三大宗教诞生了,它们分别是犹太教(犹太人的信仰)、琐罗亚斯德教,亦称拜火教(现代帕西人的信仰)以及基督教。现在,在沙特阿拉伯的沙漠地带还出现了第四大宗教,它的影响快速席卷了这片土地,很快就凌驾于其他三大宗教之上。不久之后,定都巴格达的阿拉伯帝国在这片大陆上崛起。阿拉伯人与拜占庭人开始争斗不休,东西纷争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阿拉伯文明走过了漫长而恢宏的岁月,但是塞尔柱土耳其人来到这里之后,阿拉伯文明开始日渐衰落了。最终来自蒙古帝国的成吉思汗,率领蒙古铁骑征服了这片疆域。

  但是在蒙古人到来之前,一场激烈的斗争早已在亚洲的西海岸揭开了序幕。来自西方的基督徒和东方的穆斯林展开了殊死的搏斗。十字军东征的硝烟时起时休,断断续续绵延了250 年之久,几乎到13 世纪中叶才宣告完全结束。十字军东征被看作宗教战争,当然这些的确是宗教战争。但是宗教应该不是这些战争的起因,只是借口而已。当时,与东方相比,西方人仍旧野蛮落后。对欧洲来说,那是黑暗世纪。但是欧洲正在觉醒,因此经济发达、文明进步的东方牢牢吸引住了欧洲的目光。他们采用多种方法表达着自己对东方的渴望和向往,而十字军东征则是最为重要的表现形式。十字军东征的过程中,欧洲向西亚各国学习了很多先进的技术和文化。它了解了精美的艺术,同时还掌握了精湛的工艺。欧洲贵族也学会了享受,养成了奢侈的习惯。尤为重要的是,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思想给欧洲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十字军东征还没有完全结束,蒙古人就已挟雷霆之势,进入了西亚,蒙古铁骑四处奔袭,所到之处无不哀鸿遍野。但是我们不能只把蒙古人看作毁灭者。他们从中国一路奔袭到俄国,征途之远、涉及国家之众是前所未有的。在蒙古大帝国的统治和鼓励之下,相隔遥远的人们拉近了距离,各国人民开始通商通婚。在这个庞大帝国的护佑之下,古老的商队路线又开始变得安全起来,商人、外事人员、传教士等纷纷踏上了遥远的旅程。中东正处于这些古老交通要道的中心:它是连接亚洲和欧洲的纽带。

  也许你还记得,正是在蒙古人统治的时间内,马可· 波罗不远万里从他的家乡威尼斯出发,横跨亚洲来到了中国。我们恰巧有了一本他所撰写的,或者说是经由他口述而成的游记,其中记录了他的旅途见闻,这也是他名垂千古的原因。但是应该还有很多其他人也曾踏过千山万水,但未曾留下只言片语。即使他们写下了游记,他们的手稿也许早已化作灰烬,吹散在历史的长空里了。商队不辞辛劳,日夜行走在商道之上,走过了一国又一国。虽然他们是为了经商和贸易,但是跟着他们一路前行的许多人却是为了体验冒险,寻找好运气。马可· 波罗是当时最为著名的旅行家。除了他之外,还有伊本· 白图泰,这是一位生于14 世纪早期的阿拉伯人,出生地位于摩洛哥的丹吉尔(Tanger)。他的出现比马可· 波罗晚了30年。21 岁时,他踌躇满志地踏上了漫长的旅程,开始探索这个巨大的世界。他身无长物,在漫长的探索途中,与他为伴的只有他的智慧和来自穆斯林宗教法官的教导。他从摩洛哥启程,穿过北非,来到了埃及,之后又前往了沙特阿拉伯、叙利亚和波斯;在此之后,他陆续来到了安纳托利亚(土耳其)、俄国南部、君士坦丁堡(当时还是拜占庭帝国的都城)、中亚以及印度。他从印度北部一路走到南部,穿越了印度来到了马拉巴尔海岸和锡兰,并最后抵达了中国。在回程途中,他漫游了非洲大陆,甚至还穿越了撒哈拉沙漠。在今天看来,虽然旅途变得更加容易了,但是像他这样的环球旅游也是极为罕见的。无论如何,不论在哪个时代,伊本·白图泰都算得上数一数二的伟大旅行家。

  伊本·白图泰的游记生动活泼,记录了他对所访之国及其人民的见闻。那时的埃及十分富有,这是因为印度和西方的所有贸易活动都必须经由这个国家,这可是一本万利的生意。由于这些巨大的利润,开罗成了一个伟大的城市,城中到处都是壮丽的纪念碑。伊本· 白图泰在书中向我们描述了印度的种姓制度、妇女的殉葬仪式以及其他生活习俗。他把印度德里描述为“印度的大都市,一望无际,宏伟壮丽,是力与美的完美结合”。当时,图格鲁克王朝正统治着这片广袤的土地,疯狂的穆罕默德· 图格鲁克苏丹在气头上下令,将都城从德里迁至南部的道拉塔巴德。他的这个决定把这个原本“广阔而壮美的城市”变成了一个“鲜有居民、空空荡荡”的荒漠,甚至那些仅有的少量居民也是在很久之后才悄无声息地定居在此的。

  我被伊本·白图泰的书深深地迷住了,他笔下的旅行故事让我欣喜不已。因此我们发现,直到14 世纪,中东,亦称西亚,在世界事务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它还是连接东西方的纽带。接下来的100 年里,情况却发生了改变。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并横扫了中东的所有国家,甚至还包括埃及。他们打击跨国贸易,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在地中海地区的对手,即维也纳人和热那亚人,控制着这些贸易活动。贸易活动本身也发生了改变,因为海上贸易路线被开辟出来,从而取代了古老的陆上商道。因此,那些曾在千百年历史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意义的陆地商道,就此荒芜了下来,而沿路的西亚各国也不复以往的辉煌了。

  从16 世纪早期到19 世纪末将近400 年的时间里,海上贸易航线意义非凡,其重要性远远超过了陆上商道,尤其是当时铁路已出现在西亚大陆上。世界大战前夕,有人提出应当修建连接君士坦丁堡和巴格达两座城市的铁路。在德意志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这一提案得以通过。其余欧洲列强对德国的做法十分眼红,因为这条铁路的修建即意味着德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会大幅度增强。而就在这时,世界大战爆发了。

  蒙古人主宰了世界

  成吉思汗去世之后,他的儿子窝阔台成了大可汗。相较于成吉思汗和他在世时的蒙古人,窝阔台更加仁慈与温和。他总爱这样说:“我们的可汗成吉思汗付出巨大的努力建立了我们的帝国。现在是让人民休养生息和国泰民安的时候了,是时候减轻他们的负担了。”从他的宗族角度来讲,请注意他是作为一名封建领袖来这样思考的。

  但是,征服的时代还没有结束,蒙古人仍精力充沛地四处征伐。大将军速不台率军再次入侵欧洲。欧洲的军队和将军们完全不是他的对手。为了认真准备战场布防,他派出了间谍和先遣人员到敌国收集情报,由此他在进军前就很清楚地知道了敌国的政治和军事情况。在战场上,他就是战争艺术的大师,同他相比,欧洲的将领们就像是初学者。速不台径直向俄国挺进,因而没有去打扰位于西南方的巴格达和塞尔柱人。他在6 年的时间里不断地向前,掠夺和摧毁了莫斯科、基辅、波兰、匈牙利和克拉科夫(Cracow)。公元1241 年,在中欧的下西里西亚(Lower Silesia),一支波兰和德国联军在利格尼茨(Liegnitz)战役中被大举歼灭。整个欧洲似乎注定唾手可得。没有人能阻止蒙古人了。腓特烈二世虽被誉为“世界奇迹”,但他在这个来自蒙古的真正奇迹面前也会相形见绌。欧洲的君王和统治者们已经透不过气来了,这时意料不到的平静却突然降临了。

  窝阔台死了,蒙古内部发生了继位之争。所以,在欧洲的蒙古军队虽然所向披靡,但是于公元1242 年全部返回,一路向东回到了故土。欧洲再次得到了喘息的机会。

  与此同时,蒙古人在中国大肆扩张,彻底灭掉了北方的金国和中国南宋。公元1252 年,蒙哥成了大可汗,他任命忽必烈为中国的总管。一大批来自亚欧的人前往哈拉和林的蒙哥宫廷。大可汗仍然居住在帐篷里,遵循游牧民的生活方式。但是,帐篷内部雍容华贵,摆满了从其他地方掠夺来的财宝和战利品。商人们也来到了此地,尤其是穆斯林商人,他们发现蒙古人是慷慨的买主。艺术家、占星家、数学家和涉猎科学的人们纷纷聚集在了这个满是帐篷的城市里,这座城市似乎主宰了整个世界。在幅员辽阔的蒙古帝国的土地上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和平与秩序,横贯大陆的众多商队路线上满是来来往往的人群。欧洲和亚洲之间出现了更加紧密的交往。

  那时,在哈拉和林的宗教人士之间出现了一场竞争。他们都想让这些世界的征服者改变信仰,烙上他们宗教的印记。能成功使这些手握全权者支持的宗教就一定能成为最有权力的宗教,就一定能战胜其他所有人。罗马教皇从罗马派出了使节团;基督教聂斯脱利派教徒来到了哈拉和林;穆斯林也来了;还有佛教教徒。蒙古人并不急于接纳任何新宗教,他们也不是一个非宗教民族。曾有一段时间,大可汗突然有了接纳基督教的念头,但是他不能承认教皇要求的权力。最终,蒙古人不知不觉地渐渐信仰了他们定居之处的宗教。在中国和蒙古,大部分蒙古人成了佛教教徒;在中亚,他们成了穆斯林;也许在俄国和匈牙利,有些蒙古人成了基督徒。

  在罗马梵蒂冈(Vatican)的教皇图书馆里现在还保存了一封大可汗(蒙哥)写给教皇的信件原件。这封信是以阿拉伯文写的。似乎是在窝阔台死后,教皇派出了一名使者,警告新任可汗不要再次侵略欧洲。可汗回复说,他入侵欧洲的原因是因为欧洲人对他举止不恭。

  然而,另一波征服和摧毁的浪潮发生在蒙哥统治时期。他的哥哥旭烈兀负责管理波斯。巴格达的哈里发因某事惹怒了旭烈兀,于是他向哈里发送去了一条口信,责备他不信守承诺,还告诉他以后要规矩点,否则他就会让他的帝国消失。这位哈里发显然不是个聪明人,也没有什么经验。他的回复冒失无礼,蒙古人的使节们在巴格达受到了一伙暴民的侮辱。于是,旭烈兀的蒙古血液在此时沸腾了。他一怒之下向巴格达挺进,经过40 天的包围后,他攻下了这座城市,终结了《一千零一夜》里的这座城市,掠夺了这个帝国500 年来累积的所有财宝。哈里发和他的儿子还有近亲全部被处死。大规模的屠杀持续了数个星期,底格里斯河的河水都被鲜血染红了,长达数英里。据说,有150 万人被杀害,所有的艺术珍宝、文学财富和图书馆全部被毁。巴格达完全成了一片废墟。甚至,旭烈兀还毁掉了西亚有着数千年历史之久的古代灌溉系统。

  阿勒颇(Aleppo)、埃德萨(Edessa)和许多其他城市都遭受了同样的厄运,黑夜的阴影笼罩了西亚。那个时期的一位历史学家认为,这是“科学和道德严重匮乏的时期”。派往巴勒斯坦的一支蒙古军队被埃及苏丹拜伯尔斯(Baybars)打败了。

  我们现在已步入了火器时代。中国很早就知道了火药。可能蒙古人就是从中国人那里知道了火药,也许火器帮助他们取得了无数的胜利。通过蒙古人,火器也被传入了欧洲。

  公元1258 年,巴格达遭到摧毁,残存的阿拔斯帝国也画上了句号。大可汗蒙哥卒于公元1239 年。这时,中国的总管忽必烈成了大可汗。忽必烈长期待在中国,对中国颇有兴趣。因此,他把首都从哈拉和林迁到了北京,还把这座城市更名为“汗八里”,意思是“可汗之城”。忽必烈对中国事务的兴趣使他忽略了自己的帝国,逐渐地,蒙古的大总管们纷纷独立了。忽必烈完成了对中国的征服,但是,他的征战有别于以前的蒙古人,少了一些残暴和破坏。中国使忽必烈变得温和而有教养了。中国人也善良地接纳了他,几乎视他为其中的一员。事实上,他建立了一个正统的中国王朝—元朝。忽必烈还把安南和缅甸纳入了他的帝国版图。他试图征服日本和马来西亚,但是遭到了失败,因为蒙古人不适应海战,不知道怎样造船。

  ……


前言/序言

  序 言

  生日贺信

  你已经习惯了在生日当天收到漂亮的礼物和美好的祝福。今年的生日,你仍然会收到满满的祝福,可我在奈尼监狱送什么礼物给你好呢?我的礼物可能不是物质的或有形的,它们也许只是空气、思想或精神,就好像美丽仙女对你的赐福那样,是一些连监狱的高墙也阻挡不了的东西。

  你知道的,我的小宝贝,其实我非常不喜欢说教和劝告。每当我忍不住这样做的时候,我总会想起曾经读过的一个故事:《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也许,某一天你自己也会读到这个故事。1300 年前,一位伟大的旅行家从中国来到了印度,要寻求智慧和知识。这个人叫玄奘。他抱着极大的求知欲,从北方来,穿过沙漠,翻过高山,勇敢面对了种种危险,克服了重重障碍。在印度的数年里,他不仅努力学习,还传教于他人,尤其是在著名的那烂陀(Nalanda)大学里。这所大学坐落在一座城市的附近,这座城市以前被称为华氏城,现在被称为巴特那(Patna)。玄奘学识渊博,被称为“法师”,这是佛法中的称呼。在那段遥远的日子里,他的足迹遍布了整个印度,他细心观察和深入研究了这个伟大国家的人民。此后,他写了一部游记。那个时常出现在我脑海里的故事,就是出自这部游记。主人公是一个南印度人,他来到了羯罗拿苏伐剌那国(Karnasuvarna),这个小国就位于今天的比哈尔邦(Bihar)的帕格尔布尔(Bhagalpur)附近。这个人手里拿着一根棒子,腰里缠绕着一圈铜板,头上顶着一个燃烧着的火炬,摆出了一副既骄傲又高高在上的姿态。他穿着这身奇怪的装束四处行走,当有人问他为何如此装扮时,他就说自己智慧超群,如果不腰缠铜板,就担心智慧太多,会胀破他的肚皮。他之所以举着火炬,是因为他对生活在黑暗中的无知民众,内心充满了同情。

  好吧,我很确信,我不会因为智慧过多而胀破肚皮,所以我没必要缠着铜板或穿着铠甲。我的智慧,就是我现在拥有的这些智慧,我希望它不是存储在我的肚子里;无论智慧存在哪儿,都会有足够的空间来容纳更多,不会出现没地方存储智慧的情况。如果我智慧有限,我怎么能自认为是一个聪明人呢?又怎么能给其他人好的建议呢?所以,我一直认为找出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其最好的办法不是通过说教,而是通过交谈和讨论,有时真理就在讨论中一点点地出现了。我很喜欢和你交谈,我们彼此之间也讨论过很多东西。但是世界是如此广阔,在我们的世界之外,还有其他很多精彩神秘的东西。所以,就像玄奘故事里的那个愚蠢又自负的南印度人一样,我们不必感到厌倦,或者也不必认为自己已经学会了一切值得学习的东西,自己因而变得非常聪明了。也许,我们不那么聪明,这也挺好的。因为如果真有这样聪明的人,也就没有什么需要学习的了,那他们肯定会觉得很难过,因为他们会失去探索和发现新事物的乐趣,而我们所有人都想经历这样的探险乐趣。

  所以我一定不能说教。但是我该怎么办呢?信件是几乎不能代替交流的,它充其量也只是单方面的。因此,如果我要说点听起来像是好建议的话,请别把它当成难以下咽的药片。我认为,我只是给你一点建议去思考,就好像我们正在交谈一样。

  我们在历史书里读到了关于伟大国家的伟大时期,伟大的人民和伟大的事迹,有时候在梦里,我们想象自己回到了那些年代,我们勇敢的行为就像旧时的英雄一样。女儿,你还记得吗?当你第一次读到关于圣女贞德(Jeanne d’Arc)的故事时,你是那么着迷,多么想成为贞德那样的人啊。然而,通常情况下普通人是不会成为英雄的,他们想到的只是面包、黄油、子女、家务等日常琐事。但是,当整个民族对一项伟大事业充满信心的时候,这个时机就到来了,即使是最普通的男人和女人都能成为英雄,也都能震撼人心,做出划时代的功绩。伟大的领导者能激励整个民族,带领他们成就伟大的事业。

  我们没有什么需要隐瞒的,也毫不担心自己的言行举止,因为我们进行的事业是光明磊落的,即使是在日常的私人生活中,我们的行为也是坦坦荡荡的,绝不会偷偷摸摸。当然,我们也许有,也应该有自己的隐私,但这与保密是完全不同的。我亲爱的孩子,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那么无论未来会发生什么,你都会成长为一个光明磊落、无所畏惧、泰然自若的人。

  我写给你的这封信已经很长了,但是我还有很多话想告诉你。一封信怎么可能装得下这么多内容呢?

  送上我对你全部的爱与祝福。

  最后一封信

  过去给予了我们大量丰厚的馈赠。的确,今天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如文化、文明、科学以及对部分真理的了解,都是从古到今的历史给予我们的馈赠。我们的确对过去负有义务。但是我们的责任或者义务并非只限于过去,我们也对未来负有责任,也许这个责任还要比对过去的责任更加重要。因为过去已然过去,早已成为定局,是我们无力扭转的。而未来还在路上,我们也许还能稍微对它产生一丝影响。如果我们在过去已经得到了部分真理,那么还有许多真理隐藏在未来,我们还得一一寻找。但是,过去总是那么顽固,它将我们紧紧地攥在手心,对未来怀着深深的忌恨。我们必须与过去斗争,奋力挣脱它的束缚,跌跌撞撞地向着未来前行。有人说,我们可以从历史中学到许多教训;也有人说,历史绝不会重复。这两种说法都是对的,如果我们只是盲目地模仿,或者眼巴巴地盼着它重复发生、一成不变的话,我们是什么都学不到的。但是,如果我们深入探寻,努力去发现推动历史发展的力量,我们就一定能够从中受益。即便如此,我们也不可能得到直接的答案。

  这是一个精神幻灭、充满困惑和迟疑的时代。我们已经抛弃了许多古代的信仰和习俗。无论是在亚洲、欧洲还是在美洲,都已经没有了信仰。因此我们找寻着新的途径,新的、与我们所处环境融合在一起的真理。我们相互质疑,不断争论,提出了无数的“主义”和哲学。就像在苏格拉底时代,当今时代的人们也怀疑一切,但是这种怀疑已不再局限于雅典这样的一座城市了,现在这已经成了全球的普遍现象。

  有时,这个世界缺乏正义,充满痛苦、野蛮残暴,让我们深感压抑,满心绝望,看不到任何出路。像马修· 阿诺德(Matthew Arnold)一样,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看不到任何希望,我们只能做到真诚以对。

  哦,亲爱的,让我们彼此真诚!

  因为这个世界,这个似乎

  如梦境般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世界,

  这个如此多彩、美丽而新鲜的世界,

  其实并没有欢乐、光明和爱,

  也没有确信、安宁和对苦难的拯救;

  我们在世,犹如在一片昏暗的荒原,

  纷争和溃逃的惊恐在荒原上交织,

  愚昧的军队于昏暗中在荒原上争斗。

  但是如果我们深陷于如此阴郁的想法,我们就不可能从人生或历史中获得有用的教训。因为历史能让我们了解发展、进步以及人类无限发展的可能性。人生是多姿多彩的,尽管它也会沼泽遍布、泥泞不堪,但是我们还能看到大海、高山、白雪、冰川、美妙的星空(尤其是在监狱里!),享受来自家人和朋友的关爱、投身于共同大业的同志之情、优美的音乐、精彩的书本以及伟大的思想。我们也许会如此感叹:

  上帝啊,虽然我居住在地球之上,是地球的孩子,

  但是我也是浩瀚星空之子。

  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赞叹宇宙的瑰丽,愉快地生活在这个充满思想和想象的世界里。但是如果我们沉溺于安逸的生活,逃避他人的痛苦,罔顾他们的遭遇,那么这就没有一点同情鼓励之举了。想要证实自己的合理性,就必然会转化为行动。“行动是思想的结果。”我们的朋友罗曼· 罗兰(Roman Rolland)如是说,“任何不付诸行动的思想都是背叛,都是枉然。如果我们是思想的奴仆,那么我们必须也是行动的奴仆。”

  人们逃避行动,常常是因为他们害怕行动所带来的后果,因为行动意味着风险和威胁。远远看去,危险是那么可怕,但是如果走近一观,看起来就不那么恐怖了。它还是会令人感到愉悦的伴侣,给人生带来激情和乐趣。如果按部就班地生活着,就会时常感觉枯燥,我们将太多东西看得过于平常,不能从中获得任何快乐。可是,如果我们暂时失去了它们,我们又会再次感受到人生之中这些再普通不过的事物究竟有多么珍贵!许多人喜欢攀登高峰,甘愿冒着生命危险,去体验征服险峰、克服苦难所带来的喜悦与豪情。由于他们时时刻刻都在感触危险,因此他们的感官就变得更加敏锐,那种命悬一线的生活所带来的快感则会更加强烈。我们都可以自由选择,要么为了人身的安全,选择居住在浓雾弥漫的山谷之中,要么勇敢攀登高峰,与危险相伴,但能呼吸高处纯净的空气,远眺美景,并迎接新升的太阳。

  在这封信中,我大量引用了名言和诗句。在信件的末尾处,我还想要引用拉宾德拉纳特· 泰戈尔的诗句。下面的诗句或者祷告出自泰戈尔的《吉檀迦利》:

  在那里,心是无畏的,头也抬得高昂;

  在那里,知识是自由的;

  在那里,世界还没有被狭小的家国的墙隔成片段;

  在那里,话是从真理的深处说出;

  在那里,不懈的努力向着“完美”伸臂;

  在那里,理智的清泉没有沉没在积习的荒漠之中;

  在那里,心灵是受你的指引,走向那不断放宽的思想与行为—

  进入那自由的天国,

  我的父呵,让我的国家觉醒起来罢。

  亲爱的,我们已经讲完了,最后一封信完结了。


经典再现,洞悉时代脉络:《世界史名著选粹:文明的兴衰与思想的碰撞》 本书聚焦人类文明的宏大叙事,精选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深远影响的经典著作片段与专题研究,旨在为读者构建一个多维度、立体化的历史认知框架。本书汇集了从古代文明的曙光到近现代社会变革的多个关键节点,深刻剖析了政治制度的演变、经济模式的更迭、文化艺术的辉煌与冲突,以及哲学思想对人类精神世界的塑造。全书严格遵循历史事实与学术规范,力求展现历史的复杂性与内在逻辑。 第一部分:文明的摇篮与古老帝国的构建 本部分追溯了人类文明的起源,重点考察了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印度河谷文明以及中华文明的早期形态。 一、尼罗河畔的永恒秩序:古埃及的权力和信仰体系 深入解析了古埃及法老的绝对神权与国家治理模式。通过对《亡灵书》中核心信仰的梳理,探讨了“玛阿特”(Ma'at,宇宙秩序与正义)观念如何支撑了长达三千年的政治稳定。详细描述了金字塔、神庙等宏伟建筑背后的工程技术与社会组织能力,并分析了从古王国到新王国的权力结构变迁,特别是阿肯那顿宗教改革对传统秩序的冲击与最终的回归。 二、两河流域的法典与书写:苏美尔、阿卡德与巴比伦 本章侧重于楔形文字的发明及其对早期文明记录的革命性意义。重点解读了汉谟拉比法典的结构与社会功能,探讨了其如何平衡神权、王权与平民权益,体现了早期成文法制的光辉。同时,对苏美尔城邦间的竞争与统一、以及亚述帝国的军事扩张及其对区域政治版图的影响进行了详尽的论述。 三、爱琴海的回响:米诺斯、迈锡尼与荷马史诗的世界 构建了古希腊文明的前身图景。解析了克里特岛上克诺索斯宫殿的复杂布局及其与地中海贸易网络的关联。继而探讨了迈锡尼文明的军事贵族结构,并结合对《伊利亚特》与《奥德赛》的文学与历史解读,重构了英雄时代的社会风貌、战争伦理以及神话与历史的交织点。 第二部分:古典时代的巅峰与局限 本部分聚焦于希腊城邦民主的勃兴与罗马共和国向帝国的转型,这是西方政治思想和法律体系的奠基时期。 一、雅典的民主实验与苏格拉底之问 细致剖析了梭伦、克里斯提尼和伯里克利的改革如何一步步将雅典推向直接民主的顶峰。辩论了民主的运行机制、公民权力的范围,以及其内在的脆弱性。专门开辟章节讨论了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遗产,特别是他们对“理想国”、“正义”和“理性”的探讨,如何为后世的政治哲学设定了永恒的议题。 二、罗马:从共和国到“元首制”的权力转移 系统梳理了罗马共和国的建立、平民与贵族的斗争(Pleb vs. Patrician)以及“三巨头”时代的内战冲突。核心内容在于分析格拉古兄弟的土地改革尝试、马略的军事改革如何摧毁了公民兵制的基础,并最终导致了凯撒的崛起与奥古斯都建立的“元首制”。罗马法的发展,尤其是《十二铜表法》的意义,被单独列为重点分析对象,以展现其对现代法律思维的贡献。 三、轴心时代的精神觉醒:东方哲学的奠基 本章将视野转向东方。详细阐述了孔子“仁”与“礼”的政治伦理学,及其对中国社会结构稳定性的深远影响。同时,对比分析了老子的“道法自然”与释迦牟尼“四圣谛”的解脱之道,考察了这些思想体系如何在各自的文化土壤中,为民众提供了应对战乱和生命苦难的精神资源。 第三部分:中古世界的重塑与文化断裂与融合 本部分探讨了古典帝国衰落后,世界各地形成的新的权力中心、宗教扩张以及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冲突。 一、拜占庭的延续与伊斯兰教的兴起 解析了查士丁尼大帝对东罗马帝国的巩固,以及《查士丁尼法典》对罗马法的集大成。随后,重点分析了公元七世纪阿拉伯半岛上伊斯兰教的诞生及其迅猛的扩张态势,探讨了倭马亚和阿拔斯王朝在整合波斯、拜占庭遗留文化方面所做的贡献,特别是其在数学、医学和天文学上的突破,如何成为欧洲“黑暗时代”的一道光芒。 二、欧洲封建制度的形成与教会的权力膨胀 描述了西欧在法兰克王国主导下,地方领主权力崛起、庄园经济成为基本生产模式的过程。深入探讨了教皇权力的世俗化倾向,从查理曼的加冕到“叙任权之争”,揭示了教权与王权之间长期的、复杂的制衡与斗争,以及修道院在知识保存和农业技术推广中的隐性作用。 三、丝绸之路的繁盛与蒙古帝国的冲击 本章着眼于欧亚大陆的连接。详细描绘了唐宋时期丝绸之路的黄金时代,文化、商品与技术的跨区域流动。随后,重点分析了13世纪蒙古帝国横扫欧亚大陆的历史事件。探讨了其军事策略的独特性,以及其建立的“蒙古和平”(Pax Mongolica)在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间的直接接触与文化渗透。 第四部分:近代世界的开端与全球体系的形成 本部分聚焦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地理大发现如何共同催生了现代性的诸多要素。 一、文艺复兴的人性回归与科学方法的萌芽 分析了意大利城邦的商业繁荣如何催生了人文主义思潮。通过对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艺术巨匠的作品进行剖析,阐释了对古典价值的重新发现如何将人类的关注点从神转向人自身的能力与价值。同时,梳理了哥白尼、伽利略等人在观测天文学和物理学领域取得的初步突破,标志着经验主义和理性分析开始挑战传统权威。 二、宗教改革的连锁反应与民族国家的兴起 详细考察了马丁·路德“因信称义”的理论如何挑战了罗马教廷的权威结构。分析了宗教改革如何引发了欧洲范围内的信仰战争,并加速了政治权力的集中化。探讨了英国的“都铎王朝”如何通过宗教改革,成功地将教会资源收归王室,为现代中央集权民族国家的形成铺平了道路。 三、大航海时代的经济革命与殖民体系的奠基 重点分析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率先开启的地理大发现,其背后的技术支撑(如卡拉维尔帆船、先进航海术)与商业动机。深入探讨了美洲白银流入欧洲所引发的价格革命,以及随之而来的奴隶贸易与早期跨大西洋的残酷的经济循环,这些活动如何为随后的资本主义积累奠定了原始基础,同时也为非西方世界带来了长期的结构性创伤。 本书的特色在于其宏观的结构设置和对关键转折点的精准把握,它引导读者超越单一叙事,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深层结构性力量与文化张力,是系统学习世界历史脉络的理想读本。

用户评价

评分

收藏价值和阅读价值的完美结合,是这套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如今很多出版物,要么为了追求速度而牺牲了质量,要么纯粹为了炒作概念而内容空洞。但《爸爸尼赫鲁写给我的世界史》精装珍藏版似乎找到了一个极佳的平衡点。它不仅提供了扎实的、经过精心梳理的世界历史知识体系,同时其作为“京东定制礼盒套装”的独特身份,也赋予了它一定的稀有性和纪念意义。我常常会特意拿出其中一册,在安静的午后,细细品味其中某一段落的精妙论述。这种对知识的尊重和对阅读本身的享受,是快餐文化时代里难得的宝贵体验。它值得被珍藏,也值得被反复阅读和思考。

评分

阅读体验上,内页的纸张选择让人感到非常舒适,墨色的深浅度和油墨的均匀度都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准,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不易疲劳。我通常对版式设计比较挑剔,但这本书的排版布局处理得非常得当,留白适中,段落间距合理,使得文字的呼吸感很强。即便是涉及复杂的历史事件和人名地名,清晰的字体和合理的结构也极大地降低了阅读的门槛。可以说,这套书的装帧不仅是“好看”,更是“好读”的典范。它体现了出版方对阅读本质的尊重,知道好的内容需要配上优秀的载体才能真正打动读者。这套书的实体书价值,已经远超出一本普通历史读物的范畴,它更像是一件可以传承下去的文化收藏品。

评分

作为一个知识的探索者,我追求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广度,更是思维的深度与广阔的视野。这套书在构建历史框架时,明显采取了一种超越地域和文明局限的宏观视角。它不局限于某个特定的文化圈,而是试图将全球的文明发展串联成一张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巨网。这种“世界史”的视角,极大地拓宽了我原有的认知边界,让我开始用更立体的眼光去审视过去和现在。它打破了许多固有的历史叙事偏见,鼓励读者独立思考,去探寻那些隐藏在主流叙事背后的复杂关联性。读完之后,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仿佛对人类文明的整体走向有了更清晰的地图。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艺术品级别的享受,尤其是那个精装珍藏版的质感,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立刻就能感受到出版方的心意。外壳的材质触感非常细腻,不是那种廉价的覆膜感,而是带着一种老式精装书特有的温润和厚重。礼盒套装的搭配也显得格外大气,拆开包装的仪式感十足,送礼自用都是绝佳的选择。我特别喜欢它在细节处理上的用心,比如书脊的烫金工艺,字体的选择典雅而不失现代感,即便是放在书架上,它本身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那种知识与美学完美结合的感觉,让人在翻阅之前就已经心生敬意。对于一个重度爱书人来说,能收藏到这样一套用心打磨的作品,无疑是一种极大的满足。这种对物质载体的重视,也让人更加期待内容本身的深度与广度,仿佛在暗示着,这本书值得被郑重对待。

评分

我一直觉得好的历史书不应该只是枯燥的年代堆砌,而应该具有叙事的魅力,能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之中。这套书的文字风格展现出一种独特的魅力,它似乎有一种魔力,能够将那些遥远而宏大的历史脉络,转化为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故事娓娓道来。作者的笔触细腻,对于人物心理的刻画入木三分,让读者不仅仅是记住了事件,更能理解事件背后的驱动力与复杂的人性纠葛。它不是那种高高在上、冷冰冰的学术论述,更像是一位饱经风霜的长者,坐在炉火旁,用他毕生的智慧和见闻,向你描绘这世界的变迁。这种亲近感和洞察力,是许多同类书籍难以企及的高度。

评分

价格贵了。印刷不行。不太值

评分

作为亲子阅读挺好的,就是要孩子大一点才会有兴趣

评分

还没有看,包装有压损,质量看上去不错

评分

京东客服友好,快递给力,价格亲民,图书质量上乘,信赖京东。

评分

囤书计划,留给小孩子看,以后会用着遭,学学历史,懂得真相 各方面了解信息,明善恶 知美丑,走正道 行善事,囤书计划,留给小孩子看,以后会用着遭,学学历史,懂得真相 各方面了解信息,明善恶 知美丑,走正道 行善事囤书计划,留给小孩子看,以后会用着遭,学学历史,懂得真相 各方面了解信息,明善恶 知美丑,走正道 行善事囤书计划,留给小孩子看,以后会用着遭,学学历史,懂得真相 各方面了解信息,明善恶 知美丑,走正道 行善事

评分

不错,非常满意,非常满意!非常非常值得购买哦!

评分

最喜欢京东,非常不错,果断收藏,质量很好,送货也快,发票完整,满分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

装帧还可以,就是内容比较凌乱。阿三的领导眼界也就这样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