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种子盆栽

DIY种子盆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绿摩豆,黄照阳 著
图书标签:
  • 园艺
  • 盆栽
  • 种子
  • DIY
  • 种植
  • 家庭园艺
  • 绿植
  • 阳台园艺
  • 新手入门
  • 植物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8008150
版次:1
商品编码:11930394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6-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99
字数:169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捡拾种子到栽种种子盆栽,精心收录45种身边的植物种子,并详细列出捡拾月份和地点让读者容易捡拾。一一纪录种子成长史生态,让读者跟着做就能轻松种出种子盆栽。

内容简介

  吃剩的水果种子别急着丢!
  捡来的行道树果实先保留起来!
  一颗颗种子从播下、发芽到枝叶开展
  大自然的生命之美每一天在你的面前上演
  与其直接购买市面上的各种现成盆栽,何不试试看用身边的种子来种盆栽?──这些种子就来自于你身边的公园、校园、行道树,甚至日常食用的水果。从种子开始种盆栽,不但更有成就感、亲切感,也能了解每一种植物如何从种子发芽到成长的生命史!
  从捡拾到种植,
  种子盆栽是X好的生态观察入门
  精心收录45种身边植物:
  本书精心收录45种收集容易、种起来轻松又富有自然美感的种子盆栽植物,以专业图鉴方式解说,叶、花、果实、种子、植株各部位详细介绍,你会发现在捡拾种子的同时,植物辨识功力马上大幅提升!
  详细列出捡拾月份和地点:
  依春、夏、秋、冬捡拾落果的季节,区分篇章介绍45种植物,让人充分感受时序流转之下植物生态的变化,并详列捡拾月份及地点,读者很容易就能从学校、公园、行道树甚至日常食用水果收集到种子。
  从发芽到长成,一场令人惊叹大自然之美的旅程
  跟着做轻松种出种子盆栽:
  全书45个种子盆栽单元皆有栽种期间/难度/要诀/步骤等信息,读者可以自行挑选从容易入门的种子盆栽开始,只要跟着清楚的栽种步骤图,就能轻松种出一盆盆充满生命力的种子盆栽!
  种子成长史生态一一记录:
  从取子播下到破土而出、枝叶开展,记录每一种植物的成长样态,有的独自挺立卓然不群,有的长成一片迷你森林,令人惊叹每一颗种子的生命旅程,无一不是大自然美感的缩影。

作者简介

  绿摩豆,本名徐忆梅,曾从事电视、电影编剧。喜爱欣赏美好的大自然与景观园艺,拥有园艺技术士证照,在各小区大学从事园艺教学。著作《可爱转运小盆栽》、《幸福杉》、《元气竹》、《发财树》等盆栽种植专书,造成热销风潮。目前为全职妈妈,视宝贝儿子为X珍贵的一枚种子,计划推广亲子园艺绿生活。

  黄照阳,资深媒体工作者,从事电视节目制作廿余年。爱好大自然,喜欢田野调查,因多年的采访拍摄经验涉猎广泛,认识上千种植物,经常收集各类种子种植,家中满屋盆栽。目前任职电视节目编导。

目录

联合推荐序 004
作者自序 006
PART 1. 进入种子盆栽的世界
捡拾种子乐趣多 002
种子捡拾+栽种年历 004
种子的取出与保存 006
种植种子盆栽的入门技巧 007
种植种子盆栽的工具与材料 010
PART 2. 一年四季的种子盆栽
SPRING春栽
01 武竹 014
02 蛋黄果 018
03 掌叶苹婆 022
04 罗望子 026
05 印度塔树 030
06 月橘 034
07 咖啡 038
08 卡利撒 042
09 琼崖海棠 046
10 银叶树 050
11 大叶桃花心木 054
12 吊瓜树 058
13 春不老 062
14 树杞 066
SUMMER夏种
15 火龙果 072
16 文珠兰 076
17 穗花棋盘脚 080
18 茄苳 084
19 芒果 088
20 鸡冠刺桐 092
21 姑婆芋 096
22 面包树 100
23 番石榴 104
24 马拉巴栗 108
25 羊蹄甲 112
26 破布子 116
27 龙眼 120
FALL秋莳
28 肯氏蒲桃 126
29 酪梨 130
30 兰屿肉桂 134
31 水黄皮 138
32 莲雾 142
33 福木 146
34 海檬果 150
35 石栗 154
36 台湾赤楠 158
37 榄仁树 162
38 伞杨 166
39 毛柿 170
40 大叶山榄 174
WINTER 冬植
41 竹柏 180
42 兰屿罗汉松 184
43 柚子 188
44 台湾栾树 192
45 蒲葵 196

前言/序言

  联合推荐序
  林俊明◎大安、淡水社区大学讲师
  认识绿摩豆是很刻意的,在四五年前,绿摩豆即是网络第一的种子盆栽玩家,当时“豆豆森林”为了集结更多种子盆栽爱好者的力量,我透过文化大学成人推广部,联系上绿摩豆老师。原本是怀抱着打扰与忐忑的心,生怕会被拒绝或碰软钉子,不料一通电话却让我们变成了好朋友。真的是玩植物的人,个个都是心思纯正的好人。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吸引更多爱好者加入,让更多人习惯接触植物,进而爱上植物,让绿化与环保从嘴上说说变成绿入人心,这是我衷心的期盼。
  张琦雯◎大安、淡水、北投社区大学讲师,“豆豆森林”版主
  对黄大哥的印象就是,对植物懂很多、个性大方开朗且亲和力十足的人,也是一个忙碌到不行的媒体人,是因为东奔西跑的关系吧!黄大哥对植物的认知与了解真的超强,说实在的,黄大哥不到社区大学来开一门课程,实在太可惜啦!在此推荐这本书,也推荐给各社区大学喔!
  张嘉燕◎法鼓山社会大学讲师
  很开心听到种子玩家中又有人出书了,如此在教学上又有一本书,可以推荐给学生阅读。希望未来有更多讨论种子育苗的书,让种子盆栽的领域能更上一层楼,也借由书的推展,使得种子复育的观念,更快地让更多的人知道,进而引起更多人重视这个环保议题。
  丘政华◎北投社区大学讲师
  从开始接触种子盆栽,被种子发芽深深感动,到自己开始当社大讲师,传承这份感动给学生,发现园艺治疗就在身边,随手可得,每个人都可以借由种植得到开心。希望这本书卖得好,再次引发种子盆栽的热潮,让人人都能轻易上手,让所有人都成为种子盆栽玩家,让绿化的良善从中国的台湾地区开始生根,并蔓延到全世界。
  林静芳◎泛华国际文教协会秘书
  在办学术交流的活动中,首次接触植物复育的课程才了解,原来植物的种子在大自然中,发芽与成长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绿化造林如果是全民共同来做,那复育的脚步是超乎想象的快速,远远大于人类对植物的破坏。所以现今推广种子复育,已经是环境教育上刻不容缓的大事,喜闻照阳兄出书推广,自然是要大大地支持和称赞一下,如能成为复育潮流的开端,本书将成为世纪环境教育的圣典。
  曾芳娇◎“芳的家拈花惹草俱乐部”版主
  种子兵团蔓延中,因为兴趣而进入专业领域的人愈来愈多,这对改善生活中的空气质量与美化绿化着实产生了很大的效益,也是进行人际交流和亲子互动的很好的沟通桥梁。此次,绿摩豆与照阳兄一起努力耕耘分享嘉惠爱好者,值得我们这些喜爱自然种子的推手学习。由于他们的无私分享让初学者更容易上手,植树造林不是口号,从家开始就可以自然展现绿意!
  林久◎南湖高中老师
  偶然机会下接触到种子盆栽,就深深着迷在种植之间。由于觉得是很好的环境教育,就尝试着鼓励学生一起来育苗。本来认为时下的高中生,可能没有耐性把时间花在长期培育植物上,结果学生们不但种出好成绩,而且还互相竞赛起来。推展一年多以后,连校长与主任都出来大力推广,并开始计划整地,筹备起学校的原生植物园区,及推展班树的概念,真的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也确实感受到植物的生长,对人是有强大影响力的。
  陈佩吟◎新兴国小老师
  上过很多关于自然生态、植物认识的课程,上课的感觉是尊重、学习、保护与关怀环境,我想这也是许多保育专家,要给民众的教育与认知吧。但在学习及进入种子盆栽的世界后,观念有如180度的大转弯。原来我自己就可以开始生产自然、创造生命,主宰植物繁衍、左右环境绿化,透过人际分享让更多人参与,共同为未来环境打拼。从过去的尊重与害怕,到如今的出手复育,透过手上一盆盆的种子发芽,才知道,救地球,真简单!
  陈衍秀◎圆山邮局经理
  在淡水社区大学接触到种子盆栽,才知道原来人种植育苗,会得到超乎想象的乐趣!对于都市忙碌的上班族,平时玩玩种子盆栽,是最简单而有效的纾压方式。种子盆栽不受限于空间地点,可放在办公室或家里,不但可以装饰绿化,经由亲手的孵育,还能让人对植物的观点焕然一新,原来植物跟宠物动物一样,都是可以跟人发生情感的。也因为有如此的亲身感受,更推荐此书给各位,如同分享自身的快乐一般。

《绿意盎然:手把手教你打造迷你花园》 厌倦了钢筋水泥的都市生活,渴望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绿色空间?渴望亲手培育生命的萌芽,感受从一颗种子到勃勃生机的喜悦?《绿意盎然:手把手教你打造迷你花园》将是你通往这份宁静与满足的最佳指南。这本书并非深奥的园艺百科,也不是枯燥的植物图鉴,它更像是你身边一位热情洋溢、经验丰富的朋友,用最平实易懂的语言,最生动细致的图文,引领你一步步走进充满无限可能的迷你花园世界。 从零开始,点亮你的绿色梦想 你是否觉得园艺遥不可及,需要专业知识和昂贵的工具?这本书将彻底颠覆你的认知。我们相信,每个人内心都潜藏着对自然的渴望,而《绿意盎然》就是要唤醒这份渴望,让你发现,即使是初学者,也能轻松开启自己的园艺之旅。 认识你的“新朋友”: 我们将从认识常见的、易于种植的观赏植物和可食用植物入手。不用担心那些复杂的拉丁学名,我们会用最亲切的方式介绍它们的花卉特征、生长习性以及它们为何能成为你桌面、窗台上的小小亮点。从娇嫩欲滴的多肉植物,到芳香四溢的香草,再到垂涎欲滴的小番茄,你将了解到它们的“脾气”和“喜好”,让你在选择时更有针对性,也更能获得种植的成就感。 “巧妇”也能成“米”: 容器的选择是打造迷你花园的关键一步。本书将突破你对传统花盆的刻板印象,为你介绍各种创意十足的容器选择。无论是旧的陶罐、玻璃瓶,还是废弃的易拉罐、木盒子,只要稍加改造,它们都能成为独一无二的“温室”。我们将提供详细的改造步骤和技巧,让你学会如何为植物选择合适的“家”,并确保良好的排水和透气性,这是植物健康生长的基础。 土壤的秘密: 好的土壤是植物生长的根基。我们不会让你背诵复杂的土壤成分表,而是会教你如何根据不同的植物需求,调配出最适合它们的“营养餐”。从基础的园艺土,到改良透气性的珍珠岩、蛭石,再到增加肥力的有机肥,我们将用最直观的方式告诉你如何“配比”,让你理解每一种材料的作用,从而轻松应对各种土壤问题。 播种与栽植的艺术: 这是生命孕育的奇妙时刻。本书将详细讲解种子播种的最佳时机、深度、间距,以及幼苗移栽的注意事项。我们将用高清图片演示每一个关键步骤,让你如同亲眼所见,准确掌握从一颗微小的种子到一株茁壮成苗的每一个环节。对于扦插、分株等繁殖方式,我们同样会提供详尽的图文 Anleitung,让你拥有更多选择,快速扩充你的绿色家族。 精心呵护,让绿色生命绽放 有了健康的起点,接下来就是日常的精心呵护,让你的迷你花园保持最佳状态。 光照的智慧: 不同的植物对光照的需求不同,这直接影响着它们的生长和开花。本书将深入浅出地讲解如何判断室内不同区域的光照强度,并指导你根据植物的习性,为它们找到最理想的“阳光浴”位置。你将学会如何通过观察叶片的变化来判断光照是否充足或过强,从而避免“晒伤”或“徒长”。 水的学问: 浇水是园艺中最常见也是最容易出错的环节。本书将纠正你关于“浇透”或“见干见湿”的误区,并教你根据季节、植物种类、土壤湿度以及容器的大小,灵活掌握浇水的频率和水量。你将学会如何通过触摸土壤、观察叶片来判断是否需要浇水,真正做到“看人下菜碟”。 施肥的奥秘: 植物也需要“营养补充”。本书将为你介绍各种类型的肥料,包括缓释肥、速效肥、液态肥等,并讲解它们的使用方法和施肥周期。我们还将教你如何识别植物缺肥或肥害的迹象,让你能够及时调整施肥方案,为植物提供最恰当的“能量支持”。 病虫害的“侦探”与“治疗”: 即使是最小的绿色空间,有时也会面临病虫害的侵扰。本书并非让你成为化学家,而是鼓励你成为一名敏锐的“侦探”。我们将详细列举常见的室内植物病虫害,并配以清晰的图片,帮助你准确识别。更重要的是,我们将重点介绍各种“绿色”的防治方法,如物理清除、利用天然驱虫剂(如辣椒水、大蒜水)等,让你在保护植物的同时,也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创意无限,点缀你的生活空间 《绿意盎然》不仅仅是关于植物的种植,它更是关于如何用绿色点缀你的生活,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学空间。 主题花园的灵感: 想要一个充满异域风情的“多肉小屋”?还是一个充满田园气息的“香草厨房”?抑或是一个能吸引小鸟的“生态阳台”?本书将提供各种创意主题花园的构思和搭配方案,让你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空间条件,打造出独一无二的迷你景观。 季节性的美景: 不同的季节,植物展现出不同的姿态。我们将教你如何根据季节的变化,调整植物的养护方法,以及如何选择不同季节开花的植物,让你的迷你花园四季都有看点,生机勃勃。 DIY装饰的点睛之笔: 一些巧妙的DIY装饰,能让你的迷你花园更具个性和艺术感。本书将为你介绍如何利用天然材料(如树枝、石头、贝壳)制作小栅栏、指示牌,或者如何用旧物改造出可爱的花器,让你的绿色空间充满生活气息和创意。 将绿色带入日常: 学习如何将自己种植的香草用于烹饪,如何将盛开的花朵制作成干花,如何将多肉植物作为精致的礼物赠送亲友。本书将引导你思考如何将园艺的乐趣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让绿色成为你生活品质的提升剂。 《绿意盎然:手把手教你打造迷你花园》 是一本充满温度和实用性的指南。它将带你告别“植物杀手”的称号,让你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会到生命成长的喜悦,感受到绿色带来的宁静与活力。无论你是初次尝试,还是已经有一些园艺经验,这本书都将为你打开一扇新的大门,让你发现,原来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迷你花园,是如此简单而美妙。现在,就跟随本书的指引,点亮你的绿色梦想,让生活因盎然绿意而更加精彩!

用户评价

评分

《DIY种子盆栽》这本书,就像一位耐心细致的园艺老师,把我从一个“无知”的园艺新手,变成了一个小小的“盆栽达人”。我一直对绿植情有独钟,但总是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在家中养出赏心悦目的盆栽。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困境。它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对“种子处理”这一环节的详细讲解。我过去总是把种子直接埋进土里,结果发芽率不高,而且长出来的幼苗也很瘦弱。书中详细介绍了不同类型种子的处理方法,比如如何通过浸泡、催芽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以及如何为不同的种子创造最适宜的发芽环境。它甚至还提到了,有些种子需要“低温春化”才能发芽,这让我大开眼界。而且,书中对“幼苗期生长”的指导也十分细致。我之前最怕的就是幼苗期,总觉得它们特别脆弱,容易出问题。这本书里,它详细地介绍了幼苗期需要注意的几个关键点,比如如何控制水分,如何提供适量的散射光,以及如何避免强风和过度曝晒。它甚至还给出了一个“手指测试法”来判断是否需要浇水,这种简单易行的方法,让我这个曾经的“杀手”也充满了信心。这本书最让我觉得“贴心”的地方在于,它并没有把所有的植物都一概而论,而是根据不同植物的习性,给出了个性化的养护建议。比如,它会告诉你,有些植物喜欢干燥的环境,有些则需要保持湿润;有些植物喜欢充足的阳光,有些则需要避开直射光。这些细致入微的指导,让我觉得自己在书中仿佛找到了一个“私人园艺顾问”,能够根据我的实际情况,提供最合适的建议。

评分

《DIY种子盆栽》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次“从零到一”的完美体验。我一直对园艺充满向往,但每次尝试都以失败告终,让我对自己的“植物缘”产生了深深的怀疑。这本书的出现,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它最大的优点是,将“种出盆栽”这个看似复杂的过程,分解成了一个个简单易懂、操作性极强的小步骤。我尤其喜欢书中对“盆器选择”的建议。我之前总是随便拿个碗或者罐子来用,结果经常出现排水不畅的问题。这本书里,它详细地介绍了不同材质、不同大小的盆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并且给出了很多实用的建议,比如如何利用废弃的塑料瓶制作透气孔,如何选择适合不同植物根系的盆器。这些细节上的指导,是我在其他书籍中很少看到的。而且,书中还特别强调了“移栽”的技巧。我过去最害怕的就是移栽,总觉得一不小心就会伤到植物。这本书里,它给出了非常详细的移栽步骤,包括何时移栽最合适,如何尽量减少对根系的损伤,以及移栽后的护理方法。它甚至还提到了,如果发现植物在移栽后出现萎蔫,该如何进行补救。这些实用的“救命”技巧,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教我怎么种,更是教我如何“救”。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传授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它给予了我“信心”,让我相信,即使是我这样的“手残党”,也能通过这本书,种出属于自己的绿色小生命。

评分

《DIY种子盆栽》这本书,是我在“植物杀手”生涯中的一次“绝地反击”。我一直对绿植心生向往,但每次购买的植物,最终都难逃“枯萎”的命运。这本书的出现,就像一束光,照亮了我“绿色”的道路。它最让我惊艳的是,它把“种子发芽”这个充满未知和神秘的过程,变得如此透明和可控。我尤其喜欢书中对“发芽环境”的详细解析。它不仅仅是告诉你种子需要光照和水分,更重要的是,它会详细解释为什么不同的种子需要不同的光照强度和水分含量,以及它们在发芽过程中最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范围。它甚至还列举了许多“常见发芽问题”的解决方案,比如种子迟迟不发芽怎么办,幼苗出现徒长怎么办,这些都让我觉得这本书是真正为新手量身定做的。而且,书中对“幼苗护理”的指导也十分到位。我过去最大的困扰就是,当种子发芽后,我不知道该如何继续照顾它们,结果很多幼苗都因为我的“过度保护”或者“疏忽照顾”而夭折。这本书里,它清晰地列出了幼苗期需要注意的几个关键点,比如通风、光照、水分的把控,并且给出了非常具体的“养护建议”,让我能够一步步地引导幼苗健康成长。它甚至还提到了如何为幼苗“换盆”,以及在换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这些都是我之前从未想到过的细节。这本书最让我觉得“贴心”的地方在于,它不仅仅是传授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它让我感受到了一种“陪伴感”。它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耐心地指导我,让我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建立起对植物的信心和乐趣。

评分

《DIY种子盆栽》这本书,绝对是我近期阅读中,最让我惊喜的一本书。作为一名“都市农夫”的潜在爱好者,我一直渴望能在自己的小空间里,种一些自己喜欢的植物。然而,事实证明,我的“植物缘”似乎不太好,每次尝试都以悲剧收场。这本书的出现,可以说是我在园艺道路上的一次“破冰”。它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将“种出绿色生命”这个过程,拆解成了几个极其简单、易于操作的步骤,并且用非常生动的语言进行解释。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播种时机”的建议。我过去总是凭感觉来种,结果经常因为时机不对,导致发芽率低下。这本书里,它详细地介绍了不同季节适合播种的植物,以及每个季节播种的注意事项,这让我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播种时间,从而大大提高了成功率。而且,书中对“土壤选择”的讲解也让我受益匪浅。它并没有推荐那些昂贵的专业配土,而是教我如何利用家里现有的材料,比如旧报纸、咖啡渣、蛋壳等,来改良土壤,并且根据不同植物的需求,调整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这些“废物利用”的技巧,不仅环保,还充满了智慧。最让我感动的是,书中对“病虫害防治”也给出了非常基础且实用的建议,比如如何通过改善通风来预防白粉病,如何用肥皂水来驱赶蚜虫,这些都是我这种新手能够轻松掌握的“急救”措施。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让我不仅学会了怎么种,更重要的是,让我理解了植物生长的基本原理,从而能够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

评分

《DIY种子盆栽》这本书,简直就是我“绿色梦想”的敲门砖。一直以来,我都梦想着能在家里摆上几盆绿意盎然的植物,但无奈我的“植物缘”实在是不太好,每次尝试都以植物枯萎告终。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打破了我的“植物魔咒”。它最让我感到耳目一新的是,它将“播种”这个看似简单,实则有很多门道的环节,分解成了几个可操作性极强的小步骤。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土壤配制”的讲解。我过去总是随便抓一把土就用,结果导致植物根系呼吸不畅,最终夭折。这本书里,它详细地介绍了不同类型的土壤(如腐叶土、园土、珍珠岩、蛭石等)的特性,并且教我如何根据不同植物的需求,调配出最适合的土壤配方。它甚至还提到了利用一些日常的废弃物(如咖啡渣、淘米水等)来改良土壤,这不仅环保,还充满了生活智慧。而且,书中对“浇水”这个看似简单的环节,也做了非常深入的讲解。它并没有给出笼统的“保持湿润”的建议,而是通过“观察法”、“触摸法”等多种方式,教我如何判断土壤的干湿程度,并且针对不同植物、不同生长阶段,给出了具体的浇水频率和水量建议。这让我终于摆脱了“越浇越多”的困境,能够真正做到“干则浇,湿则停”。这本书最让我觉得“实用”的地方在于,它并没有把所有的知识都一股脑地灌输给你,而是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让你在实践中去学习,去体会。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在你需要的时候,为你提供最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评分

作为一个对园艺充满好奇,但又常常因为手残而望而却步的新手,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带我入门”的书。偶然间,我翻到了这本《DIY种子盆栽》,光是书名就透着一股亲切和可行性。《DIY种子盆栽》这本书,它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没有那些让人望而却步的专业术语,也没有过于复杂的园艺知识。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邻家奶奶,用最朴实易懂的语言,一步步地引导你完成一次从种子到绿植的蜕变。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种子选择”那一章节,它不仅仅是列举了几十种常见的可盆栽种子,更重要的是,它为每一种种子都提供了详细的生长周期、适宜的光照和水分需求,甚至还特别提醒了新手可能遇到的坑。比如,当我看到书中详细介绍了像薄荷、罗勒这样容易成活的香草类种子时,我仿佛已经闻到了它们在窗台上散发的淡淡香气。书中关于“育苗土配制”的部分,更是把我这种连土壤都分不清的“小白”给照顾到了。它没有要求你去购买昂贵的专业基质,而是教会我如何利用家中常见的材料,比如园土、腐叶土、沙子等,按照科学的比例进行混合,并且强调了不同比例对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最让我惊喜的是,它还列举了一些“错误示范”,让我明白哪些配比是绝对不可取的,这比单纯的“这样做”要更有价值,因为我能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这本书的图文并茂也是一大亮点,每一页的插图都清晰明了,甚至连播种的深度、浇水的力度都有形象的展示,让我这种视觉型学习者能更快地掌握技巧。总而言之,《DIY种子盆栽》这本书,它真正做到了“手把手教学”,让我这个园艺新手,第一次敢于迈出种子的第一步,充满信心。

评分

《DIY种子盆栽》这本书,简直就是我的“绿色启蒙导师”。我一直觉得,在钢筋水泥的都市里,拥有一盆属于自己的绿色植物,是一种莫大的慰藉。然而,现实情况是,我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最终都以悲剧收场。当我翻开这本《DIY种子盆栽》的时候,我感觉自己终于找到了“组织”。这本书的语言非常亲切,没有那种居高临下的说教感,而是像一个老朋友在分享自己的经验。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不同种子的发芽特点”这一章节。它不仅仅是列出了各种种子的发芽天数,更重要的是,它详细地描述了不同种子在发芽初期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比如有些种子会长出细细的根,有些会先长出小小的叶片,甚至有些种子在发芽过程中还会经历一个“假死”的状态。这些细节的描述,让我觉得非常真实,也让我更有心理准备去面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当我看到书中关于“幼苗期护理”的指导时,更是豁然开朗。我之前总是担心幼苗太脆弱,不敢给太多水,结果反而让它们干死。这本书里,它清晰地列出了幼苗期需要注意的几个关键点,比如通风、适度的光照、以及小心翼翼的浇水。它甚至还给出了一个“手指蘸水法”来判断是否需要浇水,这种简单易行的方法,让我这个曾经的“杀手”也充满了信心。这本书让我明白,养植物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技能,而是一个需要耐心和细心的过程,而这本书,正是把我需要的所有“耐心”和“细心”都具象化了。

评分

《DIY种子盆栽》这本书,简直就是为我这样的“都市懒人”量身定做的。我一直梦想着能在家里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绿色空间,但现实是,我的“植物杀手”称号早已名声在外,每次买回来的绿植,不出多久就会耷拉着脑袋,让我倍感沮丧。这本书的出现,可以说是给了我一次绝地反击的机会。它没有把盆栽这件事搞得像科学实验一样复杂,而是从最基础的“种”开始,一步一步地引导。我最欣赏的是它对“工具准备”部分的讲解,细致到针线、镊子、喷壶,甚至连旧酸奶盒和矿泉水瓶的二次利用都给出了建议,这不仅省钱,还充满了环保的智慧。而且,书中对于“种子处理”的部分,也给了我不少启发。我一直以为种子买回来直接埋进土里就行了,结果书中详细介绍了催芽、浸泡等不同种子的处理方法,解释了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不同处理方式对发芽率的影响。比如,对于一些硬壳种子,书中就给出了用温水浸泡几个小时的方法,还解释了这样做的原理是为了软化种皮,便于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这一点非常重要,让我对“为什么”有了更深的理解,而不是盲目模仿。更让我感动的是,书中还专门开辟了一个章节,讲解如何“观察与记录”,引导读者记录下种子发芽的时间、幼苗生长的状态,这不仅是一个学习过程,更是一个与植物建立情感连接的过程。这种循序渐进、注重过程的教学方式,让我觉得种花草不再是枯燥的任务,而是一种充满乐趣的探索。它让我看到了,即使是零基础,也能通过这本书,成为一个合格的“家庭园丁”。

评分

《DIY种子盆栽》这本书,真的就像一本“秘密武器”,让我在家也能轻松拥有绿意。我是一个典型的“办公室久坐党”,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在家里的窗台边,摆上几盆生机勃勃的植物,给枯燥的生活增添一丝色彩。但是,我对植物的了解仅限于“浇水”这个最基本的常识,每次尝试都以植物枯萎告终。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认知。我最欣赏的是它关于“种子萌发”的详细解析。书中不仅仅是告诉你种子多久会发芽,更重要的是,它会解释为什么有的种子发芽快,有的慢,以及在发芽过程中,植物需要什么样的“环境”才能茁壮成长。它甚至还详细介绍了不同种子在萌发初期的“生长形态”,比如有的会先长出根,有的会先钻出嫩芽,这让我对植物的生命力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而且,书中对“幼苗期”的护理也做了非常到位的指导。我之前总是担心幼苗太脆弱,不敢给太多阳光,结果越养越瘦弱。这本书里,它清楚地解释了不同植物在幼苗期对光照、水分的需求,并且给出了非常具体的“养护建议”,比如,如何判断幼苗是否缺水,如何避免强光直射导致灼伤。它甚至还提供了“施肥”方面的入门指导,让我这个对肥料一窍不通的人,也能知道什么时候该给植物“加餐”。这本书最让我觉得“实用”的地方在于,它没有讲那些高深莫测的园艺理论,而是把所有需要我们关注的细节,都一一列举出来,让我们能够轻松上手,并且能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评分

《DIY种子盆栽》这本书,对我来说,绝对是一本“救命稻草”。过去,我买过很多关于园艺的书籍,但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就是对操作细节含糊其辞,结果总是以失败告终。这本书却不一样,它就像一本“傻瓜式”操作手册,把复杂的园艺知识变得简单易懂,甚至可以说,是把“种出好苗”这个看似遥不可及的目标,分解成了几个可以轻松实现的小步骤。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土壤湿度管理”的讲解。我过去最大的问题就是“旱死涝死”,要么就是浇水太多导致烂根,要么就是忘记浇水让植物干枯。这本书里,它并没有给出笼统的“保持湿润”之类的说法,而是详细地介绍了如何通过“摸土法”、“观察法”来判断土壤的湿度,并且针对不同生长阶段的幼苗,给出了具体的浇水频率和水量建议。比如,它会告诉你,刚发芽的种子只需要保持土壤表面湿润,而幼苗期则需要更充足的水分,但也要避免积水。这种细致入微的指导,让我觉得自己在书中仿佛有个“私人园艺教练”,时刻提醒着我。此外,书中对“光照条件”的分析也十分到位。它会根据不同植物的习性,推荐最佳的摆放位置,比如,哪些植物喜欢散射光,哪些需要充足的直射阳光。它还提醒我,即使是同一株植物,在不同的季节,对光照的需求也会有所不同,这些都是我之前从未注意到的细节。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教会了我“做什么”,更教会了我“为什么这样做”,让我从根本上理解了植物生长的规律,从而更有信心地去实践。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