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2-15
齣土文獻與《曾子》十篇比較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目的
第二節 《曾子》十篇研究綜述
一、《大戴禮記》“曾子十篇”與《曾子》十八篇
二、《曾子》十篇真僞及成書問題
三、《曾子》十篇的輯本與傳流
四、《曾子》十篇與曾子思想
五、港颱及海外《曾子》十篇研究
第三節 研究方法
一、二重證據法與古史再現
二、“顧頡剛難題”質疑下的“古書證真”
三、對層纍說的再認識
四、曆史文本的延續與變型
第四節 本書的研究思路與基本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基本內容
上編
第一章 《曾子》十篇校釋
第一節 對曆代《曾子》十篇注釋情況的簡要迴顧
第二節 上博簡《內禮》校釋與編連
一、上博簡《內禮》文字校釋
二、上博簡《內禮》簡序新編
附:上博簡《內禮》、《昔者君老》簡序新編
第三節 《曾子》十篇校釋
一、《曾子立孝》校釋
二、《曾子事父母》校釋
三、《曾子本孝》校釋
四、《曾子大孝》校釋
五、《曾子立事》校釋
六、《曾子製言上》校釋
七、《曾子製言中》校釋
八、《曾子製言下》校釋
第二章 《曾子》十篇成書的相關問題
第一節 學界對《曾子》十篇成書問題研究的進展
第二節 《曾子》十篇應分為甲、乙、丙三組
一、《曾子》十篇內在的思想矛盾
二、《曾子》十篇思想矛盾形成的原因
第三節 從上博簡《內禮》看《曾子》十篇文本的定型
一、《曾子》十篇文字、語句、篇捲的改編
二、《曾子》十篇在一定程度上仍保留著先秦古書原貌
第四節 《曾子立事》篇名考
一、立事者的地位及齣土材料中“立事”的內涵
二、《曾子立事》篇名新探
三、《曾子立事》與《修身》可能有著共同的來源
第三章 《曾子》十篇思想研究
第一節 學界以往研究《曾子》十篇思想的理路
第二節 《曾子》甲組的修身論
一、以仁為尊
二、內省修己
第三節 《曾子》乙組的孝道觀
一、上博簡《內禮》與《曾子》乙組
二、郭店儒簡與《曾子》乙組
第四節 《曾子》丙組(《曾子天圓》)的天人觀
第四章 《曾子》十篇與早期儒學
第一節 子思與曾子師承關係新證
一、曾子與子思學術思想比較
二、荀子批判思孟五行的內在根源
三、曾子與子思師承關係再審視
第二節 由《曾子》十篇看《大學》的成書與作者
一、《大學》的作者及成書問題
二、由《曾子》十篇看《大學》與曾子的關係
三、《大學》成書時間蠢測
四、硃熹等學者否定《曾子》十篇真實性的內在思想根源
下編
第一章 郭店儒簡的研究睏境及其學術思想的重新定位
第一節 郭店儒簡學派研究的睏境
第二節 由《曾子》十篇的思想歧異看郭店儒簡與子思的關聯
第三節 郭店儒筒學術思想定位的重新審視
第二章 郭店儒簡與《曾子》十篇心性論比較
第一節 郭店儒簡與《曾子》十篇心性論內容異同
一、郭店儒簡與《曾子》十篇主要差異在人性論
二、郭店儒簡與《曾子》十篇理論連接在心論
第二節 《性自命齣》人性論的兩重境界
一、《性自命齣》的內在矛盾
二、何為人性善惡?
三、《禮記樂記》、郭店簡《語叢》對《性自命齣》的參照
四、《性自命齣》與子思學派的關聯
第三節 《中庸》並非先天性善論
第四節 “格物緻知”新解
第三章 郭店儒簡與《曾子》十篇修身論比較
第一節 孔子之後仁學繼續發展
一、對仁的理解寬窄不同
二、仁與其他德目的聯用
三、孔盂之間的仁學連接
第二節 義理論地位的上升
一、郭店儒簡與《曾子》十篇封義的相似理解
二、郭店簡與《曾子》十篇封義的不同闡發
三、由仁禮到仁義:孔孟之間仁學範式的轉追
第三節 忠信含義的變遷
第四節 對孝道的不同理論建構
一、郭店儒簡與《曾子》十篇孝道的相同之處
二、郭店儒簡與《曾子》十篇孝道的不同之處
第五節 郭店簡與《曾子》十篇教學內容比較
第四章 郭店儒簡與《曾子》十篇德治思想比較
第一節 君臣之道
一、郭店簡與《曾子》十篇君臣理論的相同點
二、郭店簡與《曾子》十篇封君臣關係的不同理解
三、孔孟之間君臣關係的演變
第二節 教化與治國
一、郭店簡與《曾子》十篇封教化的不同理解
二、郭店簡封孔子教化論的汲取與創新
第三節 尊賢與早期儒傢社會理想的構建
一、郭店簡與《曾子》十篇封賢人的重視
二、郭店儒簡與《曾子》十篇尊賢理論的不同建構
三、禪讓政治理想的興起與轉型
第五章 郭店簡與《曾子》十篇天人觀比較
第一節 郭店儒簡與《曾子》十篇天人觀的相同之處
一、上天創生萬物,人的價值最為可貴
二、天道為人間道德倫理的依據與來源
三、聖人為天道與人道貫通的重要環節
第二節 郭店簡與《曾子》十篇天人觀的不同之處
一、天人關係分閤不同
二、萬物生成的媒介不同
三、陰陽色彩的過濾與道德色彩的彰顯
四、人道的挺立
五、由天道翠嚮度下行嚮知天、效天的轉追
第三節 孔孟之間的天人理論銜接
第六章 孔孟之間儒學發展的基本特徵
第一節 連續性
第二節 創新性
第三節 差異性
一、“儒分為八”研究的睏難
二、對儒傢共同特徵的不同理解
三、“儒分為八”的深層解讀
第四節 復雜性
第五節 融閤性
結論
附錄一 《曾子》十篇與上博簡、郭店簡內容對照錶
附錄二 先秦典籍徵引《曾子》十篇錶
參考文獻
後記
《齣土文獻與《曾子》十篇比較研究》:
另有一些學者持相反意見,如李雲光說:“書中諸語未必係為曾子之意,而其思想淵源必由曾子也。”④熊公哲認為《曾子》十篇之文,與《論語》、《孟子》、《檀弓》等篇所載相去速甚,但十篇記樂正子春下堂傷足之事,樂正子春是曾子弟子,據此《曾子》十篇應是曾子之意,樂正子春門徒所傳⑤。
港颱地區研究《曾子》傳流或作箋注的並不多,李雲光《曾子學案》以學案的體例,分文獻記載、輯本的種類、真僞考證三個方麵,對《曾子》進行瞭詳細考訂⑥。楊傢駱對明清時期《曾子》十篇的各種輯本加以考辨,涉及劉宗周、梅文鼎、阮元等數傢,可惜有所疏漏⑦。祁玉章《曾子集斠》以《大戴禮記解詁》為底本,仿照阮元的體例,博采眾說,參證互校,分篇對有疑難的部分語句進行瞭校釋,創獲頗多⑧。高明《大戴禮記今注今譯》前有題解,後有譯文,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⑨。
在思想方麵,港颱地區側重對曾子孝道思想及曆史貢獻的研究。曾立仁結閤《曾子》十篇等材料,從孝、忠恕、修省三個方麵論述瞭曾子的思想,條理井然,但在運用《孝經》作論證材料時不夠謹慎⑩。曾彩垂《曾子踐仁之規模》認為曾子對仁德踐履,基本是遵循孔子的指示途徑的,雖然規模小於孔子,但卻便於操作和踐履⑩。王蘇《曾子踐仁的功夫》分至誠、孝悌、忠恕、義理、弘毅、友生六個方麵闡述瞭曾子仁的內涵⑩。曾憲樟《曾子行孝以傳道》說曾子大孝,隻知有父,不知有己,不曾思及陷父於不義①。姚振黎從孝道之實踐與發揚、誌節與大勇、守約與全歸、忠恕與權變四個方麵探討瞭曾子的孝道思想,強調曾子學主躬行,持之以弘毅,功夫切實,已臻成己成物、立人達人之境②。卓秀嚴主張曾子之忠敬是發於內心之至誠,禮為形諸外貌之恭敬,內外兼修,是曾子之孝的特點③。
陳立夫《宗聖曾子對於宏揚聖學的貢獻》注重曾子在孔門之地位及其在儒學傳承中的功績,將《論語》、《孟子》、《孝經》、《曾子》十篇均作為研究曾子的材料④。華仲麟指齣曾子是孔門孝道的典型,駕乎閔子之上,而且標舉齣忠恕,獨傳孔子一貫之道⑤。周何認為孝涵蓋瞭仁、義、忠、信、強等美德,孝親纔能進德,達於“尊親”、“不匱”的最高領域⑥。
郭店簡、上博簡齣版以後,颱灣學者迅速作齣反應。郭梨華《曾子與郭店儒簡的身體哲學探究》將曾子和郭店儒筒作者的身體觀作以對比,指齣孔子、曾子是先秦儒傢身體觀的奠基者⑦。葉國良從傳世古籍人手,考證曾子、子思存在傳承關係,再從思想、用詞、內容等方麵確定郭店儒簡均屬曾子、子思一係的篇章⑧。林素清結閤《曾子》十篇,對《內禮》編連和“匱”字的釋讀提齣瞭自己的看法⑨。
……
齣土文獻與《曾子》十篇比較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