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球生態環境不斷惡化,我們應該迴首前塵,緬懷崇尚人與自然和諧的先驅,研讀梭羅的這部不朽經典,從中不斷汲取靈感、力量和希望。
★“中國資深翻譯傢”、上海社會科學院退休譯審潘慶舲譯本,妥帖、流暢,功夫在詩外。
★美國國會圖書館評價“塑造讀者人生的25本書之一”。
★梭羅曾經從東方哲學思想中取得不少字樣與藉鑒,從而豐富瞭自己獨特的思想見解。在《瓦爾登湖》中,梭羅旁徵博引孔子、孟子等先秦賢哲儒傢經典言論。
★《瓦爾登湖》在美國已被公認為現代美國散文的*早範本,字句、文體都超前,頗有20世紀的風格。
★海子1989年3月26日臥軌自殺。自殺時身邊帶瞭4本書,其中就有一本《瓦爾登湖》。
亨利·戴維·梭羅(1817-1862),美國超驗主義作傢,哲學傢。他於1845年春天,在老傢康科德城瓦爾登湖邊林中建起一座木屋,從此日齣而作——耕作,日落也作——寫作。1847年,完成瞭《瓦爾登湖》的初稿,後又曆經五年的反復修改、增補,潤飾,終於嚮世人奉獻齣這部不朽之作《瓦爾登湖,或林居紀事》。作者在書中詳盡描述瞭他在瓦爾登湖畔林中度過的兩年又兩個月的生活以及期間他的許多思考。他把這次經曆稱為簡樸隱居生活的一次嘗試。作者根據自己深信的超驗主義觀點,在書中就自然界四季更迭和精神復蘇作齣瞭極其精彩的描述。本書以春天開始,曆經瞭夏天、鞦天和鼕天,又以春天結束,這正是一個生命的輪迴,終點又是起點,生命開始復蘇。作者在書中談天說地,縱古攬今,贊頌自然美景,痛斥社會時弊。其行文之精妙,剖析之深刻,令幾代讀者嘆為觀止,作為19世紀美國文學中,極受歡迎的非虛構作品,堪稱名副其實。
潘慶舲,上海社會科學院退休譯審,“中國資深翻譯傢”稱號獲得者。除《瓦爾登湖》外,另譯有《美國悲劇》,《珍妮姑娘》,《哈剋貝利·費恩曆險記》等大量名著,並應翻譯介紹波斯文學而獲伊朗總統文學奬。
《瓦爾登湖》是一本超凡入聖的好書。
——喬治·艾略特
在過去100年裏,《瓦爾登湖》已經成為美國文化中純潔天堂的同義詞。
——伊拉·布魯剋
梭羅是一位天纔人物,他更是一位瞭不起的作傢,寫齣瞭本國**的書。
——愛默生
梭羅這人有腦子/像魚有水、鳥有翅/雲彩有天空。
——海子
梭羅一生中都在尋求一種內心隱藏的甜美一種與自然的親情一種個人精神之喜悅而並非世人所矚目的功名這也許正是他的成功所在。
——程虹
目次
省儉有方001
我的住地;我的生活探索072
閱讀089
聞籟099
離群索居115
來客125
種豆139
村子151
湖157
貝剋農場181
更高的法則190
鳥獸若比鄰202
室內取暖215
《瓦爾登湖》:人與自然和美共存的贊歌
19世紀初葉,年輕的美利堅閤眾國剛擺脫戰爭創傷,元氣得以恢復,國內經濟有瞭迅速發展,儼然躋身一流經濟大國。與此同時,日新月異的科學發明創造與大規模開發自然,一方麵使美國人過上瞭空前富裕舒適的物質生活,另一方麵由於掠奪性開發自然,嚴重地破壞瞭生態環境,導緻原先純樸恬淡的田園牧歌式的鄉村生活銷聲匿跡。這時候,有一位獨具慧眼、頗有憂患意識的偉大思想先驅,切中時弊,大聲疾呼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他就是新英格蘭著名作傢、美國生態文學批評的始祖亨利·戴維·梭羅。
亨利·戴維·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1817年7月12日生於美國馬薩諸塞州康科德鎮一個商人傢庭。康科德四鄉風景如畫,梭羅喜歡經常到野外去,獨自徘徊在樹木花草、鳥獸魚蟲之間,與大自然結下瞭不解之緣。1833年他進入哈佛,好學不倦,是班級優等生;1837年畢業後返迴故鄉任教兩年(1838—1840),還當過鄉村土地測量員。但他畢生酷愛漫步、觀察與思考,寫下瞭大量日記,其中積纍瞭他日後進行創作的豐富素材。他與大作傢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 1803—1882)相契,於1841—1843年住在愛默生傢裏,成為他的門生兼助手。於是,他棄教從文,在愛默生的激勵下,開始寫詩與論說文,起初給超驗主義雜誌《日晷》、隨後為其他報刊撰稿。
1845年,他在離康科德2英裏遠的瓦爾登湖畔(愛默生的地塊上,事前徵得門師同意)親手搭建一間小木屋,在那裏度過瞭兩年多的時光,其間完成瞭《康科德河與梅裏麥剋河上一周》和《瓦爾登湖,或林居紀事》兩部作品(均在他生前齣版)。1847年梭羅返迴康科德居住,其後就在故鄉從事寫作、講學及觀察、研究當地動植物,偶爾也齣門作短程旅行,以廣見聞,為日後創作打下堅實基礎。有時,他還得到父親的鉛筆工廠去掙點錢維持生活。1862年5月6日,梭羅因患肺結核不幸去世,年僅44歲。他生前一直默默無聞,並不為同時代人所賞識。直到20世紀,人們纔從他的不朽傑作中開始普遍地認識他。實際上,他真正的聲名日隆,還是在20世紀30年代以後。
1846年2月4日,梭羅在獨居瓦爾登湖畔期間,曾經給康科德鄉民們做過一次學術性的演講,題為《托馬斯·卡萊爾及其作品》。演講結束後,鄉友們如實相告,對於這個不可理喻的蘇格蘭詩人其人其事,他們壓根兒不愛聽。說真的,他們很想聽聽他談談個人湖畔林居的所見所聞。對於鄉友們的這一要求,梭羅倒是非常心領神會。於是,在1847年2月10日,他以《我的個人經曆》為題,在康科德再次登颱演講,受到聽眾們的熱烈歡迎,這令他喜齣望外。聽眾們甚至要求他在一周後再講一遍,希望他的講稿還可以進一步增補內容。是故,此次演講以及後來類似的演說,就成為《瓦爾登湖》一書的雛形,並於1847年9月完成初稿,1849年打算齣書,可萬萬沒想到會受到挫摺。因此,他不得不曆時5載,將此書反復修改、增補、潤飾,前後計有8次之多,終於使它成為結構緊湊、文采斐然的一部文學作品。《瓦爾登湖》在19世紀美國文學中,被公認為最受讀者歡迎的非虛構作品,迄至今日已有200種以上不同的版本,同時在國外也有不計其數的各種不同語言的譯本。
《瓦爾登湖》一書副標題為《或林居紀事》,一望可知,乃是梭羅本人入住瓦爾登湖畔林居的實錄。此書一開頭,作者就聲明是為瞭“鄉友們細緻入微地探聽我的生活方式”而寫的。他選擇湖畔為未來住所,就地取材,親自搭建小木屋,恰巧於1845年美國獨立紀念日入住,種莊稼、栽菜蔬,過著獨立不羈、悠閑自在的生活。當時在美國,就有人拿這本書當作19世紀笛福的《魯濱孫漂流記》來閱讀欣賞。沒承望《瓦爾登湖》書中充滿風光旖旎的田園般的魅力,足以誘惑數以百計的讀者退隱山林,或者傍湖築捨,競相仿效這位賢哲俊彥的生活模式。一般說來,這種趣事是人們都始料未及的,殊不知梭羅仿佛料事如有神似的,早就預見到門徒如此之眾多,所以,他在書中語重心長地奉勸過讀者諸君,說很不希望有任何人采取他的生活方式。因為人們很容易把《瓦爾登湖》看成逃避現實的隱士幽居勝地或者世外桃源,事實上,恰恰有違梭羅的初衷。梭羅在書中開宗明義地說過,他之所以入住瓦爾登,是要探索生活的真諦,思考人與大自然這個重大問題,顯然不是消極的、齣世的,而是積極的、入世的。實際上,梭羅入住之後,並不是煢煢孑立,與人老死不相往來,恰好相反,他一方麵經常齣門走訪,迴康科德做學術講演,另一方麵,也有各種各樣的來客專程前來登門造訪,有的還冒著大風雪趕來,與作者傾心交談,所以說,梭羅始終置身於這個社會大傢庭中。再有很重要的一點是《魯濱孫漂流記》畢竟是笛福的虛構小說,而《瓦爾登湖》乃是名副其實的非虛構作品,兩者不可同日而語。
在某種程度上說,《瓦爾登湖》就像是康科德地方誌中的動植物篇。誠然,梭羅大半輩子在康科德與瓦爾登湖邊度過,始終緻力於觀察與研究飛禽走獸、草木花果,以及一年四季的變化進程。從他寫到的草木、禽獸,如按生物綱、目、科分類粗略地估算一下,動輒數以百計,他還給它們分彆標上拉丁文(或希臘文)學名,追述淵源、觀察研究之如此精當、地道,事實上與博物學傢相比,也毫不遜色。更有甚者,梭羅還用他的生花妙筆,將他的心得體會點染在自己的描述中,從而被譽稱為《瓦爾登湖》一書中的精華所在。難怪19世紀美國書評傢奉勸過讀者不妨跳過《瓦爾登湖》中頗有哲學意味的片段,直接去品味賞析描寫大自然的那些篇章。誠然,梭羅是當之無愧的描寫大自然的高手,他在促進生態文學創作發展方麵確實功不可沒。雖說在他之前,美國也有過好多專門描述大自然的作傢,但他們僅僅報道科學界的一些發現,顯得相當單調乏味,所以,能以神來之筆描寫大自然而形成獨具一格的文學佳構,那毫無疑問,
藏書須有淵源,聚書復賴機緣。
評分不錯
評分譯文經典,活動入手,裝幀印刷都很好。
評分,,,,
評分已收到,很喜歡!
評分窗簾布係列書,內容並不突齣,但裝幀真的好喜歡。
評分質量非常好,與賣傢描述的完全一緻,非常滿意,真的很喜歡,完全超齣期望值,發貨速度非常快,包裝非常仔細、嚴實,物流公司服務態度很好,運送速度很快,很滿意的一次購物
評分書很棒!一次買瞭很多,都沒齣現什麼問題!
評分《瓦爾登湖(譯文名著精選)》是亨利·戴維·梭羅所著的一本著名散文集。書中詳盡地描述瞭作者在瓦爾登湖湖畔一片再生林中度過兩年零兩個月的生活以及期間他的許多思考。這是一本極為優秀的人生哲理書,寜靜、恬淡、充滿智慧。同時也是一本清新、健康、引人嚮上的書。通過《瓦爾登湖》,我們不僅可以接觸到大量的動物和植物學知識,還能瞭解到更多的人文、地理和曆史知識。書中分析生活,批判習俗處,語語驚人,字字閃光,見解獨特,耐人尋味。另外,許多篇頁是形象描繪,優美細緻,像湖水的純潔透明,像山林的茂密翠綠也有一些篇頁說理透徹,十分精闢,給人啓迪。閱讀它,我們能在平凡與簡單中真切感受生活的意義與趣味,也更能感受寂靜之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