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w-E节能玻璃应用技术问答》一书以Low-E玻璃的节能性为线索,以问答的形式介绍了建筑玻璃节能的基本概念、光热性能参数及相关测量标准和计算软件、各种玻璃产品的特性、影响玻璃节能的因素及优化措施等,并针对实用中常见的玻璃隔声、防结露、外观光畸变、不同气候区域的节能特点等问题提出了解决建议,为设计出更适用的建筑玻璃提供了指导。
《Low-E节能玻璃应用技术问答》一书可供建筑设计师、幕墙设计师、建筑节能技术人员及高校建筑设计专业师生参考,也可作为玻璃行业技术和销售人员的培训教材。
《Low-E节能玻璃应用技术问答》作者:许武毅,男,汉族,1957年5月生,研究生学历,薄膜物理学硕士,高级工程师。
1982年1月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应用物理专业,获本科学位;1988年7月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薄膜物理学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许武毅参加工作后曾从事中学物理、大学物理教学工作。1989年11月进入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曾任镀膜工艺工程师、研发部经理、品控部经理、营销部经理等职务,现任南玻工程玻璃技术服务总监。
自1989年起从事建筑玻璃制造,建筑节能玻璃应用研究,尤其是Low-E节能玻璃的应用研究。1997年起在国内大力推广宣传Low-E节能玻璃,编写技术资料发表技术文章推广节能玻璃应用;参与了建筑玻璃应用、玻璃幕墙规范、建筑节能设计等国家标准的编制及住建部门窗节能性能标识工作;曾任多项大型工程如央视新大楼、广州西塔、深圳证券大厦等项目的幕墙玻璃顾问;兼任行业工作如下: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制品与构配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门窗节能性能标识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
全国建筑幕墙门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448)委员
全国建筑玻璃用玻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255)委员
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中空玻璃专业委员会主任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铝门窗幕墙委员会专家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幕墙工程委员会专家
第一章 基础知识
1.低辐射镀膜玻璃是用什么方法制造的?
2.什么是“在线Low-E玻璃”?它有什么特点?
3.什么是“离线Low-E玻璃”?它有什么特点?
4.什么是玻璃的表面辐射率?
5. Low-E玻璃为什么节能?
6.辐射率与反射率、透射率有什么关系?
7.自然环境中有哪些热能形式?各有什么特点?
8.室外的远红外热辐射来自哪里?
9.室内的远红外热辐射与室外比哪个更强?
10.远红外热辐射是如何透过玻璃的?
11.太阳辐射中包含哪些能量?
12.什么是可见光透射比?
13.什么是可见光反射比?
14.什么是太阳能直接透射比?
15.什么是太阳能总透射比?
16.什么是太阳能反射比?
17.怎样计算透过玻璃的热能?
18.什么是玻璃的传热系数?
19.传热系数反映玻璃的哪部分传热?
20.什么是玻璃的K值?它与玻璃的U值有何区别?
21.传热系数有几种测试方法?各有什么特点?
22.传热系数的测量与哪些边界条件值有关?
23.常见的测量传热系数的标准有哪几个?
24.不同测量标准的边界条件有何差别?
25.不同测量标准测出传热系数值是否相同?
26.什么是玻璃的遮阳系数Sc?
27. Sc与SC有区别吗?
28.什么是太阳得热系数SHGC值?
29.遮阳系数Sc与太阳能总透射比g有何关系?
30.什么是相对热增益?如何计算?
31.什么是Window软件?
32.国内有与Window软件相似的软件吗?
33.什么是玻璃数据库?
第二章 Low-E玻璃产品
34. 建筑玻璃原片主要有哪些品种?
35.玻璃原片如何在膜代号中反映?
36.什么是钢化玻璃、半钢化玻璃?它们有哪些特点?
37.什么是钢化玻璃自爆?钢化玻璃自爆率是多少?
38.什么是均质钢化玻璃?它有什么优点?
39.什么是钢化玻璃的应力斑?
40.哪些因素会使应力斑看起来更严重?
41.什么是夹层玻璃?夹层中间膜有哪几种?
42.钢化夹层玻璃的PVB厚度如何选择?
43.镀膜玻璃分为几大类?
44. Low-E玻璃具有哪些特点?
45.辐射率低到多少才算Low-E玻璃?
46. Low-E膜在使用功能上如何划分?
47. Low-E玻璃对室内的植物有何影响?
48. Low-E玻璃可以衰减多少紫外线?
49.哪些建筑需要紫外线?哪些建筑必须限制紫外线?
50. Low-E玻璃在夏季是如何起作用的?
51. Low-E玻璃在冬季是如何起作用的?
52.Low-E中空玻璃朝哪个方向安装最好?朝北是否同样起作用?
53.什么是水平红外线辐射?
54.水平红外线辐射有多强?
55.怎样才能有效地阻挡水平红外线辐射?
56.水平遮阳板能阻挡住水平红外线辐射吗?
57.离线Low-E膜的寿命有多长?
58.常用中空玻璃有哪些结构?
59. Low-E膜位于中空玻璃的哪个面合适?
60. Low-E夹层玻璃为何节能性差?
61.何谓单银Low-E?双银Low-E?三银Low-E?
62.双银Low-E、三银Low-E有什么优点?
63.透光率相同时双银Low-E、三银Low-E突出了什么优点?
64.遮阳系数Sc值相同的单银Low-E、双银Low-E、三银Low-E的隔热性能有差别吗?
65.为什么遮阳系数Sc已不能真实反映Low-E玻璃的隔热性能?
66.太阳红外热能总透射比gIR能准确衡量玻璃的遮阳性能吗?
67.怎样用Window软件计算gIR?
68.透光率相同的单银Low-E、双银Low-E、三银Low-E有怎样的gIR值?
69.遮阳系数相同的单银Low-E、双银Low-E、三银Low-E的gIR值有多大差别?
70.什么是玻璃的光热比LSG?
71.光热比LSG与选择系数r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还用选择系数r?
72.不同镀膜玻璃的选择系数有哪些特点?
73.怎样用选择系数r判断Low-E玻璃是单银、双银、三银?
74.遮阳系数Sc设定后如何用选择系数r推断玻璃的透光率?
75.透光率设定后怎样用选择系数r寻找满足遮阳系数要求的玻璃?
76.影响Low-E中空玻璃传热系数K值的因素有哪些?
77.Low-E中空玻璃气体层厚度是否越厚越好?
78.中空玻璃充惰性气体对传热系数K值有多大贡献?
79.中空玻璃充惰性气体有哪些利弊?
80.Low-E玻璃的辐射率对中空玻璃K值影响有多大?
81.室内面Low-E膜对降低中空玻璃K值能作出多大贡献?
82.多腔Low-E中空玻璃对降低K值能作出多大贡献?
83.实用多腔中空怎样配置玻璃更合适?
84.中空玻璃暖边间隔条有什么作用?
85.隔热PVB夹层玻璃与室内面Low-E膜结合有什么优势?
86.钢化Low-E玻璃有几种生产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第三章 其他应用问题
87.不同气候区域选择玻璃节能参数应偏重什么?
88.公共建筑是否应选择更低遮阳系数的玻璃?
89.居住建筑选择玻璃应偏重哪个节能参数?
90.玻璃的视线遮蔽性与哪些参数有关?
91.玻璃幕墙窗间部位的遮蔽性怎么解决?
92.玻璃采光顶的设计应关注哪些因素?
93.哪些因素影响玻璃的外观平整度?采取什么措施可以优化?
94.海拔高度对中空玻璃有什么影响?
95.彩釉玻璃与背板组合使用时应注意什么?
96.用于明框玻璃幕墙的中空玻璃的密封胶厚度应注意什么?
97.哪些因素会造成玻璃安装后破裂?
98.什么是玻璃热炸裂?怎么预防?
99.玻璃的隔声性能如何衡量、怎样配置玻璃才能获得最佳隔声效果?
100.如何设计玻璃预防结露?
1985年读薄膜物理专业研究生的时候,我对这个专业几乎一无所知,没想到这竟成为我踏入建筑玻璃制造业的开端。从事建筑玻璃行业已近三十年,它对于我已经不仅仅是一份职业,而是一种融化在血脉里的挚爱和情怀,因此有了老许走到哪儿把玻璃讲到哪儿的趣谈。
近几年,在玻璃行业年会上结识了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佟令玫女士,并参加了两次出版社的新书首发仪式,看到昔日的老友们纷纷出版专业书籍,深为他们的敬业精神所感动,觉得自己多年来在玻璃制造与设计应用之间营造的“技术服务”环节,如今已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若能传递给行业里的新生代,哪怕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也是对行业的诚挚贡献。加之夫人一再鼓励我著书立说,于是应允了佟女士的写作之约。
《Low-E节能玻璃应用技术问答》这是一本写给建筑设计师、玻璃幕墙设计师、玻璃行业技术人员、高校建筑设计专业学生的建筑节能玻璃应用技术引导书。书中汇集了我在从事建筑玻璃的生产研发、节能应用研究、用户技术咨询、销售人员培训等工作中遇到的许多相关的问题,并以Low-E玻璃的节能性为线索,从节能的基本概念、常用建筑玻璃产品的性能、影响玻璃节能效果的因素、幕墙玻璃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建筑使用功能及气候对选择玻璃的影响等方面,归纳出100个问题解答。
对于建筑设计师,本书可以帮助他们了解建筑玻璃的产品特性、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对于玻璃行业的销售人员,本书有助于提升他们对玻璃产品的技术认知水平;对于高校建筑专业的学生,这是一本通俗易懂的建筑玻璃知识读本。写作中我力求由浅入深、贴近实用,衷心希望能如所愿。
笔耕一载,欣然成书,本书的写作中曾得到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杨仕超教授、我的同事黄成德博士的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谨以此书献给:我挚爱的玻璃行业、我职业生涯的舞台中国南玻集团、我的夫人吴萌女士。
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程玻璃技术服务总监、高级工程师
许武毅
2016年2月
作为一名在房地产开发行业摸爬滚打了多年的老兵,我深知建筑质量和成本控制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在当前国家大力倡导绿色建筑、节能减排的大环境下,高性能的建筑材料已经成为提升项目附加值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Low-E节能玻璃,作为一种能够显著降低建筑能耗的材料,自然是我们在项目选材时重点关注的对象。这本《Low-E节能玻璃应用技术问答》,看名字就让我觉得它非常有价值。我特别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Low-E玻璃的成本效益分析,如何在保证项目利润的前提下,选择性价比最高的Low-E玻璃产品。对于开发商而言,如何准确地评估Low-E玻璃带来的长期节能效益,从而说服投资者和消费者,是至关重要的。这本书是否会提供一些实用的评估工具或方法?另外,在工程实践中,Low-E玻璃的采购、运输、安装等环节,都可能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和成本。我希望书中能够给出一些关于如何规避这些风险、优化供应链管理的建议。例如,如何选择可靠的供应商,如何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质量验收。这本书的出现,为我们房地产开发商提供了一个学习和掌握Low-E节能玻璃应用技术的宝贵机会,我相信它能够帮助我们在项目开发中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评分我是一名对节能环保有着强烈追求的普通市民,一直关注着如何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绿色、可持续。在装修新家的时候,我了解到Low-E节能玻璃对于提升家居舒适度和降低能源开销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市面上Low-E玻璃的种类繁多,各种术语也让我感到有些困惑。因此,当我看到这本《Low-E节能玻璃应用技术问答》时,我感到非常惊喜。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解答我关于Low-E玻璃的各种疑问。例如,Low-E玻璃究竟是如何工作的?它和普通玻璃有什么区别?不同类型的Low-E玻璃,比如单银Low-E、双银Low-E,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差异,我应该如何选择适合我家居住环境的类型?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关于Low-E玻璃对室内光照、隔热、保温效果的实际影响的描述?我特别想知道,使用Low-E玻璃后,夏天室内会凉快多少?冬天室内会不会更暖和?以及它对电费开销能有多大的节省?此外,书中关于Low-E玻璃的安装和维护方面,是否有给普通家庭的实用建议?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轻松理解Low-E玻璃的优势,并能在选购和使用过程中做出明智的选择,让我的新家真正做到节能舒适。
评分作为一个长期在建筑设计领域工作的从业者,我深知技术更新的速度有多快,尤其是在绿色建筑和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新材料、新技术的涌现层出不穷。Low-E节能玻璃,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但真正掌握其精髓,并能在实际项目中游刃有余地运用,却并非易事。我手中的这本《Low-E节能玻璃应用技术问答》,恰好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学习平台。它以问答的形式,将复杂的理论和技术知识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问题,这让我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去查找和学习。我尤其关注书中是否能够深入剖析不同类型Low-E玻璃在隔热、保温、透光、隔音等方面的性能差异,以及这些性能是如何通过不同的镀膜技术、材料配方来实现的。同时,我也非常期待书中能有关于Low-E玻璃在不同气候带、不同建筑类型(如住宅、商业建筑、公共建筑)下的应用策略和技术要点。例如,在寒冷地区,保温性能可能是首要考虑的;而在炎热地区,隔热性能则更为关键。书中是否能提供详细的计算方法和选型指导,帮助设计师在满足美观、采光等需求的同时,最大化节能效益?另外,对于施工安装环节,Low-E玻璃的特殊性也要求专业的操作,书中关于这方面的指导是否能做到详尽和实用?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系统性学习Low-E玻璃应用技术的可能性,也为我提供了解决实际工程难题的有力武器。
评分我对建筑节能技术和绿色建筑的发展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关注,尤其是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的大背景下,建筑能耗的降低显得尤为重要。Low-E节能玻璃作为一种关键的节能材料,其应用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对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这本《Low-E节能玻璃应用技术问答》的出现,为我提供了一个系统学习和深入理解Low-E玻璃应用技术的绝佳平台。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探讨Low-E玻璃的各项性能指标,并提供详细的计算公式和选型指南,帮助读者理解不同性能参数对建筑整体能耗的影响。此外,书中关于Low-E玻璃在不同建筑类型和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应用策略,以及与其他建筑围护结构材料的协同优化设计,也是我非常感兴趣的内容。例如,如何结合建筑朝向、窗墙比、遮阳等因素,最大化Low-E玻璃的节能效果,以及如何与保温材料、通风系统等进行有效的配合,形成完整的节能体系。书中对于Low-E玻璃的生产工艺、质量控制以及常见的应用误区,也应该有所涉及,这将有助于读者更全面地认识和使用这种材料。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提供技术知识,更在于它能够引导读者进行科学的设计和应用,从而真正实现建筑的节能目标。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建筑项目管理的人员,我深知项目中的每一个技术细节都可能对最终的工程质量和成本产生重大影响。Low-E节能玻璃,作为一种高性能的建筑材料,在提升建筑的节能性和舒适性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对其应用技术的透彻理解,对于我们项目管理人员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这本《Low-E节能玻璃应用技术问答》,以一种直观的问答形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系统学习Low-E玻璃应用技术的便捷途径。我特别希望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关于Low-E玻璃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的应用案例,分析其在不同项目中的具体实施情况,以及可能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方案。例如,在大型商业建筑、高层住宅、公共设施等不同类型的项目中,Low-E玻璃的应用策略和技术要求是否有所不同?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关于如何进行Low-E玻璃的质量控制和验收的标准和方法?此外,对于成本效益的分析,如何平衡Low-E玻璃的初期投入和长期节能效益,也是我们项目管理人员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资源,相信它能帮助我们在项目管理中做出更科学、更明智的决策,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和优良的品质。
评分我一直对科技如何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在建筑领域,那些能够带来节能、舒适和健康的创新技术,总能吸引我的目光。Low-E节能玻璃,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种建筑材料,更是现代科技与绿色理念相结合的产物。我希望这本《Low-E节能玻璃应用技术问答》能够像一本贴心的向导,为我揭示Low-E玻璃的方方面面。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解释Low-E玻璃的工作原理,它如何神奇地阻挡热量,却又让光线自由穿梭。我很好奇,不同类型的Low-E玻璃,比如从单层到多层的镀膜技术,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技术差异?以及这些差异是如何转化为实际的节能效果?书中是否会用生动的语言和图表,来展示Low-E玻璃在提升室内温度稳定性、减少紫外线辐射、降低眩光等方面的具体表现?我更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选购Low-E玻璃的实用建议,比如,哪些指标是最重要的?如何识别劣质产品?以及在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细节,才能确保它的性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这本书的出现,让我对接下来的探索充满期待,相信它能够让我更深刻地理解Low-E玻璃的价值,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更明智的选择,为打造一个更舒适、更节能的居住环境贡献一份力量。
评分我是一位对建筑行业充满热情的技术爱好者,尤其对那些能够提升建筑舒适度和降低能源消耗的新型材料和技术非常着迷。Low-E节能玻璃,无疑是近年来建筑领域最令人瞩目的技术之一。它以其独特的性能,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更高效、更环保的窗户解决方案。然而,要真正将Low-E玻璃的潜力发挥到极致,就必须深入理解其应用技术。这本《Low-E节能玻璃应用技术问答》,恰好满足了我对这方面知识的渴求。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Low-E玻璃的各项技术参数,例如,太阳得热系数(SHGC)、总太阳透射比(TSG)、可见光透射比(LT)以及U值等,并给出清晰的解读和计算方法。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够提供关于Low-E玻璃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选型指导,例如,在寒冷地区如何侧重保温性能,在炎热地区如何侧重隔热性能,以及在特殊建筑(如体育场馆、博物馆)中的特殊需求。此外,关于Low-E玻璃的施工安装技术、质量检测方法以及维护保养建议,也是我非常关注的重点。我相信,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我能够更全面、更深入地掌握Low-E节能玻璃的应用技术,并将其应用于未来的项目实践中,为推广绿色建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评分作为一名初入建筑设计行业的新人,我对各种新型建筑材料和技术都充满了好奇和学习的动力。Low-E节能玻璃,这个在行业内被广泛提及的词汇,对我来说既熟悉又陌生。我了解到它在提升建筑节能性能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但对其具体的应用技术细节,我知之甚少。这本《Low-E节能玻璃应用技术问答》,听起来就像是一本为我量身定制的入门指南。我特别希望书中能够以最清晰、最直接的方式,解答我关于Low-E玻璃的各种疑问。比如,Low-E玻璃的工作原理究竟是什么?它有哪些不同的分类?每种类型分别适用于什么样的建筑场景?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详细的图解和案例分析,帮助我理解不同Low-E玻璃在隔热、保温、透光等方面的性能表现?我非常想知道,在实际设计中,我应该如何根据建筑项目的具体需求,来选择最合适的Low-E玻璃产品?以及在设计节能窗户时,Low-E玻璃与其他组件(如窗框、密封材料)之间的配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这本书的出现,给了我一个系统性学习Low-E玻璃应用技术的机会,我相信它将极大地帮助我提升专业技能,为我未来的设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刚拿到这本《Low-E节能玻璃应用技术问答》,就被它厚实的封面和沉甸甸的分量吸引了。虽然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但光是翻看目录和章节标题,就足以感受到作者的用心和内容的深度。节能玻璃,这个听起来就带有环保和科技感的话题,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在建筑行业。我一直对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来降低建筑能耗非常感兴趣,而Low-E玻璃无疑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这本书的问答形式,预示着它会以一种非常直观、易懂的方式来解答读者可能遇到的各种疑问,这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尤其期待书中关于Low-E玻璃的原理、分类、性能指标以及在不同建筑类型中的具体应用案例的讲解。是不是会有一些关于如何选择合适的Low-E玻璃产品、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甚至是后期维护的技巧?这些都是我迫切想了解的。而且,既然是“应用技术”,我想书中一定不会止步于理论,很可能会包含很多实操性的内容,比如各种检测方法、性能对比分析,甚至是如何与建筑设计、暖通系统等其他环节进行协同优化。这本书的出现,填补了我在这方面知识的空白,让我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了期待。我甚至已经在脑海中勾勒出,读完这本书后,自己能够对各种Low-E玻璃产品如数家珍,并且能够从技术层面去评估一个建筑的节能效果,这是一种多么令人兴奋的进步啊!
评分我是一名热爱研究和学习的建筑材料爱好者,对各种新型建筑材料的性能和应用一直保持着高度的关注。最近,我偶然发现了这本《Low-E节能玻璃应用技术问答》,它立刻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Low-E玻璃,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充满了科技感,它在现代建筑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提升建筑的整体节能性能方面。我一直想更深入地了解Low-E玻璃的内在奥秘,它究竟是如何做到在阻挡太阳辐射的同时,又允许可见光进入的?书中以问答的形式,似乎能够很好地解答我心中这些基础性的疑问。我迫切希望书中能够详细解释Low-E玻璃的镀膜原理,包括各种金属氧化物、氮化物等在其中的作用,以及不同镀层组合所带来的性能差异。此外,我对Low-E玻璃的各项性能指标,如太阳得热系数(SHGC)、传热系数(U值)、可见光透射率(LT)等,有着浓厚的兴趣,希望书中能够给出清晰易懂的解释,并指导如何根据不同的建筑需求来选择合适的玻璃产品。更重要的是,这本书是关于“应用技术”的,这意味着它不会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会关注如何在实际的建筑工程中正确地应用Low-E玻璃。我期待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实际案例分析,展示Low-E玻璃在不同建筑项目中的成功应用,以及可能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方案。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Low-E节能玻璃的窗户,我满怀期待地等待着它为我揭示更多的知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