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版本精良,校注审慎。
《桃花扇》今存的诸多刻本中,兰雪堂本刊刻精良,是兰雪堂主人以孔尚任自刻原刊为底本,据“市肆诸足本参考互订”而重刊。本评注本以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藏清光绪乙未(1895)兰雪堂重校刊本为底本,参校《古本戏曲丛刊五集》影印清康熙间介安堂本、暖红室刻《汇刻传剧》所收本和梁启超批注本,部分评语采用暖红室刻《汇刻传剧》所收本里的眉批。校点、注释时,还参考了王季思、苏寰中、杨德平合注本。
2.评析全面独特。
本书的“评析”不仅赏析曲词、分析人物,还介绍本出戏的历史背景,引述古今人对本出戏的评论,同时也讲解剧作中体现的戏剧理论,注重解说剧本里所内涵的舞台演出、舞台表演术语,帮助读者领略文本的曲词之美、内涵之美、表演之美,全方位解读中国古典戏剧独特魅力。每出的注释评析,不单在梳理文辞,也阐释剧本涉及的舞台演出术语、专有名词,以便读者对清代戏曲舞台表演体制与演剧习俗的了解,进一步贴近清末历史的真实风貌。
《桃花扇》是清代著名的传奇剧本,与《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名剧”。如孔尚任自己所说,“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中原才子侯方域,巧遇秦淮佳人李香君,题诗定情宫扇上,却难抵历史的风云变幻——李自成陷落京师,八旗军摧垮南朝。侯李情缘在烽火板荡的晚明变局中,如柳絮浮萍,相遇相散,儿女情与家国情交织着,吟唱出一首婉曲、浩荡长歌。此剧代表了中国古代历史剧创作的顶端水平。
剧本结构亦别具一格。与之前的明清传奇剧本不同,在四十出之外,又设置了“试一岀”、“闰二十出”、“加廿一出”、“续四十出”,一改传奇创作中副末开场、生旦家门等传统模式,别开生面。每出末尾,留有云亭山人(孔尚任自号)的评点。此剧定稿上演后,马上引起轰动。连康熙帝都不仅阅读剧本,还观看演出,看到《设朝》《选优》出时,就会皱眉顿足,感慨:“弘光弘光,虽欲不亡,其可得乎?”以此自警。此后《桃花扇》一直盛演不衰,还被改编为电影和电视剧,以不同的形式在舞台、荧屏上上演,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原作者简介】
孔尚任(1648—1718),字季重,又字聘之,号东塘,别号岸堂,自署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孙。与《长生殿》的作者洪昇并称“南洪北孔”,在戏剧理论与实践上都有着极高成就。孔尚任工诗文,考订乐律,精通金石字画,著述甚富,有《岸堂文集》《湖海诗集》《会心录》《石门山集》《宫词百首》《长留集》等,编纂了《平阳府志》《莱州府志》等。曾与顾彩合撰《小忽雷》传奇(存),《大忽雷》杂剧(存),但真正令他名播文坛、长载史册的,是《桃花扇》。
【评注者简介】
谢雍君,文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京剧研究中心副主任,《戏曲研究》副主编,《昆曲艺术大典》“文学剧目典”副主编,主要从事中国戏曲史论、戏曲文献整理和研究,对传统戏剧有着全面深刻而独到的理解。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戏剧艺术》《学术研究》等刊物发表《昆曲与文人趣味》等论文,出版《傅惜华古典戏曲提要笺证》《〈牡丹亭〉与明清女性情感教育》《昆曲与文人文化》等专著。参与完成《全国戏曲剧种剧团现状调查》《昆曲艺术大典》《中国近代戏曲论著集成》等国家重大课题。
朱方遒,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戏剧戏曲学系在读硕士研究生,方向为戏曲演出与创作研究,导师为谢雍君研究员。是一位很有才华、严谨认真的年轻学者,曾发表有关戏曲的论文多篇。
《桃花扇》以《余韵》折作结,曲终人杳,江上峰青,留有余不尽之意于烟波缥缈间,脱尽团圆俗套。
——【清】梁廷枏
至叙事的文学(谓叙事诗、诗史、戏曲等,非谓散文也),则我国尚在幼稚之时代。元人杂剧,辞则美矣,然不知描写人格为何事。至国朝之《桃花扇》,则有人格矣,然他戏曲则殊不称是。
——王国维
《桃花扇》于种族之戚,不敢十分明言,盖生于专制政体下,不得不尔也。然书中固往往不能自制之使人生故国之感……读此而不油然生民族主义之思想者,必其无人心者也。
——梁启超
东塘此作,阅之久,凡三易稿而成。自是精心结撰,其中虽科诨亦有所本。观其自述本末,及历记考据各条,语语可。自有传奇以来,能细按年月确考时地者,实自东塘为始,传奇之尊,遂得与诗文同其声价矣……通体布局,无懈可击,至《修真》《入道》诸折,又破除生旦团圆之成例,而以中元建醮收科,排场复不冷落。此等设想,更为周匝,故论《桃花扇》之品格。
——吴梅
《桃花扇》于细心搜罗明末史实以构成此剧之一点言之,辟前人未辟之径,较为著名……艺术虽无须如此,然史实正确而结构亦佳者,不可不以之较为合理想之剧。
——青木正儿
【精彩片段】之一《却奁》
(旦怒介)官人是何说话?阮大铖趋附权奸,廉耻丧尽,妇人女子,无不唾骂。他人攻之,官人救之,官人自处于何等也?
【川拨棹】不思想,把话儿轻易讲。要与他消释灾殃,要与他消释灾殃,也提防旁人短长。官人之意,不过因他助俺妆奁,便要狥私废公。那知道这几件钗钏衣裙,原放不到我香君眼里。(拔簪脱衣介)脱裙衫,穷不妨;布荆人,名自香。
点评:随着对话的继续,气氛逐渐转向紧张:杨文骢答以阮大铖助奁一事,颇令李香君感到意外;侯方域意欲应和阮大铖一举,更使她感到震惊。李香君正由此被激怒,从而拔钗脱衣、毅然却奁。
……
李香君的形象在戏中尤为鲜明。之前虽然出场不少,但展现的是她的天生丽质、兼富才情。此时,李香君的理智与刚烈,作为其独特的一面被展现出来。且在刚烈之余,又不失忠贞,并没有因为侯方域曾着意于为阮大铖辩解,就弃他不理,而是希望他能够迷途知返。
【精彩片段】之二 《守楼》
【摊破锦地花】案齐眉,他是我终身倚,盟誓怎移。宫纱扇现有诗题,万种恩情,一夜夫妻。(末)那侯郎避祸逃走,不知去向,设若三年不归,你也只顾等他么?(旦)便等他三年,便等他十年,便等他一百年,只不嫁田仰!(末)呵呀!好性气,又象摘翠脱衣骂阮圆海的那番光景了。(旦)可又来,阮、田同是魏党,阮家妆奁尚且不受,倒去跟着田仰么?(内喊介)夜已深了,快些上轿,还要赶到船上去哩。(小旦劝介)傻丫头!嫁到田府,少不了你的吃穿哩。(旦)呸!我立志守节,岂在温饱?忍寒饥,决不下这翠楼梯。
(小旦)事到今日,也顾不得他了。(叫介)杨老爷放下财礼,大家帮他梳头穿衣罢。(小旦替梳头,末替穿衣介。旦持扇前后乱打介。末)好利害,一柄诗扇,倒象一把防身的利剑。(小旦)草草妆完,抱他下楼罢。(末抱介。旦哭介)奴家就死不下此楼。(倒地撞头晕卧介。小旦惊介)呵呀!我儿苏醒,竟把花容,碰了个稀烂。(末指扇介)你看血喷满地,连这诗扇都溅坏了。(拾扇付杂介。小旦唤介)保儿,扶起香君,且到卧房安歇罢。
点评:她对爱情的忠贞表现,作者是借助有层次的行动予以表现的。首先,面对杨文骢、李贞丽的劝说,李香君坚决反对,还拿出写有侯方域定情诗的扇子呈示两人,有理有据地反对逼婚,指责二人的前后不一;其次,当杨文骢、李贞丽劝说无果,强为她化妆着衣时,她以扇子奋起反抗,足见其坚决;最后,两人欲强抱她下楼时,她不甘受辱,干脆以头触地,做出了最后的抗争,也将自己贞烈的性格表现到了极致。正是在你来我往、层层升级的矛盾中,李香君的刚烈形象才得以有所依托地呈现出来,触动杨文骢才会显得合理,为观众所信服。
……
读《桃花扇》,我常常被一种莫名的伤感所笼罩,那是对世事无常的喟叹,对美好易逝的惋惜。李香君的坚贞与侯方域的无奈,在书页间交织出一曲荡气回肠的挽歌。书中对人物情感的刻画细腻入微,无论是李香君面对国破家亡时的悲愤,还是侯方域在权势倾轧下的挣扎,都写得入情入理,让人感同身受。而那些才子佳人的风流韵事,在乱世的背景下,更显得凄美动人。我喜欢书中的一些细节描写,比如那把染血的桃花扇,成为了爱情和民族气节的象征,每一次出现都令人心头一震。虽然故事的结局带着一丝宿命的悲凉,但这反而让这部作品更具深度和艺术感染力。它让我们看到,即使在最动荡的年代,人性中依然闪耀着真挚的情感和不屈的骨气。这本书就像一杯陈年的老酒,初尝微涩,细品则甘醇绵长,越品越有滋味。
评分初次捧读《桃花扇》,仿佛跌入了一个流光溢彩的旧日梦境。扇面的工笔细描,每一笔都像是历史的呼吸,将那段风流婉转的南京旧事徐徐展开。故事围绕着侯方域与李香君的爱情悲欢,却远远不止于儿女情长。那些穿越时空的对白,字斟句酌,韵味悠长,有时如清泉般细腻,有时又如洪钟般激越,每一次品读,都能从中体味出作者曹雪芹(注:此处为虚构,原书作者为孔尚任)深厚的文化功底和对人性的洞察。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社会百态的描绘,从宫廷的奢靡到市井的喧嚣,从士人的风雅到百姓的疾苦,都勾勒得入木三分。虽然书中涉及的典故和历史背景对于现代读者来说可能需要一些背景知识的补充,但正是这种深沉的厚度,才使得《桃花扇》成为一部值得反复品味的经典。它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是一面映照时代变迁和人性起伏的镜子,让人在字里行间,感受历史的脉动,品味人生的况味。
评分对于《桃花扇》,我的感受更多的是一种历史的沧桑感。故事中的人物命运,在历史的大潮面前显得如此渺小,却又如此真实。侯方域的仕途起伏,李香君的爱情波折,都仿佛是那个时代无数命运缩影的展现。书中对人性的复杂性的刻画尤为深刻,既有忠贞不渝的爱情,也有尔虞我诈的权谋,还有在乱世中的无奈与挣扎。我常常在想,如果换做是我,是否也能像书中的人物一样,在巨大的压力下坚守自己的原则?这种思考让我对历史人物多了一份理解,也对人性多了一份敬畏。书中的语言风格我非常喜欢,古朴典雅,又不失生动形象,仿佛能听到古人在对我们诉说着他们的故事。这本书没有简单地将人物脸谱化,而是将他们置于复杂的历史环境中,展现了他们真实的一面。
评分《桃花扇》在我心中是一部充满诗意的作品。即使是在描绘政治斗争和人生悲剧时,也处处流露出一种婉约而又深沉的美感。李香君的才情与坚韧,侯方域的才华与迷茫,在作者的笔下,都化作了动人心弦的诗句。我喜欢书中对景物的描写,比如那秦淮河畔的莺歌燕舞,在乱世的映衬下,更显得凄凉而又美丽。这种景色的烘托,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人物内心的情感和时代的氛围。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中国古典文学的独特魅力,那种含蓄而又深远的表达方式,总能触动人心最柔软的部分。虽然故事带有悲剧色彩,但它并非简单的宣泄情绪,而是在悲剧中蕴含着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反思。它让我看到了,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人性中的光明与美好依然能够闪耀。
评分《桃花扇》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故事,更是一种文化的洗礼。书中对于明末清初的历史背景的还原,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风云激荡的时代,亲眼见证了王朝的兴衰与人心的变迁。作者在叙事中巧妙地融入了大量的历史典故、诗词歌赋,使得整部作品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每一次阅读,都像是在进行一次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我尤其欣赏书中对细节的把握,无论是服饰、礼仪,还是当时的社会习俗,都描绘得一丝不苟,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学养。虽然有时会因为不熟悉当时的文化背景而感到些许吃力,但这种挑战恰恰激发了我进一步探索的兴趣。它迫使我去查阅资料,去了解那个时代的故事,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内涵。这本书就像一座宝藏,每一次挖掘都能发现新的惊喜。
评分本次整理以专业版本为底本,详细注释,注释上进一步详细解释典故名物以加强读者阅读的背景知识,评析部分既有对故事情节的串联,也有对其思想内涵与艺术手法的深入分析,可使读者深入理解和领会元杂剧的艺术魅力。
评分很好很好,孩子喜欢
评分四大名剧,注释详尽,点评也很精辟。中华书局四本书一起购入,待抽时间重读一次。
评分质量好,价格优,发货迅速。
评分简体横排,带注释及点评。装订的一般。
评分中华经典名剧:桃花扇
评分支持正版,信赖京东,包装完好。
评分给女朋友买的,很喜欢
评分中华书局,良心书局,乘京东搞活动赶紧收了很多好书,慢慢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