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事实不讲道理”是《读库》的编辑方针。其收入的作品从篇幅而言属于五千至五万字之间的中篇读本;内容而言,《读库》强调非学术,非虚构,追求趣味和品味的结合,探究人与事、细节与谈资,不探讨学术问题,不发表文学作品,所选书评影评等文体则强调趣味性,通过真实的表象给读者带来阅读快感和思想深度。
本辑《读库》是2016年第五期,共包含六篇文章。从诗学到医学,从匠人到游戏,从古今到中外,有智有料有趣。
本辑头条《漆匠》,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徽州漆器髹饰技艺传承人甘而可的口述史。从木工、模型工、漆器学徒,到成功“下海”的古董商人、挽救失传技艺的漆器艺术家,他的人生道路与选择道路的智慧,读来精彩又富于启迪。而洋溢其间的匠人精神,与三十余幅精美漆器配图相辉映,带读者一窥徽州漆器艺术的堂奥。
艾苓老师写学生,白描中深蕴温柔。《非走不可的弯路》里的男孩女孩,都是挨过巴掌的云,那些走过的弯路,回首望去,都成了云上镶着的灿烂金边。
杨照对于现代诗,一直心存感激。十几岁时若不曾与现代诗相遭遇,则无法想象自己将如何面对青春期内在的不安与骚动、苦恼与叛逆,如何表达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的感受,并坦然成为一个“无法理所当然过‘正常’生活的人”。在《诗的》一文中,他将宝贵的读诗经验,以及从诗中得到的启悟与安慰,和盘托与同样陷入成长困境的年轻人。
朱石生的《天花旧事》完整呈现了人类与肆虐全球近三千年的天花病毒的搏斗史,资料翔实,娓娓道来,荡气回肠。着重讲述了将牛痘接种术推广至全球、造福全人类的爱德华·詹纳其人其事。这位平凡的乡村医生,让叱咤风云的拿破仑都无法拒绝其提出的“任何要求”。
随着制作人小岛秀夫的离职,曾给无数玩家带来欢乐与思考的《潜龙谍影》系列游戏也陷入前途未卜的命运。洪韵在《失落的乌托邦》中梳理了这一著名战术谍报游戏系列的脉络,为读者呈现游戏这种融合了先前各种艺术形式精华的“第九艺术”所能达到的令人震惊的艺术性与深刻性。
最后一篇《圣主朝朝暮暮情》,辛上邪以高度凝练的笔触,还原五十载太平天子唐玄宗李隆基一生的情事。短短篇幅,如一部微缩盛唐史,从情爱的角度让我们窥见开元盛世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一角。
张立宪,1987-1991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著名出版人,作家。参与创办《足球之夜》、《生活资讯》等杂志。曾任现代出版社副总编辑,并出版有个人著作《记忆碎片》,新版名字为《闪开,让我们歌唱八十年代》。现任《读库》主编,跨工种作业,独立完成一本书的策划、组稿、编稿、设计、印刷、宣传、发行各环节,涉及编辑、美术、财务、公关、销售诸领域。以一人之力,创出中国出版界持续出版一种读书品牌《读库》的奇迹。2008年4月当选“思想推动中国——联想ThinkPad中国思想力人物评选”的十位中国思想力人物之一。
1-102 漆匠 甘而可 口述/王天兵 整理
103-154 非走不可的弯路 艾苓
155-223 诗的 杨照
224-280 天花旧事 朱石生
281-327 失落的乌托邦 洪韵
328-345 圣主朝朝暮暮情 辛上邪
这本《读库1605》真是让人爱不释手,每一次翻开都像是一次意外的邂逅。它不像那种教科书式的堆砌知识,反而更像是一位老朋友在悠闲地跟你聊着他最近的所见所闻。我特别欣赏它那种不急不躁的节奏感,每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的呼吸和韵脚。比如,有篇写关于某个小众手艺人的记叙,细腻到你能想象出他指尖摩挲着木料时的触感,那份对手艺的敬畏和执着,透过文字的力量直击人心。它没有宏大的叙事,但就是在这些微小之处,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我总觉得,读完这本书,我好像又重新认识了这个世界的一些角落,那些平日里被我们匆匆略过的风景,突然间被赋予了新的意义。那种感觉很奇妙,就像是蒙着眼睛走了很久,突然被轻轻地摘下了眼罩,眼前的一切都变得清晰而鲜活起来。这本书的选材非常广博,横跨人文、历史、生活,但核心始终是一种对“认真生活”的探讨,读起来让人心境平和,也充满了对未知的好奇。
评分说实话,我刚开始拿起《读库1605》的时候,心里是有点忐忑的,毕竟“读库”这个系列名字听起来就有点分量,生怕是那种晦涩难懂的“硬核”读物。但出乎意料的是,它的文字风格极其流畅自然,读起来一点都不费劲,反而有一种被文字温柔包裹的感觉。其中有一篇关于某种传统节日习俗变迁的文字,作者的笔法极其老道,没有简单地批判或者赞美,而是用一种近乎人类学家的冷静,去描摹那种在时代洪流中,人们如何试图抓住一些不变的东西,那种挣扎和坚守,写得太有层次感了。我常常在阅读时忍不住停下来,反复咀嚼某个绝妙的比喻或者精准的动词,感觉作者对语言的掌控简直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这本书最大的魅力可能就在于,它既有知识的深度,又不失阅读的愉悦性,完美地平衡了“可读性”和“思想性”,非常适合那些在快节奏生活中渴望慢下来思考的人。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享受,拿到手里沉甸甸的质感,还有那些恰到好处的留白,都让人感受到一种对阅读本身的尊重。我尤其钟情于那些探讨“时间”主题的文章。它们不是那种直白地告诉你时间流逝的残酷,而是通过讲述一些跨越了几代人的物件的故事,或者某个古老建筑的变迁史,让你在不经意间体会到时间的厚重。有一篇文章,作者通过追踪一个家族留下的几件老家具,串联起了近百年来的社会变迁,那种史诗感不是通过堆砌史料得来的,而是通过这些具体的、有温度的实物折射出来的。读完后,我看着自己房间里的摆设,都会多一层敬畏之心,仿佛它们也承载着无数不为人知的故事。这本书成功地将“小切口”做到了“大视野”,非常耐人寻味,值得反复品读。
评分坦率地说,这本书的风格非常“清醒”,它不迎合大众的娱乐化倾向,而是坚持自己独特的观察角度。我最欣赏的是它对“日常中的异乡感”的捕捉。里面有一篇描述城市边缘人群生活的片段,那种疏离感和融入感交织在一起的复杂情绪,被刻画得入木三分。作者似乎拥有一种超强的共情能力,能够瞬间进入不同身份、不同境遇的人的内心世界,然后用一种克制的、不煽情的笔调将其呈现出来。这使得阅读过程充满了张力和思考。我感觉这本书像是一面镜子,照见的不仅是外部世界,更多的是我们内心深处那些难以名状的、关于存在和疏离的疑问。它不会给你标准答案,只会温柔地推你一把,让你自己去探索答案的边界,这才是真正高级的阅读体验。
评分我得承认,这本书的某些部分需要读者投入一定的注意力,它不是那种可以边刷手机边浏览的书。但这种“要求”,恰恰是我认为它价值所在的原因。它逼迫你进入一种专注的状态,去细品作者精心编织的逻辑链条。有一部分内容涉及到一些较为专业的文化现象分析,比如某种艺术流派的兴衰,作者的处理方式非常高明,他会先用一个极具画面感的场景引入,让你产生兴趣,然后才徐徐道出背后的理论基础,完全避免了枯燥的说教感。这种“润物细无声”的知识渗透方式,让人在享受故事的同时,不知不觉间吸收了大量的养分。总而言之,《读库1605》是一次对阅读耐心的投资,而回报则是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和视野的拓宽,绝对是近年来我读到的最值得推荐的刊物之一。
评分很不错?值得买的,值得买的哈
评分趁搞活动多屯点书,人丑就要多学习
评分非常好,就是我想要的东西,太棒了。
评分书不错,一直都有买,活动期间购买价格还不错,有更多的活动就好了。
评分读库是每期必买的。支持一下老六。推荐!
评分还可以,搞活动的时候买的,价格相对而言比较优惠。建议以后力度更大一些
评分缩水不喜。
评分十几天了才送来,实在是太慢,好在品相还可以,就住在京东总部旁边,还怎么这么慢
评分公元1138这一年,世界发生了很多事,各地老大都很忙。 这一年,南宋小朝廷向金兀术称臣纳贡,偏安杭州,从此“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郁闷的岳飞正写“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这一年,赞吉正在猛K拜占庭和十字军国家的脆弱联盟。 最热闹的是西欧了: 这一年红胡子绯特烈的叔叔,德皇康拉德三世勾结教皇,挤走姐夫“骄傲的亨利”,篡位成功。开创霍亨斯陶芬王朝。 英王亨利一过世,法国外甥斯蒂芬在“旗帜战役”中,K翻苏格兰表舅罗伯特,打败表妹,也就是“诺曼征服”的老威廉亲孙女,金雀花短斗蓬王亨利的老妈玛蒂尔德,让她穿白袍从冰上哭着爬走。暂时篡位成功。 倒是法国“年轻王”路易七过得正爽,洞房花烛加金殿提名,娶了16岁的美女兼富姐亚魁当女公爵爱琳娜,顺利接班。 但是不要慌,他很快就知道这个老婆有多闹心了。 还有一件很不起眼的事:伊拉克北部的提克里特,生了一个库尔德小孩,他叫萨拉丁,意为“真理和正义”。 老萨家是当地望族,世代为官,赞吉就曾是他们的家丁。 所以萨的少年时代不但家学渊源,还有希腊家教补课,骑马打架喝酒泡妞也很在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