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冲突和社区(1796-1895)

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冲突和社区(1796-1895)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罗威廉 著,鲁西奇,罗杜芳 译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232621
版次:1
商品编码:12050202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海外中国研究文库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44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冲突和社区(1796—1895)》是作者关于近代汉口社会研究的第二部著作。书中深入研究了19世纪汉口的城市结构、社区状况、各阶层的处境和冲突,以及官方和地方精英对城市的控制等等。与前一部著作《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和社会(1796—1889)》的考察焦点集中于商业精英不同,本书拓展了视野,具体分析了城市劳动阶级的心态及其行为。*为重要的是,本书尝试解释社会冲突的结构与进程,以及汉口作为一个自发的、内聚性的社会单元的城市,是如何维持其自身并不断发展的。

作者简介

  罗威廉(William T.Rowe),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历史系教授、东亚研究中心主任,当代美国*有影响力的汉学家之一。主要研究方向为东亚史、城市社会史、经济史。

目录

绪论:现代化早期的中国城市
第一部分城市
第1章市民
一、城市心态和文化
二、传媒与政治生活
三、职业结构
四、生产组织
五、城市化移民
六、阶级
七、精英和社团意识
八、结语
第2章城市空间
一、地产
二、空间结构
三、土地配置
四、居住方式和街区结构
五、活动中心
六、结语

第二部分社区
第3章大众福利
一、国家主导:救灾
二、国家主导:仓储
三、国家与社会共同主导:公益机构
四、社会主导:善堂体系
五、常规化的大众福利:粥厂与“冬防”
六、结语:城市社区的制度化

第4章公共设施与公用事业
一、城市建设
二、防洪
三、防火与消防
四、公用事业
五、文化机构
六、结语:公共领域的兴起
第三部分冲突
第5章冲突的结构
一、犯罪和社会病态
二、群体纠纷
三、礼仪之争:龙舟赛
四、民众抗议
五、结语:冲突与社会整合

第6章危险阶级与劳动阶级
一、地痞
二、退伍乡勇
三、难民和流浪汉
四、劳工帮伙
五、结语:19世纪汉口的“危险阶级”

第7章忠实的信徒
一、造反者
二、民间秘密教派和会党
三、排外主义
四、结语:市民与外来者
第四部分控制

第8章控制力量
一、驻防清军
二、自卫:城市团勇和汉口城墙
三、保甲
四、1876—1883年间内部安全之强化
五、结语:没有警察的治安

第9章危机与应对
一、反叛者、动因和时机
二、密谋
三、参与者的地域来源及城市在危急时刻的反应
四、反叛乱动员的机制
五、总结和余论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译后记

用户评价

评分

包装好,运输及时。物流给力。

评分

收录62位外国名人对中国文化的论述,作者都是世界文化的杰出创造者,其论述具有常人所不能达到的深度和广度,散发出人类智慧的光辉,从各自的角度论述了中国文化的各个侧面。他们又都处在不同的时代,使读者可以从他们对中国的论述中,了解到中国形象在世界历史上的变化。不少论述超越了本民族文化的限制,从全人类的角度出发论述中国,有助于人们把握中国应如何走向世界与进行文化反思。

评分

纸张比较白,外国人写的,内容可读性应该不错

评分

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冲突和社区(1796-1895)

评分

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

评分

还是很不错的啊!!类社会关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会通,对中国的长时段人与环境互动关系进行了全景式的动态考察。书中指出,在数千年改造自然环境的过程中,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经由市场联系的中央政权和农业家庭相结合的方式产生了关键的影响;而中国发达的农业在养活大量人口的同时,也加剧了生态系统的单一化。作者还发现,中国文化中虽然很早就形成了道法自然、水土保持、节制开发资源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等

评分

本书作者从性别、技术、历史的角度,重新对帝制中国的大转型这一宏阔主题进行了细微的探索,独具慧眼,分析透彻,给人启发。书中提供了关于晚期帝制中国的个案研究,它包含了众多的理论背景、思路梳理,有分析方法的引入,也有极为开阔宏大的视野。

评分

书写的不错,翻译也不错,就是用该死的无线胶订!

评分

以民国时期的大学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了北京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的圣约翰大学、交通大学、上海大学、复旦大学和中国公学等京、沪两地大学不同的办学风格、校园文化,及其与上海经济、民国政治、国民政府教育政策的互动关系,叙述了民国都会学院精英在政治、学术的交互拉力中虽取得国际化,但在国内环境中却无所适从、渐入颓唐的艰难过程,是作者在中国近代教育史和上海都市文化史领域研究多年的一部力作。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