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2-13
中国工业化的道路:奋进与包容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始于1953年开始执行的国民经济发展*一个五年计划,中国并没有沿用其他国家一般采用的轻纺工业起步的工业化道路,而是采取了重化工业起步的超常规道路,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改革开放后,市场化改革、对外开放、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共同构成了当今中国工业化的推动力量。
金碚,1950年生,1982年获法学学士,1984年获经济学硕士,1989年获经济学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博士生导师,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经营报》社社长,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委员。在产业经济学、工业化与发展经济学、和企业理论等研究领域建树颇多。
绪言(1)
第一章 工业革命:西风劲吹东风烈(5)
一 工业革命的强劲西风(6)
二 工业革命的全球浪潮(9)
三 新中国工业发展曲折而伟大的历程(12)
四 工业变革促进全面改革开放(18)
五 中国工业化的启示(26)
六 中国工业化昭示工业革命的使命(30)
第二章 穷则思变:民心所向工业化(41)
一 义利观的历史纠结(43)
二 加速工业化的起点:承认追求个体财富的正当性(46)
三 走上市场经济道路(49)
四 中国工业化与经济全球化接轨(51)
五 财富创造的历史还刚刚开始(56)
第三章 高速做大:以低成本替代实现大规模扩张(63)
一 工业发展带动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64)
二 高储蓄、高投资推动的工业增长路径(70)
三 在世界经济大舞台上迅速做大中国工业(77)
四 令人困惑的“产能过剩”和环境压力(83)
第四章 路归常态:超高速增长的历史性终结(89)
一 从超快增长巅峰转向新常态的轨迹(90)
二 长期观视角下的经济发展新常态(96)
三 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时代特征(106)
四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改革动力(112)
五 新常态中的“公平—效率”关系及创新驱动力(119)
六 新常态下的行为特征和规则意识(123)
七 从急于求成到新常态战略思维(127)
第五章 创新之道:技术路径与结构升级(132)
一 工业技术的来源(133)
二 高技术产业的地位和发展态势(138)
三 对外开放条件下的技术进步(146)
四 产业技术创新中的国有企业(151)
五 在不断创新中构建现代产业体系(157)
第六章 寻求平衡:资源环境与工业发展(168)
一 工业化是资源创造和资源消耗的过程(169)
二 资源约束下的工业化进程(171)
三 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权衡(186)
四 资源环境规管的政府政策取向(194)
第七章 区域递进:超大型国家的复杂话题(204)
一 工业化过程中的地区经济关系(204)
二 向经济腹地推进的工业化(213)
三 区域经济的新常态发展(218)
四 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取向的转变(226)
五 地方政府的新课题(232)
六 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四化”同步发展(237)
第八章 包容世界:迈入经济全球化新时代(245)
一 中国工业化是人类史上罕见的巨变(246)
二 全球化是工业革命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252)
三 经济全球化的实现未如人意(257)
四 经济全球化的地缘格局新变化(260)
五 经济全球化治理秩序的演化(266)
六 经济全球化3.0时代的中国(273)
七 “一带一路”的包容理念(279)
附录 中国工业化若干重要事件(287)
一 工业化奠基时期(287)
二 加速工业化时期(295)
三 “新常态”时期(299)
参考文献(303)
索引(318)
试读章节
工业革命的强劲西风
世界近现代工业化的源头在西欧。从17世纪中期开始,尤其是1688年“光荣革命”后,英国的农业和商业得到很大发展,特别是农业革命和海外殖民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原料来源和市场空间。一系列政治、社会和经济条件使英国成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
一般认为,英国工业革命的技术标志是珍妮纺纱机的发明和蒸汽机的使用。这是体现人类生产方式进入了以机器和化石能源替代人力的时代,大大提高了生产能力和劳动生产率,开始了经济社会发展伟大的革命性突变过程。由工业革命开创的时代被称为工业化时代,完成了这一过程的国家被称为工业化国家,或工业国。英国就是率先完成工业化过程的世界第一个工业国。
英国工业革命首先出现于工场手工业最为发达的棉纺织业。18世纪中期,越来越多的英国商品销往海外,手工工场的生产技术难以适应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成为技术进步的必然。人们通常将詹姆斯·瓦特作为蒸汽机工业使用的主要代表人,而以其获得英国专利的1769年作为蒸汽机使用的标志性年份。由于蒸汽机的使用,从1766年到1789年,英国纺织品产量增长了5倍,不仅为市场提供了大量商品,而且加速了资金的积累,强有力地启动和加速了工业革命。
制造业的迅速增长对运输业的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成了第一艘使用明轮推进的蒸汽机船“克莱蒙” 号。此后,蒸汽机作为船舶的推进动力历时百余年之久。1829年,英国工程师史蒂芬森创造了“火箭” 号蒸汽机车,该机车拖带一节载有30位乘客的车厢,时速达46公里,标志了铁路火车时代的开始。以机器代替人工,以煤炭为主要燃料的蒸汽机代替人力、畜力等,不仅成为工业革命起源的标志,而且体现了工业革命的技术路线方向:人的体力因机器的工业使用而延伸增强,劳动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从此,工业生产成为人类创造物质财富的主要方式。
节选自《中国工业化的道路:奋进与包容》P6-7
经济全球化3.0时代的中国
经济全球化2.0时代最新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经济大国以新兴经济体强劲增长的态势深度融入全球化格局之中,改变了经济全球化的整体面貌,并强有力地推动经济全球化从2.0时代进入3.0时代。从全球经济的视角看,中国经济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规模巨大,人均居中。
据统计,在当今世界200多个国家(地区) 中,有60多个实现了工业化,进入工业社会,这些国家的总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总数不足20%;而中国有13.7亿人口,接近世界人口20%。也就是说,中国工业化将在几十年时间内使全世界工业社会的人口翻一番,使全球工业化的版图发生巨大变化。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伴随着全方位的对外开放过程。同世界其他大国的工业化进程相比,在许多方面,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速度和广度是罕见的。特别是中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所做出的开放承诺,连外国和国际组织的一些专家都承认,在许多方面是“非常激进”的,可以说是有史以来,在工业化进程仍然处于(人均)低收入状态时,开放速度最快、开放领域最广、开放政策最激进的一个大国。①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以非常快的速度融入世界经济,特别是中国制造业越来越广泛地融入国际分工体系之中,曾经高度封闭的中国市场在短时间内就转变为国际市场的组成部分。②
在加速工业化时期,中国相当激进的对外开放政策所获得的一个直接益处是:广泛地获得了国际分工所提供的制造业发展机会。在工业化过程中,产业分解是国际分工深化的表现。世界产业的分解,使得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传统产业有可能迅速地向中国转移。中国通过承接制造业的组装加工环节,形成了从沿海地区开始,并不断向内地延伸的众多加工区和产业集群区。产业分解是技术扩散和产业扩张的重要条件之一,在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分解的过程中,不仅传统产业向中国转移,而且,高技术产业中的一些加工环节也迅速地向中国转移。③ 实际上,在产业高度分解、分工极端细化的条件下,被统计为“高技术产业”的产品生产工艺同传统产业产品的生产工艺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这样,中国工业很快进入了广泛的国际分工体系。
节选自《中国工业化的道路:奋进与包容》P273-274
……
如果要学习中国人的宗教观,这本书是一定需要的,这本书是又一次换货了,终于换到一本好的了,虽然封面还是蓝色的。
评分不错?挺好的不错?挺好的不错?
评分改革开放全球化与中国因素相结合,挖掘制度红利,拥抱伟大复兴。
评分困勉以读!终于靠着碎片时间把这本大书整完了。坦白说,读后仍是无力把握对这部繁复而瑰丽的神作的主题和论证,只谈一点印象式的感想。透过康氏的考察,现代国家的诞生并不是一个“祛魅”指向的单线进程,而是有着中世纪的神学渊源,大写的“国王”最终成为国家作为一个合众体为一体的不朽政治体的象征
评分推荐的指定书目,值得看看
评分“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本书以中西文明互鉴为大背景,从中华文明的起源、演变,中国历史上的制度、思想、价值,以及艺术与审美等方面,简明又系统地阐释了中华文化的主要内容。器物文化、制度文化、思想文化等多角度的阐发,并吸收当前学术界的经典观点,是本书的鲜明特征。本书是我们理解中国的历史发展、文明特征、智慧形态的门径,对于弘扬中国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评分不错?挺好的不错?挺好的不错?
评分正版,满意!!!!!!!!!!!!!!!!!!!!!!!!!!!!!!!!!!!!!!!!!
评分很不错的书,屯着慢慢的
中国工业化的道路:奋进与包容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