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如同空气,我们赖以为生,却从未明白
这是一个关于引力的世界!如果你对牛顿的引力不理解,如果你从来没有读过广义相对论,那么,这将是一本有趣而长见识的引力之书。
万有引力是公认的科学定律之一。从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辨,到伽利略的双球实验,从牛顿看到的苹果,到爱因斯坦预测的引力波,物理学家一直在努力解释引力的超距作用。牛顿虽然成功地预言了引力,却无法解释它在遥远的距离上是如何起作用的。爱因斯坦注意到引力和加速度可以相互转换,以此为前提创建了他令人费解的广义相对论,显示了物质是怎样扭曲空间和时间的。这解释了引力起作用的方式,以及表面上单纯的引力作用如何拥有四种不同的分力。不仅如此,这也预言了从黑洞到引力对时间的影响的所有现象。
克莱格以通俗的语言为读者解释了亚里士多德学科、黑洞和弦理论,揭示了一种我们熟悉的自然之力的复杂与神奇。本书语言明确易懂,既没有专业术语也没有烂俗的笑话,更不会引发读者的数学恐惧症,是一本非常难得的引力科普读物。
布莱恩·克莱格(Brian Clegg),英国皇家科学研究所及皇家人文科学院成员,剑桥大学自然科学和兰卡斯特大学运筹学的硕士,英国著名科普作家,撰写过关于十一个科学主题的作品。他的书籍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包括德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中文、日语、波兰语、土耳其语、挪威语、泰语甚至印度尼西亚语。
关于引力的世界!如果你对牛顿的引力不理解,如果你从来没有读过广义相对论,那么,这将是一本有趣而长见识的引力之书。
尽管万有引力是四种宇宙基本力中微弱的一种,但它却是我们时刻经历的一种力。每个有好奇心的人都应该阅读一本关于万有引力的书,就是这本。克莱格的叙述能力从未衰退,他的语言明确易懂,既没有专业术语也没有烂笑话,更不会引发读者的数学恐惧症。”
——《科克斯书评》(Kirkus Reviews)星级书评
克莱格以易于理解的语言为读者解释了亚里士多德学科、黑洞和弦理论,揭示了一种我们熟悉的力的复杂与神奇,而它也会继续带给科学家更多惊喜。
——《出版人周刊》(Publishers Weekly)
致谢辞vii
第一章一种不可见的自然之力/001
如果没有引力,一切都不可能发生/002
引力的第一定义/006
第二章引力思想的起源/009
古希腊人的引力观念/011
亚里士多德的宇宙观/013
第三章一些关于引力的思想/016
罗杰·培根的经历/018
试验的根本性作用/020
地球在旋转/021
第四章打开隐藏真理的宝盒/025
数沙者/026
哥白尼的暗示/028
勇气大于才智的反叛者/031
牛顿的苹果/044
物质的量/053
第五章超距作用和其他引力之谜/060
吸引的力/061
以太介质/064
潮汐与引力/068
弹弓效应/076
第六章扭曲宇宙/084
爱因斯坦的三篇论文/088
灵光乍现的时刻:等效原理/091
时间与空间的性质/097
胶皮模式/105
第七章爱因斯坦的杰作/112
追逐日食/113
红移,蓝移/118
广义相对论的数学运算/122
引力探测器B/131
第八章四种力之中的一种/136
第九章进入量子世界/154
第十章以太中的粒子和波/186
第十一章反引力/208
注释/238
这部作品简直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思想探险,它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宏大而又细腻的物理学殿堂。作者的叙事功力非凡,他没有将科学理论束之高阁,而是巧妙地将其融入了一幕幕引人入胜的历史场景之中。读完全书,我感觉自己不仅理解了那些抽象的定律,更是真切地感受到了人类智慧是如何一步步揭开自然面纱的艰辛历程。特别是在描述早期科学家们在实验中的那些近乎偏执的坚持与不断的失败面前,那种人性的光辉和对真理的渴望,着实让人动容。文字的张力十足,即便是在解释一些复杂的概念时,作者也能用极其生动的比喻和贴切的类比,让一个非专业人士也能轻松领会其精髓。这本书的节奏把握得非常好,时而娓娓道来,时而又如高潮迭起般引人入胜,让人根本停不下来,只想知道下一页又会揭示怎样令人惊叹的宇宙奥秘。它不仅仅是一本科普读物,更像是一部关于人类求知欲的史诗。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是如此的古典而又充满力量,它有一种古老智慧的沉淀感,但又毫不晦涩,反而充满了现代的清晰度。阅读体验是极其流畅和愉悦的,仿佛是坐在一位博学的智者身边,听他讲述那些关于天地运行的终极法则。作者对于词语的精确拿捏令人赞叹,他总能在最恰当的地方使用最精准的表达,避免了科学写作中常见的干涩和冗长。书中穿插的一些哲学层面的探讨,更是将物理学的冰冷公式升华为对存在意义的深沉反思,让人在惊叹于自然之伟大的同时,也开始审视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那种由衷的敬畏感油然而生,让人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力量”的,更是关于“秩序”和“美学”的。它成功地将一个被认为极其艰深的领域,变得如此人性化和可亲近。
评分我必须说,这本书的结构设计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它成功地构建了一个逻辑严密、层层递进的知识体系。作者显然花费了大量心血来梳理那些跨越了几个世纪的科学发现脉络,使得读者的认知过程如同攀登一座精心规划的山峰,每一步都有清晰的视野和明确的目标。我尤其欣赏作者在不同理论体系之间建立的批判性对话,那种对既有观念的审慎质疑和对新思想的包容态度,体现了真正的科学精神。书中的图表和插图虽然我无法直接描述它们的内容,但它们在辅助理解那些高维度的空间关系和运动轨迹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简直是视觉化的思维导图。读完之后,我发现自己看待日常现象的角度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仿佛获得了一副能够看透事物本质的“透视镜”。这绝对是一本值得反复研读的深度思考之作,它的价值远超普通科普读物的范畴。
评分我必须强调这本书在文化影响上的广度,它不仅仅局限于物理学界,它似乎在探讨一种更深层次的“连接”和“相互作用”的哲学,只不过是以自然规律为载体。作者的论述极具穿透力,他似乎能看到那些隐藏在日常琐事之下的、支配一切的无形之手。这种对普适性原理的捕捉能力,使得全书的立意拔高到了一个哲学思辨的高度。虽然主题严肃,但作者的笔触却总是保持着一种轻盈和幽默感,使得阅读过程始终保持着积极的基调。特别是作者对于一些理论发展过程中“偶然性”的探讨,让人深思,我们所知的规律,究竟是必然还是无数次机缘巧合的结果?这本书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台,让读者可以暂时抽离日常的琐碎,去思考那些关乎宇宙根本运行方式的宏大命题。它拓宽了我的思维边界,是一次对“世界如何运作”的深刻反思之旅。
评分这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通俗”杰作,它的成功之处在于,它没有为了追求学术的严谨性而牺牲读者的阅读兴趣,也没有为了迎合大众而稀释核心内容的深度。作者在处理时间线上的跳跃和不同地理区域的贡献时,展现了高超的叙事技巧,避免了线性叙事的枯燥。我被书中描绘的那些科学家的个人生活与他们的宏伟发现之间的张力深深吸引,那些关于名誉、嫉妒和意外发现的轶事,为冰冷的科学史增添了浓厚的人情味。这本书的份量感很强,但阅读起来却丝毫没有负担,它引导读者自然而然地吸收信息,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灌输。可以说,它提供了一个极其丰富和多维度的视角来审视一个我们习以为常却又知之甚少的自然现象。读完合上书本的那一刻,心中涌起的不是知识的满足,而是一种对未知世界的强烈好奇心被重新点燃的兴奋感。
评分非常好,质量好。
评分真的是红红火火恍恍惚惚好啵,,,
评分约翰•格里宾(John Gribbin),英国著名科学读物专业作家,萨塞克斯大学天文学访问学者。他毕业于剑桥大学,获天体物理学博士学位,现在是苏塞克斯大学的客座天文学研究员。曾先后在《自然》志和《新科学家》周刊任职。1974年他以其关于气候变迁的作品获得了英国科学著作奖。经常替《泰晤士报》、《卫报》和《独立报》撰写有关科学的文章,著作等身(50多部)其中包括《寻找薛定谔的猫》(海南出版社)、《大宇宙百科全书》(海南出版社)、《探索大爆炸》、《漫画时间史》(与凯特•查尔斯沃思合著)等书。
评分《寻找薛定谔的猫》是一本跨越量子力学、物理学及哲学等多学科的科普图书。它就像一个科学向导,带着读者领略20世纪物理学的发展过程;它又仿佛是一本思想史,把物理学家们的思维过程非常清晰地展现出来,让读者看到科学家成功前的一次次失败。格里宾在《寻找薛定谔的猫》中生动地描述了科学家得出他们理论的过程,让读者轻松地理解瞬间的真实性和一般量子力学。
评分喜欢这本书,细细研读!
评分真的是红红火火恍恍惚惚好啵,,,
评分很不错的科普读物,东西收到了,看起来应该是正版
评分京东买书又快又好 等不及活动就买了 如果再便宜点就更好了 满意满意
评分《魔鬼出没的世界--科学,照亮黑暗的蜡烛》是作者临终前的最后一部作品,阐述了科学和非科学的区别。热情地讴歌了科学家在人类生活中的伟大贡献和科学给人类带来的幸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