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次出版二战德国27名*高战功勋章获得者的图文传记。
用100万文字去了解27段辉煌的人生,用1500幅图片去还原历史摒弃成见的荡气回肠。
横扫欧洲,震动世界,军迷心中永远的战神。
历时十年,增删八次,德国研究专家汪冰继《德国名将:曼陀菲尔传》之后又一力作。国内军迷翘首以盼,网上争相传播。
《帝国骑士:二战时期德国*高战功勋章获得者全传》第四卷为全书收尾之卷,讲述第二十一至第二十七位钻石骑士勋章获得者的传奇经历:二战期间创下121架夜战击坠世界纪录、被敌友双方尊为“里希特霍芬式的传奇人物”的夜战飞行员施瑙费尔少校;既被称为“二战期间击沉击伤敌方战舰*多的军人”,又被后人视作“U艇艇长高估战果的*典型代表”的布兰迪海军中校;两次大战期间均获*高战功勋章,既有“死忠纳粹的魔鬼将军”之称,同时又是作风彪悍的防御名将的舍尔纳元帅;二战期间凭借出色的战功,三年内从中校营长跃升为装甲兵将军和装甲集团军指挥官,被李德·哈特称为“卓越的装甲兵领袖”、“机动与突袭艺术的大师”的曼陀菲尔;不到36岁就成为德国陆军历史上*年轻的中将,二战期间先后负伤14次,因其惊人的勇敢而被称作“疯子托尔斯多夫”的托尔斯多夫中将;二战期间先后随第20摩托化步兵师,第10、第4和第7装甲师东征西伐,因屡立战功获颁钻石骑士勋章,左腿被截肢后仍然坚持指挥作战的牙医博士毛斯中将;先后担任第4装甲师师长、第39装甲军和“大德意志”装甲军军长、第2集团军和“东普鲁士”集团军指挥官,二战欧洲战场停火的当日被邓尼茨授予*后一枚钻石骑士勋章,拒绝搭乘飞机撤离,坚持与官兵们一起步入苏军战俘营的装甲战术家绍肯。
汪冰,男,河南信阳人,军事历史业余爱好者和研究者。先后就学于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和美国特拉华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现居美国费城地区,长期供职于计算机软件开发与设计领域。业余时间热衷于学习和了解二战中的苏德战争以及普鲁士-德国军事史上的著名人物与战役。著有《德国名将:曼陀菲尔传》(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年10月)。
“一战时期的英军飞行员曾经大谈殷麦曼、波尔克和里希特霍芬等人,而今人们也在栩栩如生地描绘施瑙费尔这个光彩鲜活的人物……作为德国*dingjian的夜战飞行员,施瑙费尔在英国享有仅次于加兰德和莫尔德斯的战时声誉。”
——美国空军上校、军事历史学家托利弗(R.F. Toliver)
“……布兰迪是一位从不畏惧、从未失败过的骑士。”
——二战期间德军U艇部队wangpai艇长、双剑骑士勋章得主祖伦(Reinhard Suhren)
“……舍尔纳是一名纳粹信仰根深蒂固的狂热忠臣,坚信‘意志力足以带来胜利’,也认定德国陆军需要一种精神上的革命……他是一名*能体现纳粹价值观的残忍的将军。”
——英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谢菲尔德大学教授克肖(Ian Kershaw)
“曼陀菲尔是机动与突袭艺术的大师……卓越的装甲兵领袖。”
——英国著名军事理论家、历史学家李德·哈特
“……托尔斯多夫从不要求下属做自己无法完成的事情,他处处关心他人,与下属官兵的关系十分密切,而且这种关系让他感到很光荣。他的勇敢、纪律感和责任感让他晋升得很快。”
——二战期间德军第1步兵师老兵博鲁陶(Gottfried Boruttau)
“……(绍肯在1945年1月进行的作战)是那些日子里完成的军事史上大师级的杰作,只有(古希腊将军兼史学家)色诺芬那样的生花妙笔,才能将它充分地描绘出来。”
——二战期间德军著名装甲兵领袖、参谋总长古德里安上将
第一章 “夜空幽灵”:海因茨?沃尔夫冈?施瑙费尔少校早年岁月:“纳波拉”学校走出的少尉飞行员
战争的头18个月:缓慢艰难的开端
倚剑称雄:获颁骑士勋章
难以置信的1944:突破夜战百胜大关
末路狂花与意外身亡
第二章 “地中海杀手”:阿尔布雷希特?布兰迪中校
早年岁月:从扫雷艇艇长到U艇见习艇长
U-617:北大西洋一鸣惊人
最危险的水域:地中海“无畏骑士”
小型潜艇部队指挥官
战后岁月
第三章“魔鬼将军”:费迪南德?舍尔纳元帅
早年岁月:从一战勇士到山地兵团长
强悍的山地兵将军:转战地中海和北冰洋
一战成名:尼科波尔桥头堡
平步青云:从喀尔巴阡到库尔兰的集团军群指挥官
最后一位陆军元帅:负隅顽抗与遗弃部队
战后岁月
第四章“二战齐腾”:哈索?冯?曼陀菲尔装甲兵将军
早年岁月:少年军校生?骑兵军官?装甲兵教官
初战东线:从维亚济马到亚赫罗马
转战北非、乌克兰、罗马尼亚、东普鲁士和立陶宛
装甲集团军指挥官:洛林?阿登?奥得河
战后岁月
第五章“疯子托尔斯多夫”:特奥多尔?托尔斯多夫中将
早年岁月
列宁格勒城外的“嗜血猎犬”
“维尔纽斯雄狮”
阿登反击战及最后的抵抗
战后岁月
第六章“牙医中将”:卡尔?毛斯中将
早年岁月:最年轻的少尉?飞行员?牙医?步兵营营长
从色当、加莱到叶利尼亚和维亚济马
“有谁在战斗中见过毛斯博士在后方呢?”
第7装甲师的最后带头人
1945年及战后
第七章“最后的贵族”:迪特里希?冯?绍肯装甲兵将军
早年岁月:从骑兵连连长到摩托化步兵旅旅长
东进:随第4装甲师入侵苏联
装甲王牌:从库尔斯克到科韦利
第39装甲军和“大德意志”装甲军军长
最后一位钻石骑士:最后的战斗及战后
注释与参考书目
军史家库罗夫斯基(Franz Kurowski)曾描绘过施瑙费尔机组的首次击坠:“……随着距离的拉近,他们看到了轰炸机的发动机的发光尾迹。突然,从敌机尾炮塔里喷射出一束束曳光弹。施瑙费尔本能地降低机头,借助俯冲躲过火舌,他在向上爬升的过程中再次逼近了这架轰炸机。敌机机身渐渐占满了瞄准具,他按下了机炮按钮……敌机的一侧发动机立时起火,又一梭子炮弹击中了翼根,轰炸机倒转过来后,垂直俯冲着坠毁了。施瑙费尔试图再寻找一架轰炸机,但没能找到。伦佩尔哈特安慰他说:‘长官,取得首胜已足够好了,或许下次我们就能多击落几架。’”13 然而,库洛夫斯基的描述与伦佩尔哈特的战后回忆存在着较大出入——伦佩尔哈特称,英军轰炸机始终没有发现Bf-110的逼近,施瑙费尔的第一次开火即令对手的机翼起火,第二次射击更令“哈利法克斯”冒出冲天的火焰,整个攻击过程中对手根本没有还击。14 这架轰炸机凌晨2点左右坠落在比利时勒芬(Louvain)附近。施瑙费尔和伦佩尔哈特随后在地面控制台的指引下前去追逐另一架轰炸机,其过程远比库洛夫斯基描述的更加惊心动魄。施瑙费尔盯上的是一架型号不明的四发轰炸机,与前次进攻一样,他把Bf-110开至敌机下方后保持着一定的距离。稍作观察后,施瑙费尔朝敌机的右侧机翼开火,不过未能命中,再次进攻也没能得手。施瑙费尔加速拉近与敌机间的距离,最后逼近到相隔仅20米处,这时,他的Bf-110遭到猛烈的火力回击。施瑙费尔赶紧俯冲,改平之后他与伦佩尔哈特仍然有些惊魂不定——Bf-110机身多处中弹,左舷发动机起火,方向舵失灵,施瑙费尔的左腿甚至还挨了一颗子弹。施瑙费尔与伦佩尔哈特当时都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靠着运气和过硬的驾驶、导航技能,他们勉强飞回了圣托德,但Bf-110着陆时无可避免地歪向一侧,最后冲进一片耕地里停了下来。
迅速逃离战机之后,两人默默对视了片刻,谁都说不出话来——来之不易的首胜险些要了他们的命!取得首胜的兴奋,显然已被发生的一切冲淡了许多。虽然击落了一架敌机,但飞行员受伤,战机遭受重创(机身上有19个弹孔),显然并非完胜,不过,令人讶异的是,这竟是施瑙费尔机组在二战期间唯一一次有人受伤或战机受损!信心开始在施瑙费尔和伦佩尔哈特的心中扎根,至少他们再也不提调到驱逐机部队的事了。6月2日当天,施瑙费尔获得了二级铁十字勋章,他在基地里硬扛了几天后,因腿伤恶化而住进了医院。在医院里,施瑙费尔有时间细细总结得失和经验教训,对夜战的危险性有了更切实的体认——尽管有各种技术手段的辅助,在暗夜里搜寻敌机和发起攻击仍是一件令人高度紧张的困难工作,而那些勇敢且咄咄逼人的英军炮手们,更是德军夜战飞行员必须面对的冷面杀手。英军炮手也深知手中的机枪实为己方唯一的防御武器,为履行职责和保证集体的生存,他们不仅积极地寻找敌机的踪影,更是在交战中极富攻击性。许多夜战飞行员曾称,即便轰炸机正在坠落,那些炮手们仍攥着机枪不停地射击,直到完全坠落或凌空爆炸为止。夜战飞行员们无一例外地对英军轰炸机炮手抱有由衷的敬意。此外,英军的护航战斗机也是德军的一大强敌,尤其是战争后期的“蚊”式战斗机的速度和高度优势,曾给德军带来过无尽的烦恼和损失。在“天床”夜战系统指引下作战的夜战飞行员们还面临着另一个威胁,即己方的高射炮,这些立功心切的部队有时会不分青红皂白地误击己方战斗机。不仅德军自己非常清楚夜战的风险和难度,就连英军轰炸机飞行员们也一样心知肚明,他们对对手的胆量和勇气也都表示过由衷的钦佩。
……
这套《帝国骑士》系列,尤其是第四卷,简直就是打开了二战历史的一个全新维度。作为一名军事史爱好者,我一直以来都对那个时代最耀眼的星辰——那些获得最高战功勋章的战士们——充满了好奇。而这本第四卷,更是将这份好奇心推向了极致。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名单和事迹,而是通过极其详尽的考证,将这些“帝国骑士”们的人生轨迹、战场英勇、甚至是在战火纷飞年代的个人挣扎,都鲜活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叙事上的深度挖掘,他没有止步于官方记录,而是深入到各种档案、回忆录、甚至是幸存者后代的访谈中,力图还原一个最真实、最立体的人物群像。那些看似冰冷勋章背后,是无数个惊心动魄的瞬间,是血与火的洗礼,是人性最深处的闪光。读完第四卷,我感觉自己仿佛亲历了那些决定性的战役,那些决定命运的时刻,那些“帝国骑士”们以血肉之躯铸就的传奇。它提供了一种无与伦比的沉浸感,让历史不再是书本上枯燥的文字,而是鲜活的生命,燃烧的战魂。
评分这本《帝国骑士:二战时期德国最高战功勋章获得者全传(第4卷)》,真的可以说是满足了我对那段历史最深层次的探索欲望。我一直对那些能够突破极限、在战场上创造奇迹的个体故事着迷,而这第四卷,简直就是为我量身打造的。它让我看到了,在高层战略和宏大战争叙事之下,那些具体的、充满人性光辉的个体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我特别喜欢作者在描绘这些“帝国骑士”的战斗经历时,所呈现出的那种细腻和写实。不是简单地描述“英勇”,而是深入到他们的战术选择、他们如何克服恐惧、如何利用地形、如何与战友配合等等。这些细节,对于理解战争的真实面貌至关重要。阅读过程中,我时常会停下来,去思考那位士兵在当时的情境下,会面临怎样的压力,会做出怎样的抉择。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将那些曾经存在过的、伟大的个体,从历史的迷雾中打捞出来,让他们再次闪耀。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二战历史、对军事人物传记感兴趣的读者。
评分对于《帝国骑士:二战时期德国最高战功勋章获得者全传(第4卷)》,我必须说,它带来的冲击力是巨大的,是一种从纯粹的知识获取到深刻情感共鸣的转变。我过去对德军的了解,更多是基于宏大的战略和战术分析,对个体士兵的关注相对较少,更不用说那些被授予最高荣誉的佼佼者了。然而,这第四卷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作者以一种近乎虔诚的态度,深入挖掘了每一位“帝国骑士”的背景故事,他们的成长经历,他们为何会踏上战场,又是在怎样的环境下最终铸就了那份至高无上的荣耀。我被那些关于勇气、牺牲、以及有时甚至是运气的故事深深打动。某些章节中,那种在绝望中爆发出的惊人战斗力,那种为了战友、为了国家(即便是在当时那个特定的历史语境下)而赴汤蹈火的精神,读来令人肃然起敬,同时又不禁思考战争的本质和人性的复杂。它不是歌颂,也不是批判,而是一种客观而又饱含深情的记录,将那些被历史洪流裹挟的个体,以最耀眼的光芒定格。
评分不得不说,《帝国骑士:二战时期德国最高战功勋章获得者全传(第4卷)》是一部充满了力量感的作品。它不是那种轻松愉快的读物,而是会让你在字里行间感受到沉重的历史分量,以及那些曾经存在过的、鲜活的生命。我尤其被书中描述的那些极端环境下,普通人如何蜕变成英雄的故事所吸引。例如,在一些关键战役的危急时刻,明明已经弹尽粮绝,却依然能够凭借惊人的意志和战术素养,扭转战局的那些片段,读来让人热血沸腾,又心生敬畏。作者的文字非常有画面感,仿佛能够将读者带到那个硝烟弥漫的战场,亲眼目睹那些惊心动魄的时刻。同时,书中对于战争带来的伤痛和代价的描绘,也同样真实而深刻,这使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英雄赞歌,更是一份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反思。它让我思考,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这些“帝国骑士”们身上所承载的究竟是什么,他们的选择又意味着什么。
评分作为一名严谨的历史研究者,我一直以来都对二战时期的军事记录非常关注。《帝国骑士》系列,特别是第四卷,是我近年来阅读过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著作之一。它所展现出的考证的细致程度,以及对史料的驾驭能力,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作者并没有满足于简单的二手资料,而是广泛地查阅了大量原始档案,包括军事报告、日记、信件,甚至是官方颁奖的审批记录。这一点对于任何对二战军事史有深入了解的读者来说,都是极其宝贵的。我特别喜欢作者在分析每一个“帝国骑士”的战绩时,所进行的详细战术还原和背景分析,这使得我们能够更清晰地理解,在当时的战场环境下,这些英雄们是如何做出那些非凡的举动的。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提供了一份详实的名单和事迹,更在于它通过对个体案例的深入剖析,为我们理解二战时期德国军队的作战模式、指挥体系,以及士兵的心理状态,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评分前段时间买的,还可以,支持下
评分质量非常好
评分好书推荐,活动期间购买。是正版的。
评分非常优秀的书,优秀的作者,给力的活动
评分商品已经收到了很满意,还会再次购买的!
评分写的很详细,国内还没这样的书。
评分商品已经收到了很满意,还会再次购买的!
评分商品已经收到了很满意,还会再次购买的!
评分商品已经收到了很满意,还会再次购买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