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之调
雨荷
有一次,雨中走过荷池,一塘的绿云绵延,独有一朵半开的红莲挺然其间。
我一时为之惊愕驻足,那样似开不开,欲语不语,将红未红,待香未香的一株红莲!
漫天的雨纷然而又漠然,广不可及的灰色中竟有这样一株红莲!像一堆即将燃起的火,像一罐立刻要倾泼的颜色!我立在池畔,虽不欲捞月,也几成失足。
生命不也如一场雨吗?你曾无知地在其间雀跃,你曾痴迷地在其间沉吟,但更多的时候,你得忍受那些寒冷和潮湿,那些无奈与寂寥,并且以晴日的幻想来度日。
可是,看那株莲花,在雨中怎样地唯我而又忘我,当没有阳光的时候,它自己便是阳光,当没有欢乐的时候,它自己便是欢乐!一株莲花里有多么完美自足的世界!
一池的绿,一池无声的歌,在乡间不惹眼的路边——岂止哲学书中才有真理?岂止研究院中才有答案?一笔简单的雨荷可绘出多少形象之外的美善,一片亭亭青叶支撑了多少世纪的傲骨!
倘有荷在池,倘有荷在心,则长长的雨季何患?
秋声赋
一夜,在灯下预备第二天要教的课,才念两行,便觉哽咽。那是欧阳修的《秋声赋》,许多年前,在中学时,我曾狂热地耽于那些旧书,我曾偷偷地背诵它!
可笑的是少年无知,何曾了解秋声之悲,一心只想学几个漂亮的句子,拿到作文簿上去自炫!
但今夜,雨声从四窗来叩,小楼上一片零落的秋意,灯光如雨,愁亦如雨,纷纷落在秋声赋上,文字间便幻起重重波涛,掩盖了那一片熟悉的文字。
每年11月,我总要去买一本Idea杂志,不为那些诗,只为异国那份辉煌而又黯然的秋光。那荒漠的原野,那大片宜于煮酒的红叶,令人恍然有隔世之想。可叹的是祖国的秋色犹能在同纬度的新大陆去辨认,但秋声呢?何处有此悲声寄售?闻秋声之悲与不闻秋声之悲,其悲各何如?
明朝,穿过校园中发亮的雨径,去面对满堂稚气的大一新生的眼睛,《秋声赋》又当如何解释?
秋灯渐暗,雨声不绝,终夜吟哦着不堪一听的浓愁。
《青楼集》
在傅斯年图书馆当窗而坐,远近的丝雨成阵。
桌上放着一本被蠹鱼食余的《青楼集》,焦黄破碎的扉页里,我低首去辨认元朝的、焦黄破碎的往事。
一壁抄着,忍不住的思古情怀便如江中兼天而涌的浪头,忽焉而至。那些柔弱的名字里有多少辛酸的命运:朱帘秀、汪怜怜、拳娥秀、李娇儿……一时之间,元人的弦索、元人的箫管,便盈耳而至。音乐中浮起的是那些苍白的,架在锦绣之上,聪明得悲哀的脸。
当别的女孩在软褥上安静地坐着,用五彩的丝线织梦,为什么独有一班女孩在众人的奚落里唱着人间的悲欢离合?而如果命运要她们成为被遗弃的,却为什么要让她们有那样的冰雪聪明去承受那种残忍?
“大都”,辉煌的元帝国,光荣的朝代,何竟有那些黯然的脸在无言中沉浮?当然,天涯沦落的何止是她们,为人作色的何止是她们。但八百年后在南港,一个秋雨如泣的日子,独有她们的身世这样沉重地压在我的资料卡上,那古老而又现代的哀愁。
雨在眼,雨在耳,雨在若有若无的千山。南港的黄昏,在满楼的古书中无限凄清!萧条异代,谁解此恨!相去几近千年,她们的忧伤和屈辱却仍然如此强烈地震撼着我。
雨仍落,似乎已这样无奈地落了许多世纪。山渐消沉,树渐消沉,书渐消沉,只有蠹鱼的蛀痕顽强地咬透八百年的酸辛。
《雨天的书》,这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独特的吸引力。我通常不怎么会去主动选择这类名字的书,总觉得可能会有点闷,或者内容会过于虚无。但这次,我尝试了一下,然后发现,我的固有印象被打破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相当独特,既有诗意,又不失简洁。它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刻意的修饰,但字里行间却能透露出一种深沉的情感。我特别欣赏作者对细节的捕捉能力,比如雨滴打在不同材质上的声音差异,不同季节雨水的味道,甚至是雨后空气中弥漫的尘埃气息,都被描绘得淋漓尽致。这使得整个阅读体验变得非常立体,我仿佛真的能感受到那个雨天的氛围,听见雨声,闻到雨的味道。书中的故事线索并不复杂,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流动和心灵的探索。主人公在雨天里,经历着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但这些事情却在他心中激起了层层涟漪。我从这本书里看到了很多关于成长、关于孤独、关于自我救赎的影子。它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所寻找的答案,并不是在轰轰烈烈的大事件中,而是在那些细水长流的日常里,尤其是在一个可以让我们暂时停下来,进行内省的雨天。
评分怎么说呢,我买《雨天的书》完全是冲着名字来的。你知道,我这人就喜欢这种有点文艺范儿的名字,感觉读起来会特别有感觉。结果呢,它确实没让我失望,但也不是那种“哇塞,惊为天人”的感觉,更像是一种“嗯,就是这个味儿”的满足。这本书的叙事方式有点跳跃,有时候会突然从一个场景切换到另一个场景,没有太多的过渡,就像是在雨天里,思绪也会时不时地飘远一样。我尤其喜欢作者对人物心理的刻画,那些纠结、那些犹豫、那些不经意间流露出的脆弱,都写得特别真实。不像有些书里的人物,活得像个模型,没有缺点,也没有波澜。这本书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毛病,都有自己的烦恼,但正因为如此,才显得那么生动。我记得有一个情节,主人公在雨中迷路了,那种无助感,那种想要抓住点什么却什么都抓不住的失落,作者写得特别到位,我当时读着都替他着急。而且,书里穿插的一些哲理性的思考,也不是那种硬邦邦的大道理,而是很自然的融入在故事里,让你在读完之后,会不自觉地去回味,去琢磨。总的来说,这是一本需要静下心来慢慢品味的書,它不会给你带来什么震撼,但会给你带来一种淡淡的、持久的思考。
评分下着细雨的午后,我抱着一本还带着油墨香的新书,窝在落地窗边,看雨滴敲打玻璃。这本书,就叫《雨天的书》。翻开它,仿佛就能闻到泥土被雨水浸润后的清新气味,以及一种难以言喻的、属于阴天的宁静。书中的文字,就像雨水一样,一点一滴地渗透进我的思绪。它不像那种哗众取宠的畅销书,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也没有跌宕起伏的冲突。它更像是一个老朋友,在这样一个安静的午后,默默地坐在你身边,分享着那些细微的、容易被忽略的生活片段。那些描绘雨滴落在屋檐上的声音,树叶被风吹动的沙沙声,甚至是远处街角咖啡馆里飘来的淡淡香气,都被作者捕捉得如此细腻。读着读着,我仿佛置身于那个雨中的世界,感受着湿润的空气,听着淅淅沥沥的雨声,心也跟着变得柔软起来。它没有试图说教,也没有刻意营造什么氛围,只是用最朴素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幅属于雨天的画面,也描绘出那些在雨天里,我们内心深处的悄悄话。我喜欢这种感觉,它让我慢下来,去感受生活本身的美好,去体味那些平凡日子里的诗意。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内心平静的门。
评分《雨天的书》,听起来就是一个适合在一个阴沉的日子里,慢慢品读的书。事实也确实如此。这本书的风格非常独特,它没有明确的主线剧情,更像是一系列碎片化的思绪和观察的集合。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对于人物的心理描写尤其到位。他能够捕捉到那些转瞬即逝的情绪,那些不经意间的眼神交流,那些隐藏在话语背后的潜台词。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回忆”的部分,那些被雨水冲刷过的记忆,显得模糊而又真切。它让我不禁开始反思自己的过往,那些被遗忘的片段,那些曾经以为已经淡忘的情感,似乎都在书页间重新苏醒。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就像是在一个安静的房间里,听着窗外的雨声,一边喝着热饮,一边与内心进行一场对话。它没有提供现成的答案,而是引导你去发现自己的答案。我从这本书里学到了,有时候,停下来,放慢脚步,去感受生活中的点滴,去与自己对话,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它不是一本让人兴奋的书,但它是一本能让你沉静下来的书,一本能让你重新审视生活和自己的书。
评分说实话,刚拿到《雨天的书》的时候,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我平时看的书类型比较杂,但对于这种名字带有明显情绪指向的书,我总会有点犹豫。然而,翻开之后,我却被它深深吸引了。它不是那种情节跌宕起伏的畅销小说,也不是那种晦涩难懂的文学巨著,它更像是一本私人日记,又像是与一位老友的漫谈。书中的语言朴实无华,却有着一种直击人心的力量。作者擅长用最简单的词语,描绘最复杂的情感。那些关于雨天的描写,不仅仅是场景的堆砌,更是主人公心境的写照。我喜欢它在叙述过程中,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它没有回避现实中的痛苦和迷茫,但却总能在那份阴霾中,找到一丝微光。我特别被书中关于“失去”的探讨所打动,作者并没有去宣泄痛苦,而是以一种平静而深刻的方式,去理解和接纳。读完这本书,我并没有觉得豁然开朗,但内心却多了一种踏实感,一种对生活有了更深层次理解的平静。它让我意识到,即使在最普通的日子里,只要用心去感受,也能发现其中的美好。
评分儿子很喜欢,收到后就迫不及待的看
评分书本质量好,满意。
评分儿子很喜欢,收到后就迫不及待的看
评分儿子很喜欢,收到后就迫不及待的看
评分还没看
评分雨天的书雨天的书雨天的书
评分还可以,内容不错,京东依旧快。
评分还没看
评分特别喜欢送货员叔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