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正常化与台湾问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图书介绍


中美关系正常化与台湾问题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闫晓萍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2-15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09763186
版次:1
商品编码:12058559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3-01
页数:252
字数:25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美关系正常化与台湾问题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相关图书



中美关系正常化与台湾问题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中美关系正常化与台湾问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中美关系正常化与台湾问题》一书叙述和分析了中美从对抗隔绝到关系正常化的发展进程,特别是着重分析了中美关系正常化谈判过程中两国在台湾问题上的交涉,以及美国的《与台湾关系法》的出台经过,比较详细地展示了双方的立场以及博弈过程,对于把握中美关系走向、理解台湾问题在中美关系中的地位以及其未来的解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闫晓萍,女,1973年4月生,河南南阳人。2004年7月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国际政治博士学位。2003年获香港大学历史系STAR基金资助前往香港大学访学,并完成博士论文《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中的台湾问题》。主要从事中美关系、台湾问题研究。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2011年获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美关系正常化与台湾问题”(11CGJ019)资助。

目录

第一部分 台湾问题的历史演变(1949~1971)
第一章 台湾问题的由来与本质/3
  第一节 台湾问题的由来/3
  第二节 台湾问题的本质/5
第二章 战后美国历届政府的对台政策/8
  第一节 杜鲁门时期/8
  第二节 艾森豪威尔时期/18
  第三节 肯尼迪时期/32
  第四节 约翰逊时期/38
  第五节 尼克松时期前期/48
第三章 中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方针政策/53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和50年代/53
  第二节 20世纪60年代 /56

第二部分 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1971~1979)
第四章 中美和解的酝酿/61
  第一节 促使中美和解的因素/61
  第二节 中美和解的酝酿过程/71
第五章 尼克松访华与《上海公报》的发表/92
  第一节 黑格为尼克松打前站/92
  第二节 尼克松访华/94
  第三节 中美《上海公报》的发表/102
  第四节 《上海公报》的影响/105
第六章 正常化进程停滞(1973~1975)/113
  第一节 台湾问题的分歧/113
  第二节 美苏缓和的影响/127
  第三节 双方国内政治形势/129
第七章 实现关系正常化/134
  第一节 促使双方实现关系正常化的因素/134
  第二节 建交谈判/141
  第三节 中美《建交公报》的意义/163
  第四节 台湾的反应/166

第三部分 《与台湾关系法》(1979)
第八章 《与台湾关系法》的出台/175
  第一节 出台原因/175
  第二节 出台过程/183
  第三节 主要内容及其影响/197
  第四节 中国政府的反应/200
  第五节 《八一七公报》:艰难的妥协/202
结 语/210
附录一/215
附录二/224
致 谢/233

前言/序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美关系既经历了热战,又经历了冷战,经过二十多年的对抗和隔绝,最终走向正常化,这个过程艰难曲折,而无论是在对抗时期,还是在正常化过程中,台湾问题都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从中国方面来说,它关系到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的大业。从美国方面来说,它看重台湾的战略地位,先是要阻止中国政府解放台湾,继而又提出“台湾地位未定论”,希望台湾与中国大陆分离的局面长久存在下去,制造实际上的“一中一台”;后来为了打开中美关系被迫调整对台政策,基辛格在1971年7月的秘密访问中一上来就在台湾问题上向中方作了承诺,尼克松1972年访华时作了进一步的承诺,但美国还是不愿意与以前的政策一刀两断,不愿丢掉台湾这个“老朋友”,再加上别的原因,从尼克松访华到1978年底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用了近7年的时间。即使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也没有消失。时至今日,美国也仍然是台湾问题中的一个角色。
由于台湾问题对中美关系的重要性,闫晓萍博士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时选择了中美关系正常化与台湾问题作为论文题目。她通过论文答辩取得博士学位已经十年了,但心里仍然放不下这个题目。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她继续关注这一问题,搜集材料,反复进行修改,并成功申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又经过数个寒暑的辛劳,终于在原来博士论文基础上充实、修改、提高,完成了课题,向读者献上了现在这本专著。
从指导她的博士论文到完成这个课题,我对这个成果是比较熟悉的。本书具有几个鲜明的特色。第一,大量使用了美国方面新近解密的档案材料,使专著内容翔实、饱满。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初基辛格、尼克松访问时期的档案陆续解密。本书作者不失时机,通过各种途径搜集资料,使本书的论述建筑在扎实的史料基础之上。相对而言,中文的材料(包括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双方的)少了一些,这里部分是客观原因所致,并非作者的主观努力所能克服。第二,虽然本书的重点是中美关系正常化问题,但对于美国对台政策的来龙去脉、它的历史发展过程交代得相当清楚。比如“台湾地位未定论”的出台、20世纪50~60年代历届美国政府的对台政策等,这就便于读者从历史脉络来认识台湾问题,清楚它的前世今生。第三,对于中美建交的谈判过程和台湾问题在其中的地位有明确的阐述,从而说明了在建交谈判中不能彻底解决台湾问题的原因。第四,对于美国《与台湾关系法》的出台过程作了简要和清晰的描述。中美关系曲曲折折,但凡有一重大进步,就会有反弹。《与台湾关系法》正是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反弹。这是美国的政治体制、利益集团政治和运作决定的,中美关系也不能免受这种运作的影响。总之,本书对于专业学术和教育工作者进一步了解和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了参照和借鉴,对于实际工作者也不乏参考价值,并有助于普通读者深入了解这一问题。本书写得文通句顺,读起来是不会感觉枯燥的。
闫晓萍博士是个实际工作者,她在读博前已经有了很好的稳定的工作,不念这个学位对她的发展未必有多大影响。但她在实际工作中感到了不足,感到需要“充电”,于是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来深造,取得学位后又回去从事实际工作。她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是令人感动的。取得学位应该说已经是很好的结果了,但她仍不满足,在紧张工作和抚养孩子的同时又利用业余时间,完成了本书的写作。她这种对目标对事业的追求也是令人感奋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她的艰辛努力现在又有了一个结果,我深感兴奋、欣慰,写这么几句,以示祝贺。

陶文钊
2014年7月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


前  言

一 研究目的及意义
40多年前的1972年,中美两国在隔绝对立20余年、几乎没有任何交往的情况下,从各自的国家安全战略需求出发,开启了双边关系正常化的进程。如今,中美关系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关系错综复杂,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而几乎所有问题都富有争议。在这些问题当中,台湾问题无疑是最为敏感的核心问题。
台湾问题事关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事关中华民族的复兴。台湾问题本是中国的内政。二战结束后,台湾已经回归祖国。新中国成立之初,尤其在朝鲜战争爆发之后,美国政府对中国内政进行了直接干涉,其后对新中国实行遏制政策,并不断制造“台湾地位未定论”,发表“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等言论,企图达到将台湾永久与大陆分离的目的,这是中美两国长期处于隔绝对立状态的一个根本原因。
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与美国结束了长达20多年的紧张敌对关系,两国关系出现缓和并走上正常化的发展轨道。尽管在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中出现了曲折反复,但接触、交往、合作的历史方向已不可改变,最终于1979年1月1日两国实现了建交。这是现代国际关系史上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
中美关系正常化是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中国领导人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在对国际形势进行正确分析和判断的基础上,做出的战略抉择,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首先,从中美关系本身看,中美关系正常化意味着美国“遏制与孤立”的对华政策的彻底破产;“一个中国”政策成为美国与中国交往的政策基石,成为中美关系的基本框架,至今中美关系仍然在这个框架下发展前进。其次,从美国方面来说,中美关系正常化帮助美国跳出了越战的泥潭,并遏制了苏联在第三世界的扩张。再次,从中国方面来说,中美关系正常化为中国赢得了更加广阔的国际空间,为中国的改革开放赢得了稳定的外部环境,使“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国际上得到更广泛的认可,为最终解决台湾问题创造了条件。最后,从国际格局上看,中美关系正常化对其后的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开创了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合作共赢的新格局。
时至今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已经60多年,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也已经30多年了,在此期间,中国大陆、台湾岛内、两岸关系及国际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台湾问题的本质没有变。在未来的中美关系发展中,台湾问题仍将是两国间最为敏感的问题。了解台湾问题的过去,尤其是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中的台湾问题,两国在此问题上的争议、交涉和妥协,对于我们认识台湾问题的未来无疑是重要的。正如法国战略家薄福尔(Andre Beaufre)在其《战略绪论》一书中所说的:我们必须能够解释过去和现在,然后才能避免未来的危险,并能选择我们想要的那种未来。
基于以上思考,本书将以下几个问题作为研究的关键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第一,国家利益是促使中美开启关系正常化谈判的主要原因。中美两国政府是出于何种考虑,才做出打开中美关系大门的战略决策的?在开启正常化进程时,台湾问题无疑是绕不过去的一个关键问题,从目前解密的资料看,1971年7月9日时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时,是就台湾问题对毛泽东和周恩来做了表态的,他的表态使中国领导人心里有了底。那么,基辛格是如何向中国政府表态的?后来尼克松总统访华时又如何做了进一步的表态?
第二,台湾问题是中国与美国谈判多年来无法突破的问题。中美建交是在台湾问题没有得到全面解决的情况下实现的,双方都做了一定的妥协,那么做出妥协是出于何种考虑?为什么邓小平亲自拍板,使得建交谈判得到了突破?中美关系正常化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同时发生,是偶然还是必然?
第三,《与台湾关系法》成为中美处理涉台问题的新障碍。它的出台紧随中美建交,而后的历届美国政府,都将《与台湾关系法》与三个联合公报相提并论。为什么中美两国刚刚建交,美国政府就出台《与台湾关系法》?其本质是什么?对今天的中美关系造成什么影响?对未来解决台湾问题将形成什么障碍?
为回答这些问题以及其他相关问题,依据国际政治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本书把中美之间围绕台湾问题所展开的对外政策与行为视为一个相互作用、密切互动的整体进行考察,借助近年来最新解密的当事人谈话、重要人物回忆录等第一手资料,从双方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外交互动中梳理有价值的信息,重点阐述双方对各种因素的反复权衡考虑,力求全面翔实地反映中美关系正常化这一段历史和台湾问题发生、发展的演变过程,客观完整地展现双方的外交博弈,把握美国对华政策的历史根源和发展脉络。因而,本书对于把握、分析未来中美关系的走向,促进中美关系发展,以及为今后解决台湾问题提供借鉴,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 主要内容
本书除前言外,分为三个部分共八章来叙述和分析中美关系从隔绝对抗到正常化的发展进程,梳理台湾问题在其中的演变过程,尤其是正常化谈判过程中两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博弈,以及美国《与台湾关系法》的出台经过。
作为历史背景,本书的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中美关系中台湾问题的演变过程。在简要叙述台湾问题的由来及分析其实质之后,本书一方面叙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对台政策的演变过程,从40年代末准备“脱身”,到50年代初公开提出所谓“台湾地位未定论”,再到后来发展为“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或“双重代表”,一直坚持分裂中国的企图;另一方面叙述了中国政府在这一时期从最初武力解放台湾向不放弃使用武力同时准备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为主的政策转变过程。
本书的第二部分叙述了从尼克松政府时期至卡特政府时期的中美关系历史,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中美关系和解的酝酿和尼克松访华。苏联霸权主义的扩张、美国亟须从越南战争脱身、中国自身发展的需求等各种因素促使中美两国走向和解,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拉开了中美关系解冻的序幕。本书指出,基辛格访华期间关于台湾问题对周恩来所做的承诺是中美关系得以解冻的前提。
1972年2月尼克松的破冰之旅与中美《上海公报》的发表,是中美关系的划时代事件。书中详细叙述了尼克松访华时与毛泽东、周恩来在台湾问题上进行的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谈。在会谈中,尼克松对于台湾问题提出了五个原则,实际上是向中方做出了保证,表明了“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立场,并且表示不支持“台独”,使中国领导人心里有了底。但当时的当务之急不是解决台湾问题,而是中美联手抵制苏联扩张的问题。双方在这一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发表了《上海公报》。但《上海公报》的核心问题仍然是台湾问题。
第二阶段是70年代中期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的停滞。书中主要分析了台湾问题、美国对苏缓和政策的影响和中美两国国内政治这三方面的因素。福特政府显然是一个过渡政府,没有可能也没有魄力在台湾问题上继续前进;美国继续采取对苏缓和政策,并不感到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的紧迫性,而中国对美国的对苏缓和政策不满;“水门事件”使尼克松不能实现在他的第二任期实现关系正常化的许诺,而中国国内极“左”思潮的泛滥冲击了中国外交,这些因素综合起来使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停滞不前。
第三阶段是中美建交。卡特执政期间,缓和的停滞和苏联咄咄逼人的攻势使中美关系正常化出现了转机。在建交谈判中,台湾问题一直是焦点。但是双方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在台湾问题上都做了一定的让步,终于在中国政府提出的建交三原则“断交、废约、撤军”基础上实现了建交,但美国售台武器的问题未能得到解决。
中美建交后不久,美国就出台了《与台湾关系法》。本书的第三部分详细叙述了《与台湾关系法》出台的背景、制订过程,国会中的辩论,详细分析了《与台湾关系法》有关条款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影响,以及该法案出台后各方的反应。《与台湾关系法》的制订过程反映了美国对华政策的复杂性,为中美关系的进一步发展设置了障碍,也为未来解决台湾问题设置了障碍。
最后,本书在对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和美国《与台湾关系法》出台进行总结的基础上进行反思,并对未来中美关系进行了展望。
三 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者对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包括从最初中美达成和解的原因、影响,到最后促成建交的因素和结果,以及在此过程中台湾问题的演变都做了大量研究。
1.大陆方面
在中美关系发展历程研究方面,陶文钊主编的《中美关系史(1949~1972)》较有代表性,这是编者于1993年出版的《中美关系史(1911~1950)》一书的续篇,通过对两国间重大事件的叙述,分析了中美两国外交政策的决策过程及影响双方决策的种种国内和国际因素,比较完整清晰地展现了从朝鲜战争到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发展历程,提供了中美关系中台湾问题的历史背景,叙述了其演变过程,尤其是美国对台政策的来龙去脉。王缉思的论文《论美国“两个中国”政策的起源》分析了从新中国成立到第一次台海危机时期的美国政策,指出杜鲁门(Harry S.Truman)和艾森豪威尔(Dwight David Eisenhower)政府如此处心积虑地阻挠中国统一,首先是服务于冷战时期美国的遏制战略,其次是服务于美国本国的政治和军事目的。时殷弘的专著《敌对与冲突的由来——美国对新中国的政策与中美关系(1949~1950)》以1949~1950年中国历史大变革为时代背景,以美国杜鲁门政府对华政策及中美关系为研究范畴,充分依据档案、报刊、论著、回忆录等历史资料,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这一历史紧要关头杜鲁门政府的对华政策。书中对杜鲁门政府“等待尘埃落定”的看法提出质疑,认为该政府在1949~1950年对新中国实行的是近乎彻底的敌对政策。
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进程和影响的研究方面,近年来出版了一批有代表性的著作。关于中美和解的客观因素,大陆学者普遍认为是中美两国共同的战略利益。章百家的《通向缓和的崎岖之路——变动的国际环境与中国对美政策(1954~1971)》对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的中国对美政策做了系统回顾,他认为美国深陷越南战争、苏联迅速扩张军事力量,迫使美国首先感到调整外交政策的必要性。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中国外交陷入了困境,调整对外关系也开始提上日程。1969年中苏冲突成为双方调整政策的突破口,60年代末国际格局的变化为中美和解提供了客观条件,而导致中美双方走向和解的关键是双方各自对其国家安全利益的考虑,此时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不同也已无法阻止中美两国的接近。苏格的《美国对华政策与台湾问题》是大陆学者研究台湾问题的力作。他在该书第四部分“正常化时期的台湾问题”中,对正常化时期的美国对华政策进行了详细分析。作者依据大量翔实的资料,对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做了深刻解剖,提出促使美国与中国实现和解的因素包括国际国内两个方面。国际因素包括苏联实力增长,形成了美苏均势;美国的西欧盟国和日本等的实力和独立性增强;中国和其他第三世界国家关系不断发展等。美国国内因素主要是美国经济衰落和越战的失败,使美国在国际上陷于孤立,国内局势不稳。宫力的《跨越鸿沟——1969~1979年中美关系的演变》一书比较全面地剖析和揭示了在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中,中国对美政策演变的原因。宫力指出,中美两国从现实国家利益的迫切需要出发,成功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方面的鸿沟来发展国家关系,这是一个历史的进步。中国的对美政策是中国政府对变化的世界形势及时做出科学评估和正确判断的结果。在制定对外政策时,从大局着眼,以维护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原则上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是中国这一阶段对美关系的一个显著特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来与中美建交几乎是同步的,这不是一个偶然现象。李捷的论文《物极必反:60年代的中国国内政治与中美关系》对50年代后期到1976年中国的对美政策做了比较全面、客观的分析,指出70年代中国逐步转向以国家利益为重心的务实外交。
对于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停滞不前的原因,许多著作也进行了分析。许开轶在《坚冰被打破后的“逡巡”——70年代中美迟迟未能建交原因探析》一文中认为,1973~1979年中美关系经历了巨大考验与重大选择,分析了从解冻到建交经历艰难过程的原因。李捷的《从解冻到建交:中国政治变动与中美关系》认为,中美《上海公报》发表后,中美关系没有像人们预料的那样迅速发展,而是在解冻与建交之间长期徘徊,其中,中国国内局势对中美关系的复杂影响是一个重要因素。熊志勇的《艰难的选择——中美关系正常化对美台关系的影响》指出,在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中美国处理台湾问题之所以如此困难,主要是:第一,美国担心在亚洲盟友中引起恐慌;第二,美台经济关系对美国越来越重要;第三,台湾对美国具有意识形态方面的意义。宫力的《通向建交之路的艰难跋涉——1972~1978年的中国对美政策》认为,为加快推进中美关系正常化,毛泽东提出了“一条线”的战略构想,邓小平坚持中美建交三项基本条件的坚定立场,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美国政府指望中国在台湾问题上做出较大让步的不切实际的幻想。
在关于《与台湾关系法》的研究方面,大陆学者一致认为,《与台湾关系法》违反了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违反了国际法,背弃了美方在建交时的承诺和在“三个公报”中承担的国际义务。庄去病等在《评美国的“与台湾关系法”》中,对《与台湾关系法》做了剖析后指出,这是在终止美台“共同防御条约”后,紧接着用变相的方式恢复了那个条约。郝雨凡在《白宫决策——从杜鲁门到克林顿的对华政策内幕》一书中提出,中美建交和美国的《与台湾关系法》都是美国政府政策制定机制的产物。尽管两者有着明显不同,但从美国观点出发,两者相互补充,相互支持,缺一不可,共同服务于美国在这一时期的利益。该书对中美《建交公报》和美国《与台湾关系法》的出台经过进行了较细致的分析,资料不仅来自政府文件和国会记录,还来自对中美建交的美方决策者,如万斯(Cyrus Vance)、布热津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等人的直接采访。
除论文和专著外,中国方面近年出版的领导人的文选和年谱也提供了重要的第一手史料,其中包括: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等编的《毛泽东文集》、《毛泽东外交文选》、《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13册)、《周恩来年谱(1949~1975)》、《周恩来外交活动大事记(1949~1976)》、《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邓小平年谱(1975~1997)》等。
2.台湾方面
台湾学者陈志奇的专著《美国对华政策三十年》,从台湾方面对其与美国关系的发展做了详细叙述,从侧面反映了中美双方的互动对台湾的影响,揭示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史实。由于作者坚定地站在国民党当局的立场上,对中美关系的叙述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胡为真的《从尼克森到柯林顿——美国对华“一个中国”政策之演变》以分析从尼克松总 中美关系正常化与台湾问题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中美关系正常化与台湾问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中美关系正常化与台湾问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分享链接


去京东购买 去京东购买
去淘宝购买 去淘宝购买
去当当购买 去当当购买
去拼多多购买 去拼多多购买


中美关系正常化与台湾问题 bar code 下载
扫码下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