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先秦时期,中原地区分布着一些重要的、文化非常进步的诸侯国,如焦国、陈国、杞国、宋国、东周王室等。这些诸侯国(包括东周王室),分别是尧、舜、夏、商、周直系后裔的封国和王朝,保留着尧舜与三代时期的传统和习俗。春秋时期,郑国产生了我国第1部成文法、第1位“律师”,是我国历史上一个与商人签订盟约的诸侯国,还出现了当时*发达的音乐;战国初年,魏国独霸中原,是法家文化的发祥地。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韩非子出生在韩国,商鞅、吴起皆是从中原走出的政治家……
“中原诸侯国史研究丛书”以狭义上的中原地区的诸侯国历史、文化研究为主,兼及广义的诸侯国。丛书展现了中原诸侯国所创造的辉煌灿烂的文化,及其对黄河文明乃至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所起到的重要的奠基作用。
内容简介
魏国(公元前403-前225年),姬姓,其辖地包括今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和中南部,陕西、河北部分。战国初年,魏国任用李悝进行变法,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度,是早期任用布衣卿相的诸侯国。平民中贤能之士的大量选拔任用,成就了战国初年魏国的霸业。魏国是法家文化的发祥地,李悝所制定的《法经》是我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后世封建王朝法典的蓝本,对我国后代法典的形成有重要意义。河南汲县发现的魏襄王墓中出土了大批竹书,即《汲冢周书》,是研究古史的珍贵史料。魏文化是先秦时期重要的、发达进步的诸侯国文化之一,魏国史的研究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中原诸侯国史研究丛书:魏国史》通过对魏国历史和文化的研究,展现了中原诸侯国文化的灿烂与辉煌。《中原诸侯国史研究丛书:魏国史》适合中国古代史研究领域的学者、研究生、本科生,以及对中国古代史研究有兴趣的读者阅读。
作者简介
李玉洁,1948年出生,女,河南省开封市人。河南大学中国古代史、考古学博士生牵头导师,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专职教授,河南大学特聘教授,河南省优秀专家,日本皇学馆大学的客座研究员。1996-1999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古代王权与专制主义研究”,2004-2009年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黄河文明的历史变迁”,2013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大遗址与河洛三代都城文明研究”等。在国内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0余部。
精彩书评
NULL
目录
丛书序
绪论
一、战国初年魏国独霸中原的原因探析
二、对贤能之士的排斥和迫害是魏国极盛而衰的原因
三、魏国兴亡与大梁地理位置毫无关系
四、魏文化在我国历史上的深远影响
第一章 魏氏在晋国的发展
第一节 毕万在晋国受封为魏氏
一、毕万仕晋
二、晋国“灭公族”“尚军功”的国策是毕万家族发展的土壤
三、毕万受封于魏
四、“魏”地溯源
五、魏氏城的考古学发现
第二节 魏武子袭封
一、魏武子追随重耳逃亡
二、魏武子受次赏袭封在魏
三、魏悼子徙治在霍
第三节 魏颗在晋国的功勋
一、魏颗立功辅氏之役
二、老人结草报恩,魏颗勋铭景钟
第四节 魏氏家族地位的腾升与魏绛“和戎”
一、魏颉成为晋国的卿
二、魏绛执法不阿
三、魏绛的“和戎”政策
四、魏绛“和戎”的意义
第五节 魏氏得国
一、魏献子为政
二、晋六卿火并
三、韩、魏、赵三家破智氏
四、韩、魏、赵三家分晋
五、分晋之初魏国的辖地与关隘
第二章 战国初年魏独霸中原
第一节 魏文侯建立魏国
一、魏斯称侯与得国
二、三家分晋前后与周边国家的斗争
三、三晋领袖魏文侯
第二节 魏国都城安邑
一、魏国的早期国都——安邑
二、安邑的考古学发现
第三节 “象魏”一词源于魏国都城安邑“门阙”
一、“象魏”的出现当与魏都安邑的建筑有关
二、“阙”建筑形式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的周王室与鲁国
……
第三章 魏武侯时期的魏国
第四章 魏国的鼎盛之都——大梁城
第五章 魏国由盛转衰
第六章 魏国专制王权的形成与职官制度
第七章 战国时期的合纵连横
第八章 秦统一中国
第九章 魏国经济的发展
第十章 魏国的思想文化与科技
魏国史大事年表
主要参考资料
后记
精彩书摘
《中原诸侯国史研究丛书:魏国史》:
吴起离开魏国之后,楚悼王很早就听说了吴起贤能,就派人请来吴起,任命他为楚相。“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举国以听之。
战国初期,楚国民不聊生,饿殍遍野,楚声王竟至为“盗”所杀。而北方三晋,特别是魏国正在兴起,对楚步步进逼,楚国处于一种十分困窘的境地。
在楚国内忧外困之时,吴起从魏国来到楚国。楚悼王任用吴起,实行变法。吴起变法,从打击大贵族人手。变法的内容散见于典籍中,归纳如下。
(1)均爵平禄。楚国爵禄是世袭的,如果其父兄有功受爵禄,后代亦可承袭享有爵禄,这样就极大地伤害了将士作战的积极性。吴起乃“均楚国之爵,而平其禄,损其有余,而继其不足,厉甲兵以时争于天下”。另外,“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绝灭百吏之禄秩,损不急之枝官,以奉选练之士”。
(2)“吴起为楚悼王立法,卑减大臣之威重,罢无能,废无用;损不急之官,塞私门之请;一楚国之俗,禁游客之民,精耕战之士。”吴起废除无用的官职,剥夺王室贵族的威权,“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削减无用的开支,以奖励真正为国出力的战斗之士。
(3)战国时期,楚国是疆域最大的诸侯国,占领整个中国南部,如四川、云南、贵州等地.这些地方当时开发很少。吴起责令楚国一些与王室关系疏远的贵族前去开发。吴起对楚悼王说:“荆所有余者,地也,所不足者,民也。今君以所不足,益所有余。臣不得而为也。于是令贵人往实广虚之地,皆甚苦之。”这是一种新的拓土殖民形式。
从以上吴起在楚国变法的条文来看,很多是李悝变法的内容,如“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的条文与李悝变法中“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的条文完全一致。
楚悼王付吴起以国政,言听计从。“吴起事悼王,使私不害公,谗不蔽忠,言不取苟合,行不取苟容,行义不固毁誉,必有伯主强国,不辞祸凶。”吴起可算是一个无畏的改革家。
吴起变法,旨在富国强兵。变法的内容是消灭世卿世禄制,任用贤能,因此这又是一次打击世袭贵族政治经济特权的运动。吴起变法损害了楚国大贵族既得的政治经济利益,遭到大贵族的激烈反对。楚之贵族皆欲害吴起。楚国官员皆楚王室宗支,决不许异姓插足。吴起作为一个外诸侯国的异姓人,跻身于楚上层贵族之间,依靠楚悼王的信任,打击大贵族特权和势力,所遇到的阻力之大、反对之烈,是可以想见的。
新法行之期年,楚悼王死去。《吕氏春秋·贵卒》云:“荆王死,贵人皆来,尸在堂上,贵人相与射吴起。吴起号呼日:吾示子,吾用兵也;拔矢而走,伏尸插矢而疾言日:群臣乱王,吴起死矣。且荆国之法,丽兵于王尸者,尽加重罪,逮三族。吴起之智可谓捷矣。”在楚悼王的灵堂上,楚国贵戚大臣作乱而共攻吴起。吴起跑到楚悼王的尸体下躲藏,贵族射杀了吴起,也射中了王尸。楚国之法:“丽兵于王尸者,尽加重罪,逮三族。”群臣射王尸者,尽当其罪,因而被夷宗者70余家。变法也因楚悼王和吴起的死而受到挫折。
吴起的变法使楚国国力强盛,曾与魏国“战于州西,西出梁门,军舍林中,马饮于大河”。楚自庄王以后,又一次打到黄河岸边,使中原国家刮目相看。吴起又以战略家的眼光,向南扩展疆域,“吴起相悼王,南并蛮越,遂有洞庭、苍梧”,江南归人楚国势力范围。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云:吴起变法“要在强兵,破驰说之言纵横者,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强”。
……
前言/序言
中原又称中土、中州、中夏、华夏等。“中原”在狭义上指今河南省,即洛阳至开封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广义的“中原”包括今河南、山西、陕西、河北、山东、安徽北部、江苏北部等区域。自远古时期,中原就活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部落,之后又形成一个个的方国。夏、商、周三代皆建都在中原。西周王朝在中原地区分封了许多诸侯国,如宋国、卫国、陈国、蔡国、晋国、齐国、郑国等,以及战国时期的魏国、韩国、赵国、秦国、齐国、楚国等。中原诸侯国是创造中华古代文明的实体。中国古代最早的文字、铜器、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最早的成文法、中国古代最值得骄傲的先秦诸子思想的各流派及其鼻祖,皆产生在中原诸侯国。虽然中国古代文明是满天星斗式的出现,而中原当是最灿烂、最辉煌的地区之一。“中原诸侯国史研究丛书”以狭义中原地区的诸侯国文化研究为主,兼及广义的诸侯国文化的研究。我们编纂“中原诸侯国史研究丛书”的目的在于研究中原诸侯国的历史、文化、特点、兴衰原因等,以及其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奠基作用,从而弘扬中原地区的古代文化。
一、“中原”概念产生与中原文明的形成
“中原”一词,其原意是“原野之中”,最早见于西周宣王时期的《诗经·小雅·吉日》。诗云:
瞻彼中原,其祁孔有。儦儦俟俟,或群或友。悉率左右,以燕
天子。
既张我弓,既挟我矢。发彼小犯,殪此大兕,以御宾客,且以
酌醴。
(汉)毛亨传云:
祁,大也。趋则儦儦,行则俟俟。兽三日群,二日友,悉率左
右,以燕天子。驱禽之左右,以安待天子。
这段诗歌的意思是,看那中原多么辽阔广平,一些野兽三三两两,或跑或行,张弓射箭,驱赶射猎,并以酒宴飨天子;而一些小的野兽可用来宴飨宾客。
这段诗歌描述了周人在广大平坦的原野之中打猎的情况。由于这是周人的诗歌,所以“中原”当是指黄河中游一带的原野。
西周幽王时期的《诗经·小雅·小宛》云:“中原有菽,庶民采之。”(汉)毛亨传云:“中原,原中也。”这里的“中原”与《小雅·吉日》中所指的一样,也是指黄河中游一带广平的原野。
黄河中游地区四季分明,土地肥沃,原野广大而平,无论是在古代还是近代,都是庶民的宜居之地,许多的族群活动在这广袤的原野之上。随着人类的体质、智力和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迅速地增加,争夺财富和权力的斗争日益激烈。部族之间爆发了频繁的战争和冲突,胜利者取得了领袖的地位。黄帝在对炎帝、蚩尤的战争中均取得胜利,从而成为华夏民族的正统帝王。胜利的部族把失败的部族赶到边地和山区,而自己占据最好的、最宜居的中原地区。于是,中原逐渐成为政治、军事、经济的文明中心。
中原是我国远古文明形成最早、最集中的地区。学术界所认可的文明要素——城堡、文字和金属,最早皆是在中原地区出现和形成。中原在仰韶文化晚期已出现古城堡。郑州西山古城址是仰韶文化的遗存,距今约4800~5300年。中原地区已发现龙山文化时期的古城堡数百座,如河南淮阳平粮台、登封王城岗、郾城郝家台、安阳后岗、淅川下王岗等古城址普遍出现。
中原诸侯国史研究丛书:魏国史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