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少林寺:历史宗教与武术》由以色列著名汉学家夏维明撰写,大体按照历史发展脉络展开叙述,分为三个阶段:唐时期的寺院军事传统、宋明时期少林武术系统化、明后期及清代少林拳术的发展等。
佛教与武术是少林寺之为少林寺的两大基石,作者将佛教与武术的关系自始至终嵌入历史叙事之中,引经据典展开深入讨论。
《少林寺:历史宗教与武术》作者认为,中国武术是一个多层面的身体和精神自我培养系统,具有多种多样的功能:从强身健体到戏剧表演,从竞技运动到宗教修行,从自我防卫到武装起义等,而这种多样性正是武术在剧烈变化的社会和政治环境中保持生命力的原因。
《少林寺:历史宗教与武术》的出版,将对中国武术史、佛教史、佛教与武术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夏维明(Meir Shahar),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汉学教授,于美国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获博士学位。在中国民间宗教和古代文学研究上颇有建树,代表作品有《济癫:中国宗教和民间文学》(Crazy Ji:Chinese Religion and Popular Literature,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1998)《俄狄浦斯之神:哪吒及其印度出身》(Oedipal God:The Chinese Nezha and his Indian Origins,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15)、《不羁之神:中国的神明与社会》(Unruly Gods: Divinity and Society in China, Coedited with Robert Welleo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6)、《中国印象中的印度:神话、宗教与思想》等。
赵殿红,广东省民族宗教研究院副研究员,暨南大学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博士,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史暨澳门史、中外文化交流、基督宗教传华史、中国法制史等。
内页插图
目录
序
致谢
前言
第一章 军事传统之源起(500-900)
一、寺院
二、事奉帝王
第二章 武术实践系统化(900-1600)
一、保家卫国
二、棍法传说
第三章 拳术和修身(1600-1900)
一、拳术
二、养生之术
三、造反嫌疑
结论 历史、宗教和中国武术
附录 《易筋经》版本举例
征引文献
译后记
前言/序言
到20世纪初,少林寺可以说已是全世界最为知名的佛教寺院。究其原因,既不是少林寺对中国佛教演化的贡献,亦不是其1500年历史所积累的艺术宝藏,甚至也不是其声望之源——禅宗始祖菩提达磨与少林寺的种种传说,而是它与中国武术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中国和现代西方的文化相遇中,中国武术在西方的传播是一个引人人胜的话题。中国武术作为融军事、健身和宗教元素为一体的独一无二的综合体,吸引着无数的西方人投身实践。这些武艺似乎常常源自少林寺,它们的传播自然使少林寺名扬四海,而知道少林寺的人,却未必了解佛教信仰。非习武者亦知悉少林神话:20世纪60年代李小龙(1940-1973)的传奇电影,李连杰(1963年生)登峰造极的武术表演,使少林寺在无数的功夫片中登台亮相,从而使少林寺的传说深入人心。
少林寺的名声是否正当合理?僧人们是否经常习武?若是,则他们军事化的行为会导致宗教、政治、军事等方面的诸多问题。佛学家首先就会在寺院军事训练和佛教禁止暴力的对立问题上难以自拔。少林僧人何以置其反对战争的主要信条于不顾?他们冲向战场时难道不会心有不安?他们有否力图证明这种践踏佛教律令的合理性?
其实,在全世界历史上,无论是个人还是团体总是能找到方法解释他们对自己的教义的违反,因而佛教和武术的冲突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相反这两者之间的联系却是值得研究的。那么少林武术与佛教是否存在内在的关联?现今,少林僧人们强调他们的常规武术训练是精神操练的一种形式。少林寺住持永信(1965年生)认为其寺院的军事传统是一种“武禅”,意即身体锻炼是培养宗教觉悟的一种手段。某些练习者进一步辩称,在少林格斗术中可以感知禅理(有别于其他中国武术种类,如太极拳)。他们解释说,少林武术招式套路制订了一定格式,而目的却在于消除这些格式,由此把练习者从固有的俗念中解放出来。这类说法不容忽视,相反,历史学家应当追溯其源起。
佛教和军事行为之间也许还存在其他关联。早在中世纪时期,少林寺拥有大量地产,在战乱时期需要军事保护。因此,少林武术训练可能源自经济需要:保卫寺庙财产。而实际的需要又有神圣的先例可以遵循:如此主张和平的佛教,在到达中国时,却是一批全副武装的军事神灵模样,实在是蔚为奇观。佛教肖像画中,佛陀两侧由火力十足、面目狰狞、脚踏魔鬼的神灵护卫。这些守护神大概为寺院暴力提供了宗教上的借口:世尊尚需武功神灵的保护,寺院更需要习武僧人的守卫。
若不参照国内形势之影响,任何对中国寺院武术行为的研究都不可能完整。体操训练和呼吸练习,结合元气的内循环技巧,在中国公元前的几个世纪已经出现。这些训练被认为可以延年益寿、修身养性,在中世纪早期被新兴的道教吸收,成为寻求长生不老必须采用的基本要素。这种带有宗教目的的体操训练的古老传统很可能影响了少林武术,从这一点来说,中国佛教武艺可以视为佛教中国化的又一范例。
佛教武术实践不仅仅具有宗教性,寺院武装还可能扮演了政治角色。中国过去的帝国政权,总是对宗教组织疑虑重重,先人为主地认为它们带有造反意图。他们何以容忍寺院的军事训练?政治历史学家解释,国家要么试图打压少林武术实践,要么利用武僧们为自身的军事目的服务。如本书章节所示,情况在不同时期各有不同:明朝时期(1368-1644),少林和尚们为朝廷提供忠诚的军事服务,朝廷也投桃报李,对他们恩赐有加;但他们与清朝(1644-1911)的关系则显得微妙复杂,清统治者担心某些少林机构会加入宗派反叛。当然,这种担心也不是毫无道理。
少林寺:历史宗教与武术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