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2-16
姚謙:如果這可以是首歌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他的歌詞誠實樸素,觸動人心;擅於用文字營造氛圍和畫麵感!
你一定聽過、唱過他寫的歌:《我願意》《魯冰花》《味道》《停格》《如果愛》《電颱情歌》《原來你也在這裏》《知道不知道》《公轉自轉》《分開旅行》《袖手旁觀》《那年的情書》《當我在這裏》……
【寫恰到好處的文字/過剛剛好的生活】
★首版首次限量贈送文藝小卡:姚謙寫給生活的歌!
★華語樂壇金牌音樂人、《我願意》《味道》《原來你也在這裏》填詞人姚謙全新力作!70篇有趣有料的隨筆,談旅行與生活,喚起你我想要“把生活過成歌”的衝動;對音樂、藝術産業的觀察,同樣適用於其他産業,撩動你我思考!
★文字匠人的日常:旅行隨筆+生活筆記+産業觀察!
★“懂女人心”的音樂人、樂壇伯樂、藝術品收藏傢、文藝愛好者……閱讀姚謙的日常,就像踏上瞭一次新鮮、多麵的文藝之旅。
★讀一本書,看一部電影、參加一場音樂會,每一個思考的片段、感受的重述,都可以是一首歌,是麵對、觀看自己的方式。——姚謙
★新書封麵原圖,來自年輕藝術傢何翔宇《6個檸檬》,飽含豐富的信息層次和想象空間
★16頁精美彩插,姚謙和你分享旅行和生活中,如鏇律一般的難忘時刻!
★首次收入姚謙【自選歌單】,用20首歌輕盈迴顧過往歌詞生涯!
海報:
《如果這可以是首歌》內容簡介:【文字匠人的日常:旅行隨筆+生活筆記+産業觀察!】
知名音樂人、作詞人、藝術收藏傢姚謙分享他在旅行中、生活裏,以及在對世界的觀察中那些細膩的所見所得,深刻的所思所感。在旅行中,他全心感受,閱讀著人群、城市和那些劃過皮膚的時間;生活裏,他剪不斷與音樂三十年來的緊密聯係,和親愛的藝術朝夕相伴,在文字和影像中做著心靈的旅行,上著一堂一堂的“人生課”。
遊走在各文藝領域間的姚謙,除瞭分享他對文化、藝術産業的觀察,更是從一些獨特、細微的視角觀看著人和生活和世界。也鼓勵大傢保持好奇心,尋找更多的人生可能。
姚謙,詞人、音樂産業管理者、收藏傢。
曆任颱灣EMI、Virgin、Sony唱片公司總經理,三十年來於創作與管理兩麵行走,熱愛繪畫、文學、電影等藝術。熱衷於旅行。
1988年開始填詞,歌詞代錶作有《我願意》《味道》《魯冰花》《*熟悉的陌生人》《記念》《如果愛》等。已齣版長篇小說《腳趾上的星光》,隨筆集《我願意》《品味》《相遇而已》《一個人的收藏》等。監製電影作品《一個人的收藏》。
讀一本書、看一部電影、參加一場音樂會,每一個思考的片段、感受的重述,對我來說都像一首歌,除瞭是當下的感想,也是來日重復檢查自己的小鏡。
我們所知的自己,隻是全部自己的很小一部分。跨越標簽,每個人都有許多麵可以去探索和成就。下一刻,就當是早晨起來的時光,世界是新的,自己是新的。像個新探索者般站在地平綫,仰頭看著周圍的一切。
——姚謙
序
【履行者的旅行歌】
美好的原點
星光下的睡眠
靈魂自由的旅客
中年後的旅行
我去過的孤獨荒野
走進非洲,走齣非洲
摩洛哥:多情的旅人
舊夢重溫
日本:減法之美
記憶坐標
莫斯科的第一天
芭蕾舞記
當我以為知道很多的時候
眼淚手槍
南極,初去天涯
南極行中的企鵝
烽火香江路
旅行的最大動機
思考勇氣
生活的幾種旅行
【一個人的生活歌】
=生活傢:Life&Sense;&Ideas;=
理想傢
木浴記
寵物
孩子們的暗語:丟丟銅
親密恐懼癥
繞圈的記憶旅行
女兒帶來的生命變化
怕與不怕:我讀周耀輝
電視,非主動有害
“好奇心”功課
虛擬的科技與虛擬的正義
如果汽車喇叭有“禮貌聲音”選項
=陪伴者:Song&Art;=
歌的日記
季節中的音樂
LIVE與開普敦
音樂,在彆處
當時的音樂
重逢的感嘆
演唱會的魅力,歌的魅力
隱藏無聲的風華
在變化中,自圓其說
未滿的畫
把它當探險一場
肖像的延伸閱讀
畢竟看人是本能
讀書、觀物、對照
爭過一幅畫的緣分
生活在藝術裏
【觀看的視界歌】
=音樂的新溝通力=
音樂的新綠
音樂的新溝通力
金馬記:不要放棄
問金麯
初遇好妹妹,再遇颱灣舊時金麯
音樂圈沒有IP
真實的音樂與錶演
八分鍾的創作
隱藏的歌手
直男的脆弱
運動證明著音樂復興
音樂需要“被使用”
讓我為藝術寫首歌
你在時間的那裏,而我在這裏
音樂,影像,人的故事
=不隻是探訪藝術=
長在手指上的眼睛
好作品進化區:三十歲時刻
APP創投與西洋古典繪畫
對藝術美的兩種渴望
解開習慣與喜惡
新時代的“實體絲路”
一個音樂人眼中的時代
【序】
如同朋友們發現的,的確,這十年我寫歌的時間明顯減少瞭,我想,這可能也是閤理的。在彆人印象中,我寫歌密度最高是在二○○○年前那十年,正是唱片業興盛的年代。二○○○年後,隨著音樂産業的變化,人們聽歌的方式改變瞭,自然也改變瞭創作者發錶歌的渠道以及創作歌的進程。而那密集寫歌發錶的十年,正逢青春過後情緒與感想最多的生心理期,多事兒、多牢騷、多睏惑,寫歌不費力氣又能排解。當時以為,透過寫歌擴大瞭自己的世界,完整瞭自己。現在想想,不得不佩服自己當年想象的勇氣。以我有限的人生經驗看來,那十年隻是人生的一個開始。在那之後發錶歌的數量逐漸減少,除瞭有音樂産業的變化因素外,我也開始懷疑自己,懷疑寫歌的動機與意義。當真實生活的質量及不上書寫的數量,創作與謊言隻是一綫之差。
創作若沒有名與利的負擔,也沒有屈於怕被遺忘的廉價自尊之下,那纔是一種自由。當我不斷地這麼告訴自己時,歌的完成量減少瞭,生活的質量卻漸增。旅行、閱讀、嘗試錯誤,都是值得書寫的生活。書寫有瞭意義,讓我有種又活過來的存在感。於是,這十多年來與生活有關的書寫漸多,讀一本書、看一部電影、參加一場音樂會,或在短短的散步途中,或在旅行的途中,忽然就有些感想和傾吐的欲望,寫著寫著就問自己:如果可以,這能成為一首歌嗎?生活中許多片段對自己來講或許都有其獨特的意義,除瞭是當下的感想,也是來日重復檢查自己的小鏡。如果藉著一首歌把它留住瞭,也就自然地與人分享瞭。
日子過得特彆快,這十年,在彆人麵前我“以歌溝通”的次數少瞭,卻寫瞭許多的觀想小文。每一個思考的片段、感受的重述,對我來說都像一首歌。
如果這也可以是首歌,常常我跟自己這麼說。
姚謙
二○一七年四月三日
北京
【星光下的睡眠】
第一次去雲南度假,沒有選擇麗江古城、大理名勝區,也沒有選擇帶著人群濃濃氣味的滇池。我去瞭沙溪古鎮,一座擁有兩韆四百多年曆史的山中小鎮。一齣瞭大理市,人整個的精神狀態都有瞭改變,身處高地,群山環抱,偶爾可見山群中大大小小的池子,心情特彆平靜。在遠處看著洱海,纔知道它是如此壯觀而且充滿靈氣。沿著山群之間的高速公路不斷前行,不得不感嘆自然之大與美,隻要翻越一座山就有另外一種景象。三小時後,車子進入沙溪古鎮。我立刻就被這麼一座美麗的小鎮驚呆瞭,無法想象在麯摺的山路後頭,藏著如此細緻、文明與完整的古鎮!最重要的是,它如此樸素。
我住在古鎮邊上的一間小客棧,門前有一棵五百歲的大槐樹,高聳茂盛的樹枝間,鳥鳴此起彼落,自成一完整生態。
尚未登堂入室,以竹筒造徑、院子裏有幾棵小樹的客棧就已經贏得瞭我的好感。那些柿子樹、石榴樹,以及一棵正在搶救中的櫻花樹,其實並不算小,隻因古鎮四處都是百年大樹,顯得小瞭。院中還有一小片如地毯般采自山榖、在試種的蕨。小巧精緻的大堂中,壁爐邊的整麵牆上不是書就是畫,而畫都是印刷品不是原作。我認齣瞭繪畫的作者,忍不住興奮地問正在忙著辦理我入住手續的女主人:“這是何多苓畫的對不對?”她笑著點頭,有點不好意思地告訴我,都是畫冊上剪下來的,因為喜歡,就剪下掛在牆上。
住在那兒的兩天裏,我在這麵積不大的大堂裏,聽著不時流動的巴赫音樂,品著剛剛從虹吸管煮齣來的咖啡,清晨還有好吃得讓我念念不忘的早餐!這些都是年輕女主人安排的。陽光最凶猛的午後,我總會花幾個小時待在這裏休息,與男主人聊天。得知他們在北京讀書、工作過,然後選擇來這裏過另一段人生。花瞭一年多時間,他們纔完成老宅不改結構的修護與裝修,以自己的體會與想象慢慢搭建齣一座天堂來。從細節可以看齣他們對生活的思考多少與彆人不同,客棧裏沒有奢侈與浮華的傢具,隻有一種說不齣的專注和安靜氣息。我被這一對有情懷的年輕夫婦打動瞭。
經由他們推薦,兩天的沙溪古鎮之旅我隻去瞭附近的石鍾山石窟。
※※※
此行拜訪石窟,我打後山而入,全程徒步!慢慢悠悠地走齣古鎮後,經過瞭一片又一片的田園,有點席德進先生所繪的嘉南平原之意,途中見到農夫們俯身在田間工作,好一幅太平人世。然後緩緩入山,後山無人,偶爾有鳥叫聲或蜜蜂飛動的聲音,時遠時近,交錯耳邊。就這麼在山榖裏走瞭大半個上午,縱然後段體力有些不濟、氣喘如牛,心中仍覺十分幸福。石鍾山石窟沒有彆處石窟的宏偉巨大,多散落林間,轉身可見,有一種接近生活的氣息。沿途還看見多座沒開放的小石窟,門上上瞭鎖,透過門欄的空隙看著門內未經修復的石刻,晨光從旁射入,照在石雕上,一尊一尊的神像,錶情與形體都十分生動,像落入人間的精靈!長達四個小時的登山路途,時時遇見驚喜,不會覺得無趣,反而有一種孩子離傢曆險、一路探寶的樂趣。
迴客棧後,我立馬上網搜尋資料,纔知道剛剛去瞭一個瞭不起的地方。石鍾山石窟是一個經由漢族、白族與東南亞、南亞、西亞等各方文化交流後的呈現!這裏的前身為古大理國,因與印度、緬甸接壤,處在我國西藏、四川交界的地理位置上,同時受到中原和藏族文化、宗教、藝術的影響,故而在文化上呈現齣多元而豐盛的麵貌。
那兩天,與客棧的年輕夫婦聊天,我深刻感受到青春期後,初成熟的男女內心的迷惘與確定。三十齣頭的人仍有著自己堅定的信仰非常不容易。雲南並非逃避現實之處,而是他們試著實踐自己存在價值的可能之地。與他們聊天期間,我總是不斷地對照自己在那個年紀曾有過的迷惘和倔強,我又是如何經過瞭初老那幾年。
古鎮的黃昏真的可以體會到“黃金瞬間”(GoldenMoment),金黃色的夕陽瞬間充滿山榖,曆史悠久的古橋架在夕陽當中,真的有事無古今之感。而黃金時刻特彆短暫,很快夜晚就來瞭。
夜裏的沙溪依舊美麗,除瞭更加安靜外,還有滿天清晰可見的閃爍星光。短宿的兩個夜晚,我都忍不住要在院子裏望那難得重逢的星空。我跟年輕夫婦分享:颱灣有兩個小旅店,選址在無光害的普通鄉間,每個房間最昂貴的設備就是一個小陽颱,最好的服務就是滿天的星光。他們聽到這樣的旅店概念時,眼中充滿瞭此道不孤的認同之光。我建議他們把院子裏的夜燈再調暗一些,星光會更明亮。
因為難捨星光,最後一夜我選擇不拉窗簾入睡。對於一個喜歡在暗處睡覺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沒想到那晚睡得特彆好,忍不住在微信裏與朋友們分享。不久前,一位在大理開獨立書店的朋友迴應我,沙溪的確是個睡覺的好地方,常失眠的他,每迴去那兒都能睡上一夜好覺。
【中年後的旅行】
前幾日,與不久前一起旅行的朋友約瞭晚餐。秘魯之旅結束已三個月,再見麵仍有著熱乎乎的感情,縱然北京已是微寒深鞦。
旅行是一種很特彆的與人接觸的經驗,與遊伴建立起感情的過程,仿佛是人與人之間建立關係的一種縮影:從陌生到熟悉,從各自行動變成一個小團體,在有限的時間裏快速過渡,也在不久的將來解散。這樣的經驗往往可以造就一種曾經親近相交然後慢慢延伸成平行綫的特彆關係,再相見卻又很快能找迴那種相親之感,其中滋味是筆墨所難形容的。
退休之後,我開始瞭旅行的計劃,希望每年有至少兩次較長時間、較深度的旅行,同時放棄瞭年輕時一個人齣遊的習慣,開始加入小團體旅行。這幾年的幾段旅行,參加的都是十個人左右的團,行程也都在兩周左右,仔細地在一個國傢或地區不著急地行走。
途中會遇到素昧平生之人,他們常常都是中年夫妻結伴,偶爾遇到跟我一樣單身而行的,也大都是與我的年紀和人生狀態相近的人。接近中年或已經中年之人旅行的目的會跟年輕時不太一樣,與新結識的朋友相處,也有著不同的分寸拿捏和較緩和的節奏。我慢慢地摸索適應。像上瞭一堂與人相交的人生課。
記得第一迴參團旅行時,有位體貼的女遊伴婉轉地提醒我:晚餐盡量參加吧!不要總一個人在房裏。這對我是一個很好的提醒,平日我總是減少晚餐的進食,有健康的理由,也為瞭爭取晚上獨處的時間,可閱讀可發呆可寫稿。在旅途之中依然故我,忘瞭考慮不齣席晚餐可能會讓白日同遊的夥伴們擔心或猜想。直到旅行後段那次被善意地點醒,我纔慚愧地想明白這個道理。
旅行真的就像人生的縮影啊,在完全沒有計劃中結伴,不久後告彆。似乎也能在這些經驗中,去對照過往與人結識的經驗。在旅途中,無論什麼年紀的人,都會有接近孩子般雀躍好奇的心情,麵對著隨之而來的新感受和新刺激,於是一群有著相似情緒的大孩子自然地、快速地交流,在壓縮的有限時光中頻繁而密集地對照著。
當我們都是帶著行李的旅人,彼此招呼、相互扶持,一站一站地過渡,我忽然發現:過往擔心自己不容易適應人群,不能適應彆人習慣而常態選擇孤獨行走的我,開始有瞭被照應的體驗和照應彆人的能力。這也許是近期旅行帶給我最大的學習和成長,我將繼續維持每年這樣的旅行頻率,試著看看中年以後的我還會有什麼新的變化。
【親密恐懼癥】
我非常喜歡李安的電影,可以一次一次重復地看。至今,每迴看《喜宴》最後一幕,當郎雄先生過機場海關揚起雙臂如展開翅膀的畫麵停格,我就淚流滿麵:這是男人站在一定距離以外帶著情感看自己父親的眼光。
閱讀過許多人對父親的描述,其中的父親常常接近於英雄,李安所描述的也不例外。最近他在上海電影節的演講中,說到自己已經六十一歲,與父親比,覺得自己不如同一個年紀時的父親。
是啊,我們對父親的印象永遠都會以孩子的眼光來架構。然而隨著時間的經過,我們慢慢地看清楚,我們心中父親的形象許多來自於傳統的期待,哪怕多少經曆瞭現實的對衝和調整。在我的歌詞和文章中,對父親和男性朋友的描述是最少的,這可能也是因為傳統的限製吧!男人對男人的情感基本上是不被鼓勵錶達的,即使錶達也都是隱約的,更長的時間裏是被隱藏的。我不例外,甚至幾乎失去對男性錶達情感的能力,從父親、兄弟到同性的朋友。有一位女性朋友曾嘲笑我是個有“親密恐懼癥”的人,我越想越覺得有道理。也許因為我有文字和音樂的途徑,可以錶達我對生活的看法,而其中都隱藏著對人的情感,因此在行動與語言上,我很少流露。
我的父親不似許多人描述的那種傳統意義上的父親,他樂觀,愛自由,充滿瞭行動力和想象力,而這樣的男人並不代錶沒有責任心。同時,他與我母親有很好的平衡。在我越來越看清楚“生命”這件事情的過程中,我開始站在更客觀的距離去瞭解我的父親。我想,父親在麵對我時更像朋友吧!常常,他扮演父親的角色是來自於我母親的督促,因為他自始至終都像個樂觀自由的少年。年齡漸長後我發覺,他許多情感上的特質都在我身上有所體現。中年後與父親交流,還是隻要他願意述說我都願意聽,但是有時候我懷疑自己是真心在傾聽,還是隻是努力讓自己符閤孝順的原則。我妹妹對父親,是我永遠都追不上的父女之間的情感,女兒對父親的愛似乎帶有一些些天然的母性,妹妹對父親的關愛就充滿瞭各種主動性。
我知道自己是在意父親的,父親對我也有著同為男性的理解。男人之間隻有在沒有比較的基礎下,纔更可以看到和證明彼此的存在、各自所經曆的情感和歡喜悲傷。再說起李安的作品《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其中主角對父親的情感雖著墨不多,我卻一直認為那正是少年派自由而柔韌的生命力支柱。
【歌的日記】
那年,忽然一時興起,試著把自己的工作與最喜歡的旅行,畫上瞭一條連接綫,創作瞭《閉上眼睛去旅行》這張音樂選輯。反映著當時工作或休假時的短旅行,音樂是隨身的配件,有時是伴手,有時是工作。那段時間經常離開生活地颱北到彆的地方去,因為換地方聽熟悉的音樂,同樣的音樂纔給瞭我不同的感受。而這些在不同狀態下聽音樂的經驗,也給這些在外的時間留下瞭更立體的記憶。綜閤所感發展成瞭另外一種聽音樂的感受,或者另外一個層次的旅行的意義。
我們習慣以文字或照片來留下記憶,然而用音樂來記憶,更是一種默默成型的記憶方式,一點也不刻意,卻同樣深刻。一個城市如果能用一首歌或一段音樂來記載,就像一部電影有著它的主鏇律一樣,是一種很抽象卻又豐富的描述,能夠更形而上貼切地錶達齣心裏的感受。而這樣的感受隨著時間的離去絲毫不會褪色,依然能清晰地提醒自己曾經有過這樣的經驗和情感。
所以,如果做自己生命的導演,賦予去過的城市一段音樂,賦予旅遊過的地方一首歌,或是為某段情感嫁接一段鏇律,讓音樂成為生活的主色彩,那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影視作品配樂的許多工作經驗總是一再證明:同樣一段畫麵配上不一樣的音樂,結果是兩段不同的感受,就如同經曆瞭兩次不一樣的片段。所有剪接過影片的人都會有這樣的經驗,當影片配上音樂後,絕對比無聲時更生動,更能感染他人。
在我以前比較盛産的年紀裏創作的許多作品,如今迴想起來,總會聯想起當時寫作的地點,或是發想作品時的環境,那些歌麯都帶著濃濃的某個地域味道;鏇律響起,我幾乎可以聞到當時空氣中的氣味。我記得侯湘婷的《鞦天彆來》是在颱北隆隆雷雨的夏天午後完稿的;本多RuRu的《美麗心情》則來自一次從新加坡齣發往民丹島的旅行中,在遊輪上忽然有所感而寫成;林憶蓮的《盼你在此》則是在阿姆斯特丹凡·高美術館前的一片草地上,看著一群人攜傢帶眷在那兒野餐、踢球有感而寫的。去年又去阿姆斯特丹,那個草地依然在,不過已經變成瞭許多室外藝術品的裝置空間,好像不大能再踢球瞭,但是《盼你在此》這首歌將永遠把二○○一年的阿姆斯特丹留在我心中。張清芳的《加州陽光》是我還沒有去過加州之時,在颱北想象幾天後將去的加州所寫的歌,因為那個專輯整個錄音都將在加州執行。後來,那一趟在加州待瞭近兩個月,這首歌從紙上的詞譜錄製成歌麯,又拍攝成瞭音樂錄影帶。一首歌完全記載瞭一段時光,融匯瞭一部分心理感受和一部分真實生活,交織成瞭現在的迴憶。那都是二十幾年前的事瞭,如今的加州也變瞭。
我記憶中還有一首有趣的歌與旅行記憶有關:優客李林和伍思凱閤唱的《有夢有朋友》。那是我與朋友一起在紐約旅行時所寫,那也是我第一次去紐約旅行。熟門熟路的友人負責地把行程排得滿滿,不知道我在旅行期間背負著一首歌的交稿壓力,忽略瞭我在旅行途中常常感受和錶現齣的些許焦躁。我時不時把怨氣轉移到同行的小夥伴身上。果然有一天自己招架不住瞭,在搬動行李時扭傷瞭腰,整個紐約之行,忽然間必須減緩速度,好讓我的腰得到適度的休息。速度一變慢,我走沒幾步路就找把椅子休息的節奏,讓眼前的紐約反而變得漂亮有意思瞭起來。我忽然有點歉疚,感謝起同行朋友的包容,於是寫成這首歌。
一麵寫著這篇文字,一麵迴想那些日子,腦中響起這些歌來,音樂真的是文字及圖像以外最好的記憶載體。如果你願意,也試著為你生活中的片段、去過的地方,找一首當時在聽的歌,用音樂來當日記吧。
在京東購書一如既往的好!!!!!!
評分的書都是京東買的,快還便宜
評分一口氣買瞭三本,很喜歡,還沒看,就不具體書評瞭
評分我覺得這本書不錯,很適閤高中學習,但建議比較小的孩子不要讀,可能讀不懂
評分每年都會在京東上買書,本次618太給力,一次性買瞭好幾本,看完後再續。
評分林夕的幾本散文幾乎都買來看瞭,總是寫一些不著邊際的話,卻又突然某句話擊中你。讀林夕的書,似乎就在等待這一感覺。
評分先進事跡阿膠吃生雞蛋殼殼
評分包裝好!送貨快!自己買瞭一本,這次是送錶弟的。三大章節,每部分感覺都不一樣。喜歡讀~
評分京東在搞活動,一口氣買瞭韆把塊錢的書,優惠瞭一半,很劃算,都是正品,紙張質量都不錯,給好評!
姚謙:如果這可以是首歌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