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之书:余世存说二十四节气(京东签名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图书介绍


时间之书:余世存说二十四节气(京东签名版)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余世存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2-15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ISBN:9787505739338
版次:1
商品编码:12135738
品牌:磨铁图书(Xiron)
包装:平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7-03-01
用纸:特种纸
页数:312
正文语种:中文

时间之书:余世存说二十四节气(京东签名版)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相关图书



时间之书:余世存说二十四节气(京东签名版)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时间之书:余世存说二十四节气(京东签名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节气是中国人生存的时间和背景,生产和生活的指南。有关节气的介绍往往仅止于天文、农业、养生等专业常识,本书依托作者的研究,将节气等自然时空与置身其中的人格规定做了说明,说明人在时间中的使命、义务和人格成就。作者对每一节气的介绍,都从一个侧面切入中国的历史、习俗和生存之道,对二十四节气中众多的物候以及它们在中国历史、文化上的意义,在中国人千百年间日常生活中的意义,做了精彩的介绍;又从现代人的视野出发,理性地分析了时间的功能,证实中国人将律历并称的意义,在日历变易之际,有我们生存的规律和律令。每个节气都配有老树创作的二十四节气图一幅。

作者简介

余世存,诗人、学者,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湖北随州人,现居北京。做过中学教师、报社编辑、公务员、志愿者。曾任《战略与管理》执行主编,《科学时报》助理总编辑。主持过十年之久的“当代汉语贡献奖”。当代重要的思想者之一,被称为“当代中国富有思想冲击力、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知识分子气质的思想者之一”。已出版的主要作品:《立人三部曲》《非常道:1840—1999年的中国话语》《老子传》《人间世:我们时代的精神状况》《家世》《大时间:重新发现易经》《东方圣典》(主编)等。

老树,画家、学者,本名刘树勇,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教授,艺术系主任。


目录

自序:行夏之时——关于二十四节气 Ⅰ


立春——天下雷行而育万物
雨水——君子以思患预防
惊蛰——天地盈虚,与时消息
春分——君子以类族辨物
清明——君子以议德行
谷雨——君子以同而异


立夏——君子以辅相天地之宜
小满——君子以饮食宴乐
芒种——君子以非礼勿履
夏至——君子以自强不息
小暑——君子以正位凝命
大暑——君子以劳民劝相


立秋——君子以作事谋始
处暑——君子以慎辨物居方
白露——君子以常习德教
秋分——君子遁世无闷
寒露——君子以矫枉过正
霜降——君子以反身修德


立冬——君子以俭德避难
小雪——君子以自昭明德
大雪——君子以寒江独钓
冬至——君子以见天地之心
小寒——君子以经纶
大寒——君子以修省

精彩书摘

立春:天下雷行而育万物

立春是我们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从天文学上说,这是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的时空。从一个太阳年历法的角度看,似乎应该把冬至即太阳到达南回归线的时间当作最后一个节气,此后的节气即小寒则为第一个节气。从太阴年历法的角度看,立春作为节气之首也是无可无不可的,虽然立春多在朔日前后。而从农历年的角度,立春并不是新年的开始,真正的新年开始就是大年初一。但中国人这样确定了历法,跟中国人对天地人演进的观察思考之细密有关。

以子丑寅卯的阶段划分,中国人知道,天地人生有一种接力演进的秩序。即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在第一阶段,天出现了。大地的开辟要滞后一个阶段,生物界中人的醒悟活动更要滞后一些。这些阶段性的次第现象,无论是子时丑时寅时,还是子月丑月寅月,都描述了又规定了对象。人在寅时之前最好的最应该做的事就是休息,因为那是天地开辟的时间,人只有休息好了,才能登上一天的舞台。人在农耕生活中,也是到了寅月就得醒过神,得安排考虑一年的事务。这就是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多在寅月。所谓的数字阴历,一月二月中的一月,其实就是寅月。

中国人为此用了极为高大上的名称称道这一个月,正月。正者,止于一。蒙以养正,启蒙之义即在于知止知一。春秋时代的史官多有写这样的话,王正月。这是把一年之初的时间历法上升到王权的高度,只有圣王才能确立真正的时间,只有圣王才能颁布“正朔”,才能给予春天:春天来了,时间开始了。《月令》中说:“立春,正月节。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而春木之气始至,故谓之立也。立夏、秋、冬同。”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中国古代民间都是在“立春”这一天过节,相当于现代的“春节”,而农历正月初一称为“元旦”。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开会,决定使用公历,把农历的正月初一叫作“春节”,把公历的1月1日叫作“元旦”。到孙中山于1912年1月初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时,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定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改公历1月1日称为岁首“新年”,仍称“元旦”。

“阳和起蛰,品物皆春。”太阳沿周天划过,到此之际算是有了决定性的转折。或者说,太阳从南回归线向北回归线一天天地返归,到第45天左右的时候,漫长的冬天及其阴冷寒气终于消失了。生活在北半球的人们,此时感受到了温暖的气息。春天开始了。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

立春节气,东亚大陆南支西风急流开始减弱,隆冬气候宣告结束。但北支西风急流强度和位置基本没有变化,蒙古冷高压和阿留申低压仍然比较强大,大风降温仍是盛行的主要天气,在强冷空气影响的间隙期,偏南风频数增加,并伴有明显的气温回升过程。虽然有“倒春寒”一类的恶劣天气,但立春意味着气温、日照、降雨开始趋于上升、增多。


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春,chun,会意。甲骨文字形,从艹(木),草木春时生长;中间是“屯”(zhun)字,似草木破土而出,土上臃肿部分,即刚破土的胚芽形,表示春季万木生长;下面是“日”字,意味着太阳提供了生长的能量。北半球的春天意味着北半球受到越来越多的太阳光直射,气温开始升高。随着冰雪消融,河流水位上涨。春季植物开始发芽生长,许多鲜花开放。冬眠的动物苏醒,许多以卵过冬的动物孵化,候鸟从南方飞回北方。许多动物在这段时间里发情,因此中国也将春季称为“万物复苏”的季节。春季气温和生物界的变化对人的心理和生理也有影响。这其中仍有中国先哲观察到的,“地辟于丑,人生于寅”的道理。

植物萌芽生长、动物繁殖、农夫下地播种。中国古人把“历史”叫作“春秋”,因为庄稼春生秋熟,春生相当于历史之因,秋熟相当于历史之果,春来秋去的循环就是时间,而时间的循环就是历史。

但即使在北半球,时空仍有次第,如东亚大陆的中国把立春当作春季的开始(2月2日至5日之间),把立夏当作春季的结束(5月5日至7日之间)。在欧美,春季从中国农历的春分开始,到中国农历的夏至结束(比中国人的春天要滞后一个半月左右)。在爱尔兰,2月、3月和4月被定为春季。在南半球,一般9月、10月和11月被定为春季。

中国人对春天的观察有千万年的历史。作为传统节日,中国自官方到民间都极为重视立春,立春之日迎春已有三千多年历史。据文献记载,周朝迎接“立春”的仪式,大致如下:立春前三日,天子开始斋戒,到了立春日,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东方八里之郊迎春,祈求丰收。回来之后,要赏赐群臣,布德令以施惠兆民。这种活动影响到庶民,使之成为后来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动。宋代的《梦粱录》中记载,“立春日,宰臣以下,入朝称贺。”清人的《燕京岁时记》中记载:“立春先一日,顺天府官员,在东直门外一里春场迎春。立春日,礼部呈进春山宝座,顺天府呈进春牛图,礼毕回署,引春牛而击之,曰打春。”

古代传说则谓,立春快到来的时候,县官会带着本地的知名人士去土地里挖一个坑,然后把羽毛等轻物质放在坑里,等到了某个时辰,坑里的羽毛会从坑里飘上来,这个时刻就是立春时辰,开始放鞭炮庆祝,预祝明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一传说跟中国传统音乐有密切的关联,中国传统音乐的“律吕”或“乐律”就是用来协调阴阳、校定音律的一种设备,现代音乐上叫定音管。中国的先民用竹子制成十二根竹管,与十二个月份相对应,奇数的六根称“律”,偶数的六根称“吕”,奇数表示阳,偶数表示阴。按长短次序将竹管排列好,插到土里面。竹管是空的,竹管中储存用芦苇烧成的灰。以此来候地气,到了冬至的时候,一阳出。阳气一生,第一根九寸长、叫黄钟的管子里有气冲出,竹管里的芦灰也飞出来,并发出一种“嗡”的声音。这种声音就叫黄钟,这个时间就是子,节气就是冬至。用这种声音来定调就相当于现代音乐的C调;同时可以定时间,来调物候的变化,所以叫作“律吕调阳”。而立春之际声音则为“大蔟”,在宫商角徵羽五音中,又称角音。春声即为号角之音。“闻角声,则使人恻隐而好仁。”角声是春天的声音。

立春之日,敏感的人可以察觉,太阳出来时较之冬天的太阳不太一样了,此时阳气充足,吹面不寒,阴冷之态消失。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立春一日,百草回芽。”农谚提醒人们,“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大春备耕也开始了。虽然如此,大陆中国的很多地方,仍然是“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冬去春来,这不仅是天地间的物象,也是人心的理路。人们爱寻觅春的消息:那柳条上探出头来的芽苞,“嫩于金色软于丝”;那泥土中跃跃欲出的小草,等待“春风吹又生”;而为着夺取新丰收在田野中辛勤劳动的人们,“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


立春时节的物候是,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立春五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也可以说冬眠的动物开始活动了;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融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融化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立春三候中,东风是中国人理解的八风之一,即四时(春夏秋冬)八节(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之风。“八节之风谓之八风。立春条风至,春分明庶风至,立夏清明风至,夏至景风至,立秋凉风至,秋分闾阖风至,立冬不周风至,冬至广莫风至。”这是从时间上定义。从空间上定义,八风是四正四隅的八方空间之风,“东风叫明庶风,南风叫景风(亦名凯风),西风叫闾阖风,北风叫广莫风,东北风叫条风(又叫荣风),东南风叫清明风,西北风叫不周风,西南风叫凉风。”时空统一,东风即指春风。在八风之中,东风于中国人最为亲切,与西人雪莱写《西风颂》不一样,在中国人眼里,“东方风来满眼春”。《楚辞》:“东风飘兮神灵雨,留灵脩兮憺忘归。”杜牧也有名诗:“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蛰虫冬眠春醒,是这些动物对冬季寒冷、食物匮乏等不良环境条件的一种适应。熊、蝙蝠、刺猬、极地松鼠、青蛙、蛇等都有冬眠习惯。冬眠动物在寒冷冬季时其体温可降低到接近环境温度(几乎到0℃),全身呈麻痹状态,在环境温度进一步降低或升高到一定程度,或其他刺激下,其体温可迅速恢复到正常水平。古人从冬眠动物中得到启示,在冬天生活,尽可能不折腾,少耗能量,“猫冬”现象就是说因天气寒冷而整天待在家里避寒,一旦天气好时人们就会到户外走走,晒晒太阳,呼吸更多新鲜空气,以适应气候的变化。在这个意义,人类跟动物在大自然的威力下表现出的生存方式大同小异,都要冬眠春醒,所谓“蛰虫始振”。

立春三候,如果届时物候没能发生,古人就会联想出很多问题。如东风不能消解冰冻,那就意味着有了号令却得不到执行。如果冬眠动物不醒来活动,那就意味着阴气冲犯了阳气。如果鱼儿不上有冰的水面,那就说明民间私藏铠甲、头盔等武备物资。

立春节气受农民欢迎,因为它给人们带来了温暖,带来了希望。有关立春的天气谚语很多。如以晴天无雨为依据的有“立春晴,雨水匀”“立春晴,一春晴”等;以雨雪为依据的有“立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打春下大雪,百日还大雨”等;以雷电为依据的有“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立春一声雷,一月不见天”等;以冷暖为依据的有“立春寒,一春暖”;以风力为依据的有“立春北风雨水多”“立春东风回暖早、立春西风回暖迟”等。 


在大时间里,立春是在天雷无妄时空,“天下雷行,物与无妄;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当天下雷动之时,万物也就随之发展自己。人们观察到,当雷声在天边传遍,万物的精神似乎为之一震,而不妄为,像做好了某种准备,花朵、小草也生机勃勃。因此先王体会这种现象,会以勤勉应对天时天道,繁育万物,使人间欣欣向荣。现代科学证实,电闪雷鸣既是给大地活筋通络,又是在给大地施肥。春雷既是新生的号角,又是新生的肥料。中国的先哲对此一时空观象系辞,“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即人类和自然的自处相处之道在于成己成物,管理者的责任或志向在于给当代后世提供好的环境。现代人曾经任意妄为,给生息栖居的城镇钢筋水泥土化,让自己的身心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终于意识到错误,而有了改正。今天,中国很多地方的城镇都有了绿地、湿地公园建设。这是极得无妄精义的。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一个社会或区域共同体的发展,如果忽视绿地、湿地建设,就失去了春意,失去了生机。

可见,立春之意可谓大矣哉。中国人有数千年的迎春经验,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了众多的习俗。除前述的打春外,还有报春、咬春一类的活动。在立春日吃春盘、春饼、春卷、春盒,吃生菜,吃萝卜,谓之“咬春”。公元767年,杜甫写过一首《立春》诗:“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至于春游,人人心向往之,中国人更不陌生,人们也称为踏青,春游是诗人必咏的话题,《史记·秦始皇本纪》:“皇帝春游,览省远方。”张衡《东京赋》:“既春游以发生,启诸蛰於潜户。”陆机《日出东南隅行》:“冶容不足咏,春游良可叹!”杜甫:“三月三日气象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还有孔子赞同的梦想:“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春天来了,不仅中国人无数次地呼唤、歌咏春天,全世界都对春天有一言难尽的情感,有名的《春之声》的歌词:“小鸟甜蜜地歌唱,小丘和山谷闪耀着光彩,谷音在回响。啊,春天穿着魅力的衣裳,同我们在一起,我们沐浴着明媚的阳光,忘掉了恐惧和悲伤。在这晴朗的日子里,我们奔跑,欢笑,游玩。”但只要听过一遍的人都同意,春之声的音乐远比歌词更动人。


前言/序言

自序:行夏之时——关于二十四节气


  借助于技术的加持,人类知识正在大规模地下移。孔子没注意到技术、文明平台演进的意义,他的“唯上智下愚不移”看似有理,其实则误。在权力独大之前,知识也曾散布于人类每一个体那里,由其自信自觉地发明发现,“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即言此象;后来,权力绝地天通,民众既不能看天,也无在大地上自由迁徙行走的权利,知识由权威发布,万众只有深入学习的义务了。

  关于节气、天文历法等等的知识也是这样为权力、少数人垄断。无论在乡村还是城市,知道时间,懂得天时、农时、子时午时及其意义的人并不多。直到民国年间,“教育部中央观象台”还要每年制订历书。到了20世纪80年代,挂历、台历等市场化力量打破了权力的垄断。今天,每个人都知道如何问时、调时、定时了。

  我们的知识史带来的负面作用至今没有得到有效的清理,对很多现象、习俗、知识我们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知其有而不知其万有。节气,这一传统中国最广为人知的生活和文明现象,不仅民众日用而不知,就是才子学者也少有知道其功能意义。今天的人们在0和1组成的移动互联网上已经往而难返,收视而无知无识;很少有人去深入到时和空组成的坐标上认清自己的位置,更少有人去辨析时和空各种切己的意义。

  时空并非均匀。一旦时分两仪四象,如春夏秋冬,我们必然知道自己在春天生发、走出户外,在冬天宅藏,在秋天收敛,在夏天成长。尽管圣贤对时间有着平等心,在“初日分”、“中日分”、“后日分”能以等身布施,但朝乾夕惕仍有分别。王阳明甚至发现了时间与世界的关联:“人一日间,古今世界都经过一番,只是人不见耳。夜气清明时,无视无听,无思无作,淡然平怀,就是羲皇世界。平旦时神清气朗,雍雍穆穆,就是尧舜世界。日中以前,礼仪交会,气象秩然,就是三代世界。日中以后,神气渐昏,往来杂扰,就是春秋战国世界。渐渐昏夜,万物寝息,景象寂寥,就是人消物尽的世界。”

  在传统社会那样一个以农立国的时代,时间远非生长收藏那样简单,更非王公贵族、精英大人、游手好闲者那样“优游卒岁”。先民在劳作中,渐渐明白时间的重要,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传统农民没有时间观念,尤其没有现代的时间意识,但他们不仅随着四季的歌喉作息,而且分辨得出一年中七十二种以上的物候迁移。“我看见好的雨落在秧田里,我就赞美,看见石头无知无识,我就默默流泪。”这样的诗不是农民的。农民对自然、鸟兽虫鱼有着天然的一体缘分感,如东风、温风、凉风、天寒地冻、雷电虹霓;如草木、群岛、桃树、桐树、桑树、菊花、苦菜;如鸿雁、燕子、喜鹊、野鸡、老虎、豺狼、寒号鸟、布谷鸟、伯劳鸟、反舌鸟、苍鹰、萤火虫、蟋蟀、螳螂、蚕丝、鹿、蝉等等,农民是其中的一员。

  农民明白粗放与精细劳动之间的区别,明白农作物有收成多少之别,播种也并非简单地栽下,而分选种、育种和栽种等步骤。农民中国的意义在今天仍难完全为人理解,中国农民参与生成了对人类农业影响极为深远的水稻土。一亩小麦可以承载的人口是多少呢?25人左右。一亩玉米可以承载的人口大概是50人。一亩水稻可以承载的人口则是200人左右。在农民这个职业上,中国(包括东亚)农民做到了极致。一个英国农学家在19世纪初写的调查报告中认为,东方农民对土地的利用达到艺术级,一英亩土地可以养活比在英国多六倍的人口,从套种、燃料、食物利用、施肥循环、土壤保护,都非常了不起。……所有这些,与农民对时间的认知精细有关系。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文明的独特贡献。农民借助于节气,将一年定格到耕种、施肥、灌溉、收割等等农作物生长收藏的循环体系之中,将时间和生产生活定格到人与天道相印相应乃至合一的状态。“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君子以向晦入宴息。”生产生活有时,人生社会有节,人身人性有气,节气不仅自成时间坐标,也演化成气节,提醒人生百年,需要有精神有守有为。孔子像农民那样观察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他为此引申:“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可以说,中国源远流长的精神气节,源头正是时间中的节气。从节气到气节,仍是今天人们生存的重要问题:我们是否把握了时间的节气?我们是否把握了人生的节点?是否在回望来路时无愧于自己守住了天地人生的气节?如果诚实地面对自己,我们应该承认,我们跟天地自然隔绝了,当代人为社会、技术一类的事物裹胁,对生物世界、天时地利等等失去了感觉,几乎无知于道法自然的本质,从而也多失去先人那样的精神,更不用说气节。

  但在传统社会,人们对天地时空的感受是细腻的。时间从农民那里转移,抽象升华,为圣贤才士深究研思,既是获得人生社会幸福的源泉,也是获得意义的源泉。时间有得时、顺时、逆时、失时之别,人需要顺时、得时,也可以逆时而动,但不能失时。先哲们一旦理解了时间的多维类型,他们对时间的认知不免带有强烈的感情,读先哲书,处处可见他们对天人相印的感叹:“豫之时义大矣哉!”“随之时义大矣哉!”“遁之时义大矣哉!”这就是顺时。“革之时大矣哉!”“解之时大矣哉!”“颐之时大矣哉!”这就是得时。人们的时间感出现了紊乱、社会的时间意识发生了混乱,圣贤或帝王们就会改元、改年号,以调时定时、统一思想意识。而在这所有的时间种类里,跟天地自然合拍的时间最宜于人。今天的城里人虽然作息无节制规律,但他们到乡野休整一天两天,其生物钟即调回自然时间,重获时间的节律和精气神。自然,历代的诗人学者都在节气里吟诗作赋,他们以天地节气丰富了汉语的表达空间,也以汉语印证了天地节气的真实不虚和不可思议。

  一个太阳周期若分为春夏秋冬四象,一年就有四象时空,如分成八卦八节,一年就有八种时空,我们能够理解,太极生分得越细,每一时空的功能就越具体,意义越明确。这也是二十四节气不仅与农民有关,也与城里人有关,更与精英大人有关的原因。在二十四维时间里,每一维时间都对其中的生命和人提出了要求。一个人了解太阳到了南半球再北返回来,就知道此时北半球的生命一阳来复,不能任意妄为,“出入无疾”;一个人深入体悟这一时空的逻辑,就明白天地之心的深长意味。而我们如果了解到雨水来临,就知道农民和生物界不仅“遇雨则吉”,而且都在思患预防。我们了解到大暑期间河水井水浑浊,天热防暑,需要有人有公益心,此一时空要义不仅在于消夏,和获得降温纳凉防暑一类的物资,更在于提高公共认同,“劳民劝相”。24节气时间,每一时间都是人的行动指南,冬至来临,君子以见天地之心;雨水来临,君子以思患预防;大暑来临,君子以劳民劝相。

  我当初写节气由“不明觉厉”到后来逐渐明白时空意义,经历了对历 时间之书:余世存说二十四节气(京东签名版)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时间之书:余世存说二十四节气(京东签名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好评,绝对能让中国人对我们的传统文化了解更深

评分

物流超给力,书还没有看,外观还行吧

评分

一直用京东自营,速度快品质有保证,一直用京东自营,速度快品质有保证,一直用京东自营,速度快品质有保证,

评分

东西挺好的,有优惠的时候就更好了,配送员服务态度也很好,还会再来买的。

评分

装帧精美内容丰富详实,配图很有韵味,还有古诗,可以很好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评分

物流速度还可以 书也挺不错的 就是包装有点坑 书都被弄破了都不想要了

评分

印刷精美,质量好,快递服摆务好

评分

活动囤了好多,这下子有的看了!物流一如既往的好,因为订单比较散,又比较多,所以叫快递小哥一次性送过来,还帮我提上楼,谢谢小哥!

评分

纸质书是永远的爱,趁着活动存下,慢慢看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时间之书:余世存说二十四节气(京东签名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分享链接


去京东购买 去京东购买
去淘宝购买 去淘宝购买
去当当购买 去当当购买
去拼多多购买 去拼多多购买


时间之书:余世存说二十四节气(京东签名版) bar code 下载
扫码下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