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经典常谈》写于1942年,出版于1946年,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国语》附)、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等十三篇。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精髓,是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典范之作。朱自清先生认为:“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义务”。全书梳理与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简洁精辟,深入浅出,通俗流畅,是经典训练的入门必读书。
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海州(今东海县)。中国近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1925年始任清华学校大学部国文教授。著有个人诗文集《踪迹》《背影》等。还出版有《欧游杂记》《伦敦杂记》《经典常谈》《诗言志辨》《语文影及其他》《新诗杂话》《论雅俗共赏》《标准与尺度》《中国歌谣》《朱自清古典文学专集》等,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与闻一多、余冠英等选编《西南联合大学国文选(1938—1939)》,与叶圣陶合作编著有《精读指导举隅》《略读指导举隅》《国文教学》。
目录
序
《说文解字》第一
《周易)第二
《尚书}第三
《诗经》第四
三《礼》第五
《春秋》三传第六(《国语》附)
四书第七
《战国策》第八
《史记》《汉书》第九
诸子第十
辞赋第十一
诗第十二
文第十三
精彩书摘
《语文教师小丛书:经典常谈》:
三、没有诠释,经典将失去意义
美国学者爱德华·希尔斯在《论传统》中论及“真正的传统”时指出:“原始经文和对其所做的诠释都是传统。……这种‘传统’就是对经文累积起来的理解;没有诠释,经文将只是一种物件。经文的神圣性使其与众不同,但若没有诠释,经文便毫无意义。”①经典和对经典的诠释延续着传统,形成“真正的传统”的双重结构。
为什么“没有诠释,经典便毫无意义”?首先,经典是沉默的,诠释使它开口说话。一种文化的活的生命力,并不无条件地表现在这一文化遗留的典籍文字中,而是表现在由该文化典籍所体现出来的普遍的精神价值中。然而,该文化的典籍文字是不会说话的,只有该文化中的人不断对典籍文字进行充满存在感和历史感的诠释,典籍文字中的普遍的精神价值才会被激活,这一文化才会具有活生生的生命力。其次,经典是过去的,诠释使它“现时化”。德国历史学家扬·阿斯曼指出:“一旦文化连续性的重担完全落在具有奠基意义的文本之上,相关的人群必须想方设法让这个文本保持鲜活的状态,尽一切可能克服文本与现实之间不断加大的距离”;而实现“现时化这一过程,是在对流传下来的经文加以阐释的过程中才得以实现的”。①因此,经典必须“诠释”,经典必须“常谈”——必须经常地谈,持续不断地谈,以激活经典活生生的生命力,以实现经典的“现时化”。
在20世纪大量经典“诠释”,经典“常谈”的著作中,朱自清的《经典常谈》就是这样一部特色鲜明、引人人胜、充满学术活力的著作。
首先,在风格上,这是一部用散文手法谈学术的佳作。如果说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是以小说的笔法写散文,那么朱自清的《经典常谈》则是用散文手法谈学术。朱自清是散文大家,平易亲切,委婉尽情的优美风格,在现代散文史上别树一帜。朱自清又是古典文学专家,在诗歌史、诗学史和批评史领域,见识独到,成就卓著。对于作家、学者一身二任的朱自清来说,用散文手法谈学术,可谓本色当行。《经典常谈》的散文手法,除了平易亲切的叙述笔调,生动活泼的“儿化词”的运用等等,特别在意每一篇开头的经营,让每一篇都有一个引入入胜的“凤头”:或从传说人手,或从风俗人手,或从时代背景说起,或从人物故事说起。全书十三篇,每一篇的开头各不相同。这种由事人理的写法,极大地增强了学术文章的文学性和可读性。
其次,在内容上,本书具有点面结合、点线结合的特色。全书十三篇,从“小学”开篇,然后依次介绍传统的经、史、子、集。十三篇可分两大部分:前九篇谈“小学”和经史,以经典为主,力求点面结合;后四篇论子部和集部,以文体为中心,又做到点线结合。前九篇的“点面结合”,有多种表现:有的是一部书一门学问,如《说文解字》与文字学,《尚书》与尚书学,《诗经》与诗学,《史记》《汉书》与历史学;有的是一部书一种生活风俗,如《周易》与上古巫术礼仪,三《礼》与“生活的艺术”;有的是一部书一段历史,如《春秋》与春秋五霸,《战国策》与战国策士等等。
……
语文教师小丛书:经典常谈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