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洛克拉丁语教程(第7版)

韦洛克拉丁语教程(第7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弗雷德里克 M.韦洛克(Frederic M.Wheelock),理查德·A. 拉弗勒 著,张卜天 译
图书标签:
  • 韦洛克拉丁语
  • 拉丁语
  • 语言学习
  • 教程
  • 外语学习
  • 古典语言
  • 第七版
  • 语言教材
  • 韦洛克
  • 拉丁文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0296817
版次:7
商品编码:12144014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664
字数:767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英文世界的拉丁语入门教程
  共四十课内容,课程编排松弛有度,内容紧密而不繁重,对初学者严苛而体贴
  大量原始或改编的拉丁文文句或选段,将罗马人思想感受的血肉与词形、句法和词汇的基本骨架紧密结合
  “词源点滴”和“欢乐拉丁语,有用拉丁语”部分提供诸多罗曼语派生词和有趣的拉丁语周边知识
  对自学者极为重要的自测练习与答案
  新版增加“墙上的书写”部分,提供大量附有配图或照片的原始庞贝墙刻,侧面展示古罗马人的生活和读写能力

内容简介

  《韦洛克拉丁语教程》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英语世界非常受欢迎的拉丁语教材,初版于1956年,很快因其严密的组织结构、清晰的叙述讲解、循序渐进的设计安排、适中的难易程度以及其中收录的丰富的古代文献而被誉为“拉丁语学习的标准著作”。全书分四十课,系统讲解拉丁语的基本语法,通过丰富的词汇学习、众多的英语词源研究、英拉句子互译和古典拉丁语作家原文赏读,来锻炼拉丁语学习者使用单词的灵活性和精确性,培养其观察、分析、判断和评价的能力,加强对语言形式、清晰性和美的感受;并通过探讨战争、友谊、未来、生老病死等发人深省的主题来学习古典作家的思想和技艺,分享他们的人文主义传统。
  新版对每课的语法部分作出了重要修订,并新增一些原始阅读材料,开辟了有关庞贝墙刻的新版块,致力于使本书更加完善和丰满。

作者简介

  弗雷德里克·M. 韦洛克(Frederic M. Wheelock,1902—1987)是美国著名的古典学家,拉丁语教学学家。他在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先后任教于哈佛大学、纽约市立大学、布鲁克林学院等名校,并以其在文本批评、古文书学和拉丁语等领域的研究而蜚声古典学界。韦洛克教授是美国古典学联盟、美国语言学会和大西洋国家古典学会的成员。本书是他毕生具代表性的杰作。

  理查德·A. 拉弗勒(Richard A. LaFleur)是美国古典学联盟主席(1984—1986)。他在杜克大学获得古典学博士学位,从1972年起任教于佐治亚大学,并在那里担任北美洲蕞大的古典学项目之一的负责人长达21年。拉弗勒教授著有《21世纪拉丁语:从概念到课堂》等多部著作,并于1984年获得美国语言学会“古典学杰出教育奖”。

精彩书评

  听说韦洛克(Wheelock)的著名拉丁语教程将要在中国出版,我感到非常兴奋与欣慰。2002 年以来,我在北京教授拉丁语和古希腊语,但始终没有找到令我满意的拉丁语语法教材、文选和拉汉词典。《韦洛克拉丁语教程》终于能满足这个迫切需要。对学习西方哲学、文学、法律、历史或宗教的大学生和学者来说,这部教科书的出版是一件重大的事,因为拉丁语是一切西方知识的“大门”,而韦洛克也算是自学拉丁语的蕞好资料之一……我很高兴可以推荐它,希望它成为很多大学生的读物。
  ——雷立柏,奥地利古典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目录

前言
序言
修订版
导言
地图
第一课 动词;第一和第二变位法动词;副词;阅读与翻译
第二课 第一变格法名词和形容词;介词、连词和感叹词
第三课 第二变格法:阳性名词与形容词;同位语;词序
第四课 第二变格法中性词;形容词;Sum的现在时;谓语性主格;名词
第五课 第一和第二变位法动词:将来时和未完成时;以-er结尾的形容词
第六课 Sum和Possum;补充不定式
第七课 第三变格法名词
第八课 第三变位法动词:现在时系统
第九课 指示词Hic,Ille,Iste;特殊的-īus形容词
第十课 第四变位法动词和第三变位法的-iō动词
......
古文选编
古代文选
自测练习与答案
附录
英拉词汇表
拉英词汇表
缩写
古代名言出处
汉英术语对照表
作者简介
译后记
致谢

精彩书摘

  拉丁语文学简述
  本书选用的拉丁语材料主要出自文学作品,这里有必要对拉丁语文学做一番概述,以彰显其特征和范围。以下是传统的历史分期:
  一、古风时期到共和时代早期(约公元前80年以前)
  二、共和时代晚期和奥古斯都时期(“黄金时代”:公元前80年—公元14年)
  1. 西塞罗时期(公元前80年—公元前43年)
  2. 奥古斯都时期(公元前43年—公元14年)
  三、后奥古斯都时期(“白银时代”:公元14年—约公元138年)
  四、教父时期(公元2世纪末—5世纪)
  五、中世纪时期(公元6世纪—14世纪)
  六、文艺复兴时期(公元15世纪)至今
  一、古风时期到共和时代早期(约公元前80年以前)
  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希腊文明达到了顶峰,文学艺术空前繁荣。相比之下,这段时期的罗马则乏善可陈。根据目前散见的证据,当地只出现了一种粗糙的、强调重音音节排列的萨图尔努斯格律(Saturnian meter),本地的一些幽默讽刺短剧,以及用于记录和说话的一种粗陋的实用散文。
  然而,到了公元前3世纪,罗马的扩张使罗马人接触到了希腊文明。不知为什么,讲求实际、崇尚政治和法律的罗马人竟然被自己所看到的一切迷住了,作家们纷纷到学校学习希腊文学。从这时起,希腊文学的形式、格律、修辞技巧、题材和观念对罗马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当罗马文学已经颇具自己的风格和原创性时也是如此。
  事实上,罗马人自己毫不隐讳这一点。虽然罗马人接着也编写诗歌、悲剧、讽刺文学和演讲,但在这段向希腊学习的时期里,流传至今的最伟大成就是普劳图斯(Plautus,约公元前254年—公元前184年)和泰伦提乌斯(Terence,公元前185年—公元前159年)的喜剧。这些剧目基于一种关于风俗和生活方式的希腊戏剧,即所谓的“新戏剧”。直到今天,它们仍然拥有大批读者。事实上,其中有些剧目对现代剧作家产生了影响。例如,普劳图斯的《墨奈赫穆斯兄弟》(Menaechmi)就曾启发莎士比亚创作了《错中错》(Comedy of Errors)。
  二、共和时代晚期和奥古斯都时期(公元前80年—公元14年)
  公元前1世纪,罗马作家完善了他们的文学语言,使拉丁语文学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文学之一。它尤以优美而严整的古典形式和真实的材料内容而著称。如果说卢克莱修曾经抱怨过拉丁语词汇的贫乏,那么西塞罗则对词汇及其用法进行了锻造,使得拉丁语在1300多年的时间里一直是一种灵活而精妙的语言工具。
  1. 西塞罗时期(公元前80年—公元前43年)
  西塞罗时期的文学作品是在罗马共和国末期产生的。这一时期内战频仍,君主独裁专断,宪法权利随时可能遭武力践踏。整个社会自私自利,炫耀浮华,道德败坏,宗教衰微。本书中出现的这一时期的杰出作家有:
  卢克莱修(Titus Lūcrētius Cārus,约公元前98年—公元前55年):写出了《物性论》(Dē Rērum Nātūrā),这是一篇教导人通过伊壁鸠鲁哲学获得幸福的长诗。这种哲学建立在快乐或没有痛苦和受难的基础之上,背后有一种原子论作支撑。这种原子论认为,宇宙受制于自然法则而不是神的法则,从而使人们对神的畏惧以及宗教专制得以消解,卢克莱修认为这些东西破坏了人的幸福。
  卡图卢斯(Gāius Valerius Catullus,约公元前84年—公元前54年):抒情诗人,罗马文学的罗伯特?彭斯。他出生在意大利北部,富于激情,生性敏感。他疯狂地迷恋上了一个被他称作勒斯比娅(Lesbia,这是她的笔名,其真名叫克洛狄娅[Clodia])的精于世故的女子,最终痛苦地幡然醒悟。他有113首诗歌留存下来。
  西塞罗(Mārcus Tullius Cicerō,公元前106年—公元前43年):最伟大的罗马演说家。他的雄辩挫败了公元前63年破产贵族喀提林(Catiline)的阴谋,也使他本人20年后在反抗安东尼高压政策的过程中丢掉了性命。他被誉为罗马雄辩术的权威,曾向国民阐释希腊哲学,写过《论友谊》(Dē Amīcitiā)、《论老年》(Dē Senectūte)等著作,还写了不少书信对自我做了剖析。西塞罗对拉丁语本身也做出过重大贡献,这一点我们已经说过。
  恺撒(Gāius Iūlius Caesar,公元前102或100年—公元前44年):演说家,政治家,将军,执政官,独裁者,作家。最著名的著作是军事回忆录《高卢战记》(Bellum Gallicum)和《内战记》(Bellum Cīvīle)。
  涅波斯(Cornēlius Nepōs,公元前110年—公元前24年):卡图卢斯和恺撒的朋友,传记作家,其作品主要不是因其历史文献价值而著名,而是因为相对平易而通俗的风格。
  叙鲁斯(Publilius Syrus,盛年为公元前43年):被卖到罗马的奴隶,因其拟剧而著名,其中的一些格言性警句很为人称道。
  ……

前言/序言

  《韦洛克拉丁语教程》的缘起是1946年的“美国退伍军人教育法案”,这个法案旨在为退伍的二战老兵提供高等教育。“一个在欧亚战场上受过训练的老兵为什么会想学拉丁语?”父亲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那时他还是布鲁克林学院的古典学教授。这种语言能够给那些阅历已经如此丰富的人带来什么?作为教师,怎样才能使一门已经死去的语言变得生动起来,让人觉得它与我们息息相关,而且完全可以掌握?如何不把拉丁语仅仅当成一种已经过时的工具,而是作为文化和哲学的一种活生生的反映来教授?这就是父亲当时面临的挑战。
  于是,弗雷德里克·M. 韦洛克(Frederic M. Wheelock)开始编写一本拉丁语教材,试图用一种人文主义的养料在语言和哲学上滋养学生。本书始于他为布鲁克林学院的学生们专门开设的课程。小时候,我们经常会闻到胶版誊写机的那种刺鼻的油墨味,那时他经常不辞辛劳地为每一位学生在凝胶衬垫上一页页地复制那本教材的部分内容。1950年,利用弗雷德里克六个月的休假年,韦洛克一家到墨西哥圣米格尔城一个偏僻的村庄旅行。在那里,弗雷德里克兢兢业业地编写着那本教材,我们勤劳的母亲多萝西在一台旧式手提式打字机上细心地打印着手稿,我们则淘气地跑来跑去,与当地的孩子和毛驴嬉戏打闹。历经12年的精心构思、修改和试用,本书的第一版终于问世。当学生们需要学习语法时,他们阅读伟大的古代作家的训诫和文学作品,这些作家往往会在一种意味深长的语境下使用语法。父亲试图把罗马人思想感受的血肉与词形、句法和词汇的基本骨架紧密结合起来,以期学生们不是“死啃”拉丁语,而是通过文学和哲学的内容使头脑更加敏锐。
  在我们的记忆中,家里的古典传统是很深厚的。一个词的词源可能会激起长时间的讨论,这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往往是枯燥乏味的,然而我们长大后,却又会使我们受益匪浅。经常有人提醒我们,了解拉丁语有助于学习英语,至少60%的英语词汇都源于拉丁语。学过拉丁语的学生对学术能力评估测试(SAT)的词汇部分会更加得心应手,得到的分数也会更高。商业界早就认识到了拥有较大词汇量的重要性,认为它预示着管理方面的潜力和成功。了解一个词的词源史会让使用者觉得这个词更有色彩和力量,更具鲜活性和精确性。而且我们所掌握的语词形象越清晰,数量越多,我们思想的力量似乎就越大。《韦洛克拉丁语教程》中包含着为数众多的英语词源研究以及丰富的词汇。我们自己的经验表明,学生们在理解词源之后,不仅能够更持久、更好地记忆词汇,而且也能在一种更为精准的含义上使用它们,体味出其中的微妙差别。
  那么,为什么还要去练习翻译拉丁语呢?弗雷德里克·韦洛克认为,“准确地翻译拉丁语可以培养我们的观察、分析、判断和评价的能力,加强我们对语言形式、清晰性和美的感受,对我们提高自己的英语表达水平大有裨益。”通过翻译,我们可以学习到一种准则和精确性,它可以被移植到任何思维推理过程,比如数学家的那种推理过程。事实上,父亲在Barnes & Noble公司的编辑Gladys Walterhouse博士就是那里的数学编辑,他对拉丁语及其精确性很是欣赏。父亲挚爱着古典作家和思想家的人文主义传统。对于这种爱,他不仅通过本书的“古代名言”部分与学生分享,而且也在平日里同家人和朋友们分享。
  当我们还是小姑娘的时候,父亲就教给我们古人的许多至理名言,告诉我们这些真理和训诫为何直到今天仍是那么鲜活有力。在本书中,读者将会捕捉到不少哲言的吉光片羽,比如carpe diem(抓紧时机或及时行乐),aurea mediocritās(中庸之道;黄金分割),summum bonum(至善),“morality”(道德)源于mōrēs(习惯)。(“好习惯造就好性格”,父亲经常这样告诫我们。)不仅学习拉丁语和翻译过程很重要,了解贺拉斯(Horace)、奥维德(Ovid)、维吉尔(Vergil)等罗马作家的思想和技艺也同样重要。围绕着一些发人深省的主题,比如面向未来而生活、追求卓越、人的生老病死、友谊等等,韦洛克为我们提供了这些古典作家的部分作品。弗雷德里克·韦洛克写道,拉丁语研究的summum bonum“就是阅读、分析和欣赏原汁原味的人文主义拉丁语经典作品,我们的文明深深地植根于它,它在我们的时代使我们受益良多”。
  在弗雷德里克·韦洛克任拉丁语教授的45年中,他以幽默而谦逊的方式,从语言和文学两方面培养了学生们对拉丁语的热爱。他对教学工作怀有深深的眷恋,因为他对自己所教授的东西充满热忱。他非常尊重自己的学生,总是以高标准去要求他们。他希望学生们能够像他本人一样热爱和学习拉丁语,把它当作世代相传的火炬,照亮我们今天的路途。1987年,弗雷德里克·韦洛克在即将走完85年丰满富足的人生时,还吟诵了荷马(Homer)、贺拉斯和爱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的名言。和古人一样,他秉承着献身学术的传统,坚信我们应当站在古人的肩上。如果他地下有知,今天有许多学生正在满怀热情地分享他深爱的拉丁语所带来的激动和乐趣,他一定会感到欣悦的。
  玛莎·韦洛克和黛博拉·韦洛克·泰勒
  Fīliae amantissimae(您最亲爱的女儿们)
  序 言
  既然已经有了那么多拉丁语入门教材,为什么还要出一本新的呢?问这个问题不无道理,不过这里还是能够给出几点理由。
  每一年都有越来越多不具备拉丁语知识的学生进入大学。如果他们想了解拉丁语,就只能在大学阶段才开始学习这门语言,而且通常是作为选修课来学习,或只是为了满足外语学习的要求。虽然有些学校的学生有机会在大二后继续学习拉丁语,但更多的学生却只有两到三个学期的时间学习。这些学生主要分为三个群体:罗曼语专业的学生、英语专业的学生以及认识到拉丁语(哪怕只是初步的拉丁语知识)具有文化和应用价值的学生。发现自己需要一些拉丁语并希望自学的研究生也很普遍——很像当初我决定去墨西哥旅游时,通过E. V. Greenfield的《西班牙语语法》(Spanish Grammar)自学西班牙语的情况;还有其他一些成年人想在正式的学院课程外独立学习拉丁语。如果让这些高年级学生使用在思想和进度上只适用于更为年轻的学习者的入门教材,必定令人遗憾,而且得不偿失。而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秉持适度温和的古典精神,避免走到另一个极端,为了涉及拉丁语的方方面面而把入门教材编写得过于严肃高深,这样甚至可能会挫伤一些高年级学生的积极性。
  有鉴于此,笔者尝试编写一本供初学者使用的教材,力求内容周详,富于人文气息,有挑战性和启发性,同时要求也比较适度。当然,这并不是说拉丁语可以变得简单,无须努力就能掌握。不过,根据笔者多年使用本书雏形的经验,拉丁语尽管繁难,却可以变得活泼有趣。即使是初学者和只修习一年的学生,拉丁语也可以带来愉悦和教益。只要方法步骤得当,学习拉丁语可以使人获得一种进步感和文学上的成就感,其效果甚至不亚于那些罗曼语专业的学生。因此,笔者的目标就是编写一本教材,帮助那些在整个教育阶段只修一年拉丁语的学生打下牢固的拉丁语基础,使他们至少能够享用某些文学果实,同时为那些打算继续在这一领域进行研究的人提供适当的引导和鼓励。为此,本书采用了一些较为独特的方法和练习。
  本书的雏形是我自己编纂并印发的课堂教材,当时编写的动机就是序言开头所表达的那种不满。虽然我自己和慷慨提出批评的同事很快发现各种显而易见的缺陷,但最初的课程还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感谢亨特学院的Lillian B. Lawler教授仔细阅读了打印稿,并提出宝贵建议。感谢布鲁克林学院的学生和同事的耐心,他们对打印稿的内容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反馈和建议。基于已有的经验,我又对试用教程进行了彻底修订和重写。我很感谢布鲁克林学院的Joseph Pearl教授,他详细审读了修改后的四十课手稿,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还要感谢波士顿学院的Joseph M.-F. Marique牧师对修改稿的鼓励和反馈。衷心感谢西北大学的Thomas S. Lester,他才华横溢,与我意气相投,拥有健全的心灵和乐观的精神,从我上古典学本科开始就一直是我亲密的朋友,他经常耐心地倾听我的问题。我还要对我的妻子多萝西表示诚挚的谢意,她不仅毫无怨言地打印了这份非常困难的文稿,而且还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这些建议使得本书内容更为清晰,更能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最后要感谢Gladys Walterhouse博士和她在Barnes & Noble公司编辑部的同事们,他们在许多事情上都给予了友好的帮助,这些帮助往往重要而及时。当然,任何尚存的错误和不当之处均应由作者本人负责。


《古典希腊语入门:从零开始的探索之旅》 【书籍定位】 本书专为零基础学习者设计,旨在提供一条清晰、系统且富有成效的古典希腊语学习路径。它不仅是一本语法手册,更是一扇通往古希腊文明瑰宝的坚实桥梁。本书严格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将复杂的语言结构分解为易于理解的单元,确保学习者能够稳扎稳打,逐步建立起坚实的语言基础。我们深知,掌握一门古老语言需要耐心和正确的引导,因此本书的编排力求详尽、实用且引人入胜。 【核心内容与特色】 本书内容覆盖古典希腊语的全部基础知识,并特别注重实际应用能力和文化背景的融合。 第一部分:语音、字母与基础构词(The Foundations) 本部分是学习的基石。我们将彻底、细致地讲解古希腊语的字母系统,包括大小写、名称、发音规则,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如古典时期)的实际发音演变。 1. 字母的奥秘: 详细区分元音(长短音)、辅音及其组合(二合字母)。我们提供大量的听力素材和书写指导,确保读者能够准确无误地识别和书写每一个字符。特别强调了在抄写和阅读古籍时需要注意的字体变异和连写现象。 2. 音系与重音: 深入探讨了古典希腊语的音位系统。重音系统是希腊语的难点之一,本书采用清晰的图表和大量例句,详细解析了抑扬重音(Circumflex)、锐重音(Acute)和钝重音(Grave)的规则及其在词汇中的应用。同时,涵盖了辅音在不同位置的同化和脱落现象,为后续的词形变化打下坚实的语音基础。 3. 词汇的初探: 在讲解语音的同时,引入最核心的100个基础词汇,这些词汇多来自柏拉图、色诺芬等作家的常用语汇,便于学习者尽快体验到“阅读”的感觉。 第二部分:名词的形态学与格位系统(The Noun System) 名词是理解古希腊语句法结构的关键。本书以极其细致的方式剖析了名词的变格系统。 1. 三种格: 系统介绍主格(Nominative)、属格(Genitive)、与格(Dative)和宾格(Accusative)的功能,并辅以罗马尼亚语、德语等印欧语系亲属语言的对比(非深入对比,仅为帮助理解格的概念),加深读者的理解。 2. 三种性: 阳性、阴性和中性的识别与变格。 3. 三种词尾变化(Declensions): 详细讲解第一、第二和第三变格法。对于第三变格法中复杂的词干变化(如声波变化、辅音交替),本书提供专门的“疑难解析”栏目,用对比表格清晰呈现其变位规律,避免混淆。 4. 特殊名词与形容词: 涵盖了不规则名词(如 Helios, Zeus 等)的变格,以及形容词的格位变化,特别是与名词的性、数、格一致性规则的训练。 第三部分:动词的精髓——体、态、式(The Verb Core) 动词是希腊语的灵魂,本书投入了最大的篇幅来构建一个逻辑清晰的动词学习框架。 1. 动词的“三位一体”: 深入阐释体(Aspect,完成体/未完成体)、态(Voice,主动、被动、中动)和式(Mood,直陈、虚拟、命令、不定式)的哲学含义及其在句子中的功能。 2. 六大时态的构建: 详细教授现在时、未完成时、将来时、过去时(Aorist)、完成时和过去完成时的构成。本书特别强调了词干的提取,这是掌握时态和人称变化的前提。 3. 增音与减音(Augment and Reduplication): 对过去时态特有的“增音”现象(用于表示过去)和完成体特有的“重叠”现象(Reduplication)进行详尽的图示化讲解,配合大量的练习确保读者能够熟练辨认和运用。 4. 复杂的人称和数: 完整的词尾变化表,涵盖单数、复数和(在特定时态下的)双数形式。 5. 中动语态与被动语态的统一性: 展示中动语态与被动语态在不同时态下的词尾关联性,帮助学习者看到规则中的统一美感。 第四部分:句法、连词与阅读实战(Syntax and Application) 掌握了词形变化后,本部分将引导学习者进入实际的句子结构分析。 1. 核心句法规则: 探讨主谓宾的语序灵活度,以及名词、动词与介词的常用搭配(如属格的“来源”,与格的“工具”)。 2. 从属子句的引入: 详细解析目的子句(使用$ ext{hina}$)、条件子句(使用 $ ext{ei}$ 或 $ ext{ean}$)和比较子句的引导。特别关注虚拟式在这些子句中的独特用法。 3. 分词的魔力: 分词是希腊语高级表达的标志。本书不仅教授分词的形态变化(与形容词一致),更深入讲解其句法功能,包括:伴随分词、原因分词、主位分词和绝对分词结构。 4. 词汇积累与文化嵌入: 每单元后附有“文化角”或“词源追踪”,通过分析核心词汇在现代科学、医学、哲学中的衍生,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与优势】 本书的教学理念是“在实践中学习语法”。 双语对照: 核心语法点的解释采用清晰的中文表述,而所有例句和术语名称均保留希腊原文(并附带准确的音标或转写),培养学习者直接面对原文的习惯。 循序渐进的习题: 习题设计兼顾翻译(希腊语译为中文,中文译为希腊语)和语法识别。每一章的后半部分都设有“简短文本分析”,选取简单的民间故事或修辞片段,让学习者立即检验所学知识。 详尽的词汇表: 书末附有全书核心词汇的希腊语-中文索引,并注明每个词汇在书中第一次出现的单元编号,方便复习。 强调古典语境: 避免使用过于现代或中世纪的希腊语例子,所有示例均紧密围绕古典雅典作家的风格展开,为未来阅读《荷马史诗》、《希腊悲剧》或《新约》的希腊文原著打下最纯正的语言基础。 《古典希腊语入门》 不仅仅是一本教材,它是你踏入西方思想源头的学术护照。通过扎实的训练,你将能自信地解构复杂的古希腊句子,亲身领略苏格拉底的诘问、荷马的史诗和伯里克利的演说所蕴含的原始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老实说,我对这本教材的排版和纸质质量非常满意,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的学习体验。如今很多教材为了压缩成本,纸张薄得一塌糊涂,一翻就卷边,写笔记的地方又小又少。这本书的开本适中,纸张厚实,油墨清晰,即使用铅笔在上面做大量的圈画和批注,也不会透墨。更关键的是,它的版面设计非常“人性化”,留白恰到好处,每页内容的密度控制得让人眼睛舒服。我经常是晚上在台灯下学习,眼睛很容易疲劳,但这本书的字体选择和行距设计似乎考虑到了长时间阅读的需求,确实减轻了视觉负担。这种对细节的关注,体现了编者对学习者切实体会的尊重,让原本就有些枯燥的古文学习过程变得愉悦和舒适。这绝对是一本可以伴随我好几年,并且愿意反复翻阅的工具书,而不是用完一学期就束之高阁的那种。

评分

这本书的编排逻辑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它巧妙地平衡了理论深度与实际应用。很多语言教材的通病是“重理论轻实践”,或者反过来“光练习不讲原理”。但《韦洛克拉丁语教程》在这方面做得恰到好处。每一次新语法的引入,都会立刻伴随着大量的、经过精心设计的练习题。这些练习题的难度梯度设置得非常平滑,你会感觉自己每完成一个部分,能力都有了一个清晰可见的提升。更绝妙的是,它的词汇表不是简单地罗列,而是会给出常用词汇的词源和在不同语境下的细微差别,这对于想要深入理解拉丁语的人来说是无价之宝。我个人最欣赏它处理动词变位的方式,不再是死记硬背表格,而是通过理解其内在的“逻辑结构”,一旦掌握了核心逻辑,其他的变位形式便水到渠成了。我甚至开始享受解构一个复杂拉丁语句子的过程,这感觉就像在进行一场智力上的解谜游戏,而不是单纯的语言学习。

评分

坦白讲,作为一本入门级别的教程,这本书的深度是相当可观的,它为我后续深入研究更复杂的古典文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认识的几位高年级的师兄师姐都推荐过不同的拉丁语教材,但最终选择这本,是因为它在“打地基”阶段的严谨性。它没有为了追求所谓的“快速入门”而牺牲精确度。书中对格、位、时态的讲解深入到了词源学的层面,让你不仅知道“是什么”,更理解“为什么是这样”。这使得我在面对不规则变化和例外情况时,不再感到无助,因为总能追溯到其背后的历史语言学原理。可以说,这本书教会我的不只是一套语法规则,更是一种严谨的、结构化的思维方式。对于任何想把拉丁语当作一门严肃学问来对待的初学者来说,这本书绝对是那个最可靠的“第一把钥匙”。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有吸引力,那种古典又不失现代感的排版,一下子就把我拉回了对古老语言的向往之中。我一开始接触拉丁语是抱着一种“挑战自我”的心态,毕竟它不像现代语言那样随处可见,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得非常科学,不像我之前看过的某些教程那样上来就抛出大量的规则和复杂的变位,它采取了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从最基础的发音和字母开始,就像是手把手地领着一个完全不懂的小白入门。作者在解释一些基础语法概念时,总能用非常生动和贴近生活的比喻,这极大地降低了初学者的畏难情绪。我记得第一次接触到“主格”、“属格”这些概念时,我脑子里一片混乱,但翻到这本书的讲解部分,突然就茅塞顿开。尤其值得称赞的是,它在每个单元的末尾都会附带一些选自古罗马文学的简短篇章,这些篇章的难度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既能让你马上运用所学知识,又不会让你感到挫败。这种设计让我始终保持着学习的热情,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枯燥的规则记忆上。

评分

这本书的配套资源是其一大亮点,极大地弥补了印刷教材在互动性上的不足。我特别推荐配合其提供的音频材料一起使用,它不仅仅是朗读课文,更像是请了一位耐心的拉丁语老师在为你示范标准的罗马发音。对于一门“死”语言来说,发音往往是自学者的最大痛点,因为没有语境和母语者的纠正。这本书的音频文件非常专业,语速适中,清晰度极高,让我能够准确把握元音的长短和辅音的卷舌程度,这对于理解后续的音变规律至关重要。此外,书中穿插的“文化侧注”也让人耳目一新。它不仅仅是教你语言,更是在讲述一个文明的历史片段,从斯巴达克斯的起义到奥古斯都的统治,这些小故事将语言的学习与古罗马的社会文化紧密地联系起来,让学习不再是孤立的行为,而是沉浸式的体验。

评分

英语世界使用最广泛的拉丁语教材,讲解详细透彻。

评分

很强,很厚的一本,拉丁语语法太难了,希望自己能有学完的一天

评分

中文版本的教材里面比较好的了

评分

很好的书,给孩子买的,他很喜欢看,非常捧。

评分

信仰充值,慢慢来吧...........

评分

韦洛克是经典中的经典,正好出新版,买来学习一波。

评分

学习古典语言,不错,很好

评分

好,极好,特别好,超棒,啦啦啦,啊啊啊!

评分

收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