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因印刷批次不同,图书封面可能与实际展示有所区别,增值服务也可能会有所不同,以读者收到实物为准。
《中公版·2018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申论》公务员考试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应试者的备考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备考阶段,适用而精当的辅导用书不可或缺。您此时翻开的这本《2018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申论》(中公版)就为您的科学备考之路指明了方向。本书具有以下五大特点:
一、考纲解读+真题分析系统讲授命题规律
二、核心思维+能力培养切实提升作答能力
三、题型方法+实战训练轻松掌握四大题型
四、理论政策+热点解读备考热点胸有成竹
五、扫码听课+全程伴学中公助您圆梦公考
购书享有移动自习室:
核心考点轻松学+在线题库任意练+考友圈答疑解惑+视频直播免费看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18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申论》是由中公教育李永新名师团队支持研发,在深入研究上海市考2006-2017年申论真题的基础上编制而成。该书按照申论基础和入门知识--申论作答基本思维和作答申论的各项能力--申论题型解析和常用作答技巧--时政理论知识及专家解读--专项练习及真题训练的逻辑顺序,构建循序渐进的内容体系。本书从思维方法、能力技巧、知识积累等方面帮助考生夯实申论基础,系统科学备考。
目录
第一篇考试综述
第一章申论考试常识(2)
第一节申论考试大纲(2)
一、申论考试大纲摘要(2)
二、大纲能力解读(3)
第二节申论试卷构成(4)
一、题本(4)
二、答题卡(6)
三、草稿纸(6)
第二章上海考情分析(7)
第一节申论主题分析(7)
一、申论主题类型(7)
二、申论主题特点(8)
第二节上海真题分析(9)
一、常规题型(9)
二、复合题型(17)
第二篇答题思维
第一章申论核心原则(20)
一、一个中心(20)
二、三大原则(21)
三、六个标准(24)
第二章申论作答流程(27)
第一节审清题意(27)
一、五大审题要素(27)
二、审题核心方法(28)
第二节阅读材料(30)
一、四大材料类型(30)
二、阅读材料的方法(31)
第三节分析要点(39)
一、提炼要点(39)
二、加工要点(43)
第三篇题型解析
第一章归纳概括题(52)
第一节题型概述(52)
一、题型分类(52)
二、作答基本要求(53)
第二节归纳概括主要内容(58)
一、作答方法(58)
二、经典真题(61)
第三节归纳概括主要问题(63)
一、作答方法(63)
二、经典真题(65)
第四节归纳概括部分内容(67)
一、作答方法(67)
二、经典真题(67)
第五节归纳概括语段(72)
一、拟制标题(72)
二、语句填充(75)
第六节强化训练(78)
第二章综合分析题(81)
第一节题型概述(81)
一、题型分类(81)
二、作答基本要求(83)
第二节判断正误(85)
一、作答方法(85)
二、经典真题(86)
第三节公文型分析题(89)
一、作答方法(89)
二、经典真题(90)
第四节词句阐释(92)
一、词语阐释(92)
二、句子理解(94)
第五节关系分析(97)
一、作答方法(97)
二、经典真题(98)
第六节启示分析(100)
一、作答方法(100)
二、经典真题(103)
第七节强化训练(106)
第三章提出对策题(109)
第一节题型概述(109)
一、题型分类(109)
二、作答基本要求(110)
第二节单一型对策题(113)
一、作答方法(113)
二、经典真题(114)
第三节复合型对策题(116)
一、作答方法(116)
二、经典真题(117)
第四节强化训练(120)
第四章文章论述题(123)
第一节题型概述(123)
一、题型分类(123)
二、作答基本要求(125)
第二节文章写作六大要素(132)
一、立意(132)
二、标题(137)
三、开头(140)
四、布局(145)
五、论证(154)
六、结尾(164)
第三节妙用修辞(167)
一、比喻(167)
二、对偶(167)
三、排比(168)
四、对比(169)
五、拟人(169)
第四节强化训练(170)
第四篇知识积累
第一章理论政策解读(174)
第一节“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热点解读(174)
第二节《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热点解读(184)
第三节《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热点解读(189)
第四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热点解读(194)
第五节《2017年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热点解读(205)
第二章热点主题解读(211)
热点主题一法治建设(211)
一、提出背景(211)
二、事例介绍(211)
三、考查角度(212)
四、写作素材(214)
热点主题二信息技术发展(215)
一、提出背景(215)
二、事例介绍(216)
三、考查角度(216)
四、写作素材(219)
热点主题三绿色发展(219)
一、提出背景(219)
二、事例介绍(220)
三、考查角度(220)
四、写作素材(223)
热点主题四产业转型升级(224)
一、提出背景(224)
二、事例介绍(224)
三、考查角度(225)
四、写作素材(228)
热点主题五上海科普教育(229)
一、提出背景(229)
二、事例介绍(229)
三、考查角度(229)
四、写作素材(233)
上海公务员考试笔试课程体系(234)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236)
精彩书摘
第一篇考试综述
第一节申论考试大纲
申论是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以下简称“上海市考”)必考科目之一,它以给定资料为载体,测查考生是否具备从事机关工作的基本能力。
从历年考试情况看,申论的平均得分一直在35分上下徘徊,可见其难度之大。但是,对于命题日益严谨化、科学化的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来说,申论考试仍是有章可循的。
一、申论考试大纲摘要
大纲——作为申论考试命题的导向,是考生复习备考的权威依据,考生可依照考试大纲的具体要求制订复习计划,有针对性地备考。
2017年上海市公务员考试大纲·申论部分摘要
上海市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申论为主观性试题,对大多数考生而言,申论作答难度较高。2017年上海市考申论时限为150分钟,题量为四道,作答时间紧张,需要考生快速思考和作答,考查了考生思维的敏捷性和对材料把握的准确程度。同时,上海市考试卷分值为100分,能力要求仍为四大能力。
上海市考大纲明确提出:“《申论》主要测查报考人员从事公务员职业应当具备的综合能力。《申论》材料通常涉及特定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测查内容包括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这说明材料就是能力考查的载体,是考生作答的依据。考生一定要深刻理解和吃透材料,在作答时,要以给定材料为依据,保证答案要点绝大部分源自给定材料,决不能脱离材料自说自话。
建议考生仔细研读近几年上海市考申论真题,熟悉命题所选择的领域和问题设置方式,根据总结出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复习工作。
二、大纲能力解读
大纲依旧强调“《申论》主要测查报考人员从事公务员职业应当具备的综合能力”,可见申论仍是能力与素质并重的考试。四大能力是每位公务员从事机关工作不可或缺的,考生备考时首先要对这些能力进行深入理解。
(一)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要求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把握事实所蕴含的趋势、矛盾和本质问题。”
阅读理解能力是作答各类题型的基本能力。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应达到如下要求:
第一,准确理解。即能够理解给定资料的内容、含义及各部分的关系。
2017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A卷第一题要求“概括购买公共服务的内涵及其意义”,考生只有准确理解给定资料中有关购买公共服务的内容,才能准确概括其内涵及意义。2016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B卷第一题要求“总结两个抗战遗址保护不力的案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并简要分析原因”,考生只有准确理解材料中两个案例所描述的问题,才能准确作答。2015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B卷第一题要求“概括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考生只有准确理解给定资料所讲述的内容,才能准确地概括。
第二,二次概括。即在完成对要点的基本概括后,再次对要点进行分类归纳,以此来准确领悟命题人设置题目的意图。
2016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B卷第二题要求考生“总结抗战遗址保护的经验”,给定资料中包含许多遗址保护的做法,需要我们对其进行分类概括。2015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A卷第四题要求考生“结合‘给定资料6’,概括上海新市镇基层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措施”,本题作答范围为“给定资料6”,资料中包含的要点繁杂,需要我们首先对资料中体现出的问题加以概括,继而按照问题性质进行分类总结。随着申论考试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阅读理解能力的难度也在与日俱增,考生如果不能掌握二次概括的能力,就难以条理清晰地组织答案。
(二)综合分析能力
“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趋势或矛盾进行归纳分析,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较为全面系统的评价。”
综合分析能力是体现考生逻辑思维的重要能力,主要通过综合分析题进行考查,这种题型灵活多变,作答难度较大。考生应该做到如下两点:
第一,观点明确。即按照题干要求,结合给定资料,准确地提炼观点。例如2015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B卷第三题要求“结合给定资料,分析上海提篮桥区域保护与发展过程中所遭遇的瓶颈问题”,作答第一步就是阐明观点,用一句话揭示问题的本质;又如2014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A卷第一题第2小题“简要回答国务院为什么要向全国人大常委会请求授权批准广东省暂时调整部分审批项目”,这就要求考生在作答之初能够精练点明“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请求授权批准广东省暂时调整部分审批项目”的原因。
第二,理据结合。理,就是理论和政策,考生需恰当地运用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理论和政策,对给定资料的现象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据,就是论证说理所要使用的论据。考生在作答综合分析题时,要恰当运用给定资料提供的各种案例、数据,准确做出分析和论证。
(三)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
“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要求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
在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的能力要求中,明确提出要考查“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要求考生具备从复杂资料中抽丝剥茧发现问题,继而提出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实际上包括对“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两个方面的考查。
下面重点讲解决问题能力应掌握的要求:
第一,角度正确。解决问题时,考生要明确自身立场,一般题干未明确说明时,均应以“政府角度”作答,即思考作为政府工作人员,会如何着手解决问题。如果题干明确限定身份,考生便可按照题干要求转换身份,提出解决方案。
第二,对策具体。申论考试切忌使用对策模板,或提出“假、大、空”一类令阅卷者深恶痛绝的对策,一定要保证对策的具体可行、切合实际。
(四)文字表达能力
“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现代汉语,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
文字表达能力最能体现考生的文案工作能力,考生务必重视对该能力的训练。
第一,简洁流畅。由于申论考试有严格的字数要求,考生必须保证用语简洁,这不仅能节省作答字数,也可以向阅卷者展现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语言把控能力。申论文章论述题均会出现“语言畅达”或“语言流畅”的要求,因此考生要恰当组织语言,保证作答语句通畅。
第二,规范生动。规范指考生应避免使用口语、网络用语,而应使用书面语,以求达到大纲要求。在规范的基础上,考生应使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名言警句或者典型事例,为作答增添文采。
第二节申论试卷构成
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通常由题本、答题卡、草稿纸三部分构成。
一、题本
题本由考生须知、给定资料和答题要求三部分组成。
(一)考生须知
考生须知即提示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主要列出考试中的硬性要求。
【示例】
满分:100分时限:150分钟
考生须知
1.申论考试与传统的作文考试不同,是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答题要求”依次作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4.答题时请认准题号,避免答错位置影响考试成绩。
5.作答时必须使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卡有效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严禁折叠答题卡!(2016·上海·考生须知)
【分析】
上述考生须知提示考生要着重注意三点内容:一是考试时限和作答参考时限;二是使用正确的答题笔;三是答案不能超出作答区域。
2018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申论——深度解析与实战演练 一、 本书内容概览: 本书是为2018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量身打造的申论科目专项辅导教材,旨在帮助广大考生全面掌握申论的考试要求、核心能力和解题技巧,从而在激烈的考试竞争中脱颖而出。本书紧密围绕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的最新动态和历年真题特点,以“学、练、测”相结合的模式,构建起一套系统、高效的申论学习体系。 二、 核心能力解析: 本书深入剖析了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对申论能力提出的核心要求,主要包括: 1. 阅读理解能力: 准确把握给定材料的主旨、要点、背景信息、观点倾向以及深层含义。这不仅要求考生具备快速筛选信息的能力,更要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理解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 2. 分析概括能力: 能够从纷繁复杂的给定材料中提炼出关键信息,进行归纳、梳理、总结,形成清晰的脉络和逻辑。这包括找出问题、分析原因、明确对策等。 3. 提出对策能力: 基于对材料的深入分析,能够结合现实情况,提出切实可行、富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建议。这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政策理解能力和实践智慧。 4. 文字表达能力: 能够运用规范、准确、简洁、流畅的语言,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分析。这包括文章结构、逻辑清晰度、语言风格以及文字的感染力。 三、 考试特点与命题趋势分析: 本书对近几年上海市公务员申论考试的命题特点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了2018年的命题趋势。 紧贴时政热点: 申论考试的材料往往取材于当前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个领域。考生需要具备广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时政洞察力。 注重实践性: 考试题目越来越贴近实际工作,考察考生在具体情境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非空泛的理论探讨。 材料复杂化与深度化: 给定材料的数量和信息量有所增加,内容也更加深入,需要考生具备更强的分析和判断能力,挖掘材料的深层含义。 题型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概括、分析、论述题型外,还可能出现应用题、漫画题、图表题等,要求考生灵活应对。 能力要求综合化: 申论考察的不再是单一能力,而是多种能力的综合运用。 四、 申论高分攻略: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提升申论成绩的实操性攻略,从宏观到微观,层层递进: 1. 宏观战略: 精准定位: 明确申论考试的本质是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和与公务员岗位匹配的潜质,而非单纯的文字功底。 制定学习计划: 合理规划复习时间,分阶段、分模块进行学习,确保知识点全面覆盖。 建立知识体系: 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内在联系,便于记忆和运用。 2. 微观技巧: 审题是关键: 深入理解题干要求,明确作答对象、内容、字数、文体等限制条件,避免跑题、偏题。 精读给定材料: 掌握“泛读”与“精读”相结合的方法,快速抓住材料主旨,并对重点信息进行标记和提炼。 有效提炼要点: 学习运用“定位法”、“归纳法”、“对比法”等多种方法,准确、全面地提取材料中的核心信息。 逻辑清晰的谋篇布局: 掌握不同题型的写作结构,如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等,确保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楚。 准确规范的语言表达: 学习运用公务员申论写作中常用的规范性语言,注意遣词造句的准确性、简洁性和流畅性,避免口语化和过于情绪化的表达。 精彩的开头与结尾: 掌握如何写出有吸引力、有高度的开头,以及如何写出总结有力、发人深省的结尾。 五、 各题型专项突破: 本书针对上海市公务员申论考试中常见的题型,提供了详细的解题思路和答题模板: 1. 概括题: 核心要点: 明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抓住材料中的现象、原因、影响、对策等关键要素。 解题步骤: 审题明确要求——精读材料,圈划要点——梳理归纳,逻辑分类——语言精炼,规范表述。 答题模板: 提供通用性的概括题答题框架,帮助考生快速组织语言。 2. 分析题: 核心要点: 深入挖掘材料背后的深层含义,理解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联系与区别,剖析问题的本质。 解题步骤: 审题明确分析对象——细读材料,提取信息——分析关系,找出联系——得出结论,条理呈现。 常见分析角度: 原因分析、影响分析、性质分析、原因与影响相结合分析等。 3. 对策题: 核心要点: 针对材料中提出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具有操作性的解决方案。 解题步骤: 审题明确对策方向——分析问题,找准症结——联系实际,思考对策——阐述对策,说明理由——条理清晰,语言规范。 对策要素: 政策措施、责任主体、具体步骤、预期效果等。 4. 论述题(议论文): 核心要点: 围绕一个主题,提出鲜明的观点,并运用材料和自身知识进行有力论证。 解题步骤: 审题确定中心论点——提炼论据,搭建结构——观点明确,论证有力——语言流畅,逻辑严密。 写作技巧: 观点新颖、论据充分、逻辑严谨、语言生动。 5. 应用题(如宣传稿、发言稿、政策解读等): 核心要点: 掌握不同文体的写作特点和要求,准确把握写作目的和受众。 解题步骤: 审题明确文体、对象、目的——梳理信息,组织内容——语言得体,风格契合——格式规范,排版整洁。 六、 实战演练与真题解析: 本书精选了历年上海市公务员申论真题,并提供详尽的解析。 真题精选: 涵盖近年来上海市公务员申论考试的典型试题,帮助考生熟悉考试风格和难度。 详细解析: 对每道真题的材料、题干、答案要点、评分标准进行全面解读,让考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优秀范文赏析: 提供高质量的范文,从结构、内容、语言等方面进行分析,为考生提供学习范本。 模拟演练: 提供模拟题,让考生在真实考试环境中进行演练,检验学习成果,查漏补缺。 七、 备考建议: 坚持阅读: 广泛阅读报刊杂志、政策文件、时事评论,积累素材,开阔视野。 勤加练习: 坚持每天写作,定期进行限时模拟训练,提高答题速度和质量。 注重反思: 对每次练习和真题分析都要进行总结,找出自身不足,并有针对性地改进。 调整心态: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的努力,从容应对考试。 本书力求通过深入的理论分析、系统的解题技巧、丰富的实战演练,帮助考生全面提升申论能力,顺利通过2018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