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爱好者(2017年8月号)

音乐爱好者(2017年8月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音乐爱好者编辑部 编
图书标签:
  • 音乐
  • 古典音乐
  • 流行音乐
  • 音乐欣赏
  • 音乐文化
  • 音乐杂志
  • 音乐评论
  • 音乐史
  • 音乐教育
  • 艺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音乐出版社
ISBN:9771005774173
版次:1
商品编码:12158791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8-01
用纸:铜版纸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2017年8月目录
  特稿
  竖笛少女露西?霍尔施庄加逊
  采访
  “一个好指挥,*好应该能够演奏小提琴!”——专访华裔指挥家王进胡越菲
  传统底蕴和现代品格——青年唢呐演奏家王展展评传赵倩
  中国交响乐事业的“西点军校”——上海乐队学院采访爱米粒
  听乐记
  就像把恐龙化石复活——高孟麟与上海古乐团任海杰
  “爱释琴声”,爱是琴声——武晓锋钢琴独奏会侧记孙小梅
  津门再绽“交响之花”——在“上海之春”听“天音乐团”音乐会景作人
  揭开结构深处的机密与睿智——评“纯粹巴赫”钢琴独奏音乐会孙月
  乐海博览
  一对古怪的“组合”——英国作曲家沃洛克与莫伦杜晶晶
  从“独白”到“对话”——琵琶重奏艺术魅力赏析舒银
  “当你学了即兴后,会觉得自己就是贝多芬!”——孙维权先生逝世一周年纪念杨小龙
  古典萨克斯与巴赫张侃胤
  音乐漫话
  二十位*伟大的小提琴家(下)谭亚倩
  印象主义作曲家:德彪西杨一凡
  赏片评碟
  消逝的田野——德本?巴塔查亚的影视音乐民族志饶文心
  郭文景《天地的回声》寇燚
  附片档案
  拉罗的《D小调大提琴协奏曲》张宏伟


《乐享时光:2017年8月号》 在夏日的尾声,当我们沉浸在音乐的海洋中,《乐享时光:2017年8月号》如同一阵清风,带来了一系列关于音乐的深度探索与新鲜视角。本期杂志汇聚了来自不同领域的音乐人和评论家,共同编织了一幅丰富多彩的音乐画卷,旨在为所有热爱音乐的朋友们提供一场精神的盛宴。 封面故事:跨越时代的旋律——经典老歌的现代回响 本期杂志的封面故事将带您重温那些承载着一代人记忆的经典老歌。我们邀请了多位资深音乐评论家,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些耳熟能详的歌曲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探讨了它们为何能经久不衰,在时光的洪流中依然闪耀。从歌词的隽永寓意到旋律的时代印记,再到它们如何影响了后来的音乐创作,我们力求从多个维度呈现经典的力量。同时,我们也关注了当今乐坛如何从这些经典中汲取灵感,以及新生代歌手们如何赋予老歌新的生命力。通过采访几位活跃在当下的歌手,我们听到了他们对经典致敬的理解和实践,感受到了音乐传承的温度。 特别策划:独立音乐的崛起之路——独立厂牌与音乐人的对话 在主流音乐市场之外,独立音乐以其独特的个性和自由的精神,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关注。《乐享时光》本期特别策划了一系列关于独立音乐的深度报道。我们走访了数家在行业内颇具影响力的独立音乐厂牌,听他们讲述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坚持音乐理想,发掘和培养有才华的音乐人。同时,我们采访了多位独立音乐人,了解他们在创作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以及他们如何通过独立的方式,构建起属于自己的音乐世界。从摇滚、民谣到电子,再到跨界融合,本期杂志将为您展现独立音乐的多元生态和蓬勃生命力。 人物专访:一位指挥家的艺术人生——从古典到现代的指挥之道 本期杂志的人物专访聚焦于一位在国际乐坛享有盛誉的指挥家。我们深入了解了他从年少时如何与音乐结缘,一路走来在艺术道路上的探索与坚持。访谈中,他分享了自己对不同时期、不同风格音乐的理解,以及他对指挥艺术的独到见解。从巴赫的严谨到马勒的宏大,从德彪西的印象到现代作曲家的创新,他将用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和艺术感悟,带领读者一同领略古典音乐的深邃魅力,以及现代音乐的无限可能。他对于乐团的排练、与音乐家的合作,以及如何将复杂的情感通过音乐传递给听众,都进行了细致的阐述,为音乐爱好者们提供了一堂生动的指挥艺术课。 乐评焦点:年度音乐盘点——上半年音乐浪潮回顾 上半年,音乐世界涌现了无数令人瞩目的作品。本期杂志邀请了多位乐评人,共同梳理了2017年上半年在华语乐坛、欧美乐坛以及日韩乐坛涌现出的重要音乐事件和具有代表性的专辑。他们从音乐性、创新性、社会影响力等多个角度,对这些作品进行了专业的点评和分析,评选出了年度上半年的最佳专辑、最佳歌曲以及最具潜力的新人。这篇乐评焦点将帮助您回顾上半年错过的精彩,发现更多值得聆听的音乐。 专题报道:音乐科技的未来——人工智能与音乐创作 科技的飞速发展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音乐领域也不例外。本期杂志特别关注了人工智能在音乐创作中的应用。我们探讨了AI如何辅助作曲、编曲、甚至独立创作音乐,以及这种新兴技术将如何重塑未来的音乐产业。我们采访了相关领域的专家和音乐人,听他们对于人工智能创作音乐的看法,以及它可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这篇专题报道将为您揭示音乐科技的最新进展,展望音乐创作的未来图景。 其他栏目: 音乐课堂: 本期我们将聚焦于一种特定的音乐理论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其概念和应用,帮助读者提升音乐鉴赏能力。 乐器鉴赏: 介绍一种历史悠久或颇具特色的乐器,深入探究其构造、音色以及在不同音乐风格中的运用。 演出回顾: 对近期举行的一场重要音乐会或演出进行细致的报道和评论,分享现场的精彩瞬间。 读者来信: 精选读者们关于音乐的投稿和讨论,展现音乐爱好者的交流与分享。 《乐享时光:2017年8月号》不仅仅是一本杂志,更是一扇通往广阔音乐世界的窗口。它邀您一同感受音乐的温度,品味艺术的芬芳,探索旋律的无尽可能。无论您是资深的乐迷,还是刚刚踏入音乐殿堂的新人,都能在本期杂志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共鸣。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对民族音乐充满好奇,而《音乐爱好者》(2017年8月号)中的这篇关于“古老乐器的现代生命力”的报道,正好满足了我的求知欲。文章以一种非常直观的方式,介绍了那些濒临失传的传统乐器,以及一群致力于让它们重焕光彩的音乐家们。作者没有使用枯燥的学术术语,而是用充满画面感的文字,描绘了乐器精致的构造,以及它们发出的独特而迷人的声音。我尤其对其中介绍的几种我从未听过的乐器感到惊艳,比如一种形似葫芦却能发出如天籁般悠扬旋律的乐器,以及另一种敲击起来节奏感十足的鼓。更让我感动的是,那些年轻的音乐家们,他们放弃了更为流行和容易成名的音乐道路,而是选择沉下心来,学习、传承、并尝试将这些古老乐器融入到现代的音乐创作中。报道中,他们通过跨界合作,将传统乐器与电子音乐、流行乐巧妙结合,创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听觉体验。这篇报道让我看到了文化传承的希望,也让我深刻体会到,真正的音乐艺术,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命力。

评分

这期《音乐爱好者》(2017年8月号)简直是惊喜连连,我刚翻开就被一篇关于独立摇滚复兴的专题深深吸引了。文章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乐队和专辑,更是深入剖析了这一时期独立音乐在创作理念、器乐编排乃至歌词主题上出现的显著变化。作者似乎对各支乐队的成长轨迹了如指掌,从他们早期的青涩尝试,到如今游刃有余的成熟风格,每一个节点都描绘得绘声绘色。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对几位独立音乐人创作瓶颈期的探讨,以及他们如何通过跨界合作、音乐节的洗礼重新找回灵感,这部分内容让我感觉像是走进了他们的内心世界,理解了艺术创作的艰辛与不易。此外,文章还巧妙地将音乐风格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相结合,解释了为何某些音乐理念能在特定时期得到如此广泛的共鸣。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引经据典时的那种游刃有余,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失作为一名真正乐迷的热情。阅读过程中,我不时会停下来,重新去听那些被提及的经典曲目,感觉对音乐的理解又深了一层。这篇专题的深度和广度,着实让我对独立摇滚有了全新的认识。

评分

本期的《音乐爱好者》(2017年8月号)在爵士乐领域也下了不少功夫,尤其是那篇关于“爵士乐与城市文化”的跨界探讨,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文章不仅仅停留在对音乐本身的分析,更是将爵士乐的演变与不同城市的独特气质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从新奥尔良的慵懒热烈,到纽约的摩登与躁动,再到芝加哥的粗犷与自由,每一个城市的音乐脉络都如同其历史发展轨迹般鲜活。作者用非常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这些城市如何孕育出独具特色的爵士乐风格,以及爵士乐又如何反过来塑造了这些城市的文化品格。我尤其喜欢其中对一位老派爵士乐俱乐部老板的访谈,他娓娓道来那些关于爵士乐黄金时代的往事,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音乐和生活的热爱。文章还探讨了爵士乐在不同时代所扮演的角色,从最初的地下反叛,到如今的艺术殿堂,其社会意义和文化影响力都在不断演变。读罢此文,我感觉自己仿佛穿越了时空,亲身感受到了爵士乐那份不羁的灵魂和包容万象的魅力,让我对这座城市的文化肌理有了更深的理解。

评分

读完本期《音乐爱好者》(2017年8月号)中关于古典音乐新锐指挥家的系列报道,我感觉自己像是参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家成长之旅。文章以一种近乎史诗般的笔触,勾勒了几位年轻指挥家从初出茅庐到崭露头角的传奇历程。他们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无数次的排练、磨合,甚至是面对质疑和挑战的艰难时刻。报道中对他们指挥风格的细腻刻画尤为动人,有的严谨细腻,如同精雕细琢的工匠;有的热情奔放,仿佛点燃了音乐的火焰;还有的则沉静内敛,却能将音乐的情感张力发挥到极致。作者通过大量的采访细节,展现了他们对乐谱的深刻理解,以及与乐团成员之间那种默契的化学反应。特别是其中一位指挥家,他如何在一个传统保守的乐团中,通过一次次大胆的改编和创新的曲目选择,逐渐赢得了尊重和认可的故事,读来令人热血沸腾。这篇报道让我意识到,伟大的艺术背后,是无数日复一日的坚持和对音乐的纯粹热爱。它不仅仅是关于音乐本身,更是关于梦想、毅力和成长的生动写照,让我深受鼓舞。

评分

本期《音乐爱好者》(2017年8月号)中关于“音乐鉴赏力养成指南”的专题,简直是我这种音乐小白的福音!文章没有像其他教程那样罗列一大堆枯燥的乐理知识,而是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教我们如何去“听懂”音乐。作者从最基本的旋律、节奏、和声入手,用通俗易懂的比喻来解释这些概念,比如将旋律比作故事的起伏,将节奏比作心跳的快慢。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如何辨别不同乐器音色特点的介绍,通过细致的描述,我仿佛真的能区分出小提琴的细腻婉转和圆号的浑厚有力。更让我受益匪浅的是,文章还提供了一些实际的练习方法,比如如何去捕捉音乐中的情绪变化,如何去关注音乐家的演奏技巧,以及如何去理解一首歌曲的结构。作者还鼓励我们要多听不同风格的音乐,不设限地去尝试,并在听的过程中保持好奇心和开放的心态。这篇指南让我感觉,音乐鉴赏并非高不可攀,而是可以通过耐心和方法逐渐培养的能力,让我对未来的音乐探索充满了信心。

评分

杂志和附赠的唱片都不错。

评分

每期必买

评分

送了两次都是错的,不知京东的仓库人员怎么管理的

评分

听下CD

评分

杂志和附赠的唱片都不错。

评分

听下CD

评分

音乐月刊,每月必买。

评分

每期必买

评分

每期必买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