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财富管理:策略、产品与案例

家族财富管理:策略、产品与案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增武 著
图书标签:
  • 财富管理
  • 家族财富
  • 投资策略
  • 资产配置
  • 信托
  • 税务筹划
  • 传承规划
  • 高净值人群
  • 案例分析
  • 金融规划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20111256
版次:1
商品编码:12170689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04
字数:227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家族财富管理》旨在从理论与实践、国际与国内、历史与现代等维度,在借鉴国际经验和历史镜鉴的基础上,以经济金融相关理论为支撑建立国内家族财富管理的分析范式。主线是微观客户服务的客户分析策略、财富增值的资产配置策略、财富传承的权益重构策略以及家族企业的家业治理策略,辅以中观的私人银行、家族信托和保险公司等机构开展财富管理业务的机构模式、业务模式和赢利模式等。

作者简介

王增武,理学博士,2007 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现为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副研究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财富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曾在Insurance: Mathematics and Economics 、Annals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金融评论》和《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等期刊上发表学术文章多篇,参与编写《中国理财产品市场发展与评价》系列丛书。

目录

导 言 财富管理2.0时代/001
一 全球市场:西风东渐/001
二 中国市场:供不应求/004
三 私行定位:全球配置/007
四 家业治理:前景堪忧/009
五 未来方向:高端智能/012
第一章 客户分析策略/014
一 张公借钱话题讨论/014
二 消费函数理论应用/016
三 收支结构见微知著/024
四 客户分析实践经验/034
附录1-1 客户资产负债表/045
附录1-2 日本财富市场数据/046
第二章 资产配置策略/049
一 老钱新钱话题讨论/049
二 最优资产配置策略/050
三 资产配置策略案例/055
四 家族信托产品案例/062
五 保险市场产品案例/071
第三章 权益重构策略/077
一 梅氏家族信托话题/077
二 权益重构理论实证/080
三 家产庄息重构案例/093
四 五代传承架构案例/098
五 家族信托产品/服务/110
六 保险市场产品案例/127
附录3-1 李鸿章的分家合同/135
附录3-2 李经方遗嘱全文/137
附录3-3 受益五代传承架构/143
第四章 家业治理策略/144
一 传贤传亲话题讨论/144
二 最佳效益分配策略/146
三 最优权利控制策略/156
四 国际国内经验镜鉴/169
五 家族信托产品案例/182
附录4-1 股权重构传承案例/193
第五章 机构业务模式/194
一 私人银行机构业务/194
二 家族信托组织架构/207
三 保险财富组织架构/217
四 平台赢利模式探索/227
附录A1 财富管理调查表/233
附录A2 Sharpley公理描述/248
附录A3 平台经济定价策略/251
一 垄断平台定价策略/251
二 拉姆齐定价策略/253
三 竞争平台定价策略/255
四 公益平台定价策略/259
附录A4 延伸阅读案例/261
案例1 《骆驼祥子》案例/261
案例2 翁同龢家族案例/267
案例3 《红楼梦》案例/272
案例4 美的集团案例/279
案例5 张謇家族案例/285

前言/序言

全球财富管理源于欧洲,发展于美洲,目前亚洲发展最快,然而,新加坡、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同处亚洲地区,为何新加坡能独树一帜成为亚洲乃至全球的财富管理中心?宏观层面的法律、制度、政策、文化以及监管措施等因素固然重要,新加坡政府在提高财富管理从业人员“专业性”方面的“软环境”同样值得借鉴,如2004年新加坡财富管理学院的成立、对金融机构开办“企业大学”的支持鼓励以及从业人员的再教育和“强制培训”等。鉴于此,本书旨在在合理适度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以相关的经济金融理论为支撑,结合历史案例及目前国内市场的发展实践构建中国特色的财富管理范式。
本书以基础理论、国际经验、历史镜鉴和国内实践等为脉络,以个人、家庭、家族及其拥有的家族企业为对象,分析研究微观的客户分析策略、财富管理的资产配置策略、财富传承的权益重构策略以及家族企业的家业治理策略,辅以中观的私人银行、家族信托和保险公司等机构开展财富管理业务的机构类型、业务模式和赢利模式。本书导言在概述全球和国内市场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国内的财富管理市场已进入“2.0时代”。全书主体内容分为五章:第一章利用凯恩斯的基于生命周期的消费函数理论建立客户分析的生命周期资产负债表以及实践应用的家族财富管理客户调查表; 第二章以Markowitz的均值-方差理论为基础,从理论和实证角度研究家族财富管理增值、保值和保全三类目标下的资产配置策略差异; 第三章以Becker的家庭生产函数理论为基础,分货币资本传承和非货币资本传承两种形式给出最优权益重构策略的显式表达和实证分析; 第四章以Sharpley公理和私利最大化优化问题为基础给出家族企业创始人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效益分配策略和权利控制策略的显式表达和实证分析; 第五章全面介绍私人银行、家族信托和保险产品三类典型财富管理业务的从业机构类型、组织架构、业务模式和赢利模式。此外,本书附录A4给出了若干延伸阅读案例供参考。
本书适合对财富管理业感兴趣的相关人士阅读,如财富管理的从业人员、政策制定者、科研人员、在校师生、家族企业主、高净值客户及普通投资者等。如读者对数学公式和数学推导“过敏”,可直接忽略第一章的第二节、第二章的第二节、第三章的第二节、第四章的第二节和第三节以及附录A2和附录A3,余下内容依然具有自封性。

《星辰大海的彼岸:一段关于探索、发现与重塑的非虚构之旅》 这是一本不曾讲述财富的传承,亦不触及家族信托的细节的书。它是一次深入人类求知欲望最深处的探险,一次对宇宙奥秘的虔诚仰望,一次对我们自身在浩瀚星空中位置的深刻反思。本书将带领读者穿越数千光年的距离,亲历那些改变人类认知、拓展思想边界的伟大探索瞬间。 第一部分:叩问星辰——人类对宇宙的好奇之源 自古以来,人类就从未停止仰望星空。从最初的迷信神话,到借助肉眼观测,再到如今强大的射电望远镜和空间探测器,我们对宇宙的认知历程,本身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本书的第一部分,将首先回到人类文明的起点,追溯那些孕育了天文学的古老智慧。我们将探访古代文明如何解读星象,他们的观测工具是多么的简陋却又蕴含着惊人的智慧。从巴比伦的星表,到古希腊的宇宙模型,再到中国古代的观星台,每一个文明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试图理解头顶那片神秘的夜空。 接着,我们将聚焦那些划时代的科学革命。哥白尼的日心说如何颠覆了地心说的统治,为我们打开了认识宇宙的新视角。伽利略的望远镜如何让我们看到了月球的坑洼、木星的卫星,真实地揭示了天体的运动规律。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如何将天上地下的运动统一起来,为天文学注入了强大的数学和物理根基。我们还将深入到现代天文学的黎明,讲述开普勒的行星运动定律如何精确描绘了天体的轨道,哈勃如何发现了宇宙膨胀的事实,以及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如何重塑了我们对空间、时间和引力的理解。 这一部分,我们将不仅仅是罗列历史事件,而是深入探讨这些科学发现背后的思想碰撞、哲学思考以及人类勇于挑战权威的精神。我们将看到,每一次认知的飞跃,都离不开对未知的好奇、对真理的追求,以及对传统观念的质疑。 第二部分:漫步星河——探测器与望远镜的眼睛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的好奇心不再局限于地球。我们将踏上一次感官的延伸之旅,跟随那些勇敢的探测器,去触摸遥远的星球,去聆听宇宙深处的低语。本书将详细介绍那些改变我们对太阳系认知的空间探测任务。从早期对月球的探测,到“旅行者”号探测器飞越外行星,向我们传回的震撼图像,再到“好奇号”和“毅力号”在火星上寻找生命的迹象。我们将近距离观察土星的壮丽光环,聆听木星的电磁辐射,感受冥王星的寒冷孤寂。 本书还将深入探讨那些“地基”和“天基”的强大望远镜,它们是我们遥望宇宙的“眼睛”。从地面上拥有数公里直径的射电望远镜阵列,它们能够捕捉到来自宇宙最遥远角落的微弱信号,到如哈勃空间望远镜、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这样运行在太空中的“巨眼”,它们突破了地球大气的阻碍,以前所未有的清晰度和分辨率,为我们揭示了星系的诞生、黑洞的吞噬以及早期宇宙的模样。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些望远镜的工作原理,它们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将遥远的星光转化为我们能够理解的数据和图像的。 这一部分,我们将不仅仅是呈现探测器的照片和望远镜的参数,而是通过生动的叙述,让读者感受到工程师们在设计和制造这些复杂仪器时的智慧与艰辛,以及科学家们在分析海量数据时如何抽丝剥茧,发现宇宙深藏的秘密。我们将看到,是科技的进步,让我们的目光得以穿越时空的阻隔,触及更广阔的存在。 第三部分:重塑认知——宇宙学与生命的追问 人类探索宇宙的终极目标,是理解宇宙的起源、演化以及我们自身的生命在其中的位置。本书的第三部分,将带领读者进入宇宙学的宏大图景,并最终回归到关于生命意义的哲学追问。我们将探讨宇宙大爆炸理论,理解宇宙是如何从一个奇点开始膨胀,如何形成第一批原子、第一批恒星和星系。我们将讨论暗物质和暗能量这些神秘的组成部分,它们占据了宇宙绝大部分的质量和能量,却依然是未解之谜。 本书还将深入探讨关于宇宙的未来。宇宙是会永远膨胀下去,还是最终会收缩?我们是否是宇宙中唯一的智慧生命?系外行星的发现,特别是那些位于“宜居带”的行星,为我们提供了寻找地外生命的希望。我们将讨论搜寻地外文明计划(SETI)的进展,以及科学家们对生命起源的各种猜想。 最终,本书将引导读者思考,当我们对宇宙有了更深的理解,当我们意识到我们身处一个如此浩瀚、如此古老、充满未知和可能性的宇宙时,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自身?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生命的短暂和存在的渺小?这种对宇宙的探索,不仅仅是对外部世界的认知,更是对我们内心世界的重塑。它让我们更加敬畏生命,更加珍惜当下,更加深刻地理解“我们是谁”以及“我们为何在此”。 《星辰大海的彼岸》是一本关于发现、关于求知、关于突破界限的书。它将以引人入胜的笔触,带领您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思想漫游,让您在仰望星空的瞬间,感受到人类智慧的伟大,以及宇宙赋予生命的无限可能。它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次对未知世界的敬畏,一次对生命意义的重新审视。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最近读完了一本关于家族财富管理的书,虽然书名是《家族财富管理:策略、产品与案例》,但我感觉它更像是一次深入的思考之旅,而非简单的操作指南。这本书让我对“财富”的定义有了更深的理解。过去,我可能只把财富等同于金钱、房产、股票等有形资产,但这本书却引导我认识到,家族的声誉、人脉、知识传承、以及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同样是构成家族财富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开始重新审视我自己的家庭,思考我们家族真正拥有的,以及我们希望传承下去的,究竟是什么。这种“财富观”的转变,让我对未来的规划有了更宏大的视角。我不再仅仅关注如何“赚更多钱”,而是更多地思考如何“管理好我们拥有的所有财富”,包括那些无形的、但却价值连城的宝贵财富。书中的一些章节,特别是在探讨代际沟通与财富传承的伦理问题时,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它并没有给出标准答案,而是抛出了许多发人深省的问题,促使我去思考如何在保证家族财富可持续增长的同时,避免因财富而引发的家庭矛盾。这种引导式的写作风格,比直接灌输理论更有力量,因为它鼓励读者自己去探索和发现。这本书更像是一个催化剂,激发了我对家族责任和长远规划的思考,让我意识到,真正的财富管理,不仅仅是财务上的规划,更是对家族未来的一份郑重承诺。它让我明白,每一次的财富决策,都应该以家族的长期福祉为出发点,而不仅仅是眼前的利益。

评分

这本书的文字充满了智慧,它并没有给我任何具体的投资建议,但却让我对财富有了全新的认识。我特别对书中关于“跨代沟通”的章节印象深刻,它让我了解到,不同代际的家庭成员,在财富观念和风险偏好上可能存在显著差异。如何有效地弥合这些差异,并达成共识,是家族财富管理成功的关键。它让我开始关注家庭成员的个体需求和发展,并思考如何将他们的个人目标与家族的整体财富规划相结合。它鼓励我以一种更具同理心的方式去与家人沟通,并共同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它让我意识到,财富的管理,不仅仅是关于数字的游戏,更是关于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协作。它让我看到了,一个和谐的家庭关系,是财富得以健康传承的重要基石。这本书的启发性在于,它让我将财富管理从冰冷的数字领域,拉回到温暖的人情世界,让我看到了财富背后的人文关怀。

评分

翻开这本书,我原本以为会看到一堆晦涩难懂的金融术语和复杂的图表,但出乎意料的是,它的语言风格相当平实,甚至带有一点故事性。书中的案例分析尤其吸引我,那些真实或改编的家族故事,让我能直观地感受到财富管理在不同情境下的挑战与机遇。我特别喜欢其中一个关于某个创业家族如何平衡家族企业传承与分散投资风险的章节。作者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而是通过详细描述家族成员的讨论、他们面临的困境,以及最终做出的选择,来展现财富管理的复杂性。这让我意识到,每一个家族都有其独特的基因和需求,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最佳方案”。我们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策略。这本书也让我了解到,财富管理并非一成不变,它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家庭成员的变化以及宏观经济环境的调整而不断演进。它鼓励我打破思维定势,拥抱变化,并为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做好准备。我开始尝试着将书中的一些理念应用到我自己的家庭财务规划中,比如重新审视我们的风险承受能力,以及考虑一些长期投资的可能性。这种“学以致用”的感觉,让我觉得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阅读的时刻,更在于它能够持续地指导我的行动。它让我不再害怕面对复杂的财务问题,而是更有信心去探索和解决它们。

评分

这本书的叙述方式非常有特点,它不像许多金融类的书籍那样枯燥乏味,而是通过一些生动的故事和场景,将复杂的概念巧妙地融入其中。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家族企业文化”的探讨,它让我了解到,一个健康、积极的家族文化,对于财富的传承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它不仅仅是家族成员之间的情感连接,更是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我开始思考,我们家族是否有足够强大的凝聚力?我们是否能够有效沟通,并共同面对挑战?这本书让我意识到,财富的管理,不仅仅是关于资产的增减,更是关于人的管理,关于家庭的和谐。它鼓励我关注家庭成员的个人成长,以及他们与家族整体目标的协同。我发现,书中的许多建议,虽然没有直接指向具体的金融产品,但却提供了非常宝贵的思维框架,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判断市场上的各种金融工具。它让我明白,在选择任何金融产品之前,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财富目标和风险偏好,而这些,都与家族的整体规划息息相关。这本书的启发性在于,它将财富管理上升到了一个更人文、更具战略性的高度,让我看到了财富背后更深层的意义。

评分

我一直认为,家族财富管理是一项只属于富裕人群的专业领域,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让我明白,无论财富多寡,每一个家庭都应该具备基本的财富管理意识和能力。书中的一些章节,详细阐述了如何建立有效的家庭财务沟通机制,以及如何让家庭成员从小就培养正确的金钱观。这让我非常受触动,我开始反思自己在家庭教育中在这方面的不足,并尝试着将书中的一些理念应用到与孩子的交流中。它让我意识到,财富的传承,不仅仅是物质的传递,更是价值观和理财智慧的传递。它让我看到了,一个家族的财富,是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的,前提是我们拥有正确的规划和持续的学习。这本书并没有直接推荐具体的投资策略,而是强调了“教育”和“沟通”的重要性。它鼓励我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并与家人保持开放的沟通。这种开放、包容的风格,让我觉得非常舒服,也让我对未来的家庭财务规划充满了信心。

评分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与一位经验丰富的智者对话。它并没有直接告诉你“应该买什么”,而是引导你深入思考“为什么”。我特别对书中关于“家族治理结构”的探讨印象深刻。它让我意识到,一个成功的家族,不仅仅需要有智慧的财富管理者,还需要有清晰的规则和有效的决策机制,来确保财富的长期稳健发展。它让我开始审视我们家庭在决策过程中的效率和公正性,并思考如何建立更完善的内部治理体系。这本书让我明白,财富的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家族的方方面面,包括但不限于金融、法律、税务、教育,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它鼓励我以一种更全面的视角来看待财富,并将其视为家族长远发展的重要支撑。它并没有提供包罗万象的解决方案,而是提供了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框架,让我能够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出最适合的财富管理方案。这种启发式的引导,让我觉得这本书的价值是长远的,它能够帮助我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财富管理能力。

评分

坦白说,我最初是被这本书的封面和书名吸引的,觉得它听起来很专业,或许能帮我解决一些关于家庭资产配置的困惑。然而,读完之后,我发现它带给我的启发远不止于此。它让我开始思考,一个家族的长远发展,需要多么强大的内部治理和文化支撑。书中的某些段落,深入探讨了家族价值观如何影响财富的创造、保值和增值。我开始反思,在我们家庭中,我们所信奉的价值观是什么?这些价值观是否与我们的财富目标相契合?如果没有,我们又该如何调整?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可能忽略的方面。它让我认识到,仅仅拥有财富是不够的,如何“善用”财富,如何让财富为家族的整体福祉服务,才是更为重要的课题。我特别对其中关于“社会责任投资”的讨论印象深刻,这让我看到了财富的另一种可能性——它不仅仅是满足家庭成员的物质需求,还可以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这本书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投资产品推荐,而是从更宏观的层面,引导读者去思考财富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如何让财富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这种深刻的哲学思考,让我受益匪浅,它让我意识到,财富管理不仅仅是一项技能,更是一种责任和一种人生态度。

评分

这本书的写作角度非常独特,它并没有从宏观的经济形势或者某个具体的金融产品出发,而是聚焦于“家族”这个核心单元。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家族使命感”的讨论,它让我意识到,一个家族的财富,应该服务于一个更宏大的目标,而不仅仅是满足个体成员的私欲。这种使命感的建立,能够极大地增强家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并为财富的长期传承提供坚实的精神支撑。它让我开始思考,我们家族的使命是什么?我们希望为社会留下什么?这种宏大的视角,让我对财富的理解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它让我明白,真正的财富管理,不仅仅是关于金钱的增值,更是关于家族精神的传承和价值的实现。它鼓励我超越眼前的利益,去思考家族的未来,以及如何让财富在更广阔的领域发挥积极作用。这本书让我看到了财富的另一种可能性,一种与家国情怀、社会责任相结合的财富。

评分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参加了一场深度的人生梳理。它并没有提供现成的“财富密码”,而是鼓励我去探索属于自己家族的“财富基因”。我特别对书中关于“家族价值观的塑造”的章节印象深刻,它让我了解到,一个家族的价值观,是指导财富管理方向的“北极星”。它不仅仅是口号,更是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家族成员的决策和行为。它让我开始反思,我们家族是否拥有清晰、一致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是否得到了有效的传承?它鼓励我积极思考如何将这些价值观融入到财富的创造、保值和增值过程中,让财富成为家族精神的载体。它让我意识到,财富的管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的工程,它需要不断地学习、反思和调整。它让我看到了,财富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其数量,更在于其所承载的意义和所能实现的价值。

评分

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格局感。它让我不再局限于眼前的个人利益,而是开始从一个更长远、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待家族财富。我尤其被书中关于“家族社会责任”的讨论所吸引,它让我意识到,一个真正有价值的家族财富,应该能够回馈社会,并为后代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它让我看到了,财富的另一种可能性——它不仅仅是满足家庭成员的物质需求,更可以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它鼓励我思考,如何利用家族的资源和影响力,去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它让我明白,财富的传承,不仅仅是金钱的传递,更是责任的传递,是梦想的传递。它让我看到了,一个家族的财富,可以超越物质本身,成为一种精神的象征,一种价值的传承。这种宏大的叙事,让我觉得非常有力量,也让我对未来的财富规划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