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电路基础/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电气类》根据高职高专院校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要求和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编写。
《电路基础/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电气类》共7章,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电阻电路的分析、单相正弦交流电路、三相交流电路、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动态电路的过渡过程、磁路与铁芯线圈。
《电路基础/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电气类》可作为高职高专电类(强、弱电)专业师生使用,也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和自学者参考。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1.1 电路和电路模型
1.2 电路的主要物理量
1.3 电阻元件
1.4 电路中的有源元件
1.5 基尔霍夫定律
小结
习题
第2章 电阻电路的分析
2.1 电阻的串联、并联和混联电路
2.2 电阻的星形与三角形连接及等效变换
2.3 电源的等效变换
2.4 支路电流法
2.5 网孔电流法
2.6 节点电位法
2.7 叠加定理
2.8 替代定理
2.9 戴维宁定理与诺顿定理
2.10 含受控源电路的分析
小结
习题
第3章 单相正弦交流电路
3.1 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
3.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3.3 正弦电流电路中的电阻元件
3.4 电感线圈与电感元件
3.5 正弦电流电路中的电感元件
3.6 电容器与电容元件
3.7 正弦电流电路中的电容元件
3.8 电阻、电感、电容串联电路
3.9 电阻、电感、电容并联电路
3.1 0复阻抗的等效变换及串并联
3.1 1正弦交流电路中的功率
3.1 2用相量法分析复杂交流电路
3.1 3电路的谐振
3.1 4互感电路
小结
习题
第4章 三相交流电路
4.1 三相电源
4.2 三相电源和三相负载的连接
4.3 Y-Y对称三相电路的特点和计算
4.4 不对称三相电路分析
4.5 三相电路的功率
4.6 三相电压和电流的对称分量
小结
习题
第5章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
5.1 非正弦周期量
5.2 非正弦周期量的谐波分析
5.3 非正弦周期量的有效值、平均值和平均功率
5.4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
小结
习题
第6章 动态电路的过渡过程
6.1 换路定律与初始条件
6.2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6.3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6.4 一阶电路的全响应
6.5 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
6.6 二阶RLC串联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小结
习题
第7章 磁路与铁芯线圈
7.1 磁场的基本物理量和基本定律
7.2 铁磁物质的磁化
……
前言/序言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意见》文件精神,以及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有关教材建设的指示精神,满足高职高专电类相关专业教学的基本建设的需要,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广泛开展调研,召开高职高专电气类教材研讨会,组织编写了高职高专“十二五”电气类规划教材。
为适应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以及电力行业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本书的编写力求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降低理论深度,删除一些数学推导内容,使教材的讲述深入浅出,将知识点与能力点紧密结合,注重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电路基础是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电工基础理论及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本书包括电路和磁路两部分内容,共分7章,每章由学习目标、教学内容、小结和习题构成。而每节教学内容后设置了自测题,着重于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电路分析,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思考,以达到讲、练紧密结合的效果。
本书编写人员及编写内容分工为: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姜惠英编写第1、2章,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徐海英编写第3、5章,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邱燕雷编写第4、6、7章。本书由邱燕雷、姜惠英担任主编,邱燕雷负责全书统稿;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朱毅担任本书主审,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时间仓促、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敬请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电子技术基础——面向21世纪的电子技术系列教材》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面向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电子技术基础教材,旨在为电气类专业的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教材内容紧密结合当前电子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和行业实际需求,力求使学生掌握电子技术的核心概念、基本原理和典型应用。全书结构清晰,循序渐进,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部分:电子技术基础概论 本部分首先介绍电子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广泛应用,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电子技术的重要性。接着,详细阐述了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包括电荷、电场、电势、电流、电压、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电学量及其相互关系。通过对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基本电路定律的深入讲解,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电路基本工作状态的认知。 第二部分:半导体器件基础 本部分是全书的核心内容之一,系统介绍了各种基本半导体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特性曲线和主要参数。 二极管: 从 PN 结的形成开始,详细讲解了二极管的正向导通、反向截止特性,以及稳压二极管、发光二极管、肖特基二极管等特殊二极管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重点强调了二极管在整流、滤波、稳压等电路中的作用。 三极管(BJT): 深入剖析了双极型三极管(BJT)的结构、载流子传输机制,以及其放大和开关特性。详细介绍了三种不同的连接方式(共发射极、共集电极、共基极)的放大电路,并对其静态和动态参数进行了分析。同时,也讲解了三极管作为开关元件在数字电路中的应用。 场效应管(FET): 介绍了结型场效应管(JFET)和绝缘栅型场效应管(MOSFET)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重点讲解了 MOSFET 的三种工作模式(截止区、线性区、饱和区),以及其在放大电路和开关电路中的应用。与 BJT 进行了对比分析,突出了 FET 的优越性。 其他半导体器件: 简要介绍了光电器件(如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集成电路(IC)的基本概念等,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第三部分:模拟电路基础 本部分在半导体器件的基础上,着重讲解了各种模拟电路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放大电路: 详细讲解了多级放大电路的设计,包括耦合方式(直接耦合、RC 耦合、变压器耦合)、负载效应、频率响应等。重点介绍了差分放大电路和运算放大器(Op-amp)的核心原理和典型应用,如加法器、减法器、积分器、微分器等,强调了运算放大器在模拟信号处理中的强大能力。 信号发生电路: 介绍了不同类型的信号发生电路,如正弦波振荡电路(LC 振荡器、RC 振荡器)、多谐振荡器、三角波发生器等,使学生掌握产生各种基本波形的方法。 信号处理电路: 讲解了滤波器(低通、高通、带通、带阻)、调制与解调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帮助学生理解信号在传输和处理过程中是如何被修改和提取的。 电源电路: 介绍了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电路(如串联型稳压电路、集成稳压器)的设计与分析,确保电路能够提供稳定可靠的电源。 第四部分:数字电路基础 本部分重点介绍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 数制与逻辑运算: 讲解了二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等数制及其相互转换,以及逻辑代数的基本定律和定理。重点介绍了逻辑门(与门、或门、非门、与非门、或非门、异或门)的逻辑功能和电路实现。 组合逻辑电路: 讲解了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包括真值表、卡诺图化简等,以及常见的组合逻辑电路,如编码器、译码器、多路选择器、数据分配器、加法器、减法器等。 时序逻辑电路: 介绍了触发器(SR 触发器、D 触发器、JK 触发器、T 触发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以及由触发器组成的各种时序逻辑电路,如寄存器、计数器、移位寄存器等。 数模转换与模数转换: 简要介绍了数模转换器(DAC)和模数转换器(ADC)的基本原理和在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之间转换的应用。 第五部分:电子测量技术与电路 本部分介绍电子测量仪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以及实际电路中的应用。 常用电子测量仪器: 详细介绍了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频谱分析仪等常用测量仪器的结构、工作原理、性能指标和使用方法。重点强调了示波器在观察和分析电路波形方面的重要作用。 电路的测量与分析: 结合实际电路,讲解如何利用各种测量仪器对电路进行测试、分析和故障诊断。指导学生通过测量来验证电路设计和工作状态。 第六部分:应用电路举例与实践 本部分通过若干典型的应用电路实例,将前面学到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并强调实践操作的重要性。 电源适配器电路: 讲解简单开关电源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 音频放大器电路: 介绍基本的音频功率放大电路的设计和调试。 传感器接口电路: 讲解如何将常见的传感器信号接入放大或处理电路。 简单数字电路应用: 给出基于触发器和逻辑门实现的简单电子小制作示例。 实验与实践: 本书配套有详细的实验指导,每个章节都提供了相应的实验项目。实验设计注重动手实践,引导学生通过搭建电路、调试设备、分析结果来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实验设备的选择考虑了通用性和易用性,力求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电子技术的魅力,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特色: 内容体系化: 从最基本的电学概念出发,逐步深入到复杂的集成电路和应用电路,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原理清晰透彻: 对每一个器件和电路的工作原理都进行了详细、严谨的推导和解释,力求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图文并茂: 配备了大量的电路图、波形图、器件实物图和流程图,直观易懂,便于理解。 理论联系实际: 强调电子技术在实际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通过丰富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重能力培养: 不仅传授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设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电气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在校学生及电子技术爱好者自学和提高的参考书。通过学习本书,学生将能够理解和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为进一步学习更高级的电子技术课程或从事相关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