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体育产业创新创业教育/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教材》为体育经济与管理系列教材之一,结合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战略,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做突破性尝试,填补我国体育产业创新创业教育方面教材的空白。
《体育产业创新创业教育/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教材》通过诸多案例的展示,旨在帮助体育创业者及学生提高对体育产业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全书共8章,主要内容包括:体育产业创新创业概论、体育产业创新创业的机会选择、体育产业创新创业的计划、体育产业创新创业团队管理、体育企业的创建、管理与经营、体育产业创新创业知识产权保护、体育产业创新创业纠纷与法律解决、体育产业创新创业的风险管理。
《体育产业创新创业教育/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教材》可作为高等学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休闲体育专业的学生指导用书,也可作为体育产业从业者的参考用书。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体育产业创新创业教育概论
第一节 体育产业创新创业的环境
第二节 体育产业创新创业的界定
第三节 体育产业创新创业的内容
第四节 体育产业创新创业的流程
第五节 体育产业创新创业的方法
第六节 体育产业创新创业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 体育产业创新创业的机会选择
第一节 体育产业创新创业机会的界定
第二节 体育产业创新创业机会的识别过程
第三节 体育产业创新创业机会的筛选方法
第三章 体育产业创新创业计划
第一节 体育产业创新创业计划概述
第二节 体育产业创新创业计划的撰写
第三节 体育产业创新创业计划的推介
第四章 体育产业创新创业团队管理
第一节 体育产业创新创业团队概述
第二节 体育产业创新创业团队的组建
第三节 体育产业创新创业团队的管理
第五章 体育企业的创建、管理与经营
第一节 体育企业的创建
第二节 新创体育企业的管理
第三节 新创体育企业的经营
第六章 体育产业创新创业知识产权保护
第一节 体育产业创新创业知识产权概述
第二节 体育产业创新创业知识产权的获取
第三节 体育产业创新创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方法
第七章 体育产业创新创业纠纷与法律解决
第一节 体育产业创新创业纠纷的含义与类型
第二节 体育产业创新创业纠纷的诉讼解决
第三节 体育产业创新创业纠纷的非诉讼解决
第八章 体育产业创新创业的风险管理
第一节 体育产业创新创业的风险管理概述
第二节 体育产业创新创业风险的识别
第三节 体育产业创新创业风险的处理和控制
前言/序言
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也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做出重要部署,国务院也对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出明确要求。教育部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近年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加强,取得了积极进展,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毕业生创业就业、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主要是一些地方和高校重视不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密,与实践脱节;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欠缺,教学方式方法单一,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实践平台短缺,指导帮扶不到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亟待健全。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他们不仅要学习和掌握扎实的科学理论知识,还要有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勇于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在创业中成就事业,在创业中成长成才。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符合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更新就业思路,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创新精神、强化创业意识;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掌握创业方法,养成克服困难、承担风险的心理和意志;有利于帮助大学生积累实践经验,增强实践能力,增长实践本领,为成长成才奠定扎实的基础。
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本教材旨在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做出突破性尝试,大力推进高等体育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补齐培养短板。把解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为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着力点,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丰富课程、创新教法、强化师资、改进帮扶,推进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突破人才培养薄弱环节,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创新创业教育和学生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环境。
本教材由天津体育学院肖林鹏、中央财经大学靳厚忠任主编,天津体育学院王笑梅、陈洪任副主编。全书由肖林鹏、靳厚忠、王笑梅、陈洪、王裕雄完成大纲制定,肖林鹏、靳厚忠、王笑梅完成最终统稿。编写过程中,亦有诸多国内青年学者倾心参与。具体编写分工如下:上海体育学院李延超(第一章,第四、第五节),济南大学王先亮(第一章,第六节),中央财经大学王裕雄(第五章),江苏师范大学吴香芝(第六章),北京体育大学张春萍、李世民(第八章),天津体育学院王笑梅(第一章,第一节)、陈洪(第一章,第二、第三节)、郇昌店(第二章)、杨晓晨(第三章)、马晓卫(第四章,第一节)、王梦阳(第四章,第二、第三节)、闫成栋(第七章)。
本教材的出版得到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产业分会、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上海体育学院曹可强教授,高等教育出版社范峰、廖倩雯编辑以及诸多国内外同仁、业界精英均对此书出版给予了高度关注与支持,在此深表感谢。
本教材是国内首部体育产业创新创业教育教材,我们不揣冒昧编写此书,虽殚精竭虑,几易其稿,但仍感惴惴不安,深恐编写不妥。教材在编写中参考引用了大量国内外同仁的研究成果,深表感谢。由于水平有限,编写过程中难免存有不妥之处,敬请读者不吝指教。
《体育产业创新创业教育》:开启体育事业发展新篇章 图书背景与价值 在当前全球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体育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产业不仅承载着提升国民健康水平、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使命,更蕴藏着巨大的经济增长潜力和创新创业空间。然而,长期以来,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模式单一、创新不足、人才瓶颈等问题。特别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体育科技创新、赛事运营管理、体育金融服务、体育文化IP打造等方面仍有较大差距。 在此背景下,针对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成为推动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体育产业创新创业教育》一书应运而生,旨在为培养新时代具备创新思维、创业能力和产业视野的体育人才提供系统性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本书作为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教材,不仅是对现有体育教育模式的补充和拓展,更是对未来体育产业发展方向的战略性布局。它将引导学生从传统的体育技能学习者,转变为能够洞察市场需求、整合资源、创造价值的体育产业创新者与创业者。 核心内容与特色 本书内容涵盖了体育产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多个维度,力求构建一个全面、深入、实用的知识体系。 第一部分:体育产业的宏观认知与创新创业基础 体育产业的时代背景与发展脉络: 详细梳理了体育产业在全球及中国的历史演进,分析了驱动体育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如政策支持、消费升级、科技进步等。通过案例分析,展现不同国家和地区体育产业发展的成功模式与经验教训,帮助学生建立对体育产业的宏观认知。 创新思维与创业精神的培养: 探讨了创新在体育产业中的核心地位,介绍常见的创新理论和方法,如设计思维、颠覆式创新等。同时,强调创业精神的塑造,包括风险承担、目标导向、坚韧不拔等品质的培养,为学生未来的创业之路奠定思想基础。 体育产业政策解读与分析: 深入剖析国家和地方关于体育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法规,包括《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等重要文件,解读政策导向、支持措施及潜在机遇。帮助学生理解政策环境对体育产业发展的影响,善于利用政策红利。 第二部分:体育产业创新创业的核心领域与实践 体育科技创新与应用: 聚焦体育科技的最新发展,如可穿戴设备、大数据分析、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在体育领域的应用,智慧场馆建设、运动康复技术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科技创新转化为新的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 体育赛事策划、运营与IP开发: 深入讲解体育赛事从创意策划、市场营销、风险管理到赛后运营的全过程。重点介绍如何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体育赛事IP,挖掘赛事商业价值,以及新兴的赛事模式,如电竞赛事、极限运动赛事等。 体育健身与健康服务产业创新: 分析当前大众健身需求的升级趋势,探讨线上线下融合的健身模式、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运动康复中心、体育健康社区等创新业态。重点关注如何利用数字化手段提升用户体验和运营效率。 体育用品与装备产业的创新转型: 剖析传统体育用品产业面临的挑战,研究新兴材料、智能化设计、可持续发展在体育用品制造中的应用。探讨如何通过品牌营销、社群运营等方式,提升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体育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探索体育与文化、旅游产业的结合点,如体育主题公园、体育旅游线路设计、体育小镇开发、体育明星IP衍生的文化产品等。分析如何构建多元化的体育文化体验。 体育金融与投融资: 介绍体育产业相关的投融资模式,包括风险投资、天使投资、股权众筹等,以及体育产业基金、体育资产证券化等概念。帮助学生了解如何为创业项目争取资金支持。 第三部分:体育产业创新创业的实操指导与能力提升 商业模式设计与商业计划书撰写: 系统讲解商业模式画布(Business Model Canvas)等工具,指导学生如何设计可持续的商业模式。重点在于商业计划书的撰写方法与技巧,包括市场分析、产品/服务介绍、营销策略、财务预测等,为融资和项目落地奠定基础。 市场营销与品牌建设: 教授体育产业特有的市场营销策略,包括数字营销、内容营销、社群营销、体育赞助等。强调品牌定位、品牌故事构建以及如何在新媒体时代有效传播品牌价值。 团队组建与管理: 探讨创业团队的组建原则、成员分工、激励机制以及有效的沟通与协作方式。分析不同类型体育创业项目对团队能力的需求。 风险管理与法律法规: 识别体育产业创业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如市场风险、运营风险、法律风险等,并提出相应的规避和应对策略。介绍体育产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如知识产权保护、合同法等。 案例研究与实战模拟: 大量精选国内外成功的体育产业创新创业案例,深入剖析其成功要素、发展历程及面临的挑战。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本书还将提供模拟创业项目的设计与路演指导,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践演练。 教学方法与实践导向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力求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创新性。 案例驱动式教学: 以丰富的真实案例贯穿始终,引导学生从案例中学习、思考和借鉴。 项目导向式学习: 鼓励学生在课堂内外进行创新创业项目的构思与实践,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 互动式教学设计: 鼓励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通过讨论、辩论、头脑风暴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引入行业专家: 邀请体育产业的资深从业者、创业者、投资人等进课堂,分享经验,指导学生。 强调实践能力培养: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创新创业竞赛、实践项目,通过实践检验和提升自身能力。 目标读者与预期贡献 本书的目标读者主要是全国高等院校体育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同时也可作为体育产业相关从业人员、体育爱好者以及对体育创新创业感兴趣的社会人士的参考读物。 通过本书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建立系统性的体育产业知识框架: 深刻理解体育产业的内涵、外延、发展趋势及其与社会经济的关联。 掌握创新创业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能够运用创新思维和创业工具分析市场机会,解决实际问题。 提升体育产业领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具备项目策划、商业模式设计、市场营销、团队管理等核心能力。 培养适应未来体育产业发展的专业素养: 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干能力的体育产业复合型人才。 《体育产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出版,不仅填补了体育专业教材在创新创业教育领域的空白,更是对我国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一次重要升级。它将有力推动高等体育院校教学改革,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力,为我国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本书的出版,标志着我国在将体育专业教育与产业需求更紧密结合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必将对中国体育产业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