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考题精选

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考题精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马瑞强 著
图书标签:
  • 注册结构工程师
  • 结构工程
  • 专业考试
  • 考题
  • 精选
  • 工程技术
  • 建筑工程
  • 考试辅导
  • 资格认证
  • 工程师考试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ISBN:9787519804978
版次:1
商品编码:12177390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64
字数:713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如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掌握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的核心点,保证复习的效率与效果,是每一个应试者很关心的问题。《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考题精选》以历年考题为出发点,以考试科目的顺序划分章节,对2003~2014 年的一级、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题进行了精细的梳理。每个考题基本由七部分组成:考试题目、解答过程、错项由来、解题思路、审题要点、规范考点和考点延伸。书中不但给出每道题的详细解答过程,而且对解题过程中容易忽视的问题给予提示,使考生能全面理解知识点并掌握解题技巧。

目录

目 录
前言
1 混凝土结构 1
1.1 基本设计规定和结构分析 7
1.2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8
1.3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26
1.4 构造规定 33
1.5 结构构件的基本规定 37
1.6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 45
1.7 《混规》附录 58
1.8 《抗规》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考点 63
1.9 其他 79
2 钢结构 93
2.1 基本设计规定 97
2.2 受弯构件的计算 99
2.3 轴心受力构件和拉弯、压弯构件的计算 106
2.4 疲劳计算 124
2.5 连接计算和构造要求 125
2.6 塑性设计、钢和混凝土组合梁 138
2.7 《抗规》中钢结构考点 142
2.8 《荷规》中的钢结构考点 148
2.9 其他 151
3 砌体结构 154
3.1 材料和基本设计规定 158
3.2 无筋砌体构件和构造要求 162
3.3 圈梁、过梁、墙梁及挑梁 177
3.4 配筋砖砌体构件 185
3.5 配筋砌块砌体构件 190
3.6 砌体结构构件抗震设计 193
3.7 多层砌体房屋和底部框架砌体房屋 199
4 木结构 216
4.1 基本设计规定 217
4.2 木结构构件计算 219
4.3 木结构连接计算 226
4.4 其他 229
5 地基基础 232
5.1 基本规定和地基岩土分类 237
5.2 地基计算 239
5.3 山区地基和软弱地基 254
5.4 基础 257
5.5 基坑工程与附录 269
5.6 《地规》中的桩基础 272
5.7 《桩规》中的地基基础考点 280
5.8 《地处规》中的地基基础考点 304
5.9 《抗规》中地基基础考点及概念题 311
6 高层建筑结构 317
6.1 结构设计基本规定 324
6.2 荷载和地震作用 331
6.3 结构计算分析 336
6.4 框架结构设计 342
6.5 剪力墙结构设计 356
6.6 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 365
6.7 筒体结构设计 370
6.8 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375
6.9 混合结构设计 382
6.10 《高规》附录及其他 386
6.11 《荷规》中的高层建筑结构考点 394
6.12 《抗规》中的高层建筑结构考点 406
6.13 高层建筑结构其他考点 420
7 桥梁结构 426
7.1 《通用桥规》(JTG D60—2015) 429
7.2 《混凝土桥规》(JTG D62—2004) 436
7.3 《城桥抗规》(CJJ 166—2011)与《城桥规》(CJJ 11—2011) 449
7.4 其他 452

前言/序言

前 言
为帮助设计人员做好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的应考准备,编者根据全国注册结构工程师管理委员会颁布的《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大纲》以及历年考题编写了此书。全书以考试科目的顺序划分章节,每章以规范条文顺序为主线展开讲解,对2003~2014年的一、二级注册结构师专业考试考题进行精细的解答。书中一、二级考题在书中均以当年考卷中的题号为序,把上、下午统一编号,即从题1~题80,如2012 年一级题36,意为本小题为2012 年一级考题36。请读者在使用中注意本书的体例。
每个考题基本由七部分组成:考试题目、解答过程、错项由来、解题思路、审题要点、规范考点和考点延伸。本次编者根据读者的反馈与编者的深入思考,给出每道题详细的解答过程,且对解题过程中容易忽视的问题给予提示,使考生能全面理解知识点并掌握解题技巧。
为了适当地减少版面并符合出版要求,在书中我们对连锁考题的大题干仅出现一次,后续题目如果需要查看大题干的内容,我们采用了交叉引用的方式[如大题干参见精选考题5?26(P265),意为大题干查看本书第265 页的精选考题5?11 前面的题干],请读者在使用本书时予以注意。
售后服务
请加入QQ 群:40392627
加入时,请在群备注名自行修改为以下格式“省?城市?姓”,比如“京?东城?李、粤?广州?程”等方便大家交流。编者将在QQ 群文件中发布2016 年及后续年份的一、二级考题解析和本书勘误表,适时提供考试信息和练习题。
全书由马瑞强任主编,李传涛、胡田亚、郭猛、吴彦林、石立春、黄荣、朱海、宋佃泉、巩艳国、李建锋、祖庆芝、冯立岗、刘长春、赵东黎等参与了编写工作。
本书编写过程中参考了相关的规范标准、政策文件和文献资料,在此一并致谢。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时间仓促,如有错误和不足之处,恳请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编 者
2016 年12 月
《结构力学精解与应用》 内容概述: 本书旨在为土木工程、建筑工程及相关领域的学生和从业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学习资源,重点在于结构力学的基本原理、分析方法以及在实际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全书共分为十章,涵盖了从基础概念到高级分析技术的广泛内容,力求通过理论讲解、算例分析和习题练习相结合的方式,帮助读者建立扎实的理论基础,掌握解决复杂结构问题的能力。 第一章:结构力学概述与基本概念 本章首先回顾了结构力学在工程中的重要性,并定义了结构、荷载、支座、杆件等基本构件。详细阐述了力的概念,包括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以及力的合成与分解。在此基础上,引入了杆件的内力概念,如轴力、剪力、弯矩和扭矩,并介绍了绘制内力图的基本方法。同时,强调了材料的力学性能,如弹性模量、泊松比、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等,为后续章节的学习奠定基础。 第二章:静定梁的内力分析 本章深入探讨了静定梁的内力分析。通过丰富的实例,详细讲解了如何运用平衡方程来求解各种类型静定梁(包括简支梁、悬臂梁、连续梁等)在集中力、均布荷载、变分布荷载等作用下的支反力。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绘制剪力图(V图)和弯矩图(M图)的系统方法,包括其基本性质、拐点和零点规律,以及如何通过荷载集度、剪力与弯矩之间的微积分关系来辅助绘图。本章还涉及了梁的截面法,能够方便地求解梁内任意截面的内力。 第三章:静定框架的内力分析 本章将静定分析方法扩展到静定框架。介绍了框架的结构形式和分类,并重点阐述了求解静定框架内力(轴力、剪力和弯矩)的步骤和技巧。通过多个典型的框架算例,演示了如何运用平衡方程和截面法,处理框架中的节点连接以及各种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分布。本章还讨论了力的传递路径,帮助读者理解框架整体受力情况。 第四章:静定桁架的内力分析 本章专注于静定桁架的内力分析。首先介绍了桁架的组成、类型以及静定桁架的判断方法。详细讲解了两种主要的杆件内力求解方法:节点法和截面法。节点法通过分析每个节点的受力平衡来逐个求解杆件内力,而截面法则通过合理选取截面,利用整体平衡方程来求解截面内所有杆件的内力。本章通过大量实例,对比了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并强调了在实际应用中如何选择最有效的方法。 第五章:材料力学基础与应力、应变分析 本章为深入学习结构力学提供了必要的材料力学基础。首先定义了应力(正应力、剪应力)和应变(正应变、剪应变)的概念,并阐述了它们与荷载和截面尺寸的关系。详细讲解了胡克定律及其在不同材料和不同应力状态下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引入了单向受拉/受压、剪切、弯曲和扭转等基本应力状态的分析,以及应力集中和疲劳等重要概念,为理解结构变形和破坏机理打下基础。 第六章:组合变形与超静定结构概念 本章将视角转向更广泛的结构分析。首先,阐述了组合变形的概念,即当结构同时受到多种荷载或结构形式复杂时,其变形是各种变形的叠加。在此基础上,引入了超静定结构的概念,解释了其与静定结构在求解方法上的根本区别——超静定结构由于多余约束的存在,仅凭平衡方程无法完全确定所有内力和支反力。本章为后续超静定结构分析方法做了铺垫。 第七章:能量法在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本章介绍了能量法这一强大的结构分析工具。详细讲解了虚功原理和卡氏定理,并通过丰富的算例演示了如何运用这些原理来求解静定结构的位移和转角。能量法在处理复杂结构和各种荷载组合时尤为高效,本章将重点放在虚功原理在梁、框架和桁架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能量原理来推导结构的变形。 第八章:超静定结构的基本分析方法 本章开始深入探讨超静定结构的分析。重点介绍两种常用的超静定结构分析方法:力法和位移法。 力法(容许力法):本章详细讲解了如何通过引入“多余约束”,建立“基本结构”,并利用“容许变形条件”(即真实结构在特定约束下的变形为零)来列出超静定方程组,求解出多余力。之后,通过叠加原理,计算出任意截面的内力。本章将涵盖不同次数的超静定结构,并提供多种求解技巧。 位移法(挠度法):本章则侧重于位移法的原理。讲解了如何将结构的变形(节点位移和转角)作为基本未知量,利用结构的协调变形条件(即连接节点处的位移和转角必须一致)来列出超静定方程组,求解出结构的整体位移和转角。之后,通过已知的位移和转角,反推出杆件的内力。本章将详细介绍如何建立力-位移关系,包括刚度矩阵的概念。 第九章:有限元法基础与结构离散化 本章介绍了现代结构分析领域中极其重要的有限元法。首先,阐述了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即“分而治之”,将连续的结构离散化为若干个小的、简单的单元,然后通过组装这些单元的刚度特性,最终求解整个结构的整体响应。本章详细讲解了单元的建立、节点和自由度的定义、单元刚度矩阵的推导(以梁单元为例),以及如何通过单元组装(整体刚度矩阵的形成)、施加荷载和边界条件,最终得到结构的整体位移和内力。 第十章:工程实例与设计应用 本章将前面章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设计紧密结合。通过分析一系列典型的工程结构实例,如高层建筑框架、大跨度桥梁、工业厂房等,演示如何运用结构力学的原理和方法来评估结构的安全性、确定杆件的尺寸、选择合适的材料,并进行优化设计。本章将涉及荷载组合、结构动力学初步概念(如地震作用下的反应)以及结构可靠性等内容,旨在培养读者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程解决方案的能力。 本书特色: 理论严谨,逻辑清晰: 从基本概念出发,层层递进,确保读者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结构力学知识。 算例丰富,典型实用: 涵盖了各种类型的结构和荷载,并通过详细的计算过程,帮助读者理解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习题设计,学以致用: 每章都配有不同难度和类型的习题,旨在巩固和检验学习效果。 图文并茂,直观易懂: 大量图示和示意图,帮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复杂的力学概念和分析过程。 强调应用,面向实践: 不仅关注理论推导,更注重结构力学在实际工程设计中的应用,为读者解决工程问题提供指导。 本书适合于土木工程、建筑工程、交通工程、水利工程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从事结构设计、工程咨询、施工管理等工作的工程师作为参考和学习用书。通过学习本书,读者将能够深刻理解结构的工作机理,熟练掌握结构分析方法,并为今后的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关于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的精选考题集,对于我们这些即将踏入或已经在结构设计领域摸爬滚打了多年的同行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及时雨。我记得我刚开始准备考试的时候,市面上那些教材和辅导资料,有的内容过于理论化,晦涩难懂,有的又过于零散,找不到一个清晰的脉络。这本书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它在“结构设计基本原理”这一块的处理方式。它没有仅仅停留在对规范条文的简单罗列,而是通过精妙的考题设计,将那些抽象的力学概念和实际工程应用场景紧密地结合起来。比如,针对复杂节点受力分析的题目,它会设置多种边界条件和荷载组合,逼迫你不仅仅是套用公式,而是要真正理解荷载是如何在结构体系中传递和转化的。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抗震设计那几章,它用一系列递进式的题目,从简单的多层框架抗震验算,逐步过渡到高层复杂结构的不规则性分析和薄弱环节识别。这种循序渐进的设置,极大地帮助我构建了系统化的知识体系,让我在面对实际设计难题时,思路不再混乱,而是能够迅速定位到问题的核心所在。可以说,这本书是真正站在一个资深工程师的角度来设计复习路径的,它知道我们最容易在哪个知识点上失分,也最清楚哪些是区分优秀考生和普通考生的关键所在。

评分

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实战模拟”环节设置得相当到位,极大地提升了我的考试应对能力。备考结构工程师考试,光靠死记硬背是行不通的,它考察的是在巨大时间压力下,你快速、准确地调用知识并进行计算的能力。这本书的模拟试卷部分,在难度设置上几乎完美复刻了真实考试的强度和节奏。我尝试着用它提供的模拟卷进行过几次计时测试,每一次都深切体会到了那种时间紧迫感。更妙的是,它在试卷的最后,附带了一份非常详细的“错误分析报告模板”。这个模板指导我,在做完一套模拟卷后,应该如何系统地回顾自己的错题,区分是知识点模糊导致的错误,还是计算失误,亦或是审题不清造成的“低级错误”。通过反复使用这个模板,我成功地将我固有的弱项转化为强项。很多我原本以为自己掌握了的知识点,在模拟测试的压力下暴露出了隐患,正是通过这本书的引导,我得以在正式考试前把这些隐患全部排除干净。这种将学习、测试、反思形成闭环的设计,是这本书最核心的竞争力之一。

评分

我必须得说,这本书的编排逻辑简直是业界的一股清流。市面上很多辅导书,为了凑页数,会把大量的历年真题堆砌在一起,而且很多题目已经过时,或者说与现行的设计标准有所出入,这对我们备考者来说是一种时间的浪费。但这本书的编辑团队显然做了大量的“去芜存菁”的工作。他们不仅精选了那些最能体现考试精髓的题目,更重要的是,他们对每一个例题的解析都做到了极致的细致入微。我尤其欣赏它对“疑难解析”的处理方式。很多结构设计中的灰色地带,规范往往说得比较模糊,或者不同的设计院有不同的理解。这本书不是简单地给出一个标准答案,而是会详细阐述多种可能的解题思路,并指出每种思路的理论依据和适用范围,甚至会引用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来佐证。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储备的工程师来说,价值是无可估量的。它不是一个死板的“答案机器”,而更像是一个耐心的、博学的导师,在我思路卡壳的时候,总能提供一个启发性的视角,让我茅塞顿开。这种对深层次理解的追求,使得这本书的使用价值远远超出了简单的应试工具范畴。

评分

对于一些非传统结构的分析题目,这本书的表现尤为抢眼,充分展现了编者对现代工程技术趋势的把握。现在结构设计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钢筋混凝土和钢结构,新型材料、预制装配式结构,乃至一些复杂的空间结构设计,都在考试大纲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我发现很多市面上其他资料对这些前沿内容的覆盖是蜻蜓点水式的,但这本书却投入了大量的篇幅,并且给出了详尽的例题。例如,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设计部分,它不仅考察了锚固和应力松弛的计算,还深入探讨了后张法与先张法的施工差异对结构最终性能的影响,这在以往的考题中是很少见的深度。我特别喜欢它对“结构优化”这一概念的融入。一些题目要求你在满足所有规范要求的前提下,提出最优化的截面选择或支撑体系方案,这直接对接了现代工程对“经济性”和“绿色”的追求。这说明编写者不仅仅是为了帮你通过考试,更是为了培养一个具备全面工程素养的注册工程师。

评分

说实话,这本书的纸张和印刷质量也让人感到非常舒服,这对于长时间伏案学习的我们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加分项。打开书本,那种油墨的清香和清晰的字体排版,让人在长时间的阅读中不容易产生视觉疲劳。相比于一些用纸张很薄、字迹模糊的书籍,这本书的用心程度可见一斑。此外,在检索和查阅的便利性上,它也下了不少功夫。虽然是精选考题,但它并没有牺牲目录的详尽程度。书的后部还附带了一个非常实用的“规范引用索引”,方便读者在解题过程中,快速定位到具体是哪一条规范或标准中的哪个条款在起作用。这个索引功能在考前快速回顾相关条文时,简直是神器。总而言之,这本书不是那种读完一遍就可以束之高阁的“一次性用品”,它更像是一个可以常年置于案头、随时翻阅的工具书和知识库。它成功地将枯燥的应试准备过程,转化成了一次系统且愉快的结构知识提升之旅,是每一个有志于通过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的专业人士的案边必备良品。

评分

值得购买非常不错

评分

内容很不错!!!

评分

活动买的很不错哦,很划得来的!

评分

一直想买本这样的书,虽是去年的,但还可以用,带着它一起迎战注册结构考试。

评分

有一级也有二级的,书还行!

评分

感觉还不错,系统归纳了知识点

评分

好好学习,争取一次就过

评分

书不错 是正版 很好 价格也还算可以

评分

书籍质量很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