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若菩提(增订本)(平)

心若菩提(增订本)(平)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曹德旺 著 著
图书标签:
  • 心灵成长
  • 佛教
  • 人生哲理
  • 自我修养
  • 智慧
  • 禅修
  • 情感
  • 励志
  • 正念
  • 增订本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175157
版次:1
商品编码:12181700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02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广大读者
他是世界大汽车玻璃供应商的*。
他是世界瞩目的慈善家,捐款超过80亿元。
他是首位获得企业界奥斯卡奖——“安永全球企业家大奖”的华人。
他的公司是中国*家告赢美国商务部的企业,美国商务部长访华点名约见他。
他说:我是中国人,我事业的重心一定在中国。”
他说:“我是一个民族主义者,但从来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者,我追求创立先进的民族工业,也奉行开放、包容,向一切先进者学习。”
这个小时候一天只能吃汤汤水水两顿简餐的少年,是如何成为享誉世界著名企业家的,他又有怎样的心路历程……

内容简介

曹德旺1946年出生于福建福清高山 ,9岁上学、14岁辍学,卖过烟丝、贩过水果、修过板车。1983年承包高山异型玻璃厂。1985年将主业迅速转向汽车玻璃,彻底改变了中国汽车玻璃市场100%依赖进口的历史。1987年成立福耀玻璃有限公司。1993年福耀玻璃登陆国内A股。2001-2005年,经过艰苦奋战,历时数年,花费一亿多元,相继打赢了加拿大、美国两个反倾销案,震惊世界。福耀玻璃也成为中国*家状告美国商务部并赢得胜利的中国企业。拥有独立的知识产权,某些领域代表当今世界*高的制造水平,成为——宾利、奔驰、宝马、路虎、奥迪等豪华品牌重要的全球配套供应商和世界第二大汽车玻璃厂商,在美国、德国、俄罗斯等地设有工厂。2009年5月30日获得 “安永全球企业家大奖”。这也是该奖项设立以来首位华人企业家获此殊荣。有着企业界奥斯卡之称的 “安永企业家奖”于1986年在美国首次举办。历年来只有全球*成功及*富创新精神的杰出企业家获此殊荣。2016年10月6日获颁全球玻璃行业*高奖项——凤凰奖。从1983年捐款至今累计个人捐款已超80亿元,成为中国首善。

目录

引 子......001

CHAPTER 1
第一章 贫困童年
家庭因变致贫......005
因顽皮缀学......010
用心办事......017
少小担纲......020
独闯天下......025
祸不单行......029
苦力不苦......035
悯从怜中求......039

CHAPTER2
第二章 艰辛创业
结缘玻璃......049
问道石竹......060
诚交天下士......065
义不容辞......070
身试改革......073
老师的爱......078
挑战权威......081
二问石竹......086
探路合资......089
武夷山得的信息......094
拜师不应分贵贱......102
据理力争......106

CHAPTER 3
第三章 诚信为本
移师宏路......121
三问石竹......129
原则面前无等级......131
自尊自信......137
摔奖杯事件......143
爱兵如子......152
请客的艺术......159
四问石竹......163
为了国徽的庄严......165
又见风波......170
守雌......174
失信的报应......177

CHAPTER 4
第四章 天道酬勤
突破世俗......185
试水公开发行股票......189
被逼成富豪......195
困惑......200
益友赠书......204
借智历史......207
深化改革,突破治理......212
执行力的价值......217
与法国圣戈班的合与分......222
一字之差的成败......230
赢在尊重供应商......233
爱上高尔夫球......237

CHAPTER 5
第五章 铁肩道义
遇上以冤报德......241
人才出自认同......245
市场需要,促成扩张......250
拒绝零支付转让......259
市场的力量......272
效益固然重要,环境价值更高......289
不贪才会有品......292
化干戈为玉帛......298
企业的道义......304
知危不危......307
荣获安永全球企业家奖......329

CHAPTER 6
第六章 走向世界
初访俄罗斯留下的印象......345
直面反倾销......345
签约克里姆林宫......354
竣工庆典上的美国来宾......358
精明的犹太人让我捡了一个漏......363
美国也在谋求经济转型......368
投资美国......379



结语:半生玻璃缘......383

后 记......386

精彩书摘

守 雌
大概也在 1995 年,我接到上海锦江饭店总经理助理袁辽俊的电话。
“曹总,您在福州吗?我有几天的假期,想到福州玩几天。”
“我在,欢迎您来。”
袁辽俊是一个文质彬彬的人,他曾经说过想近距离接触,跟我学习。
我安排人带着他到福州周边游玩。省高院开庭时,他也去了,坐在庭上,旁听。最后一天,到福耀工厂。我陪着他参观了夹层车间和烘弯车间,回到办公室,我煮水泡茶。
“曹总,我看您很喜欢读书。”袁辽俊站在我的书架前,边看书架上的书,边问:《曾国藩》这个书看过了吗?”
“没有。”我抬头看看他, 茶泡好了,过来喝茶。”
“我回上海后,给你邮一套过来。”他坐下,喝着茶。“好茶。”
“好啊。谢谢您啰。”我说。
他回去后,果真就寄了书来。
那段时间,很忙,每天也只能看几页,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我才看完全书。
那段时间,有两本书很畅销。一本是《胡雪岩》,一本就是《曾国藩》。有人说:当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
我不是官场中人,袁辽俊却要我看《曾国藩》,自有他别一番的用意。
什么意图呢?想不明白。
于是又将《曾国藩》从头到尾看了一遍。
还是看不出所以然来。
我就不服气了,再看一遍。
这一回,看明白了。
曾国藩在湖南江西官场处处不得志,很大程度上与他强硬、锋芒的性格有关。心情低落到极致的曾国藩借为过世父亲守孝的机会,逃避眼前这个烂摊子,回湖南老家好好休养调整一番。在这一年半里,他对自己出兵以来种种言行进行深刻的反思。他不断地回忆这些年带兵打仗的往事,每一次回忆,内心都增加一分痛苦。一年多里,他便一直在痛苦中度过。比起六年前初回荷叶塘时,曾国藩已判若两人。
头发、胡须都开始花白,精力锐减,气势不足,使他成天忧心忡忡。
尤其令他不能接受的是,两眼昏花到看方寸大小的字都要戴老花眼镜的地步。他哀叹,尚不满五十岁,怎么会如此衰老颓废!后来,干脆称病卧床不起,不吃不喝。这可将曾国铨急死,到处求医,问卦,均无效。是时村里来了一个颠和尚自称能治百病。曾国铨将他邀至家中,却见此人又颠又丑,但实在没办法,家兄病入膏肓,只要能治好,还管这些做什么,所以就求他给曾国藩看病。和尚不但同意,而且说包治好此病,曾国铨就将其带到曾国藩床前。颠和尚为其号脉诊病,片刻颠和尚来到厅堂,要曾国铨备好纸、笔、墨要为其开药方,并要曾国铨跪于厅堂香案前紧闭双目,一个时辰后起来,将药方送到曾国藩手中,你哥哥不用服药即可病愈。曾国铨按照他的嘱咐办了。
当曾国藩看到药方上写的却是 4 句话,12 个字“敬胜怠,义胜欲;知其雄,守其雌”时,他一惊,立即坐起问其弟“人呢?”弟即去找,尽觅村巷不见其踪,再回到房中,却见曾国藩能下床走动,惊叹“真神”。
从这里,我看到袁总的用意,他是在告诉我学会吃亏、守雌。我拿起电话打给他,表示感谢,并要他请名家帮我将这 12 字书写成对联给我。
此联在我办公室挂了八年。
敬胜怠,义胜欲;知其雄,守其雌。

前言/序言


自 序
小时候,大家叫我小印度。
九岁时,要上学了,长福伯给我取名“德旺”, 聪明又有德,必然兴旺啊……”我高兴好几天。
记得那时母亲常说: 穷不可怕,最怕的是没志气。”“要摆脱贫穷,只有靠你自己的努力和拼搏。”“做人最重要的是人格的完整,最需要的是取得他人的信任。要做到:穷要穷得清,富要富得明。所以,在外面要把胸挺起来,头抬起来,不要被别人看不起。”
这些话,打小就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
失学后,我跟随父亲学做生意,倒过烟丝,贩过水果……可以说,我最初的经商理念,都来自于父亲,我的很多人生的感悟,也来自于父亲。
记得父亲说过: 做事要用心,有多少心就能办多少事。你数一数,有多少个心啊?”
“用心、真心、爱心、决心、专心、恒心、耐心、怜悯心……”
我掰着手指,有那么多心吗?
“当然有。”父亲说: 但当你悟到爸爸讲的道理时,爸爸或许已经不在人世了。”
以后,我的确知道了。随着我事业的发展,我能数出来的心,已经不是一双手能够容得下的了。
我悟到时,父亲已不在了。
是为序。

《心若菩提》(增订本) 一部探寻生命深度与内在安宁的哲学随笔集 《心若菩提》(增订本)并非一本传统的叙事小说,也不是一本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著作,它更像是一场深沉的内心对话,一次对生命本质的细致叩问,一幅用文字勾勒出的、关于觉醒与宁静的独特画卷。本书汇聚了作者多年来在静思、体悟与观察中所凝结的思想火花,以一种近乎诗意和哲思的笔调,引导读者一同踏上追寻内在智慧的旅程。 本书的核心,在于“菩提”二字的深邃寓意。在佛教语境中,“菩提”意为觉悟、智慧,是超越生死烦恼、体悟万物真相的至高境界。而《心若菩提》将这一概念内化,转化为一种生活态度,一种思维模式,一种与世界相处的方式。它并非贩卖心灵鸡汤,也非鼓吹遁世避俗,而是倡导一种在喧嚣尘世中保持清明、在纷繁世事中寻得安定的内在力量。 思想的深度与广度 《心若菩提》(增订本)的书写,跨越了多个维度,既有对个体生命体验的细腻描摹,也有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更有对宇宙人生根本法则的哲学探讨。 在个体生命层面,作者关注的是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挣扎与渴望。从童年时的纯真与困惑,到成年后的迷茫与焦虑,再到面对生老病死时的无助与追问,本书都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它探讨了现代人在快节奏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失去”感——失去的童真、失去的宁静、失去的与自然的连接、甚至失去的对生命意义的感知。作者没有回避这些痛苦,而是以一种温柔而坚定的力量,引导读者去审视这些“失去”的根源,并提示着治愈的可能。例如,在关于“放下”的章节,作者并非简单地教导读者要“忘记”或“放弃”,而是深入阐述了“放下”背后的心理机制,以及如何通过理解和接纳,让那些沉重的负担逐渐消融。书中也穿插了大量个人化的生活片段,这些片段看似平凡,却蕴含着不平凡的智慧,比如一次偶然的雨中漫步,一次与孩童的对话,一次对枯萎植物的凝视,都可能成为作者进行深刻反思的契机,并最终转化为文字中的智慧启迪。 在社会与文化层面,本书触及了许多当代人共同面对的挑战。消费主义的盛行、信息爆炸的洪流、人际关系的疏离,以及对物质成功过度的追求,这些都构成了现代社会独特的精神困境。《心若菩提》并不以批判的姿态出现,而是以一种观察者的视角,冷静地分析这些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它提问:在我们追逐外在成功的同时,是否正在牺牲内在的丰盈?在我们被海量信息淹没时,是否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我们过度依赖科技时,是否正在失去与真实的自我和世界的连接?作者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反思,鼓励读者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并寻求一种更为平衡、健康的生活方式。本书的“增订本”在此基础上,可能还会更深入地探讨一些当下更为突出的社会议题,但其核心始终围绕着如何在变化的世界中保持个体的独立与清醒。 在哲学与精神层面,本书的思考触及了更宏大的命题。它探讨了“我”是什么?“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苦”与“乐”的本质又是什么?作者并非试图给出标准答案,而是通过层层递进的提问和启发,引导读者自行探索。本书中对“无常”、“缘起”、“空性”等概念的阐释,不是生硬的教条,而是融入了作者对生活万象的观察与感悟。例如,作者可能会从一粒尘埃的飘浮,一片落叶的凋零,乃至一次心绪的起伏中,体悟到宇宙万物皆在变化,一切皆有其因果联系。这种对“空性”的理解,并非指向虚无,而是指向一种解脱,一种超越执着,一种对事物本质的透彻认知。书中对于“慈悲”的阐释,也不是停留在抽象的道德说教,而是落实在每一个具体的关怀之中,提醒读者关注他人,理解他人,并最终达到一种与万物和谐共存的境界。 文字的艺术与力量 《心若菩提》(增订本)的文字风格,是其吸引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的语言,既有哲学家般的严谨与深刻,又不失诗人般的细腻与韵味。 细腻的描摹与联想: 作者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并赋予它们象征意义。一朵花的开放与凋零,一次风的吹拂,一抹夕阳的余晖,都可能成为作者引申出深刻哲理的起点。这些描摹不会显得冗余,反而充满了画面感,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与作者一同感受。 诗意的哲思: 书中的许多段落,读来如诗歌般优美,但其内里却蕴含着坚实的思想。这种将抽象哲理与具象描写、将理性思考与感性体验巧妙融合的能力,是本书的一大特色。它避免了枯燥的说教,让读者在美的享受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思想的洗礼。 温暖与力量的传递: 尽管本书深入探讨了生命的困境与挑战,但其整体基调却是温暖而充满力量的。作者没有制造恐慌,而是以一种鼓励和支持的态度,引导读者去面对和克服。书中处处流露出对生命的热爱,对真理的追求,以及对未来的希望。 自然的节奏与结构: 本书的章节划分,并非 rigidly 按照学科分类,而是更像是思想的自然流动。有时是围绕一个主题的深入探讨,有时是对多个相关联问题的并列呈现,有时则以一个生活片段为引子,展开层层深入的思考。这种自然的节奏,使得阅读过程更为流畅和愉悦。 “增订本”的价值: “增订本”的出现,意味着作者在原有思想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化、拓展或更新。这可能体现在对某些议题的更细致的阐述,对新出现的社会现象的回应,或者是在原有理论体系上的一些完善。对于已读过初版的读者而言,增订本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更丰富的思想内容;对于新读者而言,增订本则是一个更全面、更完整的体验。 阅读《心若菩提》(增订本)的体验 阅读《心若菩提》(增订本),更像是一次与智者的对话,一次心灵的冥想,一次对生命意义的重新审视。它不适合快速浏览,更适合在宁静的时刻,慢慢品读,细细体会。 引发思考: 本书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它能够引发读者的深度思考。它不会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通过提问、类比、故事等方式,激发读者自身的探索。读完某一章节,你可能会停下来,回味其中的道理,并将其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对照。 带来启迪: 许多读者可能会在书中找到困扰自己已久问题的启示,或者发现看待事物的新角度。它像是一盏灯,照亮了内心深处那些朦胧的角落,帮助读者理清思路,找到方向。 提供慰藉: 在面对人生的低谷或困惑时,《心若菩提》能够给予读者心灵上的慰藉。它让你知道,你的困惑并非孤例,而书中蕴含的智慧,则为你提供了一种超越困境的力量。 培养智慧: 长期阅读和体悟本书中的思想,有助于培养一种更加深刻、平和的人生智慧。这种智慧并非体现在言辞的辩驳上,而是体现在面对生活时的从容与淡定,体现在对人生的洞察与理解。 适合的读者群体 《心若菩提》(增订本)适合所有对生命有深度思考,渴望探寻内在安宁,并希望提升个人精神境界的读者。它尤其适合: 在快节奏生活中感到迷茫和焦虑的现代人。 对哲学、心理学、人生哲学有浓厚兴趣的读者。 寻求内心平静与精神成长的人。 喜欢阅读富有智慧和哲思性随笔的读者。 希望通过阅读获得启迪和慰藉的读者。 总而言之,《心若菩提》(增订本)是一部值得反复品味、珍藏的智慧之作。它以其深刻的思想、优美的文字、温暖的关怀,引领读者穿越人生的种种迷雾,抵达内心那片宁静而辽阔的“菩提”之境。它不是一本让你瞬间改变的书,而是一本能陪伴你,在你生命旅途中,不断给予启发和力量的书。

用户评价

评分

《心若菩提(增订本)》带给我的,是一次关于“觉醒”的静默体验。 在阅读《心若菩提》之前,我总觉得心灵的成长是一件很遥远、很抽象的事情,需要经历许多波折和磨难才能达到。然而,这本书却以一种极其温和的方式,唤醒了我内心深处潜藏的智慧。它不是强求你去改变什么,而是引导你去“看清”什么。看清那些束缚我们的观念,看清那些制造痛苦的执着,看清那些遮蔽真实自我的幻象。书中关于“无常”的论述,让我对人生中的得失有了全新的认识。过往的许多执念,比如对名利的追求,对情感的占有,在“无常”的视角下,都显得那么渺小和短暂。它让我开始学会用一种更宏观、更长远的眼光看待人生,不再为一时的顺境而骄傲,也不再为一时的逆境而气馁。这种“觉醒”,并非轰轰烈烈的革命,而是一种悄无声息的内在转化,如同种子在黑暗中默默生长,最终破土而出。我发现,当你看清事物的本质时,许多曾经让你困扰的问题,便迎刃而解。这本书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内心的盲点,也指明了通往自由和解脱的方向。它让我明白,真正的强大,不在于对抗世界,而在于臣服于生命的自然法则。

评分

《心若菩提(增订本)》是一场关于“和解”的探索,它以一种温润的方式,抚平了内心深处的褶皱。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便是它传递出的强大“和解”力量。不是那种强行压抑或逃避的和解,而是一种基于理解和接纳的内在转变。作者在书中谈及了许多关于“接纳不完美”的观点,这对于我这样一个曾经极度追求完美的人来说,简直如沐春风。我常常因为达不到自己设定的高标准而自责、焦虑,这本书则让我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性:与自己的不足共处,与他人的差异并存。它教会我,人生并非一场考试,并非所有问题都有标准答案,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仅仅是放下那份严苛的评判,拥抱真实的自己。其中关于“因果”的论述,也让我对许多过往的经历有了新的理解。不再是简单地归咎于外界,而是看到了自己言行举止中潜藏的因缘,也因此,更加珍视当下的每一个选择。这种“和解”,不仅仅是对过去的回溯,更是对当下生活的温柔拥抱,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坦然。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卸下了一些沉重的包袱,内心变得更加轻盈,也更能体会到生活中的点滴美好,即使它们并不完美。

评分

《心若菩提(增订本)》像一位慈悲的引导者,它用最浅显的道理,揭示了最深刻的智慧。 与其他一些晦涩难懂的哲学或宗教书籍不同,《心若菩提》以其朴实无华的语言,展现了令人动容的智慧。我常常觉得,真正的智慧,不在于词藻有多么华丽,而在于它是否能真正地触及心灵,并引导人走向光明。这本书正是如此。它没有冗长的理论铺垫,而是将深刻的道理融入到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一个个精妙的比喻之中,让人在不知不觉中便领悟其中的真谛。我尤其喜欢书中对“当下”的强调,它反复提醒我们,过去的已然过去,未来的尚未到来,唯有把握好每一个“当下”,才是通往内心安稳的唯一途径。这种“活在当下”的理念,听起来简单,实践起来却着实不易,但这本书提供的种种方法和视角,却像一盏盏明灯,照亮了前行的道路。它让我开始尝试在日常的琐碎中寻找乐趣,在忙碌的工作中体会专注,在与人交往中感受真诚。每一次翻开这本书,都像是一次与自己心灵的对话,在平静中获得力量,在反思中获得成长。这本书不是一次性的阅读体验,而是一本可以陪伴一生,随时翻阅,都能获得新启示的“心灵伴侣”。

评分

《心若菩提(增订本)》真是一本能让人“坐”下来的书。 我向来是个坐不住的人,尤其是在阅读方面,总是追求情节跌宕起伏、信息量爆炸的内容。然而,《心若菩提》却以一种出乎意料的“慢”吸引了我。它的节奏不像疾风骤雨,反而像涓涓细流,缓慢却持久地浸润心田。我承认,一开始我有些不适应,总觉得“不够劲”,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开始体会到这种“慢”的精妙之处。它不是让你被动接受信息,而是邀请你主动去感受,去体会。书中对“觉察”的强调,让我开始关注自己日常中的一些惯性思维和情绪反应。比如,当我感到烦躁时,不再急于寻找解决办法,而是尝试去“觉察”这种烦躁的源头,它从何而来,又将向何而去。这种内省式的阅读体验,与我以往的阅读习惯截然不同,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我们一直在与自己的情绪作斗争,而这本书却提供了一个与情绪和谐相处的途径。它鼓励我们以一种观察者的姿态,去审视内心的风景,从而找到平静的锚点。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好像学会了一种新的“看”世界的方式,不再是被动地卷入,而是多了几分从容与淡定。

评分

这本《心若菩提(增订本)》给我带来的,与其说是一本书,不如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初见此书,我便被它沉静而富有哲思的书名所吸引。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被外界的喧嚣裹挟,内心深处那份宁静与安然,似乎越来越难以寻觅。翻开《心若菩提》,仿佛置身于一方清净之地,每一个字句都带着淡淡的禅意,引人入探寻生命本真的智慧。书中对“菩提”的阐释,并非高高在上的教义,而是渗透在对日常生活细微之处的观察与感悟中。作者以一种极其温柔却又深刻的笔触,描绘了如何在一蔬一饭、一颦一笑中,体悟无常,接纳变化,最终达到内心的平和与自在。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放下”的论述,它不是一种消极的放弃,而是一种智慧的选择,是对过往执念的超脱,是对未来的坦然。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对照自身的生活,反思那些不必要的烦恼与焦虑,原来它们大多源于我们对事物固有的期待和不肯放手的执着。这本书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有着直抵人心的力量,它教会我,真正的心安,不在于外界环境的改变,而在于内心的澄澈与安宁。每一次阅读,都像是与一位智者对坐,在静默中获得启示,在冥想中升华自我。

评分

好书,曹德旺是个有魅力的企业家,敢言率性。

评分

还不错,已经在看了,书的质量不错

评分

便宜实惠,京东自营一级棒

评分

一口气看完,很平淡的说出很多做人做生意的基本。佩服曹德旺。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很好的书本,看了你就喜欢了,建议

评分

物流超快,书的印刷很精致。没想到这样一个大企业家、大慈善家,还有这么细致的文风。

评分

中国优秀企业家曹德旺先生的自传,值得一看。

评分

最近老看曹德旺在网上视频,敢说真话,讲真理,是很多人都不敢说的话,他敢说,而且做事比较坦荡,比较真实,看一看有助于提高自己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