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Contents
第一篇 發展曆程
第一章 中國科技企業孵化器探索發展 / 003
第一節 改革開放催生科技創業浪潮 / 003
一、科學的春天 / 004
二、科技體製改革開啓 / 005
三、科技創業萌芽 / 007
四、火炬計劃擎起中國高科技産業化的大旗 / 009
第二節 中國第一傢科技企業孵化器的誕生 / 013
一、民辦企業的睏境 / 013
二、時代發展的選擇 / 015
三、“敢吃螃蟹”的先鋒 / 021
第三節 在不斷探索總結中穩定發展 / 024
一、原國傢科委全力推動 / 024
二、製定“服務為主、開發為輔”方針 / 028
三、形成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的機製 / 030
四、總結齣“有窩孵化”寶貴經驗 / 032
五、由武漢逐步嚮其他核心城市延伸 / 034
六、高新區成為孵化器發展的主要依托 / 036
七、取得瞭初步孵化成效 / 038
第四節 探索設立多種類型的孵化器 / 041
一、專業技術孵化器嶄露頭角 / 041
二、國有企業孵化器探索起步 / 043
三、留學人員創業園應運而生 / 046
四、國傢大學科技園開始起步 / 051
五、國際企業孵化器揚起風帆 / 053
第二章 中國科技企業孵化器蓬勃發展 / 057
第一節 孵化器規模躍居世界前列 / 057
一、孵化器數量和場地麵積迅速增加 / 058
二、在孵企業數量和總收入快速增長 / 059
三、創造大量就業崗位並嚮社會輸送大量高成長企業 / 060
四、孵化器從業人員和孵化器收入日益增多 / 062
第二節 孵化器發展環境日益改善 / 063
一、市場化改革推動中小企業發展 / 063
二、國傢創新戰略帶來孵化器發展機遇 / 065
第三節 孵化器行業管理實現體係化 / 070
一、國傢行業管理漸趨成熟 / 070
二、各地加大管理服務力度 / 075
三、創新基金助力創業孵化 / 078
第四節 多形態孵化器百花齊放 / 081
一、孵化器投資主體多元化 / 081
二、多模式孵化器漸趨成熟 / 087
三、開始新一輪國際化探索 / 099
四、創新型孵化器開始萌芽 / 106
第五節 行業組織發揮積極作用 / 110
一、各地建立孵化器行業協會 / 110
二、創業中心專業委員會持續發力 / 114
三、參與發起亞洲孵化器協會 / 116
第三章 中國科技企業孵化器迅猛發展 / 120
第一節 “雙創”時代來臨 / 120
一、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 121
二、全社會創業活力迸發 / 122
三、孵化器為“雙創”興起創造基礎條件 / 124
四、“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啓航 / 129
第二節 眾創空間發展精彩紛呈 / 136
一、如火如荼 / 136
二、特色鮮明 / 145
三、作用凸顯 / 159
第三節 孵化器大國基礎堅實 / 163
一、規模躍居世界前列 / 163
二、孵化服務體係健全 / 165
三、運營績效大幅提升 / 166
第二篇 卓越貢獻
第四章 激發創新創業文化 / 171
第一節 承載創業精神30年的時代變遷 / 171
一、撐起科技人員創業的保護傘 / 171
二、為歸國創業者提供瞭超時代的環境支撐 / 174
三、孕育形成影響全社會的創新創業文化思潮 / 177
第二節 成功創業的榜樣力量 / 180
一、成功創業引領潮流 / 181
二、培育企業傢精神 / 182
第三節 推動創業文化的社會輻射 / 184
一、創新創業大賽吹響大眾創業的號角 / 185
二、創業導師行動促進創新創業精神傳承 / 188
三、海創周召喚海外學子歸國創業 / 189
四、創業中國引領“雙創”潮流 / 191
第四節 孵化器文化與“成人達己”的精神內核 / 192
一、高擎創新創業火炬 / 193
二、彰顯成人達己情懷 / 195
第五章 體製改革的重要載體 / 199
第一節 科技體製改革和創新體係建設的貢獻者 / 199
一、孵化器成為技術創新的推動者 / 199
二、推動形成以企業為主體的産學研閤作範式 / 204
三、孵化器成為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途徑 / 208
四、促進軍民科技深度融閤 / 210
五、加速國內外創新資源的有效流動和集聚 / 214
第二節 政府管理體製改革的親曆者 / 216
一、為創業者提供高質量公共服務 / 217
二、吸引社會力量參與孵化器建設 / 218
三、成為簡政放權的重要窗口 / 220
第三節 市場經濟體製改革的參與者 / 222
一、保護和培育民營科技企業 / 222
二、降低科技創業的邊際成本 / 223
三、打造區域創新創業生態 / 226
第六章 經濟發展的助推器 / 230
第一節 以創業帶動就業 / 230
一、促進高水平的創業就業 / 230
二、孵化高成長性源頭企業 / 238
三、孵化器飛齣“金鳳凰” / 242
第二節 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 / 246
一、在孵企業高度聚焦高新技術産業 / 246
二、畢業企業帶動新興産業發展 / 248
三、專業孵化器孕育産業源頭 / 254
四、創新機製推動産業轉型升級 / 255
第三節 推動區域經濟發展 / 260
一、孵化器衍生創業社區 / 261
二、孵化器集群築就産業高地 / 264
三、縣域孵化器助力地方經濟 / 267
四、孵化器帶動專業鎮發展 / 270
第三篇 中國經驗
第七章 孵化器發展的中國道路 / 275
第一節 孵化器的發展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縮影 / 275
一、“解放思想”,助力科技創業發展 / 275
二、“深化改革開放”,推動科技企業和孵化器快速發展 / 279
三、“全麵深化改革”,科技創業孵化發展迅猛 / 282
第二節 孵化器與高新技術産業緊密結閤 / 286
一、孵化器專注於高新技術産業 / 286
二、孵化器和高新區共生互動 / 289
三、孵化器成為高新區的有力支撐 / 291
第三節 由科教資源豐富的中心城市引領孵化器發展 / 293
一、由中心城市嚮周邊地區輻射 / 293
二、從沿海城市、中心城市嚮中西部城市擴散 / 295
三、地市縣鄉孵化器不斷提升 / 298
第四節 從單一色調到異彩紛呈 / 299
一、投資主體從單一到多元 / 300
二、孵化對象不斷拓展 / 301
三、孵化服務內涵逐步深化 / 304
第五節 全鏈條服務構建創業生態 / 314
一、全鏈條孵化體係的“中國創造” / 314
二、全鏈條服務的特色 / 315
三、全鏈條孵化服務由點及麵 / 317
第八章 孵化器的中國式治理 / 321
第一節 定戰略:加強規劃和頂層設計 / 322
一、立法保障 / 322
二、規劃布局 / 324
第二節 齣政策:製定和完善政策扶持 / 326
一、財政資助 / 326
二、稅收激勵 / 328
三、基礎設施建設 / 330
四、科技金融與風險投資 / 331
第三節 抓服務:設立孵化器專業管理機構 / 332
一、孵化器是火炬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 332
二、實現對孵化器行業發展的精準指導 / 334
第四節 建體係:發揮行業組織的輻射帶動作用 / 338
一、發揮創業中心專業委員會作用 / 338
二、行業協會積極承接政府相關職能 / 339
三、建立網格化的孵化服務體係 / 339
四、依托協會為孵化器提供服務 / 340
第五節 撬市場:發揮市場配置資源作用 / 341
一、不斷優化孵化行業“準入條件” / 341
二、樹立典範吸引社會力量加入 / 343
三、創新模式讓孵化事業“有利可圖” / 344
第九章 專業敬業的中國孵化器人 / 346
第一節 堅韌堅守,勇於創新的孵化器管理人 / 346
一、敢為人先,砥礪前行 / 346
二、初心不改,擎起創業孵化大旗 / 356
第二節 順應“雙創”大勢,銳意進取的眾創空間創辦者 / 371
一、將“雙創”作為人生新目標 / 371
二、為創業者而創業 / 376
第三節 甘於奉獻,孵化器行業資源的整閤者 / 384
一、孵化器行業組織的領軍人 / 384
二、孵化器事業的推動者 / 396
第四節 孵化器行業的“白求恩” / 402
第四篇 錦綉前程
第十章 創業孵化事業迎來新的曆史機遇 / 409
第一節 前所未有的創新創業浪潮 / 409
一、全球科技創新呈現新趨勢 / 409
二、科技創業導嚮由技術供給轉嚮市場需求 / 413
三、科技創業主體逐漸變化 / 414
四、創業活動呈現開放協同特徵 / 416
第二節 全麵建設小康社會提齣新需求 / 419
一、經濟發展模式轉變 / 420
二、産業轉型升級 / 421
三、新型城鎮化建設 / 422
四、實施三大戰略 / 422
第三節 創新創業成為國際競爭新焦點 / 423
一、“創業美國”力求重振競爭力 / 424
二、歐洲大力加強創業扶持 / 428
三、其他國傢和地區的舉措值得藉鑒 / 432
第十一章 由創業孵化大國走嚮強國 / 435
第一節 孵化器發展趨勢嚮好 / 435
一、政府、市場、社會協同推進 / 436
二、創業孵化行業形態更加多樣 / 437
三、全球配置創業孵化資源 / 439
四、行業整閤趨於深化 / 440
五、創業孵化重在構建生態係統 / 441
第二節 孵化器行業發展仍需努力 / 442
一、運營模式和績效有待提升 / 442
二、體製機製創新需要深化 / 444
三、公共管理與支撐環境需要優化 / 445
第三節 戰略明晰推動全麵發展 / 446
一、推動孵化器發展的原則和目標 / 447
二、在九個方麵重點推進 / 449
三、為孵化器的發展提供保障 / 460
參考文獻 / 463
大事記 / 471
全國孵化器地圖(2016年) / 492
全國眾創空間地圖(2016年) / 493
科技企業孵化器畢業企業上市名單(部分) / 494
後 記 / 503
當前,中國湧現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大潮,愈加熾烈的創新熱情,愈加濃厚的創業氛圍,簡政放權的改革舉措,不斷完善的創新機製,使得民智民力得以充分釋放,無數有理想有能力的創新創業者正依靠自己的雙手實現社會價值和人生夢想。
中國科技企業孵化器深耕創業服務30年,從武漢東湖新技術創業者中心起步,逐步發展到北京、上海、廣東、天津及全國各地,東中西部、大江南北、城市和鄉鎮,都有孵化器的落腳之地。日益完備的孵化服務體係和不斷壯大的發展規模,使孵化器成為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的重要平颱和新興産業萌發的源生之所。近年來,隨著“雙創”的蓬勃發展,眾創空間應勢而生,迅猛發展,市場化、專業化、低成本、便利化的運行機製,為創新創業者提供瞭良好的棲息地。眾創空間、孵化器、企業加速器和高新區共同打造瞭覆蓋全創業生命周期的良好創新創業生態。
在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新徵程中,中國的創業孵化事業迎來瞭“而立之年”的黃金發展期。我國各類創業孵化機構總數已超過7000傢,位列世界第一,在聚集人纔、技術、資金、載體要素,促進研發、投資、孵化、産業培育相結閤方麵進行瞭大膽探索和實踐,成為培育新業態、釋放新動能的重要動力源。服務創業企業和團隊超過40萬傢,畢業企業超過8.9萬傢,上市企業240餘傢,孵化領域覆蓋互聯網、人工智能、生物醫藥、光伏、石墨烯、物聯網和納米等新興産業,培育瞭軟通動力、啓明星辰、科大訊飛、分眾傳媒、以嶺藥業等創新型企業。特彆是以龍頭骨乾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為依托建設的一批專業化眾創空間,帶動更多科技人員投身創新創業,更加有效支撐實體經濟發展,在培育發展新動能、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發揮瞭重要作用。
這本《中國創業孵化30年(1987—2017)》,記錄瞭我國創業孵化發展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軌跡,記載瞭中國創業孵化工作者孜孜以求、創新求索的心路曆程。我願意將此書推薦給全國科技管理部門和在基層一綫服務“雙創”的工作者們,希望大傢能夠秉承“成人達己、臻於至善”的精神,繼續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創業孵化之路,不斷壯大我國創業孵化人纔隊伍,不斷提高專業化能力和服務水平,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大潮中銳意進取,改革創新,為實現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齣新的貢獻。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科技部部長2017年4月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的很有意思,封麵用瞭比較復古的色調,但又巧妙地融入瞭現代科技感的綫條,一下子就把人拉迴瞭那個充滿探索和機遇的時代。翻開書頁,紙質也很有質感,不是那種泛泛的白,帶點暖色調,讀起來眼睛不容易疲勞。我很喜歡書的開篇,用一種講故事的方式,描繪瞭改革開放初期,那些敢為人先的創業者們是如何懷揣夢想,摸索前行。書中引用的那些老照片,雖然有些模糊,但卻非常有生命力,仿佛能聽到那個年代的呐喊和激昂。我特彆想瞭解的是,在那個基礎設施還不完善,市場機製也未成熟的背景下,他們是如何剋服重重睏難,將一個想法變成現實的。書裏似乎也提到瞭那個時期一些具有代錶性的孵化器,我很好奇它們是如何從無到有,一步步構建起自己的體係,為創業者提供支持的。這些細節,對於理解中國創業生態的早期萌芽,絕對是非常寶貴的。
評分我一直對科技創新和商業模式的演變非常感興趣,所以看到這本書的書名,立刻就被吸引瞭。我特彆期待它能深入剖析中國創業孵化器在這三十年間所經曆的轉型和迭代。從最初的政府主導、模式相對單一,到後來市場化運作、多元化服務模式的齣現,這其中一定蘊含著無數的挑戰和創新。書中會不會重點講述一些成功的孵化案例,分享它們在不同階段是如何應對變化的?比如,互聯網泡沫時期,創業公司普遍遇到的睏境,孵化器又是如何幫助它們度過難關的。又或者,在移動互聯網爆發的年代,孵化器是如何快速適應新趨勢,孵化齣下一批獨角獸的?我更想知道的是,在這漫長的三十年中,有哪些核心的孵化理念和方法論是被不斷驗證和發展起來的,又有哪些是隨著時代發展被淘汰或改進的。這種宏觀的梳理和案例的穿插,一定能讓我對中國創業孵化器的發展脈絡有一個更清晰的認知。
評分我對商業史和經濟發展史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是中國經濟在近幾十年的飛速發展,其中創業扮演瞭不可或缺的角色。這本書的年代跨度正好是中國經濟轉型和崛起的關鍵時期,所以我非常期待它能提供一個關於中國創業孵化器發展的宏大敘事。我想瞭解的是,從1987年到2017年,這三十年間,中國的創業孵化器是如何從無到有,從蹣跚學步到枝繁葉茂的。書中是否會涉及一些早期孵化器的模式,比如像我們熟知的科技園區,或者是一些更早期的創新試驗區?它們是如何吸引第一批創業者入駐,又是如何形成初步的生態的?我也很好奇,在這一過程中,是否有來自國際的經驗藉鑒,或者是否有中國本土的原創模式齣現?這本書如果能夠提供一些量化的數據,比如不同時期孵化器的數量、孵化齣的企業數量、融資額度等,那將非常有價值。
評分最近經常聽到關於“雙創”的話題,感覺整個社會的創業氛圍越來越濃厚。我手頭的這本書,似乎正好可以解答我的一些疑問,比如,我們現在所處的創業環境,和三十年前究竟有什麼本質的區彆?書中會不會對比不同時期的創業者畫像?那時候的人們創業,更看重的是什麼?是技術驅動?還是市場需求?還是說是某種社會責任感?而且,孵化器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是不是也有所不同?我猜想,早期孵化器可能更多的是提供場地、設備和一些基礎的指導,而到瞭後期,是不是就開始提供更深度的服務,比如融資對接、市場推廣、人纔招募等等。這本書如果能將這些演變過程細緻地呈現齣來,對我理解當前中國的創業生態,非常有幫助。我也很好奇,在某些關鍵的曆史節點,是否有一些政策的齣颱,對創業孵化器産生瞭重大的影響,甚至改變瞭其發展方嚮。
評分作為一名對未來趨勢敏感的讀者,我總是在尋找那些能夠解釋當前現象、預測未來走嚮的知識。這本書的書名,讓我立刻聯想到中國經濟在過去三十年裏的巨大變革,而創業孵化器無疑是這場變革的重要推手之一。我特彆想瞭解的是,在科技浪潮一波接一波湧來的背景下,創業孵化器是如何不斷調整自身定位,以適應不同技術周期的?比如,互聯網時代,孵化器是如何支持電商、社交媒體等平颱的興起?移動互聯網時代,又如何推動瞭APP經濟和共享經濟的繁榮?到瞭人工智能、大數據時代,孵化器又扮演瞭怎樣的角色?書中會不會包含一些關於孵化器在支持顛覆性技術和新興産業發展方麵的案例分析?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深刻理解中國創業孵化器這三十年來的成長邏輯,以及它在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中所起到的獨特作用。
評分可以
評分正品,質量好,送貨快,建議購買
評分贊贊贊贊贊贊
評分不錯~~~~~~~~~~~~~~~~~~~~~~~~~~~~~~~~~~~~~~~~~~·
評分好評
評分很好!!!!!!!!
評分很好!!!!!!!!
評分可以
評分很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