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经典是中医的根,古代文化是经典的语言,中医经典的学习必将成为中医的主流方向。全书尽可能使用看得懂的文字,容易理解的道理诠释经典之道。内容包括:中医与古代文化五讲,《黄帝内经》八讲,《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导读,各一讲。本书对各经典篇章,结合古代医家对经文的注释以及作者的体会思考,以逻辑性、客观性、可操作性为指导原则,全新讲解,不落俗套,脱离做文字游戏的经典注释模式,澄清诸多模糊概念,对传承经典具有促进作用。
内容简介
《中医经典入门方略》就是以本次讲座的课件为基础写成的,除了讲座中的十二讲以外,还增加了曾经讲过的一些课程,例如“上古天真论——精”“古代音律与针灸腧穴”等,全书共一十八讲。
作者简介
朱燕中,1988年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获得学士学位。曾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任主治医生。2001年至今。在美国天人相应针灸诊疗中心担任主任一职。现任美国加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班导师。东方医学博士。《中医杂志》(英文版)特邀编委。著作:《闯关记:我的(黄帝内经)觉悟之旅》《(神农本草经)觉悟之旅》《中医觉悟一言》等。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讲 河图洛书与《黄帝内经》
第二讲 《易经》八卦与中医经典
第三讲 古代术数与中医经典
第四讲 古代天文与《黄帝内经》
第五讲 古代历法与中医经典
第六讲 古代音律与针灸腧穴
第七讲 上古天真论——精
第八讲 四气调神大论——神
第九讲 生气通天论——气
第十讲 金匮真言论——血脉
第十一讲 阴阳应象大论——阴阳
第十二讲 阴阳离合论——六经
第十三讲 六节脏象论——九藏针灸
第十四讲 本输篇——本输针灸
第十五讲 营卫生会篇——营卫与三焦
第十六讲 《神农本草经》导读
第十七讲 《伤寒论》导读
第十八讲 《金匮要略》导读
后记
前言/序言
去年在微信上做了一个系列讲座——“中医经典十二讲”,内容包括了中国古代文化,《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国古代哲学、中医经典理论和临床实践几部分内容。本书就是以本次讲座的课件为基础写成的,除了讲座中的十二讲以外,还增加了曾经讲过的一些课程,例如“上古天真论——精”“古代音律与针灸腧穴”等,全书共一十八讲。
经典是中医的根,古代文化是经典的语言,学习和临证多年,最终发现中医经典是中医人的必由之路。阅读经典,思考经典,讲解经典,写作经典都受益颇丰,经典从没让我失望,经典从没让我走过弯路,中医经典必将成为中医的主流方向。中医学习和西医不同,中医是螺旋式的,西医是直线式的,也许是由于这个原因,人们感到每一次重新开始的经典学习都是又回到原点,似乎中医永远是在阴阳五行的基础内容上打转,很少有人能真正跳出这个怪圈,难有本质上的突破。如何才能打破这个怪圈?如何才能突破魔障?想要上一个新的台阶,必须在中医经典上下功夫,找答案。有人在读《黄帝内经》时,感觉每次读的内容都一样,很难有惊奇的发现、惊喜的感受,或者干脆觉得经典没用,离临床太远了,认为《内经》理论是高大上、不实用,似乎只有记住一个方子、一个方法才是最好的、最实惠的。其实不然,人们在学习中之所以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有梗阻的感觉,有迈不过去的坎儿,我总结有这样几个原因,一是,因为古代文化的根基不足,古代文化是《内经》的语言,没有掌握语言怎么能懂得经典呢?所以在本书中前六讲都是在讲古代文化,根基牢固了再来学习《内经》也就容易了。二是,学习方法不对,学习经典首先要读书,要有好的老师带,要自己写东西,肯于花时间思考问题,最后还要讲给别人听。
中医不仅是医学,也是哲学,不仅应用于人体,还可应用于自然,我们常说天人相应,不仅仅是古人通过自然了解人体,反之也是成立的,就是通过人体了解并证明自然。学习中医不能割裂自然与人,不能割裂文化与中医,不能割裂中药与针灸,这些内容都是相关的,中医不仅仅是治病,更是符合自然规律的学科,所以古人云: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记得有一次我在《内经》课上讲到“天明则日月不明”的时候,发现同学们对经文的不理解,是由于缺乏最简单的自然常识。例如,什么是天?古人是怎样认识天与日的关系的?其实《内经》理论的基础就是天地日月,这些概念贯穿《内经》全书的始终,其实这里的很多知识是常识,如地球自转所形成的日月的东升西落,地球公转形成的春夏秋冬,等等。所谓天人相应,是古人认识到天人一体,人身本是小宇宙,天地间所存在的一切自然事物和现象,在人体中都可找到,并且是一一相应,人是自然的镜子,所以认识天地,也就是认识人体。有人说中医很容易,经常可以看到一百天学会中医,或者一个月、一个星期学会中医的广告,还有人说中医很难,学一辈子都没找到门在哪。中医之所以容易,是因为中医简单到就是天地日月,阴阳五行。中医之所以难,是因为中医是螺旋式上升,基础都一样,但层次不同,频道不同。
中医经典入门方略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