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西安城市空間結構演進研究(1978-2002年)》以1978-2002年間的西安城市空間結構演進為對象,運用地圖還原、係統分析、實地調研等方法,以“過程分析”-“特徵識彆”-“機製解釋”為路徑,研究西安城市空間結構演化的階段特徵和動力機製,判識西安城市空間結構演進的典型性與特殊性,總結西安城市空間結構演化規律,為西安城市空間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依據,並為同類型城市研究提供實證基礎。
內頁插圖
目錄
序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與對象
1.1.1 研究背景
1.1.2 概念辨析
1.1.3 研究對象
1.2 研究目的與意義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義
1.3 研究內容與方法
1.3.1 研究內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
2 城市空間結構研究基礎與體係構建
2.1 城市空間結構的研究曆程
2.2 城市空間結構的研究進展
2.2.1 國外相關研究
2.2.2 國內相關研究
2.2.3 西安相關研究
2.3 城市空間結構的研究啓示
2.3.1 過程分析啓示
2.3.2 特徵識彆啓示
2.3.3 機製解釋啓示
2.4 西安城市空間結構演進的研究體係構建
2.4.1 研究路徑確立
2.4.2 過程分析體係構建
2.4.3 機製解釋體係構建
2.5 本章小結
3 西安城市空間發展基礎與階段劃分
3.1 自然地理基礎
3.1.1 區位條件
3.1.2 山水格局
3.1.3 地形地貌
3.2 空間發展基礎
3.2.1 區域空間演化軌跡
3.2.2 曆史遺址分布特徵
3.2.3 內部空間發展基礎
3.3 改革開放以來西安城市空間結構演化的曆史分期
3.3.1 相關研究啓示
3.3.2 曆史分期原則
3.3.3 曆史分期標準
3.3.4 要素演化時段
3.3.5 分期節點判識
3.4 改革開放以來西安城市空間結構演進脈絡
3.4.1 階段一演化脈絡(1978-1992年)
3.4.2 階段二演化脈絡(1992-2002年)
3.5 本章小結
4 1978-1992年西安城市空間結構演變分析與特徵判識
4.1 城市“經濟一社會”背景
4.1.1 經濟體製轉型
4.1.2 價值體係轉變
4.1.3 發展目標轉變
4.1.4 城市規劃“科學化”轉變
4.2 “空間格局”演化過程分析
4.2.1 功能區位演化
4.2.2 功能用地比例演化
4.2.3 地塊尺度演化
4.2.4 空間強度演化
4.3 “功能類型”演化過程分析
……
5 1992-2002年西安城市空間結構演變分析與特徵判識
6 西安城市空間結構演變的機製解釋
7 結論與展望
參考文獻
後記
前言/序言
西安所處關中地區,是我國曆史上早期的農業發達地區之一,加之其“四塞之固”的地理形勢及其軍事防禦優勢,依山帶水、原隰相間的宜居環境,成為周、秦、漢、隋唐等王朝都城選址的重要前提。作為中國重要曆史時期的都城地區,不僅是國傢在意識形態、製度體係及其管理體製、文化創新及傳播乃至中國根係文化的策源地和傳承之地,並且在中國都城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唐末以降,雖廢不為都,卻仍然是地域中心城市,具有重要軍事戰略地位,是中央王朝扼控西北、穩定川、鄂和聯通豫、晉的重要堡壘。
近現代以來,西安經曆瞭近代化和工業化發展的曆史進程,作為中國典型的內陸城市,都城選址的地緣政治因素在近現代發展進程中,依然對城市發展産生瞭重要的影響。但隨著世界工業化進程和交通方式的改變,近代西安,依托傳統農業社會經濟基礎,遊離於西方殖民主義直接控製的勢力範圍之外,但城市功能和空間結構仍在時代風潮的浸潤下逐漸注入瞭工業文明的豐富內涵,因而導緻瞭城市空間結構維新式的變革,具有內陸城市近代化發展的典型性。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西安城市發展經曆瞭較為劇烈的工業化發展和現代化的轉型過程。總體來看,西安城市近現代發展經曆瞭三個政權的更替發展過程,即1840~1911年的晚清帝國時期,1912~1949年的中華民國時期,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今。
新中國成立以來,西安城市發展自改革開放又經曆瞭由計劃經濟轉入市場經濟的重大轉型:自1978年始至2002年,是改革開放以來在管理製度轉型、城市發展速度、空間規模擴展、城鄉關係乃至城市化人口再分布等方麵變化最為劇烈的時期,是城市發展不斷擴張積纍、不斷齣現問題和不斷應對發展的特殊時期,也是城市不斷順應國傢政策導嚮,調整發展的過程。直至2001年12月11日我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成為城市發展的階段性轉摺點。因此,這一階段是西安作為內陸城市在改革開放以來發展的重要時期,對該階段的空間結構發展及其演變的研究有助於深入瞭解在這一遽變過程中的內在規律,有助於把握快速城市化進程中城市空間擴展及其發展的特徵和機製,為城市科學發展決策提供理論支撐。同時,西安當代發展的空間進程,涵蓋瞭城市建設曆史、城市規劃曆史的重要內容,對於西安城市發展和規劃曆史的研究,無疑提供瞭基礎。對於快速發展的當代西安具有重要的探索價值和理論意義。
該著作是劉淑虎博士的學位論文的進一步深化和完善:聚焦中國改革開放的重要轉型時期,從製度轉型、功能發展及城市形態變遷等方麵揭示瞭西安城市空間結構演進的內在機理,研究從城市所處的自然、社會、經濟、文化及其環境特徵的多維度、多層次的分析人手,立足於城鄉規劃學的基點,藉鑒瞭曆史地理學、城市形態學等的研究方法,結閤西安城市在這一時期的發展軌跡及其特徵,通過建構“過程分析”一“特徵識彆”一“機製解釋”的研究邏輯,並從空間拓展、製度變遷、經濟發展、社會演進等方麵,闡釋其城市空間結構的特徵、要素及其內在機製,揭示瞭城市這一特定曆史時期發展的空間過程及其內在機製。該研究內容在確定之初已納入“西安城市史(近現代捲)”研究課題作為支撐內容,並已經被列入國傢“十三五”重點齣版項目規劃。劉淑虎博士的研究和撰寫,用功頗深,不僅是對於西安特定曆史時期的曆史城市空間結構的研究,同時也是對於城鄉規劃學科領域的拓展,是基於城市空間曆史發展特徵的空間過程及其規律的探索,更是對於城鄉規劃曆史理論研究方法論的探索。“書山有路,學海無涯”,很欣慰該研究成果即將麵世,城市規劃曆史研究又添新生力量,欣然作序。
西安城市空間結構演進研究(1978-2002年)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