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胡希恕讲仲景脉学(第二版)》系胡老弟子段治钧先生依胡老《脉学概说》原稿,按照胡老已做的示例,根据侍讲时的学习笔记,整理而成的仲景脉学专著。《胡希恕讲仲景脉学(第二版)》真实地反映了一代中医经方大师研读仲景书的真知灼见,同时展示了其学术思想、治学特点,以及仲景脉学的突出特点。适合于中医临床工作者与研究者,中医院校师生,中医文化爱好者及经方爱好者阅读参考。
内页插图
目录
总论
第一章 浮脉的主病
第二章 沉脉的主病
第三章 数脉的主病
第四章 迟脉的主病
第五章 实脉、虚脉的主病
第六章 动脉的主病
第七章 促脉的主病
第八章 结脉、代脉的主病
第九章 长脉、短脉的主病
第十章 大脉的主病
第十一章 细(小)脉的主病
第十二章 紧脉的主病
第十三章 缓脉的主病
第十四章 弦脉的主病
第十五章 弱脉的主病
第十六章 滑脉的主病
第十七章 涩脉的主病
第十八章 疾(急)脉的主病
第十九章 伏脉的主病
第二十章 洪脉的主病
第二十一章 微脉的主病
第二十二章 芤脉的主病
第二十三章 革脉的主病
附录:方名索引
前言/序言
胡希恕(1898-1984),中医临床家、教育家,近代经方学派大师①。治病济世六十余年,毕生致力于仲景学说的研究和实践,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日本中医界称其为“中国有独特理论体系的、著名的《伤寒论》研究者、经方家”。
先生追源溯流,厘《伤寒杂病论》成书之经纬,强调仲景书大都取法于失传的《汤液经》,有别于《内经》而自成独特的经方理论体系②;析八纲真义,明六经真谛,洞悉中医辨证施治的精神实质,强调《伤寒论》的六经不是经络学的六经,而是在八纲辨证基础上发展的理论总结,乃人体患病后,症状与病位一般规律反映的六种类型③;条辨缕析,去伪存真,指出原书某些内容的历史条件局限性,纠正历来注家对某些条文释解之错误④;以丰富的临床经验,积极倡导方证相应规律,灵活运用,充分发挥经方的卓越疗效,给后人学习、研究仲景原著以深刻启迪①;诲人不倦,扶掖后学,以高尚的医德树后人学习之楷模②。
余不敏,有幸虚忝同门之末,亲聆胡老教诲七八年,结缘有兹十八载,感悟良多,受益终生。偶检恩师遣帙,得《脉学概说》一篇。这是胡老生前未发表的一篇论文,它和《辨证施治概论》一样,同样是胡老研究仲景原著的一篇力作,集中体现了胡老重要的学术思想。其精神、内容在已出版的传播胡老学术思想的多本著作中,已多次有过引用,虽然表达方式或有不同,但依其文意,我认为均是以此文为最早蓝本者。更重要的是,此文之后,胡老有一个写作计划,即依《伤寒论》《金匮要略》原文,用集中分类的方法,续写书中各基本脉象主病的分析。惜乎只写了“浮脉主病的分析”和“沉脉主病的分析”两篇,即搁置了。胡老的用意是十分明显的,欲穷脉诊在六经八纲辨证施治中的作用和方法,舍仲景书又于何处求之呢?这是胡老一贯的治学思想。为了完成胡老的遗愿,我以有限的能力,按胡老已做的示例,根据侍讲时的学习笔记,完成了本书,取名《胡希恕讲仲景脉学》。并将胡老原文作为本书的总论和第一章、第二章的内容。仲景脉学最突出的特点是:与平脉比较求其差象,脉取太过与不及;寸、关、尺三部不配属脏腑,来自八纳辨证并服从于六经八纲的辨证体系,主要着眼于疾病的病性、病位、病情的确认,并不使人觉得捉摸不定,反而格外显得朴实无华可按可寻;特别强调脉证互参,对全部的脉证进行详细的分析,使之无矛盾地统一起来,以达成对一个病证的正确判断。
胡希恕讲仲景脉学(第二版)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