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国史前考古学论著目(1910-2010 套装上下册)》是一部检索中国史前考古学文献的工具书,分总类篇、资料篇和研究篇三部分,分别按大体一致的类项编次。所收文献的发表时间,为1910年至2010年。以公开发行的书籍、报刊为主,兼收我们见及的部分内部资料。
作者简介
赵春青,1964年生,河南驻马店人,199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考古学会夏商周考古委员会副主任,研究方向为史前考古与民族考古学。
目录
目录
序言 (i)
凡例 (iii)
壹 总类篇 (1)
一、考古学通论与原始社会史 (1)
二、论文集 (45)
三、工具书 (71)
贰 资料篇 (82)
一、综述 (82)
二、调查发掘简报与报告 (89)
(一)北京 (89)
(二)天津 (94)
(三)河北 (95)
(四)山西 (105)
(五)内蒙古 (120)
(六)辽宁 (139)
(七)吉林 (149)
(八)黑龙江 (157)
(九)上海 (165)
(十)江苏 (169)
(十一)浙江 (183)
(十二)安徽 (195)
(十三)福建 (204)
(十四)江西 (213)
(十五)山东 (219)
(十六)河南 (235)
(十七)湖北 (268)
(十八)湖南 (291)
(十九)广东 (299)
(二十)广西 (309)
(二十一)海南 (315)
(二十二)重庆 (316)
(二十三)四川 (320)
(二十四)贵州 (333)
(二十五)云南 (336)
(二十六)西藏 (343)
(二十七)陕西 (345)
(二十八)甘肃 (363)
(二十九)青海 (373)
(三十)宁夏 (378)
(三十一)新疆 (380)
(三十二)香港 (385)
(三十三)台湾 (387)
三、出土文物图录 (395)
叁 研究篇 (400)
一、研究分论 (400)
(一)旧石器时代考古 (400)
1. 综述 (400)
2. 旧石器文化区域研究 (407)
(1)东北及北方地区 (407)
(2)华北地区 (410)
(3)西北地区 (417)
(4)长江流域 (419)
(5)华南地区 (421)
(6)西南地区 (424)
3. 旧石器时代专题研究 (428)
(1)古猿研究 (428)
(2)古人类化石研究 (430)
(3)人类起源 (443)
(4)旧石器文化研究 (450)
(5)年代学研究 (464)
(6)古环境研究 (469)
(二)附:中石器时代 (475)
1. 中石器时代的讨论 (475)
2. 细石器研究 (477)
(三)新石器时代考古 (481)
1. 综合研究 (481)
2. 区域研究 (491)
(1)东北及内蒙古 (491)
(2)黄河上游及新疆地区 (508)
(3)黄河中游 (514)
(4)黄河下游 (541)
(5)长江中游 (553)
(6)长江下游 (562)
(7)闽台、两广及港澳台地区 (584)
(8)西南地区(含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和西藏) (603)
3. 专题研究 (609)
(1)聚落考古 (609)
(2)环境考古 (632)
(3)文明起源 (656)
(4)史前墓葬 (686)
(5)原始交通 (704)
(6)体质人类学 (707)
(7)植物考古 (717)
(8)动物考古 (729)
(9)科技考古(年代学、分析手段、测量手段) (737)
(10)原始刻符与原始文字 (742)
(11)古史传说 (752)
(12)生业研究 (762)
(13)其他(含原始货币) (794)
二、研究专论 (797)
(一)美术考古 (797)
1. 通论 (797)
2. 雕塑 (804)
3. 工艺美术 (810)
4. 绘画 (815)
(1)综述 (815)
(2)陶画 (818)
(3)岩画 (825)
(4)其他 (846)
5. 建筑 (849)
6. 陶瓷和窑址 (860)
(1)彩陶 (860)
(2)陶瓷 (866)
(3)窑址 (874)
(二)古代科学技术 (875)
1. 总类 (875)
2. 纺织考古 (878)
3. 工具与机械 (883)
4. 数学、物理、化学 (887)
5. 天文考古 (890)
6. 盐业考古 (894)
7. 冶铸考古 (896)
8. 原始手工业 (909)
(1)综述 (909)
(2)陶器及制陶术 (909)
(3)玉器及制玉技术 (929)
(4)石器及技术 (982)
(5)其他 (989)
(三)古代文化生活 (995)
1. 服饰 (995)
2. 舞蹈 (998)
3. 音乐 (1000)
4. 饮食考古 (1008)
5. 其他 (1014)
(四)民族考古及民族志 (1017)
(五)原始宗教 (1050)
(六)中外关系与文化交流 (1067)
附录一 作者索引 (1074)
附录二 引用文献索引 (1206)
一、期刊和不定期刊物 (1206)
二、报纸 (1216)
三、论文集 (1217)
四、专著及资料集 (1224)
后记 (1226)
精彩书摘
《中国史前考古学论著目(1910-2010 套装上下册)》:
2143.河北正定县再次发现彩陶遗址.孟昭林,考古通讯1957年1期.50-52页
2144.河北省考古工作概述,河北日报1957年2月20日3版
2145.唐县发现古城址古遗址各一处,冯秉其,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8期.79页
2146.关于河北曲阳考古调查记的几点补充.高珍.考古通讯1957年2期.95-96页
2147.隆尧、内邱古遗址调查.唐云明,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6期.71-72页
2148.河北卢龙县双望乡发现细石器与陶器.李捷民、孟昭林.考古通讯1958年6期.45-46页
2149.抚宁县发现古遗址.唐云明、冯秉其,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6期.71页
2150.河北张家口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考古1959年7期.332-337页
2151.河北承德附近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郑绍宗.考古1959年7期.369-370页
2152.河北唐山市大城山遗址发掘报告,河北省文管会(陈惠等).考古学报1959年3期.17-35页
2153.1957年邯郸发掘简报,河北省文化局、北京大学邯郸考古发掘队,考古1959年10期.531-536页
2154.蔚县发现彩陶和黑陶文化,陈应琪.文物1959年4期.72-73页
2155.1958年邢台地区古遗址古墓葬的发现与清理.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文物1959年9期.66-69页2156.河北磁县讲武城调查简报.河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敖承隆).考古1959年7期.354-
357页
2157.河北考古报告选集.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编印.1959年(53页)
2158.磁县岳城水库上潘汪村2号遗址发掘记,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文物1960年5期.74页
2159.河北蔚县发现古生产工具—一大石刀.冯秉其.光明日报1960年8月3日
2160.关于唐山大城山遗址文化性质的讨论,康捷.考古1960年6期.21-23页
2161.河北邯郸涧沟村古遗址发掘简报.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考古1961年4期.197-202页
2162.河北省考古工作介绍,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李捷民、郑绍宗).考古1962年10期.553-555页
2163.河北承德地区的古文化遗址调查,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敖承隆).考古1962年12期.641-643页
2164.河北永年县台口村遗址发掘简报.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考古1962年12期.635-640页
2165.关于唐山大城山遗址发掘报告中的几个问题,唐云明,考古1964年7期.364-367页
2166.河北邢台柴庄遗址调查.唐云明,考古1964年6期.316-317页
2167.河北邯郸百家村新石器时代遗址.罗平,考古1965年4期.205-206页
2168.河北易县龙兴观遗址调查记.河北省博物馆、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文物1973年11期.39-43页
2169.磁县界段营发掘简报.河北省文物管理处,考古1974年6期.356-363页
2170.泥河湾更新世初期石器的发现.盖培、卫奇,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74年)12卷1期.69-72页
2171.磁县下潘汪遗址发掘报告,河北省文物管理处,考古学报1975年1期.73-116页
2172.河北磁山新石器遗址试掘,邯郸市文物保管所、邯郸地区磁山考古队短圳班.考古1977年6期.361-372页
2173.河北省石家庄地区的考古新发现,石家庄地区文化局文物普查组,文物资料丛刊(1期).1977年12月.149-162页
2174.邯郸地区文物普查资料汇编(内部资料).邯郸地区文化局.1978年11月(109页)
2175.桑干河畔的早期祖先踪迹——记泥河湾地层旧石器的新发现.尤玉柱等.化石1979年1期,1页
2176.我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在武安磁山村发现距今七八千年原始社会遗址,河北日报1980年5月17日3版
2177.河北邯郸市区古遗址调查简报.邯郸市文物保管所(陈光唐).考古1980年2期.142-146页
2178.正定南杨庄遗址试掘记.河北省文物管理处(唐云明).中原文物1981年1期.6-12页
2179.河北武安磁山遗址,河北省文物管理处、邯郸市文物保管所(孙德海等).考古学报1981年3期.303-338页
2180.河北发现七千年前的粮食堆积和动物骸骨.新华文摘1981年12期.24页
2181.一九七九年蔚县新石器时代考古的主要收获.张家口考古队(孔哲生等).考古1981年2期.97-105页
2182.河北阳原、蔚县几个早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及旧石器地点.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汤英俊等).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81年)19卷3期.256-268页
2183.上窝铺公社发现石器,河北省兴隆县文化馆(张双峰).文物资料丛刊(6期).1982年7月.20页
2184.张家口地区考古的重要收获(1979-1981).孑L章、呈里.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2年4期.96-97页
2185.蔚县考古纪略.张家口考古队(孔哲生等).考古与文物1982年4期.10-14页
2186.河北三河县孟各庄遗址.河北省文物管理处、廊坊地区文化局(金家广、王其腾),考古1983年5期.404-414页
……
前言/序言
1984年,我大学毕业走向考古工作岗位。所谓出生牛犊不怕虎,在我研习中国考古学的过程中,一直渴望编写一套《中国史前考古学文献目录》,以便为将来编写《中国史前史》做准备。是的,中国史前史需要重新撰写,虽然早有人不停地写出与此完全相同或相近的著作。我感到撰写《中国史前史》是一个任重道远的工作。一是新的考古资料不断增加,二是对国外史前史的了解不断深入,这两方面的工作促使《中国史前史》的写作,在相当长远的时间内,仅仅是一个相对不全面的成果,这使得每一个阶段的作品都只能视之为阶段性成果而已。
既然编写《中国史前史》遥不可及,倒不如先编写一套《中国史前考古学论著目》,作为资料的准备。直到2009年中的某一天,我愈加明显地萌发出编写《中国史前史论著目》的强烈愿望。
我是个说干就干的人,我立即投入一些精力编辑《中国史前史论著目》。
如何编写这样一个大部头论著目?我有好几种想法。首先,确定年限范围,几经折腾,我觉得还是从1910年出版的、由日本考古学家鸟居龙藏编写的《南满洲调查报告》为起点,这是包括安志敏、陈星灿等学者认定的标准,截止到2010年结束。目前,中国考古学正处于兴旺发达的阶段,想找到合适的结束的年代是不容易的。不过,如果从1910年算起,到2010年正好是100年,列一个100年的书单,不正好是对中国史前考古100年的一个纪念吗?
大学时代我就利用《中国考古学文献目录》(含1900-1949、1949-1966、1971-1982三本),大学毕业后,又先后购买了《中国考古学文献目录(1983-1990)》和各期的《中国考古学年鉴》等书籍,如佟柱臣先生主编的《东北新石器时代文献要目》(该书的出版时间为1949年8月,收录1949年前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献,分论文、单行本、西文三部分,按时间先后顺序编排);谢端琚等人编辑的《文物考古学文献目录(1925-1980)》(青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9月);文物编辑委员会主编的《文物》350期总目索引(1950年1月至1985年7月)(文物出版社,1986年7月);文物编辑部编辑的《文物》500期总目索引(1950年1月至1998年1月)(文物出版社,1998年6月);孙传贤主编的《河南文博考古文献叙录(1913-1985)》(《中原文物》编辑部,1987年3月)和《河南文博考古文献叙录(1986-1995)》(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7月);方燕明同志编著的《河南新石器时代田野考古文献举要(1923-1996)》(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11月)等。加上来自全国各地朋友的支持,可以说,史前考古学的资料相当厚实了。我还专门买来几大本笔记本,分门别类记述阅读过的中国史前史的一些论著,如农业起源、聚落考古、民族考古、冶金考古、文明起源、文化谱系等。
从2011年开始正式开始编辑《中国史前史100年论著目》的工作。我先请杨禹同志于2011年7月23日开始,将《中国考古学文献目录》(1949-1966)、(1971-1982)、(1983-1990)和缪雅娟等编著的《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文献目录》及《中国考古学年鉴》(1991-2009)各册中的史前考古文献部分输入电脑。2011年7月28日,就如何编辑这本书目,征求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严文明教授的意见。他提出,编写目录的目的是便于读者查阅文献,因此应该设置作者索引、主题词索引和篇名索引。至于是否分成书目和报刊两部分,则可视具体情况而定。同日,征求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王巍所长意见,他也同意我编著此目录。
关于编写体例,我先是接受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严文明先生的意见,决定去掉那些读后感的文章,把所有的内容分成十三部分,后来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先生的意见,浓缩为三大部分,即总论、田野资料和研究论著,每一块围绕中国史前史组织条目。
关于设置索引,我只设置了作者和引用文献索引,有关主题词索引和篇名索引,留待将来有机会时再加以补出。
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内,我先后投入一定的精力,干这番出力不讨好的事情。需要说明的是,在编辑书目的几年的时间内先后得到如下几位热心人的帮助,他们是安萍、杨禹、吕爱敏、侯秀敏、李静兰等人。此外,还得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王世民、缪雅娟等先生的热情帮助。
几个寒暑下来,这本《中国史前考古学100年论著目》,终于送交科学出版社,就要编辑出版了。我请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李伯谦先生题写书名。他提出书名为《中国史前考古学论著目(1910-2010)》,不需要再专门强调100年,以免重复。李先生的意见有道理,于是,我请他题写书名。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也十分清醒地看到,《中国史前考古学论著目(1910-2010)》的出版,对于研习中国史前史的人们,只是提供一本了解前人成果的线索而已.真正的战斗还在后面等着呢!
中国史前考古学论著目(1910-2010)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