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專輯的主題是數學競賽以及它與數學研究之間的關係。
在“數學史上有名的解題競爭”欄目中,汪曉勤和郭學萍以翔實的史料介紹瞭16世紀意大利數學傢之間關於求解三次方程的激烈競爭——這場競爭導緻復數的發現,並引發19世紀阿貝爾和伽羅瓦開創現代代數學的工作。王善平介紹瞭17世紀法國數學傢帕斯卡和費馬如何通過信件來往互相挑戰解決關於賭金分配的問題——他們的工作開創瞭近代概率論這門學科。在“數學競賽麵麵觀”欄目中,牛偉強介紹瞭美國“普特南數學競賽”,汪傑良介紹瞭丘成桐中學數學奬,冷崗鬆的文章對數學競賽命題的類型、評判標準作瞭深入的分析,田廷彥寫瞭“奧數與奧數熱之我見”,馮大誠迴憶自己在20世紀60年代參加的中學生數學競賽並批評瞭當前教育的急功近利。諾貝爾物理學奬獲得者FYank Wilczek談論瞭自己在高中時代所參加的“西屋青少年科學競賽”。在“從數學競賽到數學研究”欄目中,兩位菲爾茲奬獲得者兼IMO***獲得者W.Timothy Gowers和Stanislav Smirnov分彆撰文,以親身的體驗告訴我們,奧數競賽問題與數學研究問題之間的根本差彆。
本專輯還刊載瞭謝耘的“創新的挑戰與教育的缺失”、郭書春的“李善蘭翻譯的微分、積分與《九章筭術》”、約翰.麥卡利的“流形與縴維空間的曆史”等文章。
作者簡介
王善平,在深入瞭解數學史之後,你就會發現,至少在16、17世紀,數學傢曾經熱衷於解題競爭,以享受在智力上戰勝同行對手的極大滿足,並贏得朝野上下的贊賞和景仰;這種解題競爭對數學發展也起到瞭重要的推動作用。
牛偉強,盡管普特南數學競賽的參賽對象僅限於美國和加拿大的四年製大學或兩年製學院沒有獲得過學位的在讀大學生,但是隨著越來越多外國學生到美國和加拿大求學,特彆是近十餘年來自國際數學奧林匹剋的奬項獲得者越來越多地參加普特南數學競賽並取得優異的成績,現在的普特南數學競賽已經具有瞭廣泛的國際影響力,其對後來美國數學人纔的培養乃至整個數學教育都産生瞭重要的影響。
內頁插圖
目錄
《數學與人文》叢書序言(丘成桐)
前言(熊斌)
數學史上有名的解題競爭
16世紀的數學競賽與三次方程求根公式的誕生(汪曉勤、郭學萍)
17世紀賭金分配的解題競爭與概率論的誕生(王善平)
數學競賽麵麵觀
普特南數學競賽簡介(牛偉強)
丘成桐中學數學奬介紹(汪傑良)
談談數學競賽命題(冷崗鬆)
奧數與奧數熱之我見(田廷彥)
親曆60年代的數學競賽——兼說教育的急功近利(馮大誠)
青少年科學競賽如何影響瞭美國科學(Frank Wilczek,譯者:梁丁當)
從數學競賽到數學研究
國際數學奧林匹剋問題與研究問題之比較
——從Ramsey理論談起(W.Timothy Gowers,譯者:張瑞祥)
如何比較研究問題與國際數學奧林匹剋問題?
——圍繞遊戲漫步(Stanislav Smirnov,譯者:姚一雋)
創新與教育
創新的挑戰與教育的缺失(謝耘)
數學史
李善蘭翻譯的微分、積分與《九章笄術》(郭書春)
流形與縴維空間的曆史:烏龜與兔子(約翰·麥卡利,譯者:羅之麟)
前言/序言
沒有什麼學科領域比數學更像競技體育瞭。數學傢鑽研數學難題,有時不僅僅是為瞭探究數學的抽象結構或解決重要的應用問題;而更像是在參加一場智力上的競賽,優勝者贏得榮耀和地位。如同體育比賽,數學也是“勝者為王”——往往隻承認第一名而忽視第二名。在近代數學史中,數學傢的解題競爭曾經是數學發展的重要動力。在當代,各種數學競賽作為數學課堂教學的補充盛行於大中小學,甚至齣現瞭仿效體育奧林匹剋的“國際數學奧林匹剋”(IMO)。然而,特彆是在中國,過分看重數學競賽的成績,把它們當作保送學生進名校的“敲門磚”的做法,也受到廣泛的質疑和批評。
本專輯將呈現數學競賽的若乾方麵,以期讓讀者對數學的這一重要特點有更多的瞭解,並能幫助推動關於如何正確理解數學競賽與數學研究之間的關係以及如何在數學教育中閤理開展數學競賽活動等問題的深入思考和討論。
汪曉勤和郭學萍的“16世紀的數學競賽與三次方程求根公式的誕生”,以翔實的史料,生動描述瞭16世紀意大利數學傢之間關於求解三次方程的激烈競爭;這場競爭導緻復數的發現,並刺激後輩數學傢尋找更高次方程的根式解——其最終結果是19世紀阿貝爾和伽羅瓦開創現代代數學的工作。王善平的“17世紀賭金分配的解題競爭與概率論的誕生”,通過解讀當時法國兩位數學傢帕斯卡和費馬之間的通信,介紹他們如何互相挑戰解決關於賭金分配的問題——他們的工作開創瞭近代概率論這門學科。
牛偉強的“普特南數學競賽簡介”,讓我們得以瞭解這個享有盛名的美國大學生數學競賽的起源、規則和發展。汪傑良的文章,介紹瞭以國際數學大師丘成桐先生命名的中學數學奬,該奬的宗旨是:“激發中學生對於數學研究的興趣和創造力,鼓勵中學生在數學方麵的創造性,培養和發現年輕的數學天纔,建立中學教師和大學教授之間的聯係。”
冷崗鬆的文章對數學競賽命題的類型、評判標準作瞭深入的分析,並給齣許多有趣的例子來演示如何産生閤適的競賽命題。田廷彥的“奧數與奧數熱之我見”,結閤其親身經曆,對奧數的特點、奧數熱的形成及其所産生的社會問題進行瞭剖析和反思。馮大誠在其文章中,迴憶自己在20世紀60年代參加的中學生數學競賽;並對比當時的教育狀況,對現代中國教育的急功近利作瞭分析和批評。諾貝爾物理學奬獲得者維爾切剋(FrankWilczek)在其文章中,談到自己在高中時代參加“西屋青少年科學競賽”(現更名為“英特爾青少年科學競賽”)獲得優勝奬,這件事如何改變瞭他的一生,並認為這個青少年科學競賽在美國科學中有重要的作用。兩位菲爾茲奬獲得者高爾斯(W.Timothy Gowers)和斯米爾諾夫(Stanislav Smirnov)他們也是IMO金牌獲得者——分彆撰文,以親身的體驗告訴我們,奧數競賽問題與數學研究問題之間的根本差彆。
本專輯還刊載瞭謝耘的文章“創新的挑戰與教育的缺失”,其中對現有的教育體係如何有效支撐創新作瞭很有啓發性的論述和建議。郭書春的“李善蘭翻譯的微分、積分與《九章筭術》”,通過對中國傳統數學經典及其劉徽注的鞭闢入裏的分析,考察瞭“微分”和“積分”這兩個詞在中西方數學中所代錶之含義的異同。約翰·麥卡利(John McCleary)的“流形與縴維空間的曆史”,形象地用“烏龜”和“兔子”來形容兩類不同工作方式的數學傢,他們共同創造和發展瞭現代微分幾何中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
數學競賽和數學研究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