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个可以徜徉其中的富饶国度,一座有着丰富史料的档案馆,一只收藏着奇珍异宝的百宝箱,为你展现人类探索世界的吉光片羽。
★ 珍贵的史料:本书收集了16世纪至今70位探险家的笔记本,诸多资料公之于众,为读者带来关于人类学、生物学、地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珍贵资料。
★ 领略探索的艺术:400余幅精美图片,大量精美手绘,不会画画的科学家不是好的探险家。
★ 展现记录的意义:笔记本或日记本不仅是用来记录的工具,更是思想的载体、历史的传承者。
发现、揭示、观察及展示,是前往远方探险者遵循的基本准则。尽管几个世纪以来,科技取得了惊人的进步,但大多数探险家口袋里有一件重要装备却没有太大的变化,那就是日记本。记录于此的内容可以被保留,若旅行者未能生还,笔记本就成了留存的证据。
本书向我们展示了16世纪至今共70位探险家的笔记本,笔记本中记录的丰富的自然景象和千奇百怪的探险际遇令人惊叹不已,让读者通过探险家的视角,跟他们一起参与到在冰川、高山、沙漠和热带雨林的冒险活动中,仿佛身临其境。
这些笔记曾记于珠穆朗玛峰之巅,初见南极、维多利亚瀑布之时,沙漠中心,或图坦卡蒙陵墓的墓室内。我们可以看到关于冰山、稀有蝴蝶和昆虫、神圣的山峰和古老铭文的图片,以及西方人对美洲土著人、因纽特猎人、毛利人斗士和非洲国王的描绘。我们跨越山脉,沿着未知的海岸线航行,在原始热带雨林中长途跋涉,寻找鸟的天堂。这些都是关于探险经历的第一手资料,描绘的是初见之下的天涯海角。
书中展示的笔记本有的来自著名探险家,如斯皮克(Speke)、沙克尔顿(Shackleton)、洪堡(Humboldt)、斯科特(Scott)、斯塔克(Stark)、奥杜邦(Audubon),还有许多来自不太出名,却同样伟大的探险家。这些笔记,有些藏于无名的图书馆和尘封的阁楼里,有些是私人的藏品,有些是家族中代代相传的,也有些甚至可能被遗弃在野外或误以为已经遗失了。现在是时候让它们重见天日了。
那些粗略的笔记
休·路易斯 - 琼斯 & 卡丽·赫伯特
20 笔记
22 罗尔德·阿蒙森
24 约翰·詹姆斯·奥杜邦
28 约翰·奥德鸠
34 托马斯·贝恩斯
40 亨利·沃尔特·贝茨
44 路德维希·贝克尔
48 威廉·毕比
52 格特鲁德·贝尔
56 弗朗茨·博厄斯
61 克里斯·波宁顿
62 杨·布兰德斯
68 壮阔的森林 吉里安·普朗斯
72 阿德拉·布莱顿
76 威廉·伯切尔
82 霍华德·卡特
86 布鲁斯·查特文
88 詹姆斯·库克
95 威廉·希顿·库伯
98 查尔斯·达尔文
100 阿米莉亚·爱德华兹
102 查尔斯·埃文斯
104 雷诺夫·费因斯
106 玛格丽特·枫丹
108 维维安·富克斯
110 尤金·冯·盖哈德
114 罗宾·汉伯里- 丁尼森
116 查尔斯·特恩布尔·哈里森
122 斯文·赫定
126 沃利·赫伯特
130 托尔·海尔达尔
132 埃德·希拉里
134 威廉·霍奇斯
140 赫克托·奥罗
144 亚历山大·冯·洪堡
146 另一个世界 艾伦·比恩
150 梅里韦瑟·刘易斯
154 卡尔·林奈
160 戴维·利文斯通
164 乔治·洛
168 马克西米利安·德·维德
174 玛格丽特·米
178 玛丽亚·西比亚·梅里安
184 简·莫里斯
186 爱德华·劳顿·莫斯
190 弗里德乔夫·南森
194 玛丽安·诺斯
200 无穷的美 托尼·福斯特
204 爱德华·诺顿
210 亨利·奥德菲尔德
214 约翰·林顿·帕尔默
218 西德尼·帕金森
222 提香·拉姆齐·皮尔
229 罗伯特·佩里
230 库纳德·罗姆森
234 菲利普·格奥尔格·冯·瑞克
239 尼古拉斯·罗维奇
242 不可或缺的朋友 大卫·艾因利
246 罗伯特·法尔肯·斯科特
250 欧内斯特·沙克尔顿
253 杰夫·苏默斯
254 约翰·汉宁·斯皮克
258 弗雷娅·斯塔克
261 马克·奥莱尔·斯坦因
262 阿贝尔·塔斯曼
269 约翰·特恩布尔·汤姆森
272 考林·萨布伦
274 亚历山德琳·廷尼
280 留下你的印记 韦德·戴维斯
284 奥利弗·汤奇
288 植村直己
290 戈弗雷·瓦因
294 阿尔弗雷德·罗素·华莱士
298 詹姆斯·沃利斯
300 约翰·怀特
307 爱德华·威尔逊
314 创作团队介绍
315 参考书目
318 本书图片版权
318 致谢
319 索引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太引人注目了,那种泛黄的纸张质感和古朴的字体,仿佛瞬间就能把我拉入一个充满未知与神秘的远古时代。我记得第一次翻开它的时候,那种油墨的香气混合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皮革味,简直是嗅觉上的盛宴。内页的插图更是精妙绝伦,每一幅都像是出自某位隐世高人之手,线条流畅,色彩运用大胆却又不失和谐。尤其是那些关于奇异生物的描绘,栩栩如生,让我忍不住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错过了某个伟大的地理发现。作者的文字功底毋庸置疑,他对自然环境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洞察,让人在阅读过程中仿佛能感受到赤道的酷热、极地的严寒,甚至能听到丛林深处野兽的低吼。整本书的排版也极为考究,留白恰到好处,既保证了阅读的舒适度,又烘托出了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我尤其欣赏它那种不迎合大众口味的坚持,它讲述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探险故事,更像是一种对未知世界保持敬畏之心的哲学探讨。读完之后,我有一种强烈的冲动,想要立刻收拾行囊,去追寻那些被现代文明遗忘的角落。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书,它更像是一扇通往另一个维度的窗口,让人流连忘返。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结构非常巧妙,它没有采用线性时间推进的方式,而是通过大量的日记片段、信件往来、甚至是手绘的草图侧栏进行交叉叙事。这种碎片化的信息组合,要求读者必须主动参与到故事的构建中去,去填补那些空白,去推理事件的前因后果。这种阅读体验,极大地锻炼了我的逻辑思维和信息整合能力。刚开始可能会有些许不适应,感觉像是在拼凑一幅巨大的、细节繁多的拼图,但一旦掌握了作者设下的节奏,那种“豁然开朗”的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作者高明之处在于,他用这种看似松散的结构,反而营造出了一种“历史现场感”,仿佛我们真的是在整理一个刚刚被发现的、尘封已久的文件档案。不同章节之间的跳跃和回溯,恰到好处地揭示了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和事件的多面性。这绝对不是一本可以“边看手机边读”的书,它需要你全身心的投入,才能真正领略到其叙事艺术的精妙所在。
评分说实话,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还有点犹豫,毕竟现在市面上的探险题材作品太多了,大多都是千篇一律的套路和夸张的叙事。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完全不同,它没有那种刻意的戏剧冲突和虚假的英雄主义,反而透露着一种近乎学术研究的严谨态度。作者在描述那些地理现象或者风土人情时,引用的资料和细节都非常扎实,让人读起来信心十足,丝毫不会有“这是编的”那种感觉。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某种失落文明的考据部分,逻辑链条清晰有力,虽然最终的结论可能带着一丝未解的悬念,但推理的过程本身就足够引人入胜了。文字风格上,它不像某些散文那样矫揉造作,而是简洁有力,直击要害,充满了行动派的果断和理性。阅读体验非常流畅,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期间没有感受到任何阅读疲劳。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它告诉你“发生了什么”,而在于它引导你思考“为什么会这样”,这种启发性是很多同类书籍所不具备的。它更像是一份精心整理的田野考察报告,而非小说,这对于追求深度阅读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份巨大的惊喜。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设计哲学,简直是现代出版界的一股清流。我注意到,它的边距非常宽,这在如今追求内容最大化的时代显得尤为奢侈。但正是这种“浪费”空间的设计,反而给了读者极大的呼吸感。内文的字体选择也十分讲究,采用了衬线体,既保证了传统阅读的舒适度,又在细节处透着一种精致感。更让我惊喜的是,随书附赠的那张地图——那张地图的复刻质量极高,几乎看不出是现代印刷品,连纸张的纤维纹理都做了高度还原,让我忍不住想把它裱起来供奉起来。作者似乎深谙“物”与“文”结合之道,他不仅仅是文字的叙述者,更是那个时代物件的整理者和保护者。翻阅这本书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沉浸式的体验,从触感到视觉,都在努力模拟那个遥远时代的氛围。它不只是知识的载体,更是一件精心打磨的艺术品,体现了出版方对阅读体验的极致追求,这一点,在当代图书市场中是极其难得的。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情感冲击是深远而复杂的,它不像那些惊悚片能立刻让你心跳加速,而是像一杯陈年的威士忌,回味悠长,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伤。我常常在深夜里合上书页,凝视着窗外的夜空,思考着人类在浩瀚宇宙和地球深处面前的渺小与孤独。作者笔下的探险家,与其说是在征服自然,不如说是在与自然进行一场漫长而卑微的对话。他展现的不是征服后的狂喜,而是探索过程中的迷惘、对同伴逝去的沉痛,以及面对无法解释的自然伟力时的谦卑。这种细腻的情感刻画,让我深刻体会到“伟大”往往是伴随着巨大的牺牲和代价的。特别是书中关于某些极端环境下的心理描写,真实得让人感到不适,但也正是这种真实,构建了极强的代入感。我甚至能想象出主人公在孤独中如何与自己的内心搏斗,如何在绝望的边缘找到继续前行的微弱理由。这是一本需要用心去“感受”的书,它剥离了探险故事的光鲜外衣,露出了其内核深处的坚韧与脆弱。
评分书很好,是正品,京东送货相当快!
评分精挑细选的好书,留待慢慢阅读。
评分期待过高了。动物科普类图书,是有非常多有趣的东西,但我很怀疑收获有没有浏览一下作者的微博来得多,以及与其他同类图书相比的优势在哪里。仅仅是因为书了多了30张故宫藏海错图吗?刻意的古风装帧搭配解剖图和各种稀奇古怪的实拍照片,加上无比糟糕的排版,整本书给人一种一团糟的地摊货的感觉。很值得看,有很多有趣的小知识,但我完全不认为值得出一本书,以及有任何一丁点买的价值。
评分受时代所限,书中记述虽妙趣横生,但时有夸张,亦真亦假。作者自2015年7月起通过考证、分析、比对……抽丝剥茧地鉴定、解读书中所绘的海洋生物。他的加工让现代博物爱好者更容易阅读这本清代奇书。作者对书中每种物种的描述,既有观察记录,又有文献考证,并沿袭了他科学考据一贯的高冷严谨又有接地气的趣味调侃。全书采用清代《海错图》的故宫授权原版图,现代照片大多为作者或其好友实景拍摄,共同为读者带来一场视觉与味
评分《东野圭吾作品:白夜行》出版之后引起巨大轰动,使东野圭吾成为天王级作家。小说被改编成同名电视连续剧,与图书一同为作家带来了如潮好评,使他成为日本、韩国与中国台湾等地受欢迎的作家之一。“只希望能手牵手在太阳下散步”,这句象征《东野圭吾作品:白夜行》故事内核的绝望念想,有如一个美丽的幌子,随着无数凌乱、压抑、悲凉的事件片段如纪录片一样一一还原,仅剩一丝温情也被完全抛弃,万千读者在一曲救赎罪恶的爱情之中悲切动容。
评分 我家东西能在京东买的都会在京东买。京东自营的东西质量好,品质有保证,日期都是新的。无论大件还是小件,都认真包装。尤其是京东小哥,送货都是上门的,不管买了多少东西,买了多重的东西。
评分杂志上看过一些,再系统的回味下
评分书是人类最美好精神食粮。
评分商品质量很好 物流非常之快 快递大哥态度也非常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