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国农村土地银行法律问题研究 》分为五章。第yi章致力于对“土地银行”概念进行梳理并对现有实践模式予以评析;第二章确立本报告基本命题,置重于论证农村土地银行设立之基本价值诉求及其必要性、可能性。第三章对现行实践层面之典型性模式进行法权解析并探寻其制度价值;第四章分析农村土地银行之组织构造及其法权地位;第五章重点分析农村土地银行之营运风险及法律调控问题,并提出相应立法建议或政府预案。
作者简介
刘云生,四川绵阳人,1966年11月生,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法史学博士后,《中国不动产法研究》主编。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009)、重庆市第三届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12)。重庆市政府第六次、第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获得者。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完成3项,在研1项。教育部2013年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的理论探索与制度设计”(13JZD007)首席专家。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出版专著《中国古代契约思想史》《民法与人性》《制度变异与乡村贫困》等。主编《物权法》《民法学》《物权法教程》《侵权责任法》等教材。
目录
第一章概念梳理与模式评析
一、“土地银行”概念考辨
(一)土地储备与开发机构
(二)土地存贷与租赁机构
(三)土地投融资机构
(四)土地互助合作组织
(五)土地专业信用合作社
(六)土地入股与托管
二、农村土地银行的本质特征
(一)前提:政府倡导或许可
(二)主体:自治性经济组织
(三)客体:以土地权利或等量货币为标的
(四)性质:纯民事主体
(五)目标:以提高土地经营效率为手段,以土地利益公平分享
三、农村土地银行早期模式个案评析
(一)山东诸城“土地信托中心”
(二)宁夏平罗“土地信用合作社”
(三)陕西杨凌“土地银行”
(四)浙江绍兴南岸村“土地股份合作社”
(五)成都“土地银行”
四、新形势下农村土地银行类型区分与评析
(一)内部互助型
(二)吸纳—嵌入型
(三)资本控制型
第二章命题确立与理论证成
一、农村土地银行设立的必要性考察
(一)价值诉求
(二)制度功能
二、农村土地银行设立的可行性论证
(一)以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造为基础的土地银行与社会主义制度之契合
(二)农村土地银行设立与现行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之对接
(三)农村土地银行与乡村农民自治组织
(四)农村土地与国家土地管理
(五)契约制度为土地银行制度的合理构建提供充分法律支撑
三、法律与政策之禁区与限制
(一)构建我国土地银行的制度障碍
(二)突破禁区与限制性规则——以小产权房为考察对象
四、农村土地银行设立的前提性条件
(一)用途管制
(二)集体所有与家庭承包
(三)承包权、经营权分离
(四)农民权利保障
第三章法权解析与权利体系
一、农村土地银行与农户承包权
(一)属性界定:身份权抑或财产权?
(二)功能定位
(三)价值考量
二、农村土地银行与土地经营权
(一)土地经营权法权属性界定
(二)经营权权能定位
(三)土地经营权功能识别
(四)博弈格局中的法权变革
三、农村土地银行与集体土地资产
(一)三类建设用地问题
(二)宅基地的权属
第四章农村土地银行组织构造与法权地位
一、主体资格特性
(一)身份性
(二)内部性
(三)业务与利益的双重关联性
(四)主体资格的民事非诉性
二、股份配置中的主体标准
(一)集体股份
(二)承包权人股份
(三)经营权人股份
(四)外来股份问题
三、组织形式选择
(一)股权型
(二)政府主导型——以山西左权县为例
(三)社团型——以宁夏平罗县为例
(四)组织形式创新及路径
第五章营运风险与法律调控
一、农村土地银行营运模式下的农民行为特征解析
(一)货币出资额小、比例少
(二)偏好选择土地出租,不愿意选择土地权利入股
(三)“保底”与“保守”
二、农村土地银行所涉风险类型
(一)法律风险
(二)政策风险
(三)经营风险
(四)社会风险
(五)环境生态风险
三、农村土地银行风险防范机制
(一)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
(二)构建多元化投资融资体系
(三)改革户籍制度推动城乡一体化居住证制度和均等化公共服务
(四)建立土地基金
(五)建设农业保护区
(六)建立农业保险公司,保障工商资本利益
(七)确立科学、客观的效益评估机制
四、农村土地银行法律调控的可行性路径
(一)充分发挥市场调节机制
(二)运用法律手段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
(三)相关配套制度建设
参考文献
中国农村土地银行法律问题研究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