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場雅集——世間醉美古詩詞
舊詞?新說
全新解析古詩詞
歐陽修嗜酒/李白、汪倫贈詩情/白居易愛照鏡子/蘇軾愛吃肉
一首歌,一闕詞,道破曆代風流文豪的小心事
藏在字裏行間的小樂趣,每一處都是他們鮮為人知的故事
著名作傢瀋嘉柯彆齣心裁,自由心證,精心遴選齣古代詩詞經典佳作,逐一解讀那些古詩詞裏的浩嘆和哀愁,無限幽微的心事和美感。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冊在手,不隻是朗讀,更帶你讀懂古詩詞,得到受用一生的審美感知和文學頓悟。
瀋嘉柯,著名文學傢、評論傢。
從1999年起,寫作大量的古典詩詞賞析文章,發錶於全國各大報紙文學副刊。
已齣版《你值得擁有這世界的美好》《你好,我的粗茶淡飯》等50多本散文集、長篇小說和雜文隨筆集。作品暢銷百萬冊。蟬聯2015年、2016年影響力作傢文學貢獻奬。
序:道破心境
第一章
荷葉生時春恨生
一生一代一雙人
周邦彥的心
請看石上藤蘿月
我來問道無馀說
斯世當以同懷視之
今夜扁舟來訣汝
誰寫中鞦算第一
——聊聊《十五夜望月》和《水調歌頭?中鞦》
大詩人的小童心
彈指三生斷後緣
第二章
道破心境是李煜
陶淵明的房子
獨上高樓
誰是韆載賞花人
人生在世數蜉蝣
江南可采蓮
且聽雷聲
紅紅翠翠,脈脈依依
對照記
海上生明月
當愛情白發蒼蒼
將船買酒白雲邊
第三章
蓮花燈下蓮花落
照鏡子的人
幸有荼?與海棠
筆頭風月過
司空曙的白頭吟
爾從山中來
相思深不深
醉醺醺的歐陽修
願我如星君如月
若有人知春去處
人生若隻如初見
第四章
陸遊的剪影
寫詩的樂趣
中國人取名字
紙摺扇
溫故也知心
鬆花酒和春水茶是不朽的
待到山花插滿頭
第五章
纔子之恨
此功名非彼功名
平淡是真
今人多不彈
枕上詩詞閑處好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有情之人
幸運的柳永
炎夏白雪
欲買桂花同載酒
蔣捷的三段論
後記:先懂人生,後懂詩詞
第一章
荷葉生時春恨生
都說李商隱寫這首《暮鞦獨遊麯江》是悼念亡妻的。
“荷葉生時春恨生,荷葉枯時鞦恨成。深知身在情長在,悵望江頭江水聲。”
李商隱的詩,纏綿悱惻,撲朔迷離,從來都是言語深沉,說不清道不明。讓人惆悵,不知道如何是好。像一個深不見底的謎。
唯一可以參考的背景是暮鞦,一個人,遊麯江。時間是清楚明白的,地點是清楚明白的,人物也是清楚明白的。但是時空交替瞭。
韆年來麯江有多大的變化,很難厘定,但是我去遊過現在的麯江,麯麯摺摺,蜿蜒流淌,很多石塊矗立在江麵。絕對不會有長江那般的楚天開闊的觀感。
他看見的是鞦天荷葉枯萎,心中鞦恨最為濃重的時刻。所以他是在倒推,是在憶往昔。鞦恨凝結而成之前,那是春恨,是荷葉正在茂盛生長時分。所謂春恨,看似幽怨,實則歡喜,口是心非,用來形容熱烈深厚的愛。
一瞬間走神恍惚,迴憶從前。良久纔迴到眼前,一片枯枝敗葉,殘破不堪,物是人非,人都不在瞭,除瞭看著江頭,任憑一聲聲江水聲衝刷心境,什麼都做不瞭。
從前寫小說的時候,我引用過這幾句詩。寫一對男女的彆離和悲哀。此時此刻再看這句子,忽然頓悟。
李商隱這一刻的心情,是接受生死的。
他已經完全接受瞭荷葉自然有春生鞦枯,他也完全明白人隻要開始動情,就必然會有恨。因為一旦擁有,接下來必然是失去。
他也隱約覺得自己此身將不在瞭。
李商隱在公元858年去世,這詩很多人推算是他在公元857年寫的。
“身在情長在”。
我馬上想起的是,身不在瞭呢?情還在嗎?
等到他自己也不在人世的時候,這深情,不管是悼念妻子,還是悼念自身,也都徹底不在瞭。李商隱齣身貧寒,夾雜在黨爭裏,也沒有超拔的政治成就,一生的不幸太多。
這樣的人生,這樣的纔子,鬱鬱哀婉。他對自己的生命,沒有什麼狂熱野心瞭。
我們來人世遊蕩一迴,無非是愛我們的人,記得真實的我們。僅此而已。
如此洞徹世事,又如此孤獨的李商隱,他或許已經有瞭大限將至的預感,一切盡皆逝去。這真是讓讀到的人,椎心一般難過。
到瞭無可言說的境地,剩下的意思,就不必明說瞭。
那就慢慢聽著江水聲,直至日暮黃昏徹底天黑,獨自歸去。
一生一代一雙人
納蘭性德的《畫堂春》說:“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漿嚮藍橋易乞,藥成碧海難奔,若容相訪飲牛津,相對忘貧。”
納蘭性德這詞裏的故事,並不復雜,是帶著我們重溫瞭最古老的兩齣愛情悲劇。
李商隱的《嫦娥》寫道:“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西晉張華的《博物誌》裏記錄:“天河與海通,有人居海上,年年八月見浮槎去來,不失期。多賫糧乘槎而往。十餘日至一處,遙見宮中,多織婦,一丈夫牽牛渚次飲之。其人還,至蜀問嚴君平,曰:‘某年某月有客星犯牽牛宿。’計年月,正此人到天河時也。”
一個是嫦娥奔月,一個是牛郎織女。
這兩個故事最令人黯然神傷的是彆離。彆離是因為理想與人生的背叛,是因為身份與地位的不匹配。
嫦娥忍受不瞭人間的平凡生活,捨棄瞭後羿。拋棄瞭伴侶,得到瞭不死之身,卻後悔瞭。
織女動瞭凡心,來到人間,與清貧的牛郎苦戀,觸犯天條,被罰迴到天上,不能跟牛郎相見。鵲橋一年一見,相思太苦。
一個是主動選擇,一個是被迫分開。但共同的結局都是分離和愛情的哀傷。
文學是有母題的,所有的故事結構和源泉都來自韆年前的傳統,我們隻是在漫長的歲月裏,一再想起,一再錶達,一再嘆息。
後世的我們,讀到的時候,忍不住捫心自問:我們來人世間一迴,所求為何,什麼纔是我們真正想要的?
唐代的“七絕聖手”王昌齡寫道“閨中少婦不曾愁,春日凝妝上翠樓”,然後就筆頭一轉,“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原來,渴求丈夫飛黃騰達,隻不過是虛榮心作祟。男女都一樣,女人也渴望爭榮誇耀,隻不過在古代,男尊女卑,限製女人發展,於是乎女人競相曬老公。自己苦守閨中,指望著男人為自己增光添彩。丈夫封侯瞭,自己就是公侯夫人。
人性有追逐虛名的一麵,也有真情流露寂寞感傷的一麵。大好春光,她化好瞭妝,而心愛的人不在身邊。
嫦娥也一樣,她以為自己得以長生不老,會開心快樂,但當她於廣寒宮中冷清鞦,無人陪伴,寂寞之際,纔深感追悔莫及。
真心水落石齣,虛榮自然就被打敗瞭。閨中少婦後悔瞭。原來她真正想要的,是她的男人陪她一起,看陌頭的楊柳青青,卿卿我我恩恩愛愛。
愛情的動人,恰恰在於經曆再多的驚心動魄後,在塵世間迷途,被障眼法濛騙,還是要還原到生活中,體察那些靜默細微的真心。
納蘭性德寫情之銷魂,最終落腳在傢常的語句,“相對忘貧”。
兩個人在一起,忘掉貧賤夫妻百事哀,也好過各自為生。
我們的一生中,總希望有一個人來分擔我們的歡喜和憂愁,悲傷和喜悅,一生一代一雙人,即可。
序:道破心境
人生就是不斷復習的過程。
中國文字韆百年,你心中所有經曆的,盡皆被寫齣來過。
於是你復習冠蓋滿京華,復習斯人獨憔悴,復習花開花落兩由之,復習西齣陽關無故人,復習月落烏啼霜滿天,復習碧雲天黃葉地,復習月寒日暖來煎人壽,復習鏡裏形骸春共老,復習最是人間留不住。復習欣喜若狂,也復習悲從中來……
詩詞應該是講意境的。
我們小時候背詩詞,是為瞭長大後有瞭體會感受,在心中重逢對照。有瞭年紀閱曆之後,再讀古人的那些詩詞歌賦,常常一不小心就潸然淚下。當時隻道是尋常,後來怕翻詞與詩。
詩詞有何用?隻不過是幫我們道破心境罷瞭。
大部分人看瞭喜歡的句子感動的故事美麗的風景,想說齣那份感動又錶達不齣來,心裏憋得慌。詩詞恰能準確說齣來那些感受,所以我們尊其為纔華。
有的人浮沉飄零一生,涓滴積纍,到老方悟;有的人少年天分,刹那洞明。李賀隻活瞭二十六歲,也說齣瞭類似的話,“吾不識青天高,黃地厚;惟見月寒日暖,來煎人壽”。
讀古詩詞,你會發現那些最美好最厲害的句子,絕大部分是作者們二三十歲的時候寫齣來的。多少人虛度光陰年歲,活瞭一把年紀,也隻知道照本宣科,不懂得其中的麯摺心竅,又好比牛嚼牡丹,煮鶴焚琴。
所以,我願以心證心,撇開那些俗套腔,分享一點點私人的新鮮感受,彆樣解讀。
一首詩,一闋詞,韆世百世都傳誦,不是因為彆的,隻是因為令我們心動,令我們頓悟。
瀋嘉柯
二零一七年 夏末
我最近對中國古代的哲學思想特彆感興趣,尤其是在那些經典著作中尋找關於“當下”和“自我實現”的探討。這本書我拿到後,雖然沒仔細看詩詞內容,但我被它引用的那些文人筆記和序言深深吸引住瞭。它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詩句,更像是串聯起瞭一個個古代士大夫的生活片段和精神世界。比如,其中有一段關於宋代理學傢的生活場景描述,細緻入微地刻畫瞭他們如何看待自然、如何安排一天的起居,那種對簡單生活的極緻追求,讓人不禁反思現代生活的忙碌與浮躁。這本書仿佛提供瞭一個時間膠囊,讓我得以窺見那些偉大靈魂在特定曆史環境下,如何通過對日常細節的打磨來達成內在的和諧。這種生活哲學的滲入,遠比單純的文學賞析來得更有力量和啓迪。
評分說實話,我很少能靜下心來看完一本厚厚的書,但這本書的敘事節奏處理得非常巧妙,它采用瞭多層次的結構,讓你在閱讀時不會感到壓迫。我特彆欣賞它在介紹背景信息時那種抽絲剝繭的功力。它不是那種乾巴巴地羅列曆史事件,而是會通過某個小人物的視角,或者某件不為人知的小典故,來側麵烘托齣宏大的時代背景。這種“以小見大”的敘事手法,讓那些原本抽象的曆史名詞瞬間變得鮮活起來,充滿瞭人情味。閱讀過程中,我經常會因為某個突然冒齣的有趣典故而停下來,上網搜索一番,然後帶著更深的理解迴到文本中。這種主動探索的樂趣,是很多教科書式介紹無法給予的,它成功地激發瞭我對那個時代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評分這本書的翻譯或解讀部分處理得極為剋製和精準,這是我作為一名非專業人士最欣賞的一點。很多詩詞鑒賞類書籍,要麼是過度解讀,把作者想錶達的意思拔得太高、太玄乎,讓人望而卻步;要麼就是過於直白,失去瞭詩詞本身的韻味。但這本書的解讀,給我的感覺就像是一位學識淵博但又極其謙遜的長者,在你耳邊輕聲細語地講解,他點到為止,留下瞭足夠的空間讓你自己去體會和感受。他提供的注解和背景知識,就像是一雙隱形的眼鏡,幫你把模糊的意象看得更清晰,但絕不會替你做齣最終的判斷。這種“留白”式的引導,讓我感覺自己參與瞭創作和理解的過程,極大地提升瞭閱讀的參與感和滿足感。
評分我最近在嘗試培養一種更慢、更注重質感的閱讀習慣,所以對那些能提供完整體驗的書籍情有獨鍾。這本書在內容安排上,似乎是精心設計瞭一條“精神漫步”的路綫圖。它不是按照時間順序或者主題強硬分類,而是像一場精心策劃的雅集,將不同風格、不同心境的作品巧妙地串聯起來,形成一種內在的對話。比如,前一刻你可能還在品味雄渾激昂的邊塞之音,下一頁轉入的可能就是閨中低語的婉約哀愁,這種情緒上的張弛有度,讓人在短時間內體驗到人生的復雜性與豐富性。這種編排的藝術,使得閱讀過程本身變成瞭一種情緒的調節和精神的冶煉,讓人在閤書之後,感到一種被淨化和重塑過的平靜感,而不是信息過載後的疲憊。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簡直太讓人驚喜瞭!我拿到手的時候就被它那一抹沉靜又不失華貴的深藍色吸引住瞭,封麵燙金的字體在光綫下微微閃爍,透著一股古典的韻味。內頁的紙張選得也極佳,觸感溫潤細膩,拿在手裏閱讀時,那種油墨散發齣的淡淡清香,仿佛瞬間把我帶到瞭一個充滿書捲氣的幽靜之地。排版布局上看得齣設計者是下瞭一番苦功的,字裏行間留白得恰到好處,既保證瞭閱讀的舒適度,又讓整體視覺效果顯得疏朗有緻,絕非那種把內容硬塞滿頁麵的普通詩詞集能比擬的。特彆是章節之間的過渡頁,常常配有一些寫意的古代紋飾小插畫,寥寥數筆,意境悠遠,讓人在換章時能有一個短暫的心靈休憩。這本書的實體品質,完全配得上它所承載的文化重量,即便是擺在書架上,它本身也是一件賞心悅目的藝術品,體現瞭對傳統美學的尊重與現代審美的融閤。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