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是影响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重要人物,他不仅是一位有影响的宗教人士,也是中外达官贵人的座上宾、维新派的幕后师爷、孙中山革命党的反对派……
《李提摩太在华回忆录》详细记录了李提摩太在晚清45年期间,他在宗教、科学、通讯、国际贸易、赈灾、现代学校和专业学院的创设、现代出版社的建立等几乎所有领域参与了中国历史的进程。而他个人的经历,几乎就是一部中国近代史的缩影: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激烈较量、华夏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冲突与融合、政治经济侵略与思想和技术启蒙的对立统一等重大矛盾,无不生动地体现在他的这部回忆录里。
作者简介
李提摩太(1845-1919),字菩岳,英国传教士。属于大英浸信会。1870年l2月抵达上海,随后去山东烟台、青州等地传教。在华45年间,他结交权贵,联络士绅,顾问洋务,鼓吹变法,调停外交,抨击革命,时而幕后,时而台前,不辞辛劳,在不同政治势力之间纵横捭阖,成为清末大变局中的一位风云人物,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目录
序言东行使徒的一生
原序
第一章 早年生活
第二章 在中国的最初几年
第三章 定居青州府
第四章 山东赈灾
第五章 山西赈灾
第六章 在官员和学者间的事工(1881-1884)
第七章 第一次休假(1885-1886)
第八章 艰难忧患的一些年月(1886-1891)
第九章 在上海广学会的事工(1891-1894)
第十章 中日战争期间的见闻
第十一章 代表教会进京上书
第十二章 中国的改革运动(1895-1898)
第十三章 天台山纪行
第十四章 二度休假(1896-1897)
第十五章 义和团运动
第十六章 创立山西大学
第十七章 变革中的中国
第十八章 宗教复兴运动
第十九章 大乘佛学
第二十章 晚年时光
第二十一章 我与和平运动
译后记沟通中外文化的宗教使者
精彩书摘
《李提摩太在华回忆录》:
4.租住房子
就这样一个多月过去了,这期间,司库每天都跟我在旅馆里聊天,有一天,他忽然说:“你是一个很忙的人,不应该总让那些闲得无事的人到客栈里来打搅你。你为什么不自己租住一个房子呢?”
我回答道:“我很想有一个自己的房子,可是,如果没有人为我做担保,证明我是一个诚实的、温和的人,我便没法租到房子。我是个外国人。我在这里举目无亲。人们觉得外国人都很坏。”
他回答道,“喔,这就是你没有租房的唯一原因吗?”关于这件事,他再也没有说什么。
然而,第二天他来告诉我,说有一处房子我可以租住,而他愿意为我做担保。于是我便跟他一起去看那座房子。房子紧挨着官府的衙门,每个月的租金是九块钱(约三十先令的样子)。三天后,我不声不响地搬了进去。
我的房子坐北朝南,前面是一个小院子,约二十码长,十码宽。我的房东喜欢养花种草,在院子里养了许多盆景,长了许多花丛,这些他每天都要打理。院子的北侧是房子的正屋,也就是我住的地方。正屋共有三间,中间是最大的一间,起先是用作客厅的。西侧的房间地上铺了石砖,下面埋着烟道,有一个可以从外面生火的火炉。我发觉,冬天住在这里很舒适。我把这一间用作卧室兼书房,而且无需另加火炉。另外那个房间的地面是泥地。在这正屋的后面是一个半英亩大小的果园,里面长满了桑树,它的叶子可以用来喂蚕。这房子包括这地皮以及少量家具的年租金,花去我大约四个半墨西哥元,也就是每年六英镑的样子(中国还是按照月亮的圆缺来计算时间的,不是按照我们的月份)。至于房东料理园子的费用,我不用付分文。那是他的爱好。
我吃的很简单。早饭主要是小米粥,这种很像燕麦粥的东西,是由我的仆人从街上买来的。小米粥上总是盖着厚厚的一层红糖,冬天的时候它可以使下面的粥一个小时内都不会冷。一大碗这种粥才五文钱。通常我还要吃一块小米饼,它跟纸差不多薄,按周长算,它跟一块威尔士奶酪差不多大小。这饼要花三文钱。不过,有一点我倒是挺奢侈的:我总要在那薄饼上抹上外国的黄油。总之,我的早饭,包括茶,从来不超过十文钱;按照当时的汇率算,这差不多是半个便士。我的午饭也是让我的仆人从街上买的。午饭是四只粽子,街上的小贩子叫卖的这种粽子,包在很宽的叶子里;四只粽子加起来用不了一个便士。
我的晚饭非常丰盛。晚饭我通常下馆子,而不是在家吃。在饭馆里,晚饭我会点上一道烩鸡片(一道汤煮的、味道很好的鸡肉),晚上还要点一道煮鱼片(一道用风味独特浓汤煮的鱼片)。在点了肉和鱼之后,我还会点四只小笼包,其形状和大小相当于一只小玻璃杯。除了这些就是当地的茶,茶水想喝多少就喝多少。一顿晚饭的花销算是可观的,但加起来也不超过一百二十文钱,也就是十六便士的样子。
冬天的时候,开始吃晚饭之前我经常喝两小盅温过的糯米黄酒,这大概要花六文钱。这点酒下肚,冰冷的双脚不一会儿便暖和和的,舒服得很。
为了换换口味,我经常去清真馆子,大家都认为清真馆子比中国馆子要干净些。在清真馆子可以吃到烤牛排、烤羊排,味道好极了。
山西发生大饥荒的时候,人们的饮食简单到了极点。任何肉类、任何蔬菜都断了货源。不过,出现了一个非常好的替代食品,当地人叫它。果皮“(即橘子皮)。客人在中午或晚上到了一家客栈,他们能点的就是这个东西。点上之后,店老板便取出面粉,加上水,和成面团,再把它在一口平底锅里压扁。接着,他便把那薄面饼用拇指和食指捏住,一点一点地掐出来,再把掐出来的疙瘩倒进锅中滚开的水里。不大一会儿,这些小面片便都煮熟了,可以和着一些汤料,装进大碗里。最后,再往大碗里加点醋和一点点盐。这样,”橘皮“面便做好、上桌了。这东西非常健康,做起来也很快。
……
前言/序言
1871年夏天,大清国东北的某处旷野,有两个响马(土匪)劫下了一辆马车。他们甩着马刀吆喝着,让车里的人滚出来。很快,有一个高大的欧洲青年从马车里走出来。两个土匪从未见过西方人,他们被吓傻了,以为大白天遇上了鬼。他们立刻骑马走人。但不久,他们又带着一股人马杀来了——他们太好奇了,想回来看个究竟。
那个欧洲青年驾着马车并未走远。土匪们很快包围住他。好在土匪头子见多识广,还知道这世界上有“洋人”存在。他大胆上前,挥刀问那个欧洲青年,说:“你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做什么生意的呢?”那个人用生硬的中国话来回答:“我从英国来,是来卖书的。”那个头目便又问:“卖的什么书?”那个欧洲青年便说:“是劝人行善的书。”他边说边搬出了一摞《圣经》,热情洋溢地说:“如果你们诚信向善。我分文不取也可以,送给你们。”他微笑着把书送给土匪头目,但是土匪头目连忙摇头,说自己不认字。出于对知识人原始的敬畏,土匪们放过了这个要送自己书的洋人。
这个力图把《圣经》推销给土匪的人,就是本书的作者,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深怀对古老中国的向往,年轻神学士李提摩太来到了中国。在来中国的轮船上,他学了中国二百一十四个汉字部首,开始了用大半生来成就的中国之旅。
在李提摩太到中国不多久的1876年到1878年间,中国北方滴雨未下,干旱带来了严重的饥荒。这就是晚清历史上凄惨无比的“丁戊奇荒”。饥荒蔓延,很多人开始吃树叶,也有人开始吃死人,而积贫积弱的满清政府却无计可施。在山东传教的李提摩太,开始在上海的英文报纸上撰文,呼吁口岸及本土的外国慈善团体赈灾捐款。很快,李提摩太就筹集到大量的救灾款。
在蜂拥的救荒潮中,李提摩太记下一段非常引人深思的故事:“为了避免人员踩踏伤亡,我站在城里最贫困地区的一条狭窄小巷的尽头,让灾民被迫排成长队从身边走过。每有一个人领到救济金,我就在他那脏兮兮的手上,用墨水涂一个不易除掉的标记,可惜仍然有些人洗掉了标记,重新排到队尾。”李提摩太说,“但那双干净的手出卖了他们,我们只向那些依旧脏兮兮的手上发救济。”
1877年,山西的灾情严重超过了山东,受上海教会赈灾委员会委托,李提摩太赴山西救灾。在途中,他见到了最惨绝人寰的景象,到处是死尸,倒在路边任野狗撕扯。这令他大为衷恸,开始在英国筹集善款赈灾。他共筹得六万英镑,这些钱兑换成白银后,由李鸿章派兵押往山西。途中,他听到押送白银的士兵间的谈话,他们嘲笑这些钱是傻洋鬼子的,便深感到,拯救一个民族的灵魂与拯救他们的肉体一样重要。
人到中年以后,随着社会阅历的积累,李提摩太吸取了明代传教士利玛窦在中国传教的经验。特别是通过对中国社会的观察和思考,他更专注于跟当时中国的高层统治者打交道。通过影响诸如李鸿章、张之洞、曾国荃、岑春煊、周馥这些高官,乃至慈禧太后、光绪皇帝等人,来实现对中国的改变。
李提摩太在华回忆录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