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讲述木雕的故事和简单木雕的制作方法。从这本书里,读者不仅能对木雕有一个全方面的了解,还可以亲手制作木雕,由易到难,做出各种可爱的、有趣的木雕物件,并在制作过程中,感受木雕的乐趣、聆听木雕背后的故事,并将这份心意送给自己爱的人。一把美工刀成就的美好,就在这本书里。
许志达,创办“想作室木雕工作室”, 致力于木质产品的开发研究与木雕技术的推广应用,希望能够通过浅显易懂的方式让更多人能够爱上这逐渐没落的传统工艺。
Part 1 木雕初入门
木头与工具
木雕造型原理
运刀方式
圆雕基础概念
图雕基础练习—圆球
从三视图设计动物图案
Part 2 木雕实验室
小动物木雕制作流程
丙烯彩绘上色
Part 3 雕出动物园
开运柴柴
羊驼先生
快递猫
捕鱼小熊
优雅小鹿
贪吃松鼠
萌萌小兔
活力大象
黑皮小猴
后记
木雕动物设计图稿
◎判断下刀方向
我们都知道树木是纵向生长,由无数细小的纤维导管纵向并排组成的,所以如果顺着生长纹理方向,纵向下刀只能将纤维分开,一定要想办法横向切断才可以进行拆解造型。木雕造型要学的就是利用手上的刀子切划出我们所需要的线条,“纵向分开、横向切断”,木头造型没什么特别高深的技法,归纳起来,其实就这两种方式而已,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复杂。
了解木头结构后,需仔细观察木头的纹理方向,木头的个性很硬,讨厌推挤,必须温柔体贴地顺着它的感觉,才能做出你想要的造型。这点同与人相处一样,要试着去感同身受,多观察聆听对方所表达的情绪,千万别暴力相向,愤怒对任何事情都没有帮助,木雕是修身养性的优雅行为。
对于下刀方向有一个比较简单的判断方式,木纹是直线,刀锋也是直线,所以我们只要把刀子放在木纹断面的后方(木纹断面指木头被切断的面,上面会有一个一个的毛细孔),使刀锋角度与木纹方向成斜角朝上就行了;如果将刀锋放在断面前或是刀锋朝下就会卡进纤维导管的缝隙里,阻力过大便不容易进行拆解。
◎运刀方式
既然只要有利器就可以做木雕,那用力随便削就行了不是吗?这是错误的观念,运刀就像我们学习写字一样,用正确的运刀方式才能准确控制、划出漂亮的线条。木雕是通过观察进行拆解的优雅技术,使用蛮力挥大刀很容易受伤(用刀时记得戴上手套),而且刻不了多久就会累了,要想办法控制刀子在木头上面划出我们所需要的线条。
运刀方式大致可分成两种:“削铅笔”和“挖苹果”。
光用右手挥刀无法控制力道可能会造成意外受伤,下刀角度如果不明确也很难轻松地划出线条。在运刀时,得想办法去控制它,这时候可以试着将施力与控制角度分开。
右手以食指和拇指轻轻地上下捏住刀背,以拇指控制左右切入角度,另外三根手指轻轻勾住刀柄辅助,捏稳刀子不要滑掉。左手尽量张开用四根手指的第一个关节将木头左右夹住,用中指做支撑牢牢勾住,确保我们推动刀子的时候木头不要跑掉。因为需要用左手拇指伸展推动刀子前进,所以拇指不能捏在木头上,虎口也不能被削切物件阻碍,这样才能顺利延伸拇指推动刀子划出线条。
在确定物件不会跑掉之后,用右手轻轻捏着刀子,控制好角度将其放在木头断面切口后方,确认好削切位置与角度,以左手拇指顶在刀柄头的位置,将刀子往斜上方直线推出去,这时右手要记得不能转也别捏太紧,保持固定的明确方向走直线才能准确地以滑切的方式割出线条。记住木头喜欢被温柔对待,所以别跟它比力气,削切的时候,也要注意手指的位置,觉得有危险时,要停下来思考比较安全的方式。
刻出自己的人生
木雕,简单来说就是一种针对木头的生长结构进行拆解并造型的工艺。这得实际接触过,才能慢慢有所领悟。
记得年纪还小时我对木雕造型艺术很感兴趣,只是一直苦于没有获得相关的学习资讯的渠道,也就这么放着。年轻的我,无法确定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什么都想要尝试。记得当时电子行业很热,我也就听从家人的建议选择了相关专业,不过毕业后并没有从事相关行业,而是到处端盘子打零工浑浑噩噩度日。后来受朋友影响,决定只身到台北打工习画。两年过去,觉得自己好像有那么一点天分,于是回家成立画室,幻想自己可以成为画家,才发现画什么比怎么画还重要,结果可想而知……后来我跟着父亲一起在工地做了五年的模板工人,还参加职训学习装潢木工,结训后与朋友合伙做拼装家具。短短一年我就决定拆伙,开始自己的创业之路,前两年总收入不到20 万台币(约4.5 万人民币),那时候经营得很辛苦,必须仰赖借贷才能“苟活”。
木工要靠一双手生产出足以维持生计的产品,除非有足够的资金添购设备与材料,有相关的渠道资源,才可能有办法与大型工厂竞争。意识到这点,我增加了制作黏土公仔的产品项目。这部分纯粹是兴趣,在等待职训的偶然情况下,发现了黏土塑型的魅力。既然有自己的工作室何不做些自己喜欢的东西呢?但那时候我对黏土的造型特性完全不了解,通过大量的练习、拼命生产,一天工作十五个小时疯狂捏土,一个月制作了近两百只小公仔,做到身体抽搐脱水,肌肉痉挛。这些公仔如果能卖掉的话,或许一小时就能有90 块台币(约19 元人民币)的收入。刚开始觉得有收入总比什么都没有好,完全不计成本,但是你我都知道这无法长久维持。
在很偶然的情况下,我遇见了巴厘岛生产制作的小动物,发现这种木头似曾相识,于是央求材料行提供少量订制,由此开始了我研究木雕的“刻刻人生”。
当我看到这本书的书名,脑海中瞬间浮现出许多画面。它不像那些宏大叙事或者惊险刺激的题材,而是像一股清流,悄悄地流淌进我的心田。“小日子”这三个字,带着烟火气,有着人间真实,让我想起那些不被宏大时代背景关注,却同样鲜活饱满的个人生活。可能是清晨窗边洒进的一缕阳光,可能是傍晚饭桌上的谈笑风生,又或者是午后阳光下的一段安静独处。而“欠削吧,木头”,则让我觉得主人公可能是一个有些固执、慢热,甚至是不太懂得表达感情的人,而“欠削”又是一种带着撒娇、带着期盼的语气,仿佛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点小“麻烦”,却又让人觉得可爱。我猜测,故事可能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温馨日常,围绕着这个“木头”和那个“欠削”的人展开,充满了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人物之间的微妙互动。我喜欢这种能让我沉浸其中,去体会生活细微之处的作品,感觉就像是给自己放了一个假,暂时远离了世界的喧嚣,走进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温暖而真实的小世界。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很有意思,那种略带复古的木纹质感,加上“小日子:欠削吧,木头”这样略显俏皮又有点文艺的标题,一下子就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并不是那种一开始就追书的人,更喜欢等到书出了实体书,能捧在手里细细品味。拿到它的时候,那种纸张的触感,油墨的淡淡香气,都让我觉得这是一个值得期待的故事。我猜想,“小日子”可能暗示着一种平淡而温馨的生活,充满了日常的琐碎和温情;而“欠削吧,木头”则像是一个带着点任性的小调侃,又或是对某种固执、不解风情的对象的戏谑。这两种意象碰撞在一起,让我想象着故事里的人物,或许会有着鲜明的个性和有趣的互动。是在描绘一对情侣之间的爱恋?还是描绘家人之间的羁绊?又或者是一个人在平凡生活中寻找乐趣的故事?我充满了期待,迫不及待想翻开它,去感受作者笔下的那份“小日子”的独特味道,看看这个“木头”究竟是怎样被“欠削”的,又会带来怎样的故事。
评分拿到这本书,第一眼就被它的书名“小日子:欠削吧,木头”深深吸引。它不像那些一眼就能看透故事走向的书,而是带着一种神秘感和生活气息,让我忍不住想要去探索。我脑海里浮现出各种可能的场景:也许是一个温馨的小家庭,里面有可爱的孩子,忙碌的父母,以及那些充满欢笑和泪水的日常;又或者是一段发生在都市角落里的,关于爱情、友情、亲情的细腻故事。而“欠削吧,木头”这个词组,则让我觉得很有意思,它不像“欺负”那么直接,反而带有一种宠溺和撒娇的味道,仿佛是在面对一个可爱但有些迟钝的伴侣。我会猜测,故事的主角可能是一个比较木讷、不善言辞,但内心却很真诚善良的人,而另一个人则用这种方式来“逗弄”他,让他变得更生动有趣。我期待这本书能描绘出一种真实的生活质感,有柴米油盐的琐碎,也有不期而遇的惊喜,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能感受到那种属于“小日子”的温暖和力量,同时也能体会到人与人之间那种微妙而美好的情感互动,让我在故事里找到共鸣,甚至能从中学习到如何更好地经营自己的“小日子”。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仿佛是一首带着生活气息的歌谣,又像是一句充满烟火气的絮语。“小日子”这三个字,瞬间就将我带入了一种温馨、踏实的氛围,让我想象着那些平淡却又闪烁着光芒的日常瞬间。可能是厨房里飘出的饭菜香,可能是窗外斑驳的树影,又或者是爱人睡前的一个拥抱。而“欠削吧,木头”,则像是给这份宁静增添了一抹俏皮和灵动。我猜测,这可能是在描绘一种亲密关系中的互动,一种带着爱意的“刁难”,又或者是一种对生活中某个略显固执、不解风情的人的温柔调侃。我会忍不住去想,这个“木头”究竟是谁?他身上的哪些特质,会让作者用“欠削”来形容?这本书会不会讲述一个关于成长、关于改变的故事?它可能会描绘一对情侣,在平凡的相处中,如何在磨合中渐生情愫,如何用自己的方式去“雕琢”对方,让彼此的生活都变得更加圆满。又或者,它会是一个关于家庭的故事,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孩子对父母的回应,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构成了生命中最动人的篇章。我期待,这本书能给我带来一种回归真实、感受温情的阅读体验,让我能在字里行间,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小日子”的幸福感。
评分初次遇见这本书,就被它略带反差的标题吸引。一方面,“小日子”透着一股温润、朴实的气息,让人联想到那些平淡而美好的日常片段,如同细水长流,润物无声。这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一种在琐碎中发现乐趣的能力。但紧随其后的“欠削吧,木头”,又带着一股子俏皮和不羁,仿佛在调侃一个不解风情、反应迟钝的对象,又或者是一种带着爱意的“折腾”。这种看似矛盾的组合,却意外地和谐,激起了我强烈的好奇心。我忍不住想知道,作者笔下的“小日子”究竟是什么样的?是怎样一种生活状态,能够让人既感受到宁静与踏实,又能保有那份活泼与可爱?而那个被称作“木头”的人,又会是一个怎样的角色?他身上有着怎样的特质,才会引来这样的“欠削”?这本书会不会讲述一段从“木讷”到“开窍”的感情故事,或者是在平凡的家庭生活中,那些不经意的爱与包容?我期待着,它能带领我走进一个充满生活气息,又带着点小浪漫、小趣味的世界。
评分平时选好加购物车里放着,一遇到京东活动满199减100就买上一大堆,很划算!
评分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自己很喜欢的书,活动价入手性价比高!
评分第一次收到书皮有很长的刀口,换了一本,明显很多折过的痕迹,书页有几张有破口,和脏污,不想再倒腾了
评分还没看
评分自己很喜欢的书,活动价入手性价比高!
评分非常不错的一本书,内容很有意思。
评分啵啵啵啵啵啵啵啵啵啵
评分高大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