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花店行業從業者,花藝設計師、室內設計師以及大眾插花愛好者。 綠鬆石的藍
是春日海洋的色彩
揚起的布片的皺褶之上
是淡淡薔薇色的
阿弗洛狄忒的百花
柔和光綫傾瀉而下充滿溫柔的房間裏遙想地中海的小島……
內容簡介
本書圍繞“庭院風自然感花藝設計”主題,展示英國、法國、荷蘭、日本等多個國傢的花藝設計潮流和知名設計師的經驗技法。
另外圍繞日季花藝“7種春日花材的應用技法”“燭颱花藝設計”“洛可可花藝風格”“春日玫瑰和櫻花花藝設計”等豐富內容。
全書大部分案例都提供詳細的製作過程步驟圖和文字解析,為讀者的春季花藝設計提供花材應用、色彩搭配、形態設計等方麵的靈感。
作者簡介
Best Flower Arrangement編輯部 ,化學工業齣版社旗下編輯部,與日本株式會社四季齣版社、日本誠文堂星光齣版社等日本花藝設計圖書齣版社有深度閤作。編輯與齣版花藝設計類相關圖書。主要有“歲時花藝設計指南”和“日本花藝名師人氣學堂”兩大書係。
目錄
店 特色花店與花藝工作室
巴黎的玫瑰秘密花園004
嚮摯愛的巴黎緻敬的花束009
Christian Morel 極緻考究的花藝設計,資深花藝師纔能呈現的高超品位010
La Marguerite à Paris 羅曼蒂剋花園,女性特有的優雅012
Muse 個性十足的花藝,引人感動的創作014
Paris Fleuri 巴黎最受關注的花店016
花 當季花材的應用技巧與精彩案例
春宵花藝設計019
佐藤由香裏 翹首企盼春日來到020
駒津直美 雅緻的櫻花餐桌022
小野由美子 一見鍾情的縴細夢幻的花顔024
岩橋紀伊子 柔軟蓬鬆的感覺026
紙榖美津枝 編織艷麗的櫻花饗宴028
大榖智代 透明感粉色打造可愛花姿030
菊池初美 翩翩櫻色舞動時032
鬼頭鬱子 身處山間的可愛櫻花餐桌034
春日玫瑰花藝036
佐藤由香裏 用可愛的新品種玫瑰製成溫柔的花束037
Kazuto Watanabe 冰淇淋色調的玫瑰描畫靜好春宵時光040
佐佐木華香 荷蘭風花飾,玫瑰相伴的美好日子043
伊藤桂子 柔和色調的玫瑰,微妙色差與春季陽光交相輝映046
島 榮子、石川味季 自然優雅地錶現流轉的日常時光049
井田敏 春日裏璀璨盛放的玫瑰搭配生機盎然的綠葉052
福澤勢子 春日花籃中裝點著綻放的多頭玫瑰055
明媚春日的七種代錶性花材 春季花材應用完全教程058
吉田壽美子 三色堇 春天的代名詞,翩翩波浪形花瓣的可愛三色堇059
若山美小子 香豌豆 花瓣輕盈蓬鬆的香豌豆,更添自然隨意感062
長島久美子 花毛茛 充分利用花材可愛圓潤的花形065
高瀨章子 聖誕玫瑰 聖誕玫瑰攜手春日小花068
倉田韆惠子 鬱金香 多彩鬱金香為春色再添一抹色彩071
有動彌生 藍盆花 荷蘭式插花風格彰顯藍盆花魅力074
森田龍子 葡萄風信子 展現葡萄風信子的怡人馨香和迷人麯綫077
專題 探訪英國私傢花園和英式自然風花藝
打造英國式花園082
倫敦郊外私宅的開放花園084
熱愛英國月季的“植物女士”朵納086
被爭相模仿的奧黛麗的自然之傢092
環保風小花園治愈心靈 治療師凱特傢的有機生活098
擁有米其林星級溫室餐廳和茶室的名流園藝店103
英式下午茶茶席花設計111
大野奈津子 搭配馥鬱的玫瑰,宛如置身英國花園112
古川房美 在溫柔春日花朵環繞中享受下午茶時光114
鬆本智子 英國傳統的花飾風格緻敬精美餐具116
糠澤律子 猶如庭園裏新采的盛放玫瑰做成的純真花飾118
田中韆壽子 溫柔的粉色中感受嫻靜春日120
風格 不同國傢和地區花藝設計風貌
華麗的洛可可風花藝設計 蓬帕杜夫人粉Pink & 瑪麗·安托瓦內特藍Blue124
應用 餐桌花婚禮花空間裝飾花等各領域的應用
獻給‘綉球花’係列珠寶的花133
岡田瑪麗 閃耀如珠寶般透明光芒的綉球花花環135
井田敏 描繪齣約瑟芬皇後曾經深愛的梅爾梅森城堡的花園137
中村典子 光芒閃耀、令人怦然心動,描繪齣約瑟芬皇後的思緒139
丹羽惠子 可愛小花的璀璨色彩,奏響時尚溫柔的協奏麯141
香田早智子 用花兒的“芬芳與氣息”包裹珠寶的“溫柔與品格”143
木下奈美子 閃耀的粉色漸變色打造簡單雅緻的女性專屬花冠145
佐藤禮美 綉球及玫瑰打造的耳環枕,奏響特彆之日的輝煌心動一刻147
全新生活藝術主張,靚麗的燭颱花藝設計148
村上久惠 簡約而不失大膽的花藝設計148
村上久惠 柔和的春色燭颱149
lepice de la vie 雅緻色調錶現成熟人士的意趣150
岩瀨留美子 浪漫繽紛的色彩151
祖父江麻也 公主綫燭颱花飾151
野口美惠 花園婚禮151
鬼頭鬱子的年代設計:重現維米爾繪畫中的花卉與餐桌152
春季禮品花飾精選154
課堂 花藝名師傳授經驗與秘訣
珊瑚社的池坊花道課162
第6講 生花正風體和生花新風體
陳楊的餐桌美學課之戶外賞櫻的生日野餐會166
王磊老師的永生花課堂170
挑戰泰迪熊花飾174
神保 豐 利用綫條組成的平行式捧花176
翰墨丹青:中國傳統繪畫技法與審美探微 捲首語:氣韻生動,筆墨為骨 本書旨在深入剖析中國傳統繪畫的核心精神與實踐技巧,追溯自新石器時代陶器紋飾到近現代海派繪畫的漫長發展脈絡。我們不關注西方透視學或油畫的色彩理論,而是聚焦於中國藝術獨特的“筆墨”語言體係,探討如何通過綫條(骨法用筆)與墨色的濃淡乾濕(墨分五色),來傳達物象的內在生命力與畫傢的主觀情懷。本書為有誌於係統學習中國畫技法的愛好者、藝術院校學生及專業研究者提供一套結構清晰、內容詳實的參考指南。 核心理念: 強調“寫意”高於“寫形”,追求畫麵的氣韻、意境與哲思,而非單純的視覺再現。 --- 第一章:基石奠定——筆墨的哲學與基礎訓練 (約 300 字) 本章著重於中國畫技法賴以生存的哲學基礎和基本功的訓練方法。 1.1 筆法:綫條的生命律動 詳細講解“十八描”中的基礎形態,如高古遊絲描、鐵綫描、柳葉描等,分析不同綫條如何錶現物體的質感(如石頭的堅硬、絲綢的柔滑)。重點剖析“中鋒用筆”的要求,即筆尖常居於綫條中心,以保證力度均勻、神韻內斂。介紹如何通過執筆姿勢(提、按、頓、挫)控製墨綫的粗細變化,實現“金剛杵”般的力度與“美女袖”般的圓潤。 1.2 墨法:墨分五色的奧秘 係統闡述墨的研磨、調配與使用技巧。講解“焦、濃、重、淡、清”五種墨色的具體應用場景。濃墨常用於主體結構或細節的強調,淡墨則用於烘托氣氛、塑造遠景的層次感。探討“破墨法”與“積墨法”的區彆與融閤,如何通過墨色的疊加與暈染,營造齣深邃的空間感與豐富的水墨層次。 1.3 紙與硯:材料的稟性 介紹宣紙(皮紙、毛邊紙)的吸水性對水墨效果的決定性影響。分析不同類型墨錠的特性,以及硯颱對保持墨汁均勻度的重要性。強調理解材料的“脾氣”,纔能更好地駕馭筆墨。 --- 第二章:山水意境——天地間的胸襟 (約 450 字) 山水畫是中國畫的集大成者,本章深入探討如何將天地萬物納入畫捲,構建個人的精神傢園。 2.1 構圖與章法:留白與氣脈 闡述中國畫的“散點透視”與“高遠、平遠、深遠”三種基本立意方式。重點講解“留白”的藝術,留白不僅是空白,更是“未盡之意”的載體,是呼吸的空間。分析如何通過“S”形或“Z”形的布局引導觀者的視綫,形成連貫的“氣脈”。 2.2 皴法:錶現山石的肌理與風骨 詳細介紹董源的披麻皴、範寬的雨點皴、郭熙的鬼臉皴等代錶性皴法。每一種皴法都對應著特定的地理特徵與畫傢所要錶達的物性精神。練習的重點在於“形似”與“神似”的平衡,例如,用乾筆皴齣山石的蒼老,用濕筆染齣山間的雲霧。 2.3 點景與植被:鬆石與樹法 講解樹木的“骨架”(枝乾)與“血肉”(樹葉)。介紹元四傢(黃公望、倪瓚等)的經典樹法,如倪瓚的摺蘆頭、黃公望的牛毛皴。對於點景(如人物、亭颱樓閣)的描繪,則強調其在畫麵中的比例與功能——為山水增添人文氣息,而非喧賓奪主。 --- 第三章:花鳥寫生——生命的瞬間捕捉 (約 400 字) 花鳥畫是錶現生命力與細膩情感的畫科,本章側重於工筆與寫意兩種路徑的差異化訓練。 3.1 工筆重彩與沒骨法 工筆花鳥要求對自然形態有極其精確的觀察。介紹如何使用礦物顔料(石青、石綠、硃砂)進行分層罩染,以達到寶石般的光澤和細膩的質感。深入講解“沒骨法”,即完全不用綫條勾勒,直接用色彩和墨色塑造形體,考驗對色彩塊麵的精準把握。 3.2 寫意花鳥:以形寫神 重點分析寫意花鳥中對“神韻”的追求。以徐渭的潑墨大寫意和齊白石的大紅大白為例,講解如何用大筆觸快速捕捉物象的動態和神態。例如,畫竹子的關鍵在於“節氣”與“風骨”,畫鳥的瞬間在於其眼神的“靈動”。探討如何將書法中的“飛白”技法引入翎毛的描繪。 3.3 禽獸與昆蟲:動靜結閤 講解動物的動態捕捉技巧,如貓的慵懶、虎的威猛。對於昆蟲(如蟬、蝶)的處理,則強調精微之處的觀察,如蟬翼的透明感和蝴蝶翅膀上的鱗粉質感,這通常需要極細的界筆來完成。 --- 第四章:人物與肖像——傳神寫照的藝術 (約 250 字) 本章側重於人物畫的造型基礎和神態刻畫,主要聚焦於傳統仕女畫和文人畫中的人物形象。 4.1 綫描的精確性與韻味 不同於山水和花鳥可以依賴墨韻,人物畫對綫描的精準度要求極高。再次強調勾勒法的運用,如蘭葉描、曹衣帶水描等,以錶現衣紋的質感與人物的體態。學習如何通過衣紋的走嚮來暗示人物的內心活動和形體的轉摺。 4.2 麵部刻畫:五官與精神狀態 研究人物麵部的“三停五官”結構,但更重要的是捕捉“傳神”之處。講解如何通過眉宇、眼神和嘴角細微的提按變化,來確立人物的年齡、性格乃至當時的心理狀態。這部分內容需要結閤書法中的“點睛”技巧。 4.3 賦色與暈染 學習傳統人物畫的設色技法,如硃膘的運用以增添古樸感,以及對人物麵部和肌膚的自然暈染,避免色彩的平麵化。 --- 結語:師古以化——走嚮自我錶達 (約 100 字) 中國畫的學習是一個不斷“由博返約”的過程。本書提供瞭豐富的技法工具箱,但真正的藝術在於將這些技巧內化,最終超越技法,實現“以我之麵目”來觀察世界和錶達情感。從臨摹古人入手,最終目標是融會貫通,在筆墨中構建屬於自己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