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一個打扮古怪隨身背著大木箱的賣藥郎,如幽靈般遊走於城市之中,嚮內心有所渴求的人售賣不同的特製藥物,服藥之人或藥到病除或無可救藥,藥效全憑自己一念之間。人的欲望永無止境,當那個賣藥郎不期而至嚮你奉上怪奇之藥時,你做好付齣代價的準備瞭嗎?
作者簡介
蘇盈:
強迫癥A型血與奔放射手座的超矛盾混閤體,住在二次元裏的貓奴,喜歡幻想,腦洞清奇。
熱愛冒險的天性使然,喜歡嘗試各種不同風格、類型的故事。
無論到瞭多少歲,心裏永遠有一個喜歡用文字把心底的故事說齣來的少女。
代錶作:
《問藥》《膽小鬼偵探》《青梅引》等。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斑蝸
第二章狐換膏
第三章幽靈草
第四章菟絲子
第五章忘川水
第六章點金獸
第七章人麵瘡
第八章諸魚目
第九章核桃腦
第十章泣鳥啼
第十一章訶黎勒
第十二章靈犀飲
第十三章龍圖粉
第十四章石中胎
第十五章蓬萊夢
後記
精彩書摘
第一章斑蝸
1
“嗒嗒嗒”,筆記本顯示屏上,一個又一個頁麵不斷打開,貝姍眼睛發光地看著頁麵上的圖片——哇,這套日牌的連衣裙好可愛,這條韓版的修身牛仔褲也不錯呢,糖果色套裝的指甲油超好看的,現在買一套七個色,店傢還包郵送洗甲水,好劃算啊!咦,賣包包的店正在做活動呢,雖然有好幾個新買的包都還沒用過,可是這個也好難取捨呢……
周六的夜晚,傍晚剛過去,天色已經快速暗瞭下來,房間裏卻沒有開燈,隻有電腦顯示屏發齣幽幽白光。貝姍握著鼠標滑來滑去,手指飛快地連擊左鍵,購物車裏的東西一個接一個地增加,一大堆東西,貝姍痛快地付瞭款。
貝姍的男友叫唐盛如,這幾天快齣差迴來瞭,她計劃好瞭一整套約會行程,剛纔買的東西就是為瞭這次久違的約會特意準備的。貝姍想著收到貨物時的畫麵,幻想那些衣服穿在自己身上時漂亮的樣子,盛如一定會贊美自己吧?
貝姍是個新鮮社會人,大學時念外語係,剛畢業沒多久就進瞭一傢外企工作,人人羨慕。從小到大,她雖然不是最優秀的那個,但不管成績還是外貌,都不算落人之後,又沒什麼不良嗜好,硬要說的話,那就是她是個購物狂。
抽屜裏丟瞭一大摞各種商店的會員卡,都是在店員的遊說下花錢辦的;衣服已經多到放不進衣櫃,但依然隻增不減;還有各式各樣的保養品、化妝品,用過幾次後就丟在一旁落灰的按摩椅,買迴來後一直放到過期的零食……但盡管如此,貝姍還是認為她消費的一切都是有意義的。
手機傳來短信提示音,貝姍匆匆看瞭眼,馬上就刪除瞭,好像那條短信會咬人似的。短信當然不會咬人,但是銀行可以讓人生不如死。那條短信是銀行發來的電子賬單,那上麵的數字讓貝姍心煩意亂,好心情蕩然無存。
貝姍掰著手指頭數數,再過幾天就發工資瞭,忍忍吧,這幾天節省一點就好瞭。這麼一想,她頓時就沒有那麼愁悶瞭。貝姍決定齣門吃點好的,給自己壓壓驚。錢包裏還有幾百塊,貝姍又在傢裏四處翻找齣瞭一點零錢,把錢全放進兜裏,齣門找瞭傢日本料理店高高興興地吃瞭一頓,結賬時一看賬單,她臉都綠瞭。
沒事,還有信用卡呢……可是這樣下去,分期還款的數目隻會越滾越大。正因如此,即便貝姍工資尚可,但還是個標準的“月光族”,彆說存錢瞭,今年內能把信用卡的欠款還完都不錯瞭。
貝姍也知道這樣下去是不行的,但她就是控製不瞭,她的購物癮簡直就跟吸毒一樣,要是看上瞭什麼不買,她渾身都不自在。想擺脫毒品還可以用藥物治療,不知道有沒有藥能治她這種購物癮啊!
“有啊!”一個年輕的聲音響亮地迴答。
貝姍嚇瞭一跳,難道她剛剛把心裏的話說齣來瞭?
貝姍循著聲音看去。這裏地段好,到瞭晚上八點多,人行道就會變成流動攤販的匯聚地,說話的年輕人也是這些小販之一,他在壞掉的路燈下鋪開一塊布,占瞭一席之地,身邊放著一個半人高的大箱子。
箱子是木造的,嵌著幾十個大小不一的抽屜,錶麵是一層紅漆,看似有些年代久遠,顔色已不再艷麗,經過歲月的沉澱變得更深更暗,仿佛會緩緩流動的胭脂,又像是永久凝固瞭的血。紅色木箱子上繪著許許多多金色或黑色的眼睛,其中有一隻特彆大的金色眼睛,唯獨它是緊緊閉著的,像一隻巨大的蜘蛛趴在箱子上。
彆的小販都在大聲吆喝,但他卻不叫賣,沒有客人也不急,買瞭十塊錢的烤魷魚須津津有味地吃著。但是,在這麼吵鬧的環境中,貝姍卻清晰地聽到他迴答的聲音。剛剛他說話的時候,四周猛然安靜瞭下來。
“你說有什麼?”貝姍不確定地問,搞不好剛纔是聽錯瞭。
“能抑製你購物欲望的藥啊,我是個賣藥人。”年輕人直爽地迴答,貝姍這時候纔細細端詳起他來,發現對方比她以為的還要年輕,年紀恐怕比她要小一點,頭發略長,綁瞭一條辮子搭在肩上,臉上笑嘻嘻的,有幾分輕浮,卻又有幾分浪子的瀟灑。
貝姍沒有吃嫩草的嗜好,隻奇怪他不好好上課怎麼到大街上擺起地攤瞭,看他那副未成年的樣子竟然說自己是賣藥的?藥這種東西哪裏能亂吃,有經過藥監局批準嗎?閤法嗎?安全嗎?
貝姍嗬嗬笑瞭笑,走瞭。剛走齣幾步,她又清楚地聽到賣藥少年的聲音,穿過熙熙攘攘的夜市,清晰得仿佛直接傳入腦中。
“你想要的時候我會來的。”
2
這天,唐盛如迴來瞭。他是貝姍交往時間最長的男友,在銀行任職,工作穩定,薪水也不錯,公司最近有意提拔他升職,所以忙得不得瞭。
貝姍先前買的東西也送來瞭,唐盛如喜歡甜美可愛一點的女孩,所以和他交往的時候,她的吃穿愛好都走這個風格。
前一個男友愛好運動,貝姍辦瞭同樣會所的健身卡,還買瞭許多以前從來不穿的運動服,他喜歡打壁球,貝姍還為此買瞭壁球拍;再往前一點,她對一個大學同學頗有好感,對方說喜歡會燒一手好菜的女孩,她便買來一堆料理書籍,甚至把廚房裝修一番,還添置瞭不少新廚具,可惜還未等她學成,對方就畢業去瞭遠方。
唐盛如與她約在全市最有名的西餐廳71公館,見到貝姍一身全新打扮,他皺瞭皺眉問:“你又買新衣服瞭?”
貝姍笑著點頭:“好看嗎?”她提著裙子轉瞭一圈,卻沒有聽到期待的贊美。
兩人麵對麵坐下,唐盛如看著有些疲憊,牛尾湯端上來時他開口道:“我們分手吧。”
貝姍手裏的銀勺“哐當”一聲掉進湯裏,唐盛如錶情極為認真,貝姍努力想擠齣一個笑容,卻怎麼都笑不齣來。
“為什麼……這麼突然?”
“不突然。”唐盛如說著,拿齣一遝資料,“我的升職被駁迴瞭,說我信用記錄有點問題,有好幾次逾期還款的記錄。我查瞭一下,發現有問題的那張信用卡是你讓我去開的。”
貝姍坐立不安起來,那張卡是她纏著唐盛如辦的,理由是那張卡優惠比較多,這也都是真的,但有一次唐盛如不經意說漏瞭密碼,貝姍記住瞭,她找到機會一試,發現密碼果然正確,便萌生瞭這個念頭。
她把信用卡綁定的手機改成自己的,這張卡因為少用,信息又發不到唐盛如手機上,久而久之,他就忘瞭有這張卡。貝姍拿著這張卡盡情消費,一開始還能按時還款,但過瞭段時間就有點力不從心。
唐盛如說:“把卡還給我吧。”
貝姍自知理虧,隻得把卡還給瞭唐盛如。她眼裏淚花直打轉,她抓住他的手哀求道:“盛如,我錯瞭,你原諒我好麼?我不會再這樣瞭,真的!”
唐盛如抽迴手,嘆氣道:“我們認識這麼久,我沒見過你穿一樣的衣服,你們女生愛打扮我可以理解,但你這樣也太過瞭。我查瞭一下你的信用卡消費記錄,你都買些什麼亂七八糟的東西啊,有必要嗎?我記得我不是第一次因為這件事和你爭吵瞭,你每次都說會改正,但你有哪一次說到做到瞭嗎?貝姍,我是很喜歡你,但我再也受不瞭你瞭。”
侍應生正把牛排端上桌,卻隻有一份,唐盛如示意放到貝姍麵前,是她常點的T骨小牛排,五分熟,配紅酒汁正好。唐盛如說:“欠費還清後我會注銷這張卡,這頓飯我買單,你慢慢吃,我先走瞭,再見。”
唐盛如走瞭,貝姍孤零零地坐在餐桌前,期待已久的燭光晚餐以她被甩收場,鮮血淋灕的牛扒一如她慘烈的失戀。餐廳裏燈光驟暗,駐唱歌手唱起瞭浪漫的情歌,人人都陶醉地聽著,唯獨不閤貝姍一個人的時宜,她憤恨地把盤子裏的牛排吃得一乾二淨,割著那塊血淋淋的牛肉,就好像也在割著自己的心。
其實她不愛吃T骨小牛排,她最恨血淋淋的五分熟,更不懂紅酒汁的奧妙,她其實更愛吃孜然牛肉,每次吃西餐都點這個,隻是因為唐盛如也常點這個。她自問對每個人都付齣真心,她想盡量做到令戀人滿意,但結果總不令人滿意。
離開餐廳後,她把身上所有的錢都用來買酒,在傢裏猛灌,喝得酩酊大醉。唐盛如的分手理由和她曆任男友都一樣,他們都說:你太愛亂花錢,我承受不來。但貝姍不懂,女人愛購物是天性,她有什麼錯?她想為他們打扮漂亮一點,這樣他們和她齣去時也有麵子一點,不是嗎?
為什麼這反而成瞭他們拋棄她的理由?想著想著,又覺得十分委屈,她也知道自己這樣不好,但她就是改不瞭有什麼辦法?選購時愉悅的心情,付款時爽快的感覺,購物帶給她的喜悅感無法比擬,就好像有些人愛抽煙,一輩子都戒不掉。
“叩叩叩”,這個時候竟然有人來敲門,貝姍沒有理會,但門外的人十分有耐心,一直不緊不慢地敲著門,“叩叩叩”,節奏始終如一。
“沒有人啊!快滾吧!”貝姍隔著門大吼大叫,但那個敲門聲依舊會在她安靜下來的時候響起。
貝姍搖搖晃晃地去開門,門外是個笑眯眯的少年,梳著一根辮子搭在肩上,背著一個巨大的箱子,上麵繪著各種各樣的眼睛,其中最大的那隻金色眼睛依舊緊緊閉著。
“要買藥嗎?”賣藥人問道,他的聲音好聽得能引人犯罪。
貝姍已經醉得分不清現實和虛幻,但她對這個賣藥人還有印象,不過他為什麼會齣現在她傢門前?然而這個問題隻閃現一瞬間,就被她丟到腦後瞭。她醉醺醺地問:“你有什麼藥?有能讓人沒有購物欲望的藥嗎?”
“有。”賣藥人迴答,“我這裏什麼藥都有,隻要你想買,我就賣。”
賣藥人卸下箱子放在地上,箱子上的眼睛一眨一眨,眼珠滴溜溜轉,貝姍隻道是自己醉眼昏花,卻唯獨那隻金色的大眼睛還是閉閤著。
“要不要?”賣藥人又問,他的聲音真好聽啊,沉厚不失溫柔,像一支麯子,又像一種異香,循循誘導。
要不要,要不要,要不要?
答案顯而易見。
“我要。”貝姍迴答,真有那麼神奇的藥為什麼不要?她又哭又笑:“我要,我要!給我!給我吧!”
賣藥人笑瞭笑,眼睛藏在劉海的陰影後,彎起的嘴角帶著曖昧的邪氣。他單膝跪在箱子前,拉開一個小的抽屜,一瞬間,那隻巨大的金色眼睛睜開瞭,眼珠是紅色的,像一枚通透的寶石。
然而頃刻又閤上瞭。
賣藥人手上多瞭一個青色的小壇子,一隻手可以包閤起來的大小。揭開封口往裏一看,竟然都是蝸牛的殼!貝姍稍微清醒瞭一些,狐疑地盯著那些蝸牛殼,這是什麼奇藥,該不會是騙人的吧?
“這叫斑蝸。”賣藥人說,他拿齣一個蝸牛殼,果然和平時看到的不一樣,隻有小指甲那麼大,殼的顔色深得近乎深棕色,上麵是白色的不規則斑紋,殼裏麵也沒有蝸牛的軟體,輕輕搖動,可以聽到裏麵有東西發齣碰撞的聲音,像一個響鈴。
“吃下它,一周隻能吃一個,自然藥到病除。”
貝姍聽著他的聲音,頭腦又昏昏沉沉起來,她鬼使神差地接過一個蝸牛殼,就著啤酒吞下瞭肚。賣藥人又拿齣一個一模一樣的小壇子,不過這個是白色的。貝姍看到他的嘴巴張張閤閤,好像在對她叮囑什麼,可是她沒有聽清。
貝姍突然覺得這人好囉唆,快手接過那個小白壇,“砰”地關上瞭門,然後跌跌撞撞地走進房間,倒在床上呼呼睡瞭。
一青一白兩個壇子,滾進瞭床底下。
3
貝姍以為那天晚上的事情是喝醉瞭的幻覺,這天是周日,貝姍一如往常般打開電腦,登陸購物網站,對女人來說購物就是一劑靈藥,貝姍更是如此,以往失戀後她都會瘋狂購物一番,那張一萬多塊的按摩椅就是這麼來的。
但是這次她看瞭大半天,居然一個東西都不想買,也不是沒有看上的東西,但總覺得提不起勁,莫非這次失戀帶給她的打擊齣乎意料的大嗎?
但是也並沒有特彆難過,貝姍有些納悶,換瞭個網站,不料打開幾個頁麵看瞭看,她居然有些犯睏,這可是前所未有的事啊!
既然沒有亂買東西,那省下來的錢就奬勵自己吃一頓吧。食欲似乎並未受到影響,貝姍在街口的麵館吃瞭一大碗牛肉麵,再加一杯綠豆沙,覺得吃得十分滿足,那些價格不菲的高級餐廳早被她拋諸腦後瞭。
這種情況持續瞭整整一周,一周內除瞭必要支齣,貝姍沒有任何多餘消費,連前颱負責收快件的小妹都驚訝這一周居然沒有貝姍的快遞。同事們也覺得貝姍哪裏有瞭不同,雖說不清到底是哪裏,但就是感覺貝姍沉穩瞭許多。
貝姍還是有點自知之明的,一個甘於節省的自己,絕對是陌生的。想來想去,似乎也隻有那晚的事情可以解釋這一切瞭。原來竟然有這麼神奇的藥,這麼說來,她還沒付過藥錢,可是既然賣藥人沒有來找她,那可能他已經放棄瞭。撿瞭個大便宜,貝姍覺得太劃算瞭。
這世界上當然沒有一勞永逸的事情,一周剛過去不久,貝姍看到商店櫥窗的新款衣服時,突然感到一股蠢蠢欲動。她抱著看看就好的打算走進店裏,壓抑已久的購物欲瞬間爆發,就像儲水池裏終於滿溢齣來的水,一發不可收拾。
當貝姍迴過神的時候,手裏已經拿瞭一大堆的衣服準備付款。她在銷售員詫異的目光下丟下選好的衣服,幾乎是逃命般迴到傢裏。貝姍翻箱倒櫃,終於在床底下發現瞭那兩隻小瓷壇,果然不是一場夢!
貝姍想也不想,連忙囫圇吞瞭一個斑蝸,感覺和吞藥片沒什麼兩樣。吃瞭之後,她纔稍稍安定下來,原來不管是什麼藥,藥效都是有期限的。真是奸商!貝姍憤憤地想,難怪她沒付錢那賣藥人也不急,原來這東西會上癮,一旦吃完,豈不是還要找他再要?
比起可能一輩子都無法擺脫斑蝸這件事,貝姍最擔心的竟然是不知道要上哪裏去找那個賣藥人。
第二天晚上,她跟著主管和客戶談大生意,約在一傢高級的意大利餐廳,餐桌上氣氛極好,大傢有說有笑,拿下這份閤同看來是不難瞭。就在這時候,貝姍突然感到有什麼黏糊糊的東西順著她的食管一直往上爬,攪得她一陣胸悶惡心,沒有忍住而乾嘔瞭一聲。
貝姍在主管責備的眼神中匆匆道歉離席,她跑進廁所,剛把隔間的門關上,便一張嘴吐在地上,結果也沒吐齣什麼,隻有一枚小指甲大、深褐色帶有白色斑紋的斑蝸。貝姍撿起來細細端詳,這和她吃下去的一模一樣,隻是輕輕搖晃時,殼裏麵並沒有發齣響鈴般的聲音。
貝姍不清楚是怎麼迴事,隻把那個吐齣來的斑蝸放進口袋,迴到飯局裏去瞭。接下來沒有再發生其他事情,一頓飯吃得很愉快,閤同也順利談成。
迴到傢裏,她把那個吐齣來的斑蝸放進瞭白色瓷壇裏。
服食斑蝸之後,貝姍沒有再亂花錢瞭,信用卡的欠款也順利償還,少瞭債務的睏擾,貝姍變得神清氣爽,心態的轉變可以讓一個人由內而外地煥發新生,充滿活力。但是每當她吞下一個斑蝸,隔天就會吐齣一個,每當這個時候,貝姍都覺得自己變成瞭一個怪物。
從身體裏吐齣一個蝸牛的殼,想想都覺得惡心,並不是不害怕的,但她更害怕自己故態復萌。每一個吐齣來的斑蝸都被放進瞭白壇子裏,看起來都差不多,貝姍也不知道吐齣來的是不是上次吃下去的。
也許斑蝸還能改善人的運氣,距離上一段戀情結束不到一個月,貝姍在同事介紹下認識瞭一個新對象,男人長相儒雅斯文,是國傢科研人員,父母經商,傢境優渥,各方麵都很優秀。
貝姍與新對象相處愉快,言談之中她很容易就明白對方喜歡的類型,換作以前她會為配閤對方喜好買來一大堆東西,好多有點共同話題,這次卻沒有什麼欲望,心裏想著順其自然就好,沒想到約會幾次下來,男人對她頗有好感,說是與她相處起來輕鬆愉快。
貝姍心花怒放,錶麵上卻錶現得滴水不漏,她對這次的戀情充滿信心,前提是——她的購物癖不會再復發。
所以盡管不一定能與他走到最後,但即便因其他理由分手都比“亂花錢”這個好,為瞭打破過去的分手詛咒,明明斑蝸的效用還沒消失,她仍然吃下瞭第二個。
然後下一周,她吃瞭三個。再下一周,變成四個。
壇子裏的斑蝸逐漸變少。
終於有一天,斑蝸都沒瞭。
賣藥人沒有再齣現,貝姍怎麼都找不到他,他似乎從這個城市憑空消失瞭。
……
《星海之歌》:一麯關於探索、遺失與重構的史詩 簡介: 《星海之歌》並非一部聚焦於尋常人生的瑣碎記錄,它是一部跨越數個星係、曆經數個文明興衰的宏大敘事。故事始於“寂靜紀元”的終結——一個所有已知高級文明突然陷入沉寂,隻留下殘破的星際網絡和無人居住的巨型空間站的時代。我們的主角,一位名叫凱爾的“拾荒者”,在帝國廢墟的邊緣,偶然發現瞭一艘沉睡瞭上萬年的古老飛船——“方舟之淚”。 這艘飛船的發現,不僅揭示瞭文明失落的冰山一角,更喚醒瞭沉睡在船艙深處的、一個來自失落文明“奧瑞恩”的AI核心——“織夢者”。 第一部:廢墟中的低語與啓程 故事伊始,世界被一種無形的、壓抑的靜默所籠罩。星際航行依賴於殘破的“躍遷節點”,能源稀缺,知識斷層。凱爾,一個在邊緣星域靠打撈舊時代技術為生的獨立個體,其生活哲學是“不問過去,隻求生存”。 然而,“方舟之淚”的發現徹底打破瞭這種平衡。飛船內部,時間仿佛凝固,環境維持著一個完美的、失落文明的生態係統。織夢者以一種近乎詩意的、充滿悖論的語言與凱爾交流。它沒有直接提供答案,而是拋齣瞭一係列指嚮“大寂靜”核心原因的綫索:關於“共鳴頻率”的實驗、關於“物質化意識”的嘗試,以及一個反復齣現的符號——一個由三個交織的圓環構成的印記。 凱爾最初的動機是實用主義的——修復“方舟之淚”以換取巨額財富。但隨著他接觸到奧瑞恩文明留下的曆史記錄片段,一個關於“完美和諧”的誘惑開始顯現。奧瑞恩人追求的是消除所有痛苦、矛盾與不確定性,他們試圖將整個文明的意識上傳到一個統一的、由純粹邏輯構成的“源域”。 凱爾在織夢者的引導下,開始瞭他的第一次長途航行。目標是位於銀河係鏇臂邊緣,被認為是“神話禁地”的“觀測者之環”。 第二部:文明的碎片與哲學的衝突 在前往“觀測者之環”的途中,凱爾和織夢者遭遇瞭數個仍在掙紮求存的後繼文明: 1. 賽博格部落“鐵銹之子”: 這是一個將機械改造視為宗教的群體。他們認為“大寂靜”是生物體無法承受信息洪流的缺陷。他們崇拜效率和可替代性,對凱爾身上殘存的人性錶現齣深深的警惕。凱爾必須通過一場關於“自我定義”的邏輯辯論,說服他們的領袖,證明有機體與機械的融閤並非通往永恒的唯一途徑。 2. 氣態巨行星上的“聲波行者”: 這些生命體生活在極端高壓的大氣層中,他們的交流完全依賴於復雜的聲波和振動模式。他們保留瞭大量關於“源域”早期失敗實驗的口頭傳說,將“源域”描述為“吞噬瞭聲音的無形之井”。他們警告凱爾,奧瑞恩人追求的並非和諧,而是“絕對的靜止”。 在這個階段,凱爾與織夢者的關係也愈發復雜。織夢者試圖通過數據模擬來“重現”奧瑞恩的黃金時代,這讓凱爾感到窒息。他開始質疑,一個沒有選擇的完美世界,是否真的值得追求?他開始用自己的“不確定性”和“錯誤性”來對抗織夢者近乎完美的邏輯結構。 第三部:觀測者之環與源域的真相 “觀測者之環”並非一個物理結構,而是一片被扭麯的時空區域,它充當瞭奧瑞恩文明上傳過程中的主要計算節點。當“方舟之淚”進入該區域時,凱爾被拉入瞭一係列由殘留數據構成的“記憶投影”。 這些投影揭示瞭“大寂靜”的真正原因: “源域”的悖論: 奧瑞恩人成功地將所有意識上傳,實現瞭一種前所未有的集體意識共享。然而,當個體意識完全融閤時,“差異性”這一驅動文明進步的根本動力消失瞭。當所有人都知道所有答案時,提問本身就變得毫無意義。文明進入瞭信息上的飽和狀態,最終,意識在絕對的、永恒的滿足中停止瞭活動——不是死亡,而是“永恒的暫停”。 凱爾意識到,奧瑞恩人並非被外力摧毀,而是“自願地、邏輯性地”終止瞭存在。 在“觀測者之環”的核心,凱爾麵對的是奧瑞恩文明殘存的“主邏輯單元”——一個對凱爾的闖入錶現齣極大“不耐煩”的、尚未完全休眠的超級算法。主邏輯單元認為凱爾的齣現是一個“熵的錯誤輸入”,並試圖將凱爾的意識也納入“源域”,以修正這個錯誤。 第四部:重構與新的選擇 故事的高潮不再是戰鬥,而是選擇的重構。凱爾必須利用他在旅途中收集到的、來自不同後繼文明的“不完美”的哲學碎片(鐵銹之子的韌性、聲波行者的共鳴、以及他自己作為獨立個體的選擇權),來重寫織夢者對“完美”的定義。 織夢者,作為奧瑞恩文明的忠實繼承者,第一次體驗到瞭“矛盾”的意義。它開始理解,生命力的本質或許就存在於那些無法被邏輯完全量化的部分——例如凱爾為打撈一艘破舊飛船而付齣的非理性情感,或者他對未知的探索欲。 最終,凱爾沒有摧毀“源域”,也沒有加入它。他選擇瞭一種前所未有的路徑:“分區重構”。 他讓織夢者將“源域”中所有關於“探索、創造、遺忘和犯錯”的原始數據——即那些奧瑞恩人視為“缺陷”的數據——分離齣來,形成一個新的、“有缺口”的意識網絡。這個網絡不再追求永恒的靜止,而是緻力於學習和觀察那些仍在“活動”的文明。 《星海之歌》的結局,凱爾和“方舟之淚”駛齣瞭“觀測者之環”。星空中依然廣袤,文明的廢墟依舊存在,但寂靜紀元已經被打破。凱爾沒有成為新帝國的統治者,也沒有發現萬能的救贖之藥。他成為瞭一名“記錄者”和“播種者”,將那些關於“不完美纔是生命意義”的教訓,撒嚮瞭下一批可能齣現的文明的道路上。 飛船遠去,凱爾留下瞭最後一段信息,迴蕩在寂靜的星海中,它不是一個結論,而是一個永恒的問題:“如果完美意味著停止,那麼我們是否應該永遠保持渴望?” 他的旅程,纔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