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一味地希望孩子长大,却忘记了孩子真正的成长。
“不想让爸爸妈妈失望”“一定要考个好成绩”“我要快点长大,这样……”这是现在多少孩子的独白,但是这他们真正的心里话吗?在许多家长一味地叮嘱“我们都是对你好”“你要考个好学校”……看似爱意满满的背后,真的走进过孩子的内心吗?
★彻底告别拔苗助长式的“伪成长”。
现在很多孩子心理上觉得自己是个大人了,做什么都不能让父母失望,不能让老师失望,要多多做受表扬的,对的事。其实,很多孩子都拒绝认识自己的“不能”,这种成长实际是“伪成长”。
★不要急着把孩子变成“大人”,而是要在他们独自飞翔前,准备更多的生存能力。
“成绩”固然重要,但不能说明孩子的全部。大人们需要给与孩子更多的能将来走进社会的生存能力,比如,可以告诉他们:经历了失败,才知道站着的可贵/如何学会原谅他人/认真道歉是人生的一堂必修课/责备不等于羞辱等。
★给孩子撕去所谓的标签,让孩子像孩子一样成长。
很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地累计不被信任、未被认可、甚至被贴上标签的过往。久而久之,他们无奈的选择照着别人眼中自己的模样而活。最后可能就自我放弃。这种在成长中遇到的情况还有很多,每种情况都会有相应的解决方式。
★不是只有“我能”才是孩子成长的全部写照。
要让孩子学着拥抱自己的“不能”。一起去了解孩子的内心真实写照,理解孩子的个性和成长规律。让孩子最终由内至外,从身体到内心真正地成为“大人”。
内容简介
一位在教育生涯经历多年的优秀老师,以莫大的信任与耐心,去引导孩子,并帮助家长了解孩子成长背后的真实想法和内心。什么是道歉、尊重、自省、负责、接纳不完美……这些成人容易忽视,但却对孩子一生重要的事。守护孩子们的正确方式,是为他们在独自飞翔前,培养更多的生存能力。
作为一名老师,作者在学生时代所感受到当时的教育,还有父母给的压力后,立志成为一名能读懂孩子的好老师。他的很多观点很接地气,其实现在很多家长和老师都忽略的一个问题:一味地希望孩子长大,却忽视了孩子真正的成长。本书以一个个温暖的小故事展开,揭露了故事背后孩子成长的感动瞬间。聆听孩子内心的声音,比一味地灌输大道理更重要。
带你走进孩子的真实内心世界,帮你厘清孩子的个性和成长规律,把握沟通技巧,让孩子真正健康地成长。
作者简介
吴纬中,毕业于淡江大学英美文学研究院。学生时代,立志成为一名真正“懂”学生的好老师,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一名优秀的英语老师。他独特的教育观和学习理念受到了众多家长和孩子的喜爱。
内页插图
目录
辑1 孩子,你那些逐渐被遗忘的能力
道歉,是孩子融入校园生活的一堂必修课 / 3
如何“学做自己” / 9
为什么要尊重别人/ 14
认识自己的“不能” / 22
冷漠会传染,但温暖也会 / 30
真正的“长大” / 35
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 43
找到为自己学习的理由/ 50
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57
懂得反思──不再认为都是别人的错 / 66
为自己做选择,努力并负责 / 73
学会原谅他人 / 80
“我懂你的懂”──如何同理他人 / 84
我们终究要练习说再见 / 91
辑2 奋力抓住每个悬崖边上的孩子
经历了失败,才知道站着行走的可贵/ 99
撕去标签,还原自己 / 106
为孩子注入陪伴的力量 / 112
为什么要责备/ 121
这些时候,我必须责备/ 129
八个改变孩子心理的坚持 / 135
我与孩子们的生命故事 / 143
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 151
多听听孩子沉默的声音 / 157
令学生闻之色变的老师 / 162
后记:学生教会我的事 / 167
我要感谢的人 / 174
精彩书摘
如何“学做自己”
找自己、做自己是一个持续不断、颠簸的过程,绝没有快捷方式。
“做自己”,大概可以在青少年的标语口号排名中挤进前三,是这几年流行到浮滥的一个词,也是我最常听见学生们挂在嘴边的一个词。
其实也不只是这几年的事了,一九八八年耐克品牌的“JustDoIt!”,一九九○年饮料广告中的“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做自己”经历了千万次的变装,隐藏在流行歌曲、大众广告、电影媒体、励志书籍中。“做自己就好,不要想那么多!”早已成为孩子们安慰自己或者彼此慰藉的一句话。而我认为,“做自己”至少有两种不同的类型:
感官类
一种轻浮、浅薄做自己的方式。
这一类型的“做自己”,是把“做自己”当作掩护自己放任的借口,打开“做自己”的大伞,肆意伤害他人、颠覆规则,随心所欲地自我沉溺。不经大脑的说话叫“做自己”,对规则不屑一顾的作风叫“做自己”,尖酸刻薄的自恋叫“做自己”,百无禁忌的举止也叫“做自己”。
这种人误把白目、无礼、目中无人当作“做自己”。
思维类
这种类型的“做自己”,是明知自己所做的与社会期待相悖,但经过审慎思考、掂量利弊后,仍选择聆听内心的声音,以对他人最低的影响为原则,决定要做自己。
他知道做自己其实不是一件那么潇洒的事,而是一种深刻的反思,得先循着纹理找到生命的脉络,厘清自己的价值观、愿景、梦想与热爱的理念。所以,做自己之前,他懂得首先要找回自己、还原自己,找到自己逃避已久的渴望;挖掘成长过程中不断被压抑、被社会化的观念与不满;探索自己的性情、特质、喜恶、爱憎。在察觉不对劲的时候,勇敢地说出口;在感受不舒服的时候,认真地与自己内心对话;在内心不由自主冒出想法时,诚实坦然面对。通过阅读、历练、反思,知道自己的梦想与内心深处的愿望,直到这时,他能说不再为其他人而活,不活在任何一个人的阴影下,只为自己而活。
你什么时候才要开始做自己
我常和我的学生们聊他们未来的规划,其中与一个孩子的谈话,令我至今印象深刻。
他身材高大,宽阔的脸庞上挂着这个年龄段少见的谨慎与节制。
“升学,当然是升学!老师,我从一年级开始就想好了!”
他说起话来,每个字都加了重音,仿佛刻意让人感受他不可小觑的决心。
我问他,为什么要升学。
他说,如果不升学,爸妈就会看不起他,自己将来找工作的时候更会碰壁。他要证明给爸妈看,要拿世界第一。
我又问他,为什么要拿世界第一。
他说,只有这样,将来才会得到更多人的尊重,自己才会在世界的舞台上称霸。
我吞下了这种直线型问话的冲动,反过来换另一种方式询问他,陪伴他去思考自己更深层的目的和动机。
他说,自己所规划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证明给家人看,让他们不再看不起他。
我问他:“所以,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家人而做的,那你又为你自己做了什么?”
他搓着冒汗的手心,说他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这几年都是过着满足别人的生活。
“那从什么时候开始,你才能不再过这种生活?”我继续问。
他直截了当地回答:“等我实现了梦想,意气风发的那天就可以了。”
“如果到了最后,你希望的一切成真,他们还是对你不屑一顾,你要怎么面对呢?”
他说,如果真的那样,到时候自己就会想通了,做自己就好,也不会再过满足他人的生活。
最后,怀着复杂的心情,我告诉他:“那为什么你现在不开始好好想想,怎么去做既可以保持本心,又能快乐成长?”做自己的内在阻碍——惧怕,怕搞砸、怕他人眼光、怕被说闲话、怕无法融入、怕人失望、怕路走偏、怕自己不够好、怕失去、怕丢脸、怕没把握机会、怕徒劳、怕蒙羞、怕被拒绝、怕被揭穿、怕没准备好、怕人生气、怕忘词、怕说错话、怕没被看见、怕无法说服别人……
然而,怎么怕,怎么错。
由害怕所驱动的行为,即使最终得到所想的,也不免侵蚀了自己的心,活得胆战心惊,积年累月下来,造成了患得患失、畏首畏尾的行为模式。像《魔戒》里的咕噜,永远处于受怕的焦躁中,勾魂的欲望不时探头张望,却仅有胆量攀附在黑暗的洞穴口边,瞪大惊惧的眼睛,打量四周的凶险。
为了在别人眼中维持完美形象,一切努力反而让自己更碎裂不堪;像毕加索立体派的人像,多角的棱面耗费力劲也拼不出一个完整的脸孔,只留下身份认同错乱的茫然。
做自己的外在考验——家人的期待
除了内在的恐惧外,让我们无法做自己的阻碍之一常来自我们最熟悉的亲人。
在尝试踏上“做自己”这条路的时候,也许我们能够无视那些无关紧要、仅仅靠动动嘴就批判他人的人,但面对家人的关心与爱的呢喃、不管你喜欢与否的循循善诱,才让人格外为难。
“大家都这么做,为什么你……”
“早就告诉过你了……”
“这样很不正常!”
“我们为了你好……”
…………
身为两个孩子的爸爸,让我大胆地这么说:其实父母想要的并不多,通常他们对孩子的期待,首先是有一个健康、快乐、自由的生活;其次能运用更丰饶的资源,活得比他们这一代更幸福,且能为自己负责,完成自己的梦想。
纠结点在于,往往对幸福、快乐、自由、梦想的定义,父母和孩子不同。
但我觉得,在放手“做自己”之前,若能坐下来和父母有一次真实的交流,听听彼此的心声,一定会更好。
在这样的谈话里,可以聊聊:
1.自己真正在乎的事(这个在乎不只是外在的,更是内在的。比方说需要被尊重,想要被信任,并说明自己想被尊重与信任的方式是什么)。
2.想要做的事,这件事的意义,以及这件事对自己的重要性。
3.自己现在的想法,以及这些想法是如何一点点产生的。
4.站在父母的角度换位想一想,会不会信任自己,会不会安心。
5.自己是经过深思熟虑,并做好了万全准备(查过资料、经过深度调查)的,也承诺会对自己的未来负责。
在说完自己想说的话之后,好好聆听父母的回应,听听他们的忧虑和意见,听懂他们尖锐话语背后的温柔。再慢慢地、耐心地响应他们,因为父母常常比孩子更为脆弱,一想到儿女,他们都有着一颗看不见的玻璃心。
人都是需要同理心的,就连家人也是。如果能把真正所要的,心平气和地和父母说清楚,在“做自己”的路上一定会省力许多。
……
前言/序言
老师该教却没教的事
去年期末,我的一名学生考试没及格。他气冲冲地找我理论,说为什么已经补交了作业却仍旧不及格。我虽回应补交的作业没有达标,但他始终无法接受。
那是一场不愉快的谈话,因为他一口咬定老师每个学期都必须拿一定比例的学生“开刀”,以完成“业绩压力”;而他认定自己就是那倒霉的“业绩”。
我极力解释,但怎么也无法改变他根深蒂固的观念,他心怀不平地离开,我也只能莞尔无奈。然而,不知为什么,我似乎懂得了他对老师的这种极端不信任的心理;或许是在初中时期,我也曾是如此,对权威充满敌意,对体制愤愤不平。
比成绩更重要的事
通常,在老师和学生之间,有条微妙的线牵着:线的一头是相互敌视——制定不完的规矩、讨论不完的成绩、严苛的训斥以及对以上这些的反叛和回击;线的另一头是彼此信任,由同理的尊重、合作的诚意与守约的承诺酿造而出。
在过去的求学经验里,我总是倚在天平前端,与老师们明争暗斗,来回较劲。
许多年过后,自己当了老师,才发现学生和老师的关系,不应该像记忆枕头与后脑勺的关系一样:枕头被脑袋拼命打压后变得扁缩,但头一离开,不一会儿就恢复了原样。
所以,我痛恨拿成绩“威胁”学生的举动。成绩应该是激励的工具,不是惩罚的手段。对我来说,成绩是最后一道防线,非到最后关头,不会轻易拿出来使用。而且,越用成绩威胁,越会造成师生对立。对立若已经成立,老师更不容易回到原本希望学生向上的目的。
我的想法是,当你选择相信学生的时候,他们也会开始相信自己。
信任的珍贵与脆弱
我曾有一段时间对学生的状况感到灰心,犹豫着要不要选择继续相信他们。思虑再三,我决定跟学生们分享一段话,告诉他们我的心情: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一件脆弱而珍贵的东西,就像感情一样,失去容易获得难,破坏容易修补难。要赢取他人的信任很难,需要花时间经营和巩固,但要破坏它却很容易,只要一句恶意的中伤、一个表里不一的行为或一个背后的谣言就足以毁坏它。所以,当你争取到别人的信任时,要珍惜、要呵护、要滋养它,否则你连怎么尽失人心都不晓得。
真实的信任,不是一种盲目轻率的动作,而是一种经过深思熟虑后的抉择。
最难的部分在于:你明明心中早已知道对方将来会失败、会跌倒,却依然不愿意放弃相信他。因为你知道到最后,“相信”这件事本身会成为一股源源不断的力量,让获得信任的人感受到支持与爱,从而能大胆向前。
学生每次的承诺,在当下总是一心一意的,你该相信他的许诺里没有虚假。但是,能否遵守约定又是另外一件事了。
我们大人不也是一样吗?常常立誓、常常破戒;常常发愤,常常怠惰。
因此,别相信孩子真能守住承诺,但要相信他愿意守住承诺的心,孩子们那份愿意守诺的心总是在的。所以,引导孩子完成自己的承诺,或协助他修正成可行性高的承诺,就成了老师的职责所在。
当你开始相信学生时,也许一开始他们会令你失望,但只要撑得够久,你也选择持续相信时,他们的表现往往会令你吓一跳。因为你所相信的是人们美好良善的本质,孩子们最好的一面终究会展现出来。
这是我从始至终的教学信念:“要求”带来“距离”,“束缚”带来“关闭”,而“信任”将会带出更多轮转不休的“自由”。
这个信念,至今从未让我失望过!
老师该教却没教的事
当与学生们的信任关系建立后,所有的老师将面对一个更为核心、更无法逃避的问题:“那我该教学生什么?”
我是要教学生面对一次一次的考试,还是要陪伴他们迎接摆在前面的浑然未知的人生?
在这个注重实现个人价值的年代,每一个孩子的“自我”都被极致地放大。当这样一个以自我为始、自我为终的人进入社会后,遇到另一个同样的人,会碰撞出怎样的恶果?
我开始思考自己受教育的历程,是的,学校老师教会了我语、数、英等基础科目的知识,我也因此感谢他们。然而,关于尊重、爱、勇气、道歉、原谅、反思、道别、做自己、面对挫折、解决问题等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能力,又是谁教会我的呢?
我期待所有的孩子从学校毕业后,能学习到这些比考试更重要的能力,可以带着它们到人生的下一阶段。无论他们在哪里、做哪些事、遇到哪些人,都能自在合宜地顺着步伐成为他自己。
别让孩子成为长不大的“大人”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