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唐研究第二十三捲》代錶瞭海內外唐代曆史文化研究的高學術水平。
內容簡介
鑒於近年來學界對新發現的中古時期文獻和考古資料的廣泛關注,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將在2017年 內舉辦 “文本性與物質性交錯的中古中國:中古研究新前沿國際研討會”(Textuality and Materiality in Medieval China: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at Peking University),本捲《唐研究》作為會議論文專集,希望重點討論中古中國曆史資料中文本性和物質性的關係,以此來重新評估5到10世紀文本與物質資料的曆史價值。這一評估可以從各個角度來展開(藝術、經濟、曆史、文學以及宗教),尤其涉及以下幾個方麵的問題:1. 中古的文本性與物質性,2. 文本性與物質性的交錯,3. 文本與物質製作的多重目的,4. 文本與物質的消費實踐。各篇論文將就上述議題展開討論。
作者簡介
榮新江,北京大學曆史係教授,北京大學中國史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長江學者。著有《敦煌學十八講》、《學術訓練與學術規範》。
目錄
目録
文本性與物質性交錯的中古中國專號
文本性與物質性交錯的中古中國專號導言陸揚(1)
論文
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碑》
——一個王字傳統的構建與流行羅豐()
馮熙墓誌與北魏後期墓誌文化的創生徐衝()
試析北朝隋唐墓誌文中的不書誌主名字現象葉煒()
中古“傢集諱其名”考李成晴()
新齣《李寶艷墓誌》所見李唐皇室郡望、傢世與婚姻集團考論林一翀()
唐代石刻墓誌與文集中墓誌異同小議
——以韓愈所撰者爲例黃正建()
文本、史實與政治:唐高宗《立武昭儀爲皇後詔》考論李永()
女皇的糾結
——《昇仙太子碑》的生成史及其政治內涵重探唐雯()
鄎國長公主碑
——禦書刻石與文本流傳硃玉麒()
墓誌書寫與葬事安排
——安史亂中的政治與社會一瞥仇鹿鳴()
令典與文書所見的唐代“散官充雜任”瀋琛()
石碑的力量
——從敦煌寫本看碑誌的抄寫與流傳榮新江()
唐崔萬石的墓誌與魚符孟憲實()
隋唐法書屏風考
——從莫高窟220窟維摩詰經變談起史睿()
論隋唐士人之私人聚書王靜()
龜茲壁畫中的唐僧
——森木塞姆第46窟供養人之個案研究慶昭蓉荻原裕敏()
冥心凈域
——敬陵石槨花鳥人物圖像內涵試釋李丹婕 ()
唐哀皇後墓所見陶禮器瀋睿文()
墓誌所見唐代的塋域及其意義遊自勇()
從馬援銅柱到溪州銅柱
——文本與物質的交錯互動鬍鴻()
佛滅之後:中國佛教末法思想的興起劉屹()
天文星變與政治起伏:中宗政局中的韋湑之死孫英剛硃小巧()
物質構建與文本生産:唐代的祠廟空間、祠神信仰與祠神小説楊爲剛()
卵生、豬首神與人神關係
──論唐人小説《陳鸞鳳》與《陳義》中的雷神劉燕萍()
書評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編《長安高陽原新齣土隋唐墓誌》陳尚君()
鬍可先《新齣石刻與唐代文學傢族研究》陳耕()
《唐研究》第1—23捲分類目録雷聞榮新江編林一翀續編()
《唐研究》作者人名索引(1—23捲)林一翀()
新書目()
第二十三捲作者研究或學習單位及文章索引()
編後記榮新江()
《唐研究》簡介及稿約()
投稿須知()
唐研究第二十三捲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評分
☆☆☆☆☆
經典作品,內容精彩,值得購買。
評分
☆☆☆☆☆
很實在,600多頁一本!印刷質量和內容都很好!
評分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
☆☆☆☆☆
榮新江先生主編的最後一期唐研究。
評分
☆☆☆☆☆
唐研究 第二十三捲學術界的業界良心
評分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
☆☆☆☆☆
大16開,繁體橫排,定價88,京東價格83.6元,有塑封。
評分
☆☆☆☆☆
mmmmmmmmm
評分
☆☆☆☆☆
鑒於近年來學界對新發現的中古時期文獻和考古資料的廣泛關注,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將在2017年內舉辦“文本性與物質性交錯的中古中國:中古研究新前沿國際研討會”(TextualityandMaterialityinMedievalChina:InternationalSymposiumatPekingUniversity),本捲《唐研究》作為會議論文專集,希望重點討論中古中國曆史資料中文本性和物質性的關係,以此來重新評估5到10世紀文本與物質資料的曆史價值。這一評估可以從各個角度來展開(藝術、經濟、曆史、文學以及@),尤其涉及以下幾個方麵的問題:1.中古的文本性與物質性,2.文本性與物質性的交錯,3.文本與物質製作的多重目的,4.文本與物質的消費實踐。各篇論文將就上述議題展開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