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旅行家精心策划的环球亲子之旅。
精选全球17个国家的知名旅行目的地,展现一次长达95天的家庭度假计划。
英国、爱尔兰、挪威、瑞典、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德国、瑞士、奥地利、列支敦士登、荷兰、秘鲁、澳大利亚。
旅行不是万能的,人心也不是万能的,但它们往往能化腐朽为神奇,让好戏永不落幕。
带着孩子走遍天涯海角,让他看到这世界上美好的事物,告诉他何为正直、善良和宽容。
这是一本有趣的游记,记录了一场为期95天的环球旅行。
出场人物有社交达人团团、6岁的高冷小男生乐乐,及作者本人——旅途中的人肉导航和记录者。我们的足迹遍及3个大洲,17个国家,跨越春、夏、冬三季,目睹了奇绝于天下的景观,也经历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挫折,和百转千回的故事。
我们“生吃”了伦敦,又险些穿越到“黑剑桥”;我们在爱尔兰的古堡中赴了一场华丽的晚宴,在北纬69度的北极大教堂里听了一场午夜阳光音乐会;我们见证了比泰坦尼克号更悲情的一条船、绵延数百里的纳斯卡线,以及失落的印加古城马丘比丘;我们走进了雨林的腹地,那里没有电、没有网、没有手机信号,只有大自然的雨露和动物们的嘶鸣。
没有谁是这次旅行的中心,每个人的心愿都同样重要。
肖琼,84年狮子座,留英8年,毕业于剑桥大学经济系,爱好旅行、摄影、写作,足迹遍布50多个国家,170多座城市,性格侠义,是一个崇尚自由,无视边界的理想主义者。2016年出版游记《只有繁星知道》。
目录
自序
生吃伦敦的五个步骤
一只令人尊敬的邮筒
伦敦桥要塌了
停电了!
蹲下来的世界
爱尔兰的绿野仙踪
赴一场华丽的晚宴
乐乐的日记1
我有一个跟屁虫
一步之遥
午夜阳光音乐会
北角之北
边境那些事儿
毒苹果
比泰坦尼克号更悲情的一条船
你是个什么颜色的人?
日落在波罗的海
半夜,总有人偷偷在这里插上十字架
致匠心
仙村奇遇
一个让人感动的结局
相见于忘却的记忆中
利马的七种暗器
纳斯卡线之谜
温暖的黄沙
夜车小记
雪山之巅的少女
的的喀喀湖上的乌托邦
一场孤独的攀爬
不易到达的地方
雨林初体验
乐乐的日记2
守湖人
盘中的豚鼠
乐乐的日记3
后记
生吃伦敦的五个步骤
[5月5日 英国 伦敦]
刚到伦敦的那天,半夜3点我被生物钟折腾起来,看见乐乐一个人坐在他的小床上,于是有了如下一番对话:
“妈妈咱们今天去哪儿啊?”
“这取决于你想以什么样的方式了解伦敦。”
“都有什么样的方式呢?”
“比如说你想吃一个西红柿,你可以用它炒鸡蛋,可以用它炖牛肉,也可以把它生吃了。前两种也许更好吃,但你分不清什么才是西红柿本身的味道……”
“那就把它生吃了吧!”
“把谁?”
“伦敦啊,把伦敦生吃了!”
好孩子,这仅仅是旅程开始的第一天,你就给咱们布置了一个艰巨的任务。你想要生吃的可不是随便哪座城市,这里是伦敦,是包罗万象的一国之首府,也是我生活了5年,却未曾触及过灵魂的回忆之都。
可既然你说了,咱们就动手吧!
生吃伦敦的第一步:租个房子。
早在两个月前,我们就开始选择在伦敦的住宿。酒店是第一个被排除的,无论从感情上、功能上还是预算上,酒店都没有任何的可取之处。
接下来的选择是民宿,不少英国人会把家里空余的房间出租,大家共享一个厨房,一个客厅,茶余饭后可以聊聊天,遇到热情好客的房东还可以交个朋友。这是一个近距离了解当地风俗、文化的好机会,换做任何一个其他的国家都会是我的上乘之选,然而这里是伦敦,旧情深植于我的内心。我总有种自私的小情结,不希望被打上一个“过客”的标签。
即使只有短短两个星期,我也想真真正正地,像当地人一样地“住”在这里。
于是我选择了一间独立的,不与人分享的民宿,出于预算的考虑它位于伦敦的西郊,步行到最近的地铁站要10分钟;它是个半地下室,面积不大,而且设施陈旧。然而它就是我们在伦敦的家,在一个安静的小街区里,有着一切生活必需品,一个平凡而舒适的家。
4月30日夜里我拖着感冒发烧的团团,困得睁不开眼的乐乐走出地铁站,一边看着地图一边数着门牌号。房东打电话说窗子没有关,钥匙就放在窗台上,我想起当年在英国上学的时候也从来都不关窗子,忘带钥匙了就爬进去,那些经历都恍如昨日,转眼身边已是新的人、新的故事。
所幸的是英国的治安依然靠得住,我们顺利地进入了房间,客厅里铺着柔软的地毯,餐桌上摆着相框和花瓶,有大小两个卧室,洗手间通向后院,虽然后院只有不到10平米的面积,却完美地营造出了家的氛围。
我跟乐乐说,再有个壁炉,就齐了!
接下来的两个星期里我们每天早、晚在家里做饭,中午在外面吃个简餐;乐乐最期待的是每天傍晚会准时经过的雪糕车,车上播放着嘉年华风格的欢快旋律;门前的一棵桃树从花团锦簇到绿叶成荫,飘落了一地粉红色的花瓣,仿佛一定要圆了我们这个“家”的梦想。
总体来说乐乐适应得很快,除了晚上。
到伦敦的第二天早上我看到他发了一条朋友圈,只有一张漆黑的客厅的照片,时间是我和团团睡着的两个小时之后,那一刻我真是心软了,真想叫他到主卧室和我们一起来睡,还好团团拦住了我。团团说,他总要长大,总要学会适应新的环境。
事实上小朋友的适应能力永远超乎你的想象。
第3天临睡的时候他说:“妈妈,我不要求你来看我很多次,能不能至少来看我一次?”我照做了;第4天他说:“妈妈,你明天早点儿叫我起床吧。”到了第二个星期,当我主动想和他换个房间以方便工作的时候,他居然拒绝了。
他说:“谁要和爸爸睡啊!”
生吃伦敦的第二步:买菜,做饭。
早在来英国前我就给团团讲过学生时代的悲惨经历,比如买瓶酱油要大老远地跑到中国城,比如鸡翅都是一整根的还得自己用镊子拔毛,比如中秋节吃不着月饼,就一个人心酸地坐在草地上啃pizza。
乐乐在旁边听得一脸惶恐地问我,“那英国人都吃什么啊?”我说:“他们吃冰凉冰凉的三明治,带血丝的牛排,还有加了醋的炸鱼和薯条。”
我承认我是故意把他对英国食物的预期降低。
英国曾以工业革命而闻名,以日不落帝国而闻名,以牛顿和莎士比亚而闻名,却从来都不以美食而闻名。
然而到了英国之后,乐乐发现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首先这里有不次于国内的中餐馆,有他从小爱吃的日本拉面,炸鱼和薯条也可以不加醋,而且还相当美味;更重要的是,超市里有太多便宜和新鲜的食材,一英镑可以买到一大盒鸡腿,两英镑可以买到一大盒提子,五英镑可以买到一大盒牛腩!
有天吃饭的时候我们闲聊,乐乐说我们有3个人,也算是一个旅行团啊,那我就是团长了!妈妈我封你当厨师,爸爸我封你当服务员!
团团不满意了,说:“我不要当服务员,我要当美食鉴赏师!”
乐乐说:“好吧,我封你当美食鉴赏师,但实际工作是服务员……”
就这样,我们的猴面包旅行团正式成立了,“猴面包”是我们一致通过的名字,以此来纪念一个我们都心驰神往的目的地:马达加斯加。在行程计划之初因为各方面的原因,我们用南美线取代了非洲线,虽然遗憾,但取舍的本身也是旅行的一部分,是旅者必须学会的一项技能。
自序
[出场人物介绍]
乐乐:金牛座,高冷小男生,目前走过5个国家,出发这一天正是他的6岁生日。
团团:处女座,社交达人爸爸,旅行途中的司机、外交官兼开心果,32岁。
我:狮子座,贪玩好动妈妈,旅行途中的导航、摄影师兼本书作者,31岁。
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不算是个好妈妈。
我工作起来会忘记给孩子做饭;换季了会忘记给他买新衣;有时候我会纵容他玩Ipad到夜里12点;我没参加过家长会;我甚至经常不在家。
我对他的爱仿佛是个秘密,仿佛是一朵不开花的植物,我把所有的线索都藏了起来,没人能找到,除了乐乐。
这就是我和他之间的默契。
我很少教他如何去做人、做事,只是尽力在他面前过好自己的生活。
团团也是如此,他是一个正直、善良而快乐的爸爸。
我们悄悄送给他的,都是他最渴望的东西。比如一段与众不同的经历,一次毫无保留的信任,或是一份可以在同龄人面前炫耀的平等。
一转眼,乐乐快要6岁了。
在我的印象中这是个分水岭一样的年纪,从幼儿变成了学生,这不仅是身份的转变,更是独立的思想和清晰的记忆开始形成的关键时期。
我们送给他的生日礼物,正是这一场为期95天的环球旅行。
[行程安排]
4月30日:北京飞往伦敦,给乐乐过一个长达32小时的6岁生日。
5月1日-5月15日:英国首都伦敦
我们一起来“生吃”这座城市:听歌剧、闯鬼屋、收集皇家邮筒、爬上圣保罗大教堂的最顶端……我们像当地人一样买菜、做饭,等着每天傍晚会准时经过的雪糕车,门前的一棵桃树从花团锦簇到绿叶成荫,飘落了一地粉红色的花瓣,仿佛一定要圆了这个“家”的梦想。
5月16日-5月23日:爱尔兰
在香侬河畔的古堡中赴一场华丽的晚宴,身穿绛紫色礼物的老年绅士以中世纪的礼仪迎宾,每一件事物都承载着数百年的浓郁岁月,陶罐里的葡萄酒晕红了宾客们的脸,今夜,这里没有战争和杀戮,只有悠扬的音乐和上乘的佳肴。
5月24日-5月29日:英国城市剑桥
我们住进了神秘鸟类学家的房子,衣柜上放着生了锈的沉重的铁箱,餐厅里有木质的钢琴,地板上一个深不见底的小洞不知通向哪里……在这里我们无限接近了维多利亚时代,我们称之为“黑剑桥”。
5月30日-5月31日:挪威南部城市斯塔万格
604米高的布道石像一把利刃垂直插入了吕瑟峡湾,没有缓冲,没有植被,回过神来发现自己正用双手掩着嘴,像个傻子一样,有好几秒都忘了呼吸;一向胆子最大的团团也瘫坐在地上,连照张相双手都会发抖。
6月1日-6月2日:挪威南部城市卑尔根
从卑尔根到奥斯陆的火车全程7个半小时,途径春、夏、冬三季,哈当厄尔高地上的雪山冰原提前带来了极地的气氛,然而气温并不低,积蓄正在汩汩地融化,隔着车窗也能听到飞鸟的嘶鸣。
6月3日-6月6日:挪威北部城市特罗姆瑟
在世界上纬度最高的极地大教堂里,听一场午夜阳光音乐会;在纬度最高的大学里做一场科学实验;乘快艇出海,在岛屿和峡湾中穿行;在山顶上徒步,突如其来的大雪阻挡了我们的视线,景色奇幻,如同一部末日主题的电影。
6月7日-6月8日:乘坐特罗姆瑟至希尔科内斯的邮轮,途径北角
北角,北纬71度10分21秒,常被称为是欧洲的最北端,虽然这个说法是经不起推敲的,但这里的风光的确给人一种世界尽头的感觉,站在307米的悬崖上可以看到挪威海和巴伦支海的交汇。距北极点2102公里我们止步于此,不远了,那梦想终会实现。
6月9日:挪威北部城市希尔科内斯
我们参加了逗趣的中巴车半日游“边境那些事儿”,摘了一根属于俄罗斯的草,吃了一顿中餐,第一次觉得想家。
6月10日-6月15日:斯德哥尔摩
这是在北欧的最后一站,一方面真心折服于它的文明和美景,一方面也为终于能逃脱这吓死人的物价而欢欣雀跃……这里有比泰坦尼克号更悲情的一条船,有不亚于莫斯科的,具有艺术气息的地铁站,还有看不够的美女。
6月16日-6月20日: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及立陶宛
在立陶宛有座小城叫希奥利艾,在城北12公里有个小山坡,就在上世纪70年代,每天都有苏联军队在这里把守,他们封锁了附近的道路,宣称:“此地有瘟疫爆发,请闲人勿近。”然而每天夜里,总有人偷偷在这里插上十字架……
6月21日-7月2日: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德国、瑞士、奥地利、列支敦士登、荷兰
因为住不起列支敦士登的酒店,误打误撞找到了位于奥地利边境的“云上仙村”;在德国的新天鹅堡饱览风光,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吃了一盒致幻蘑菇,时间变得很慢,好像进入了电影里的慢镜头。
7月3日:秘鲁首都利马
虔诚、贫穷、热情、欢庆、混乱、美食、侠义……我在一天之内连中七道暗器,道道打入我的周身大穴。
7月4日-7月6日:纳斯卡线及周边古迹
坐小型飞机俯瞰纳斯卡线,这些线条构成了各种生动的图案,有兀鹫、蜘蛛、猴子、蜥蜴和人形生物等等,绵延数百公里,2000年前的纳斯卡人是如何在科技不发达的情况之下完成这一壮举,这些线条又有什么用途,科学家们至今未能找到满意的答案。
7月7日-7月8日:秘鲁高原城市阿雷基帕
Santuarios Andinos博物馆里陈列着“冰冻少女”胡安妮塔,她被发现于海拔6000多米的雪山之巅,似婴儿般蜷缩着身体,肌肤和衣物几乎完好无损,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让她的右手还紧紧地攥着衣角……
7月9日-7月11日:秘鲁高原城镇普诺及的的喀喀湖
走访的的喀喀湖上与世隔绝的乌托邦:没有等级制度,没有贫富差距,每个人都需要勤劳地工作;吃一顿刚从土里挖出来的午餐;在用芦苇编织而成的漂浮岛上,参加一场乌鲁人的婚礼,体会到什么才是“活在当下”。
7月12日-7月13日:马丘比丘
绝无仅有的马丘比丘,失落的古城,神仙居所,一切都是未解之谜。古老的建筑镶嵌在崇山峻岭之间,与相邻的瓦纳比丘一起,形成了一个印第安人仰望天空的脸庞的形状,增加或减少任何一分色泽,都会让它的美丽大打折扣。你的身体可以到达,精神却望而生畏。
7月14日-7月19日:亚马逊雨林
毕生难忘的5天,没有电、没有网、没有手机信号,自带着向导、厨师、船夫和食物,向着雨林深处进发。这里的雨分“男的”和“女的”;湖里有两米长的巨型水獭和食人鱼;我们爬上了15层楼高的古树,一群红蓝相间的金刚鹦鹉刚好从眼前飞过;我们在丛林中夜行,身后的月亮宛如一盏路灯。
7月20日:印加古都库斯科
在库斯科大教堂的东北角有一幅很有名的油画,是盖丘亚族画家Marcos Zapata的作品《最后的晚餐》,同题材的画看过太多,稍不留意也许会错过一个小细节:在这幅画上,耶稣和信徒们的餐桌上摆的不是传统的西餐,而是一盘烤豚鼠。
7月21-7月23日:库斯科飞往利马,利马经圣地亚哥转机飞往澳大利亚城市悉尼,途径日期变更线,丢失一天。
7月24日-7月31日:悉尼
关键词:倒时差、考拉、杜莎夫人蜡像馆、5.4公里的海边徒步线路、在库吉海滩上展望将来。
8月1日-8月2日:悉尼飞往北京
飞机落地的一刻我有一种和95天前一样的新奇感,家在此刻也成了新奇的东西。
光是听到“蹲下来的世界”这个书名,我就感觉到了一种不同寻常的旅行态度。这不像我平常读到的那些游记,充满了炫目的景点和赶路的行程,反而更像是一种深入骨髓的体验。它仿佛在说,放下那些昂贵的机票和豪华的酒店,我们来换个方式看世界。95天,绕着地球走一圈,这本身就是一项了不起的壮举,但更重要的是,作者选择了“蹲下来”的方式。这意味着他愿意花时间去感受,去倾听,去理解。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各种画面:在印度的某个贫民窟,他蹲在一旁,看着孩子们用脏兮兮的手玩耍,眼中却闪烁着纯真的光芒;又或者,在撒哈拉沙漠的星空下,他静静地蹲坐着,感受着宇宙的浩瀚和自身的渺小。我相信,这本书一定充满了那些触动人心的瞬间,那些超越语言的交流,那些在平凡生活里闪耀着人性光辉的故事。我期待着,能够从这本书中,看到一个更加真实、更加立体、更加有温度的地球,一个被作者用一颗谦卑的心去丈量过的世界。
评分“蹲下来的世界:环游地球95天”,这个书名本身就充满了一种令人着迷的哲学意味。它预示着,这本书将带给读者一种不同于寻常的视角。我设想,作者并不是以一个匆忙的过客身份,而是以一种近乎朝圣的姿态,去“蹲”在那片土地上,去感受它独特的脉搏。95天,这并非一次短暂的观光,而是一场深刻的生命体验。我好奇,在这漫长的旅途中,作者是如何克服语言的障碍,如何融入当地的生活,又是如何去理解那些与我们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呈现出那些隐藏在名胜古迹背后的日常生活,那些普通人的喜怒哀乐,那些在时间长河中沉淀下来的智慧。它可能不是一本描绘宏大景观的书,而是一本充满细节、充满情感、充满人文关怀的书。我期待着,作者能用他独特的笔触,为我打开一扇窗,让我看到一个更加真实、更加包容、更加动人的地球。我相信,这本书会让我重新思考,我们与这个世界的关系,以及我们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评分“蹲下来的世界:环游地球95天”,这个书名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它没有那些浮夸的宣传语,反而用一种非常质朴、内敛的方式,传递出一种深刻的意境。“蹲下来”这个动作,在我看来,是一种谦卑、一种细致、一种对微小事物的尊重。它暗示着作者并非以一个高高在上的观察者姿态来记录这次旅行,而是以一种更加平等、更加贴近的姿态,去拥抱这个世界。95天,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足以构成一次非凡的体验。我脑海中勾勒出的画面是,作者在某个炎热的午后,蹲在一条异域小巷的石板路上,看孩童们在嬉戏;或者,在寒冷的夜晚,他蜷缩在一堆篝火旁,听当地人讲述古老的传说。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捕捉到那些被我们日常忽略的细节,那些隐藏在宏大叙事背后的真实生活。我期待作者能够用文字描绘出那些鲜活的面孔,那些充满烟火气的场景,以及那些在不同文化碰撞中产生的火花。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次地理上的环游,更是一次心灵上的深度探索,一次对“世界”这个概念的重新审视。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起得实在太妙了,“蹲下来的世界”,光是这四个字就立刻勾起了我无限的好奇心。我脑海中浮现出的,不是那种高高在上俯视众生的视角,而是那种弯下腰,细致入微地观察,去感受土地的温度,去聆听小小的声音的姿态。这似乎预示着,作者并非简单地记录旅途的风景,而是要深入到每一个角落,去发现那些被忽略的美好,去理解那些不被主流声音所关注的个体和故事。95天,环游地球,这个时间跨度本身就充满了挑战和魄力,足以让我想象其中包含了多少次的日出日落,多少次的辗转反侧,多少次的惊喜与碰撞。我期待着,作者能用他独特的“蹲下来”的视角,为我们展现一个别样的地球,一个充满了温情、智慧和故事的世界。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他究竟是如何“蹲下”的,又是如何用这95天的时间,去触碰这个星球的脉搏,去感知它细微的呼吸。这本书的标题,简直就是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对未知世界的所有想象,我已然准备好,跟随作者的脚步,一同去探索这个被“蹲下来”的世界。
评分这趟95天的环球之旅,光是听起来就觉得是一场史诗般的冒险。我一直对那些能跳出日常,去体验不同文化、不同生活方式的人充满敬佩。作者用“蹲下来”这个词,我认为是在强调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旅行方式,不是走马观花,而是深入肌理,去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我猜想,旅途中一定充满了各种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挑战。比如,在某个偏远的小村庄,作者是不是蹲在一户农家门口,看着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又或者,在某个 bustling 的市场里,他是不是弯下腰,仔细观察手工艺人精巧的指尖动作,听他们讲述每一件作品背后的故事?“环游地球95天”这个时间长度,意味着作者不可能只是浅尝辄止,他一定有足够的时间去沉淀,去思考,去理解。我尤其好奇,在这样的旅程中,作者是如何处理文化差异带来的冲击,又是如何与不同背景的人建立连接的。我相信,这本书一定充满了生动的人物描写,鲜活的生活场景,以及作者在这场漫长旅程中,对自我、对世界产生的深刻反思。我期待它能带给我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让我仿佛也跟着他一起,在地球的某个角落,静静地“蹲”了下来。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活动价格感觉不错
评分赞
评分还差哈哈哈哈哈哈
评分一直都在关注着作者的订阅号,每篇文章都很有涵养,让人深思。很有生活哲理
评分业务时间看书了,丰富内心世界。在文字中遨游。
评分活动价格感觉不错
评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评分书收到了,还不错。快递很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